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 | 作者 | 李寜,張永華 |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西北工業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1227343 | 齣版日期 | 2010-04-01 |
| 字數 | 418000 | 頁碼 | 262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341Kg |
| 內容簡介 | |
由李寜和張永華主編的《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共分為11個項目,主要包括認識餐飲、餐飲機構設置和人員設置、做好中餐工作、做好西餐工作、做好酒吧工作、做好送餐工作、做好廚房管理工作、做好餐飲的銷售管理、做好餐廳的管理工作、做好餐飲的服務質量管理、餐飲部服務創新等內容。附錄中包括各類餐飲服務中英文用語及常用錶格。《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旅遊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職大、夜大、函大和中等職業學校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的教材。還可作為酒店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的參考書。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項目一 認識餐飲 任務1 熟悉餐飲業的發展概況 活動1 外餐飲業發展概況 活動2 現代餐飲業的發展趨勢 任務2 熟悉餐飲服務的特點 任務3 熟悉餐飲部服務與管理的目標項目二 餐飲機構設置和人員設置 任務1 熟悉餐飲部組織結構的設置 任務2 掌握配置餐飲部員工的方法 活動1 影響人員編製的因素 活動2 定員編製方法 活動3 餐飲企業職工的配備項目三 做好中餐工作 任務1 掌握中餐部員工的應知應會 活動1 中餐概述 活動2 中餐服務技能 任務2 掌握中餐部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1 中餐部主管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2 中餐部領班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3 中餐部服務員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任務3 掌握中餐部的服務程序與標準評價 活動1 中餐零點服務程序、標準評價 活動2 中餐宴會服務程序、標準評價項目四 做好西餐工作 任務1 掌握西餐部員工的應知應會 活動1 西餐概述 活動2 西餐服務技能 任務2 掌握西餐部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1 西餐部主管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2 西餐部領班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3 西餐部服務員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任務3 掌握西餐部的服務程序與標準評價 活動1 西餐零點服務程序、標準評價 活動2 西餐自助餐服務程序、標準評價 活動3 西餐宴會服務程序、標準評價項目五 做好酒吧工作 任務1 掌握酒吧員工的應知應會 活動1 酒水與咖啡知識 活動2 酒吧人員的儀態禮儀 任務2 掌握酒吧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1 酒吧主管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2 酒吧領班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3 酒吧調酒師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活動4 酒吧服務員的崗位職責與素質要求 任務3 掌握酒吧的服務程序與標準評價 活動1 酒吧酒水服務程序、標準評價 活動2 酒吧咖啡服務程序、標準評價 任務4 掌握酒吧突發事件的處理項目六 做好送餐工作項目七 做好廚房管理工作項目八 做好餐飲的銷售管理項目九 做好餐廳的管理工作項目十 做好餐飲的服務質量管理項目十一 餐飲部服務創新附錄 餐飲服務用語錶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由李寜和張永華主編的《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編寫的目的是為瞭學生走上崗位後能迅運進入工作狀態,能夠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所以教材突齣“角色”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把自己當成餐飲企業的工作人員,讓學生學習後,解決“自己需要乾什麼”和“怎麼乾”兩個問題。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為一名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瞭二十多年的老兵,我對市麵上大部分的管理書籍都持有一種“看穿瞭”的態度。然而,這本書卻給我帶來瞭久違的“醍醐灌頂”之感。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陷入任何單一的流派,而是將西方嚴謹的運營管理理論與東方注重人情味的服務理念進行瞭巧妙的融閤。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關於“後勤支持係統對前廳效率的影響”這一部分。我們常常隻關注前廳人員的錶現,卻忽略瞭後廚準備、采購配送這些“幕後英雄”的效率瓶頸。書中用流程圖清晰地展示瞭供應鏈上的任何一個延遲如何層層纍積,最終錶現為前颱的“上菜慢”或“備餐不充分”。這種係統性的思維方式,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餐廳的整個運營鏈條。我開始著手優化我們的內部信息流轉機製,參考書中建議建立的跨部門溝通橋梁,顯著減少瞭因信息不對稱導緻的內部摩擦。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沉穩而有力量的,它不煽動情緒,隻陳述事實和邏輯,但正是這種冷靜的分析,纔更具說服力。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是對這種“理論篇”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管理學的東西,不落地就是空談。但這本書的敘事邏輯和語言風格,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不像傳統的管理學著作那樣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反而用瞭一種非常貼近一綫工作者的口吻來解讀復雜的管理學原理。我特彆喜歡它對“顧客體驗的感知價值”這一塊的深入剖析。作者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好評就是好服務”這種層麵,而是拆解瞭服務接觸點上顧客的心理預期管理。書中有一段關於“沉默成本”在顧客忠誠度建立中的作用的論述,讓我對迴頭客的價值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原來很多時候顧客迴來不是因為服務有多驚艷,而是因為不捨得放棄之前積纍的“情感投資”。這種洞察力是非常敏銳的。雖然全書的篇幅不小,但我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反而常常會因為一個觀點而停下來反復琢磨,甚至會拿來和我的閤夥人討論。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更是一本教你“為什麼這麼做”的書,這種底層邏輯的梳理,對於提升管理者思維的深度至關重要。
評分讀完這本《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反直覺”的管理視角。很多時候,我們被經驗主義帶著走,覺得某個做法是理所當然的,但這本書卻總能提齣更優化、更具前瞻性的替代方案。比如,在人纔保留策略方麵,它不隻是簡單地強調高薪或福利,而是深入探討瞭“職業意義感”在餐飲從業人員激勵中的核心作用。作者認為,讓員工理解自己的工作如何影響到顧客的幸福感,比單純的物質奬勵更能激發長期留任的動力。這一點,我深錶贊同,因為這正是我們目前最缺乏的。此外,書中對風險管理和危機預案的討論,也遠超齣瞭食品安全層麵,它涵蓋瞭聲譽風險、法律風險等多個維度,並提供瞭一整套應對矩陣。雖然這本書是理論篇,但它的指導性極強,它教會我的不是固定的招式,而是如何根據不同的“賽道”和“對手”(即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來創造齣最適閤自己的管理“心法”。它的理論深度足以支撐起一個餐飲連鎖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
評分這本《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真是讓我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尤其是關於服務流程標準化的那幾個章節,簡直是實操寶典。我之前一直覺得餐飲管理無非就是抓好齣品和衛生,但這本書深入剖析瞭從前廳接待到後廚協作的每一個細節,讓我意識到服務質量的提升絕非偶然,而是係統化管理的必然結果。比如,它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情緒勞動管理來提升員工的服務一緻性,這一點對於我們這種人員流動性較大的餐飲企業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裏提到的“服務藍圖”工具,我迴傢後立刻嘗試用在瞭我們店的迎賓流程上,效果立竿見影,顧客的等待焦慮感明顯降低瞭。而且,作者在理論結閤實踐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到位,每講一個概念,都會引用實際案例進行佐證,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感覺,更像是資深前輩在手把手傳授經驗。唯一讓我略感遺憾的是,理論篇的深度有些地方稍微有點淺嘗輒止,比如在談到數字化轉型對供應鏈的影響時,如果能加入更多關於SaaS工具應用的前沿探討,那就更完美瞭。不過瑕不掩瑜,對於想要係統建立管理框架的初學者來說,這本書的奠基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我是在籌備一傢高端私房菜館時接觸到這本《餐飲服務與管理:理論篇》的,老實講,市場上同類書籍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基礎的成本控製或菜品研發上,真正能觸及到“管理哲學”層麵的鳳毛麟角。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非標品服務”的量化研究。餐飲業的特殊性在於,服務是極易波動的,而這本書卻試圖用一套科學的框架去約束這種波動。我尤其欣賞它對組織文化建設的闡述,提齣瞭“從執行文化到創造文化”的轉型路徑。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高定製化服務的場所來說,意味著員工不能隻是被動地執行SOP(標準作業程序),而必須具備主動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書中關於衝突解決機製的章節,提供瞭多種情境下的應對模型,我試著在內部培訓中引入瞭其中的“共情傾聽法”,發現員工在處理顧客投訴時,不僅效率提高瞭,顧客的負麵情緒也能更快地被安撫。這本書的理論基礎非常紮實,參考文獻也相當權威,看得齣作者在學術研究和行業實踐之間做瞭大量的功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