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13129767 (教材)大学语文 中国铁道出版社 陈玉 等

9787113129767 (教材)大学语文 中国铁道出版社 陈玉 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玉 等 著
图书标签:
  • 大学语文
  • 教材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陈玉
  • 高等教育
  • 语文
  • 国学
  • 经典
  • 教学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129767
商品编码:2957935341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教材)大学语文

定价:38.00元

作者:陈玉 等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31297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div>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编写的,尤其适合理工科高校大学语文误程的需要。
本教材分为三篇七讲:一是中国文学篇,二是外国文学篇,三是语言学篇。这三篇中,中国文学部分是重点,内容占3/4以上。外国文学部分较难把握,只选摘了一些汉译世界文学名著。语言学部分撷取了几种中外语言学名著的段落。
三篇中,中国文学篇依据文学史分段安排内容。古代部分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二十世纪文学分两部分,即:现代和当代两段;外国文学篇选文注重古典文学名著;语言学篇既选择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理论名篇,也有当代外国语言学名著的节录;此外,还将古典文献学的内容相机插入。这样的安排,既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作依据,也参考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本书的文体形式,核心部分是课文;课文后面加入赏析文字、资料链接、注释、思考题。
课文皆出自经典名著的版本。.所选篇目都经过对高中语文课本的摸底,然后选取;此外,还与此前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本的课文选目有所回避。赏析文字是编写者多年教学科研的心得,并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进行独立写作的结果。资料链接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介绍和深入研读的指示。注释的编写既有借鉴,也有编写者的阐幽抉微。思考題是经过编写者的深思熟虑,方才开列出来的。

目录


中国文学篇
 讲 先秦两汉文学
文1 关雎
文2 论语三则
文3 左传.齐襄公之死
文4 屈原:离骚(节选)
文5 古诗十九首(10首)
文6 班固:汉书。艺文志(节选)
 第2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文7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文8 刘义庆:世说新语(10则)
文9 李白:将进酒
文1O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文11 盛唐诗歌(10首)
文12 中晚唐诗歌(10首)
文13 曹丕:典论.论文
文14 诗式(节选)
 第3讲 宋元明清近代文学
文1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文16 宋词(10首)
文17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
文18 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文19 元曲(5首)
文20 冯梦龙:苏小妹三难新郎
文21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节选)
文22 吴敬梓:徽州府烈妇殉夫
文23 洪昇:长生殿.惊变(节选)
文24 罗贯中:关云长挂印封金
文25 施耐庵: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文26 吴承恩:齐天大圣孙悟空
文27 曹雪芹:西厢记宝黛感真情
外国文学篇
语言学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文苑撷英:历代文学经典导读》 内容概述: 《文苑撷英:历代文学经典导读》是一部精心编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与赏析集,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瑰宝。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选了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小说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思想内涵最为丰富的经典篇章。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以时间为脉络,辅以主题分类,力求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中国文学发展的辉煌历程。 详细内容与特色: 一、 精选篇章,涵盖广阔: 本书的选文标准严格,既注重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也兼顾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文学代表。 先秦时期: 重点收录了《诗经》中反映社会生活、抒发真挚情感的篇章,如《关雎》、《蒹葭》等,以及《楚辞》中屈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篇章,如《离骚》、《九歌》等。同时,也精选了诸子散文中富有哲理和文学价值的片段,如《论语》中关于人生智慧的语录,《庄子》中汪洋恣肆、奇幻瑰丽的寓言。 秦汉时期: 涵盖了汉赋的瑰丽壮阔,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片段,展现了汉代帝国气象。同时,也选取了乐府诗中反映民生疾苦、饱含人民呼声的优秀作品,如《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时期: 重点展现了建安风骨的苍凉悲壮,曹操、曹植父子的诗歌代表作,以及建安七子的诗篇。同时,也深入介绍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冲淡自然、寄情山水之美,如《饮酒》、《归园田居》。此外,还选取了南北朝时期骈文和山水诗的优秀范例。 唐代: 这是本书的重点篇章,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 唐诗: 涵盖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 初唐: 如初唐四杰的豪放与綺麗。 盛唐: 重点呈现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现实沉郁、王维的诗画合一、孟浩然的恬淡闲适,以及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雄浑壮阔。 中唐: 重点介绍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诗歌,李贺的奇诡瑰丽,以及元稹、韩愈的古文诗风。 晚唐: 选取杜牧的俊爽清丽、李商隐的朦胧婉约。 唐代散文: 重点展示了古文运动的兴起,韩愈、柳宗元的议论散文,欧阳修的记叙散文。 宋代: 涵盖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以及宋代散文的典雅。 宋词: 选取了柳永的俚俗缠绵、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婉约凄美、辛弃疾的慷慨激昂等不同风格的词作。 宋代散文: 重点介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以及曾巩、王安石的散文精品,展现了宋代散文的说理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元明清时期: 重点关注戏曲和小说这两个成就斐然的文学体裁。 元杂剧: 选取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剧作家的代表性片段,展现元曲的通俗、活泼、生动。 明清小说: 详细选取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的经典章节,并辅以其他重要小说如《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的重要片段,分析其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二、 深度导读,赏析独到: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详实而独到的导读与赏析。每一篇选文前,都配有深入的背景介绍、作者生平、创作缘由以及作品的时代意义。赏析部分则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挖掘: 艺术特色分析: 详细剖析作品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结构布局、意象选择、情感表达方式等,如对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手法的解读,对杜甫诗歌现实主义刻画的分析,对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艺术风格的辨析。 思想内涵解读: 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如《诗经》的民本思想,《离骚》的爱国情怀,《论语》的儒家伦理,《庄子》的道家哲学,《白毛女》的阶级斗争主题等。 文化价值阐释: 探讨作品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如《道德经》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孙子兵法》对军事战略的贡献,四大名著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塑造。 历史背景关联: 将文学作品置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文学作品对历史事件和时代风貌的反映。 三、 结构编排,精心考量: 本书的整体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需求和阅读体验。 循序渐进: 按照文学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便于读者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脉络。 主题与体裁结合: 在大的时间框架下,根据主题和体裁进行细分,例如在唐代部分,将诗歌与散文分开,以便读者深入比较和理解。 精炼的语言: 赏析部分语言精炼,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刻的文学道理。 适度的篇幅: 选文与赏析的篇幅都经过精心控制,既保证内容的深度,又避免过于冗长,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和高校学生阅读。 四、 适用人群: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阅读: 高校学生: 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补充读物,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文学鉴赏材料,有助于提升文学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 文学爱好者: 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提升鉴赏水平。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本书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魅力的绝佳窗口。 普通读者: 任何希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读者。 总结: 《文苑撷英:历代文学经典导读》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选本,更是一部导引读者走进中华文学殿堂的智慧之书。它以其严谨的选文、深刻的赏析、清晰的结构,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学之旅,让读者在品味古人智慧与情感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传承。本书将带领您领略诗词歌赋的千姿百态,散文的理性与感性交织,小说戏曲的世情人情,共同构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学史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读完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当代文学作品,名叫《光影流转的记忆碎片》。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它不是采取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个老旧的放映机,不断地切换着不同时间点、不同人物的视角。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简直令人惊叹,哪怕是最微小的动作、最不起眼的环境描写,都饱含深意,仿佛每一个场景都隐藏着一段未被言明的往事。我特别喜欢作者塑造的那个女主角,她身上有一种跨越时代的坚韧和迷茫感,她的挣扎与成长,让我这个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整本书读下来,虽然情节跳跃性比较大,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耐心去拼接这些碎片,但当所有的线索最终交汇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关乎时间、记忆与自我身份的构建,读完之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经历中的那些“被遗忘”的部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需要反复品读,每次都能发掘出新东西的佳作。

评分

我前段时间接触到一本非常精彩的非虚构历史作品,聚焦于二十世纪早期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运动,《风中的低语者:被遗忘的集体记忆》。这本书的史料挖掘工作做得令人佩服,作者似乎踏遍了所有相关的档案馆和私人信件,将那些被主流史学忽略的声音重新带到了聚光灯下。它没有宏大的战争叙事或帝王将相的功过,而是聚焦于普通人在剧烈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苦难、坚守与微小的反抗。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克制,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梳理,又充满了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同情。我尤其被书中对那个时期城乡文化冲突的描写所触动,那些关于土地、信仰和生存方式的争夺,至今仍有回响。读这本书,让我对“历史”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具人文关怀的理解,它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日期和事件,而是一系列鲜活的、充满血肉的故事构成的复杂肌理。对于想深入了解社会底层如何应对历史洪流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

最近追更了一套奇幻系列小说,名为《铸星者与失落的符文之歌》。这套书的世界观构建得极为宏大且自洽,作者在设定上展现了惊人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不同于许多同类作品中脸谱化的种族设定,这里的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复杂的历史纠葛、独特的魔法体系和成文的道德准则,甚至连他们的语言结构都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线是关于寻找传说中的神器以阻止世界崩塌,但更引人入胜的是穿插其中的那些支线故事,它们描绘了不同阵营人物在信仰与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我必须赞扬作者的战斗场面描写,既有史诗般的宏大魔法对轰,也有近身肉搏的紧张刺激,节奏掌控得恰到好处,让你感觉仿佛亲临战场。虽然篇幅很长,人物众多,但作者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成功地让读者保持了对全局的清晰认知,绝对是近年来奇幻文学领域中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巨著。

评分

刚刚合上了一本关于宇宙学和哲学交叉领域的科普读物,《时空的尽头与无限可能》。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既拥有扎实科学背景,又具备出色表达能力的大家。它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泥潭,而是用极其生动和类比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黑洞的本质、多维空间的概念,以及我们所感知的现实可能只是一场宏大模拟的假说。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敢于在科学的边界上进行大胆的思辨。比如,书中对“意识”是否能在量子层面进行传递的探讨,既引用了最新的实验数据,又没有回避那些悬而未决的哲学难题。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感到一种由渺小带来的敬畏感,面对宇宙的浩瀚和未知的深邃,我们现有的认知显得如此有限。这本书无疑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它让人意识到,知识的探索永无止境,而我们对真理的追问,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行为。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而是会植入你思考结构中的一本书。

评分

不得不提我最近沉迷于的一本推理小说,《迷雾中的钟楼》。这本书的布局之精巧,简直像一个由无数精密齿轮构成的瑞士钟表,每一个环节都扣人心弦,毫厘不差。作者在构建案情时,大量运用了古典逻辑和心理侧写,使得整个破解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博弈感。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在营造氛围上的功力,从开篇那座终年笼罩在湿冷雾气中的小镇,到那些角色之间微妙的眼神交流和试探,都让人感觉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紧张与不安。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谁是凶手”的层面,更深入挖掘了人性深处的幽暗与复杂动机,让冰冷的犯罪事件拥有了温度和悲剧性。我几乎是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的,那些烟雾弹和误导信息设置得非常高明,即便是推理小说的老读者,恐怕也很难在最后揭晓答案之前完全猜中。这本书成功地将悬念维持到了最后一页,读完后,我甚至需要花上几分钟才能从那种被紧紧揪住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逻辑和深度思考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