基本信息
書名:(教材)大學語文
定價:38.00元
作者:陳玉 等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31297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div>
內容提要
本書是為普通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編寫的,尤其適閤理工科高校大學語文誤程的需要。
本教材分為三篇七講:一是中國文學篇,二是外國文學篇,三是語言學篇。這三篇中,中國文學部分是重點,內容占3/4以上。外國文學部分較難把握,隻選摘瞭一些漢譯世界文學名著。語言學部分擷取瞭幾種中外語言學名著的段落。
三篇中,中國文學篇依據文學史分段安排內容。古代部分有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二十世紀文學分兩部分,即:現代和當代兩段;外國文學篇選文注重古典文學名著;語言學篇既選擇瞭中國古代語言學理論名篇,也有當代外國語言學名著的節錄;此外,還將古典文獻學的內容相機插入。這樣的安排,既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課程內容作依據,也參考瞭研究生的課程設置。
本書的文體形式,核心部分是課文;課文後麵加入賞析文字、資料鏈接、注釋、思考題。
課文皆齣自經典名著的版本。.所選篇目都經過對高中語文課本的摸底,然後選取;此外,還與此前齣版的大學語文課本的課文選目有所迴避。賞析文字是編寫者多年教學科研的心得,並在參閱大量文獻資料後進行獨立寫作的結果。資料鏈接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介紹和深入研讀的指示。注釋的編寫既有藉鑒,也有編寫者的闡幽抉微。思考題是經過編寫者的深思熟慮,方纔開列齣來的。
目錄
中國文學篇
講 先秦兩漢文學
文1 關雎
文2 論語三則
文3 左傳.齊襄公之死
文4 屈原:離騷(節選)
文5 古詩十九首(10首)
文6 班固:漢書。藝文誌(節選)
第2講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
文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文8 劉義慶:世說新語(10則)
文9 李白:將進酒
文1O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選)
文11 盛唐詩歌(10首)
文12 中晚唐詩歌(10首)
文13 曹丕:典論.論文
文14 詩式(節選)
第3講 宋元明清近代文學
文15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文16 宋詞(10首)
文17 關漢卿:竇娥冤(節選)
文18 王實甫:西廂記(節選)
文19 元麯(5首)
文20 馮夢龍:蘇小妹三難新郎
文21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節選)
文22 吳敬梓:徽州府烈婦殉夫
文23 洪昇:長生殿.驚變(節選)
文24 羅貫中:關雲長掛印封金
文25 施耐庵:宋公明神聚蓼兒窪
文26 吳承恩:齊天大聖孫悟空
文27 曹雪芹:西廂記寶黛感真情
外國文學篇
語言學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追更瞭一套奇幻係列小說,名為《鑄星者與失落的符文之歌》。這套書的世界觀構建得極為宏大且自洽,作者在設定上展現瞭驚人的想象力和嚴謹的邏輯。不同於許多同類作品中臉譜化的種族設定,這裏的每一個種族都有自己復雜的曆史糾葛、獨特的魔法體係和成文的道德準則,甚至連他們的語言結構都似乎經過瞭精心的設計。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主綫是關於尋找傳說中的神器以阻止世界崩塌,但更引人入勝的是穿插其中的那些支綫故事,它們描繪瞭不同陣營人物在信仰與責任之間的艱難抉擇。我必須贊揚作者的戰鬥場麵描寫,既有史詩般的宏大魔法對轟,也有近身肉搏的緊張刺激,節奏掌控得恰到好處,讓你感覺仿佛親臨戰場。雖然篇幅很長,人物眾多,但作者通過巧妙的敘事結構,成功地讓讀者保持瞭對全局的清晰認知,絕對是近年來奇幻文學領域中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巨著。
評分最近讀完瞭一本很有意思的當代文學作品,名叫《光影流轉的記憶碎片》。這本書的敘事手法非常獨特,它不是采取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像一個老舊的放映機,不斷地切換著不同時間點、不同人物的視角。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簡直令人驚嘆,哪怕是最微小的動作、最不起眼的環境描寫,都飽含深意,仿佛每一個場景都隱藏著一段未被言明的往事。我特彆喜歡作者塑造的那個女主角,她身上有一種跨越時代的堅韌和迷茫感,她的掙紮與成長,讓我這個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瞭命運的無常和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渺小與偉大。整本書讀下來,雖然情節跳躍性比較大,需要讀者有一定的耐心去拼接這些碎片,但當所有的綫索最終交匯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帶來的震撼是難以言喻的。它探討的主題非常深刻,關乎時間、記憶與自我身份的構建,讀完之後,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甚至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經曆中的那些“被遺忘”的部分。這本書絕對是那種需要反復品讀,每次都能發掘齣新東西的佳作。
評分剛剛閤上瞭一本關於宇宙學和哲學交叉領域的科普讀物,《時空的盡頭與無限可能》。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既擁有紮實科學背景,又具備齣色錶達能力的大傢。它沒有陷入晦澀難懂的數學公式泥潭,而是用極其生動和類比的方式,嚮我們解釋瞭黑洞的本質、多維空間的概念,以及我們所感知的現實可能隻是一場宏大模擬的假說。我最欣賞它的一點是,它敢於在科學的邊界上進行大膽的思辨。比如,書中對“意識”是否能在量子層麵進行傳遞的探討,既引用瞭最新的實驗數據,又沒有迴避那些懸而未決的哲學難題。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感到一種由渺小帶來的敬畏感,麵對宇宙的浩瀚和未知的深邃,我們現有的認知顯得如此有限。這本書無疑拓寬瞭我的認知邊界,它讓人意識到,知識的探索永無止境,而我們對真理的追問,本身就是一種浪漫的行為。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快餐讀物,而是會植入你思考結構中的一本書。
評分我前段時間接觸到一本非常精彩的非虛構曆史作品,聚焦於二十世紀早期一個鮮為人知的民間運動,《風中的低語者:被遺忘的集體記憶》。這本書的史料挖掘工作做得令人佩服,作者似乎踏遍瞭所有相關的檔案館和私人信件,將那些被主流史學忽略的聲音重新帶到瞭聚光燈下。它沒有宏大的戰爭敘事或帝王將相的功過,而是聚焦於普通人在劇烈社會變革中所經曆的苦難、堅守與微小的反抗。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剋製,既有對曆史事件的客觀梳理,又充滿瞭對個體命運的深切同情。我尤其被書中對那個時期城鄉文化衝突的描寫所觸動,那些關於土地、信仰和生存方式的爭奪,至今仍有迴響。讀這本書,讓我對“曆史”這個概念有瞭更立體、更具人文關懷的理解,它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日期和事件,而是一係列鮮活的、充滿血肉的故事構成的復雜肌理。對於想深入瞭解社會底層如何應對曆史洪流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不得不提我最近沉迷於的一本推理小說,《迷霧中的鍾樓》。這本書的布局之精巧,簡直像一個由無數精密齒輪構成的瑞士鍾錶,每一個環節都扣人心弦,毫厘不差。作者在構建案情時,大量運用瞭古典邏輯和心理側寫,使得整個破解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博弈感。我個人尤其欣賞作者在營造氛圍上的功力,從開篇那座終年籠罩在濕冷霧氣中的小鎮,到那些角色之間微妙的眼神交流和試探,都讓人感覺空氣中仿佛彌漫著緊張與不安。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誰是凶手”的層麵,更深入挖掘瞭人性深處的幽暗與復雜動機,讓冰冷的犯罪事件擁有瞭溫度和悲劇性。我幾乎是屏住呼吸一口氣讀完的,那些煙霧彈和誤導信息設置得非常高明,即便是推理小說的老讀者,恐怕也很難在最後揭曉答案之前完全猜中。這本書成功地將懸念維持到瞭最後一頁,讀完後,我甚至需要花上幾分鍾纔能從那種被緊緊揪住的狀態中抽離齣來,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邏輯和深度思考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