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材)大学语文
定价:38.00元
作者:陈玉 等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31297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div>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编写的,尤其适合理工科高校大学语文误程的需要。
本教材分为三篇七讲:一是中国文学篇,二是外国文学篇,三是语言学篇。这三篇中,中国文学部分是重点,内容占3/4以上。外国文学部分较难把握,只选摘了一些汉译世界文学名著。语言学部分撷取了几种中外语言学名著的段落。
三篇中,中国文学篇依据文学史分段安排内容。古代部分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二十世纪文学分两部分,即:现代和当代两段;外国文学篇选文注重古典文学名著;语言学篇既选择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理论名篇,也有当代外国语言学名著的节录;此外,还将古典文献学的内容相机插入。这样的安排,既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作依据,也参考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本书的文体形式,核心部分是课文;课文后面加入赏析文字、资料链接、注释、思考题。
课文皆出自经典名著的版本。.所选篇目都经过对高中语文课本的摸底,然后选取;此外,还与此前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本的课文选目有所回避。赏析文字是编写者多年教学科研的心得,并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进行独立写作的结果。资料链接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介绍和深入研读的指示。注释的编写既有借鉴,也有编写者的阐幽抉微。思考題是经过编写者的深思熟虑,方才开列出来的。
目录
中国文学篇
讲 先秦两汉文学
文1 关雎
文2 论语三则
文3 左传.齐襄公之死
文4 屈原:离骚(节选)
文5 古诗十九首(10首)
文6 班固:汉书。艺文志(节选)
第2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文7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文8 刘义庆:世说新语(10则)
文9 李白:将进酒
文1O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文11 盛唐诗歌(10首)
文12 中晚唐诗歌(10首)
文13 曹丕:典论.论文
文14 诗式(节选)
第3讲 宋元明清近代文学
文1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文16 宋词(10首)
文17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
文18 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文19 元曲(5首)
文20 冯梦龙:苏小妹三难新郎
文21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节选)
文22 吴敬梓:徽州府烈妇殉夫
文23 洪昇:长生殿.惊变(节选)
文24 罗贯中:关云长挂印封金
文25 施耐庵: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文26 吴承恩:齐天大圣孙悟空
文27 曹雪芹:西厢记宝黛感真情
外国文学篇
语言学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读完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当代文学作品,名叫《光影流转的记忆碎片》。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它不是采取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个老旧的放映机,不断地切换着不同时间点、不同人物的视角。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简直令人惊叹,哪怕是最微小的动作、最不起眼的环境描写,都饱含深意,仿佛每一个场景都隐藏着一段未被言明的往事。我特别喜欢作者塑造的那个女主角,她身上有一种跨越时代的坚韧和迷茫感,她的挣扎与成长,让我这个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整本书读下来,虽然情节跳跃性比较大,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耐心去拼接这些碎片,但当所有的线索最终交汇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关乎时间、记忆与自我身份的构建,读完之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经历中的那些“被遗忘”的部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需要反复品读,每次都能发掘出新东西的佳作。
评分我前段时间接触到一本非常精彩的非虚构历史作品,聚焦于二十世纪早期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运动,《风中的低语者:被遗忘的集体记忆》。这本书的史料挖掘工作做得令人佩服,作者似乎踏遍了所有相关的档案馆和私人信件,将那些被主流史学忽略的声音重新带到了聚光灯下。它没有宏大的战争叙事或帝王将相的功过,而是聚焦于普通人在剧烈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苦难、坚守与微小的反抗。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克制,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梳理,又充满了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同情。我尤其被书中对那个时期城乡文化冲突的描写所触动,那些关于土地、信仰和生存方式的争夺,至今仍有回响。读这本书,让我对“历史”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具人文关怀的理解,它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日期和事件,而是一系列鲜活的、充满血肉的故事构成的复杂肌理。对于想深入了解社会底层如何应对历史洪流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最近追更了一套奇幻系列小说,名为《铸星者与失落的符文之歌》。这套书的世界观构建得极为宏大且自洽,作者在设定上展现了惊人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不同于许多同类作品中脸谱化的种族设定,这里的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复杂的历史纠葛、独特的魔法体系和成文的道德准则,甚至连他们的语言结构都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线是关于寻找传说中的神器以阻止世界崩塌,但更引人入胜的是穿插其中的那些支线故事,它们描绘了不同阵营人物在信仰与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我必须赞扬作者的战斗场面描写,既有史诗般的宏大魔法对轰,也有近身肉搏的紧张刺激,节奏掌控得恰到好处,让你感觉仿佛亲临战场。虽然篇幅很长,人物众多,但作者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成功地让读者保持了对全局的清晰认知,绝对是近年来奇幻文学领域中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巨著。
评分刚刚合上了一本关于宇宙学和哲学交叉领域的科普读物,《时空的尽头与无限可能》。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既拥有扎实科学背景,又具备出色表达能力的大家。它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泥潭,而是用极其生动和类比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黑洞的本质、多维空间的概念,以及我们所感知的现实可能只是一场宏大模拟的假说。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敢于在科学的边界上进行大胆的思辨。比如,书中对“意识”是否能在量子层面进行传递的探讨,既引用了最新的实验数据,又没有回避那些悬而未决的哲学难题。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感到一种由渺小带来的敬畏感,面对宇宙的浩瀚和未知的深邃,我们现有的认知显得如此有限。这本书无疑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它让人意识到,知识的探索永无止境,而我们对真理的追问,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行为。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而是会植入你思考结构中的一本书。
评分不得不提我最近沉迷于的一本推理小说,《迷雾中的钟楼》。这本书的布局之精巧,简直像一个由无数精密齿轮构成的瑞士钟表,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毫厘不差。作者在构建案情时,大量运用了古典逻辑和心理侧写,使得整个破解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博弈感。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在营造氛围上的功力,从开篇那座终年笼罩在湿冷雾气中的小镇,到那些角色之间微妙的眼神交流和试探,都让人感觉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紧张与不安。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谁是凶手”的层面,更深入挖掘了人性深处的幽暗与复杂动机,让冰冷的犯罪事件拥有了温度和悲剧性。我几乎是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的,那些烟雾弹和误导信息设置得非常高明,即便是推理小说的老读者,恐怕也很难在最后揭晓答案之前完全猜中。这本书成功地将悬念维持到了最后一页,读完后,我甚至需要花上几分钟才能从那种被紧紧揪住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逻辑和深度思考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