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0天轻松学会咏春拳
定价:35.00元
作者:梁旭辉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381719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霍元甲大侠第三代弟子梁旭辉先生将佛山咏春的发展史、现况及展望整合成这本《30天轻松学会咏春拳》,并以大篇幅,介绍了咏春拳的基础动作,咏春拳套路之小念头,咏春拳的技法训练等内容,既助读者有效了解咏春文化及典故,更帮咏春拳爱好者在30天里轻松学会咏春拳。
内容提要
霍元甲大侠第三代弟子梁旭辉先生将佛山咏春的发展史、现况及展望整合成这本《30天轻松学会咏春拳》,并以大篇幅,介绍了咏春拳的基础动作,咏春拳套路之小念头,咏春拳的技法训练等内容,既助读者有效了解咏春文化及典故,更帮咏春拳爱好者在30天里轻松学会咏春拳。
目录
推荐序 叶准、冼国林、杜宇航、陈嘉桓序
自序
部分 那些人、那些事——咏春拳的源流与传承
一、严咏春,一个女人的传奇
二、医武双绝,“佛山赞先生”
三、咏春,叶问
四、“战士”张卓庆
五、李小龙,从咏春拳到截拳道
第二部分 学拳先明理,一切从零开始
一、“女人拳”、“少爷拳”,变成时尚拳
二、咏春拳有哪些特点
三、练习咏春拳要遵循什么章法
第三部分 必须常练的咏春拳基础动作
一、咏舂拳的手形与步形
拳形
掌形
指形
二字钳阳马
坐马
T字马
二、咏春拳的手法
问路手
日字冲拳
摊手
膀手
正学
横掌
按手
叠桥手
标手
窒手
拍手
荆手
杀颈
耕拦手
搁手
三、咏春拳的步法
圈脚开马
钳阳弓转坐马
直线左右进退马
直线前后进退马
圈步进弓退马
圈步旋转马
四、咏春拳的脚法
正踢脚
斜撑脚
横扫脚
后扫脚
第四部分 动作身形,立念为上——咏春拳套路之小念头
一、为什么说“念头不正,终归不正”
二、小念头套路演练
开马
交叉按手、交叉封手、收拳
左右日字冲拳、罔手、捌手、收拳
左一摊三伏
左横拍手、格手、正掌、反掌、罔手、捌手、收拳
右一摊三伏
右横拍手、格手、正掌、反掌、圈手、蜊手、收拳
左右按手、双后按手、双前按手
双叠桥手、双杀颈手、换桥手
双摊手、窒手、标指、下拍手、顶手、反掌、圈手、荆手、收拳
左横拍手、左横掌、反掌、圈手、蜊手、收拳
右横拍手、右横掌、反掌、固手、蜊手、收拳
左摊手、拦手、摊手、圈手、横掌、反掌、圈手、俐手、收拳
有摊手、拦手、摊手、圈手、横掌、反掌、圈手、捌手、收拳
左膀手、底掌、反掌、圈手、刺手、收拳
右膀手、底掌、反掌、圈手、捌手、收拳
左右交替按手
连环日字冲拳、双反掌、圈手、双捌手、收拳
收马
第五部分 学以致用,咏春拳的技法训练
一、简单组合,快速上手
摊打
按打
标打
恪打
二、单藕手练习,培养攻防的条件反射
按手冲拳伏手
摊手底掌膀手
摊手正掌伏手冲拳
膀手标指
伏手正掌
摊手底掌圈手室手冲拳伏手
“摊伏膀”换位练习
摊手伏手横掌
三、双藕手练习,让动作快过意念
盘手对拆——底掌穿手按手冲拳
盘手对拆——圈手按手冲拳
离手对拆——同侧手单边膀手冲拳
离手对拆——同侧手换边膀手冲拳
离手对拆——膀手换手冲拳
离手对拆——标手按打
离手对拆——连消带打、内门转外门之一
离手对拆——连消带打、内门转外门之二
离手对拆——抽桥按打
离手对拆——交叉手按打拦打
附录
一、佛山功夫拜师通则
二、叶问咏春无忧堂学规及传承表
后记
作者介绍
梁旭辉师父,现任佛山精武体育会和佛山市叶问研究会的会长,是中国功夫英雄霍元甲的第三代弟子,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则是梁旭辉的师公,梁旭辉的咏春拳师父是功夫李小龙的师兄张卓庆,梁师父并且是完整得到张卓庆传授咏春功夫和养生方法的中国徒弟。作为世界咏春联会的发起人之一,梁旭辉在咏春拳的故乡——中国佛山极大地促进了咏春拳的发展,因而在全球咏春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梁旭辉师父习武近三十年,深造精武拳、叶问咏春拳、陈氏太极拳,并自创“风花雪月诗”五种兵器功夫,自成一派。他的“无忧堂”功夫学校是环境非常优美的私人会所,同时“叶问咏春无忧堂”也是梁师父个人创立的商业品牌,包括连锁的功夫学校和养生馆。梁旭辉作为佛山精武国术学院院长,对各种功夫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许多功夫团体的代表人物,亦是他的好友。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真是太对我的胃口了!我一直对咏春拳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系统又易懂的入门教材。市面上很多武术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古老的术语和深奥的理论,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零散的招式教学,缺乏整体的脉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首先,它的编排结构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站桩、手法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套路和黐手练习。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动作时,都配上了详尽的图解和要点提示。那些细节,比如“肘沉肩松”、“拳要含而不露”之类的口诀,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了背后的力学原理,让我这个完全的初学者也能迅速领悟到其中的精髓。每天只需投入一点时间,就能感受到身体的微妙变化,那种掌控感和力量感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更重要的是,它强调的是实战应用,而不是花架子,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面对一堆冰冷的招式,而是真正开始理解咏拳的“柔中带刚”和“中线理论”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真正武学世界的大门,非常推荐给所有想系统学习咏春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我最怕的就是那种“野路子”的武术书籍,讲了一堆听起来很厉害,但根本无法在实操中验证的理论。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免费的教学视频,很多动作要领都是含糊其辞的,比如“要快”、“要沉”、“要打到点子上”,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对于“寸劲”的解析,简直是拨云见雾。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在力量运用上的困惑,他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用寸劲”,而是通过一系列辅助练习,比如用毛巾拧水、快速弹击墙面(当然是低速练习),来让你体会肌肉瞬间收缩爆发的感觉。更让人信服的是,书中大量穿插了对咏春核心理念——“最短距离攻击中线”的几何学解释。这让我明白,咏春的“快”并非单纯指肌肉反应速度,而是对空间和角度的极致优化。这种基于逻辑和物理的阐述,让整个武术体系变得有理有据,而不是仅仅依靠“师傅的口传心授”。对于我这种理科思维较强的人来说,这种严谨的逻辑结构,是建立信任感和持续学习动力的关键。
评分我个人对习武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能够提升日常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而不是真的要上擂台与人搏斗。因此,我非常看重书籍对于“气血”和“身体协调性”的培养。这本书的“热身与收功”部分,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最体现作者用心的地方。作者非常强调咏春练习中的呼吸配合,并提供了一套专门配合拳法进行的呼吸节奏图谱。我尝试在练习基本功时严格按照这个呼吸节奏进行,发现练习后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而且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这套呼吸法结合了传统武术的气沉丹田理念,但表达方式非常现代和易于接受。此外,书中关于基础步法与重心转移的讲解,也让我意识到原来走路的方式都可以影响到身体的稳定性。通过这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的平衡感确实增强了,日常生活中走路都变得更稳健了。这本书不愧是“轻松学会”的导引,它教会我的不仅是拳法,更是一套系统的、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训练方法论。
评分我曾向几位练习咏春多年的朋友请教过,他们都提到“套路是基础,但黐手才是灵魂”。然而,对于一个没有师傅指导的自学者来说,如何“黐手”一直是个巨大的难题。这本书在黐手部分的讲解,可以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黐手变化,而是花了大篇幅讲解了“感应”的培养。例如,如何通过轻微的接触来判断对方的重心和下一步动作的意图。作者设计了一些非常巧妙的“单手感应练习”,要求你在非常缓慢的速度下进行接触和跟随,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中极度考验专注力。通过这种极慢速的练习,我竟然开始体会到那种微妙的“推、拉、化、打”的连接感,而不是一味地用蛮力去对抗。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在黐手练习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结构完整性”,避免被轻易破坏平衡。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招式图解”,它开始塑造学习者对武术哲学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肢体模仿。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任何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都有点三分钟热度的“半途而废星人”。所以,当我决定尝试学习咏春时,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必须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进步,否则我很容易就放弃了。这本《30天轻松学会咏春拳》的标题确实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而实际内容也相当给力。它将整个学习过程被巧妙地拆解成了三十个可独立完成的小任务,每天一个“小胜利”,极大地维持了我的学习积极性。它不是那种上来就让你打通任督二脉的“玄学”,而是非常务实的“工程学”。比如,关于小念头,它没有长篇大论地谈论“意境”,而是精确地分解了转手、揽手、伏手的具体角度和速度要求,甚至连手腕的旋转力矩都给出了量化的参考。这种“模块化”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每完成一天的任务,就等于完成了一个小小的里程碑。这极大地缓解了学习武术带来的心理压力,让我觉得“轻松”并非不可能,而是一种科学规划的结果。对于时间碎片化、追求效率的现代人来说,这种教学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