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邊塞詩雄——岑參傳(平) |
| 作者 | 管士光 |
| 定價 | 35.00元 |
| 齣版社 | 作傢齣版社 |
| ISBN | 9787506387156 |
| 齣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以岑參畢生所創作的詩歌為脈絡,生動展現瞭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人生曆程,脈絡清晰,論述嚴謹客觀,錶現手法細膩樸實。作者充分利用當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將岑參的一生分為幾個階段,逐一理清岑參的生平軌跡和詩歌創作過程,是一部以詩為證的人物傳記作品。 |
| 作者簡介 | |
| 管士光,男,1956年生,山東梁山縣人。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人民文學齣版社社長,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主要著作有:《唐有鬍氣》《淺草集》《管士光作品集》《唐玄宗與楊貴妃》《蘇武與李陵》等,並發錶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文化和齣版工作的文章數十篇。 |
| 目錄 | |
| 001??草堂鬆風 018??齣入二郡 054??初入仕途 073??走嚮遠方 094??塞上風雲 114??長安交遊 149??二赴邊塞 181??丹心未休 252??蜀道艱難 267??後歲月 303??附錄一?岑參年錶 311??附錄二?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昂揚壯闊的盛唐時代,奇麗豪邁的軍旅生涯,從巍巍長安到安西邊塞的漫漫風雪路,如何把一個熱血青年造就成彪炳史冊的傑齣詩人?一支飽蘸激情、摯愛和纔華的詩筆,如何為祖國河山寫景塑形,為曆史風雲留影傳聲,也為莽莽蒼生詠嘆抒情?本傳將告訴你一切! —— 文史專傢 董乃斌 本書以編年體式,以史為經,書寫一代邊塞詩人的藝術成就和人生經曆,展現瞭盛唐燦若星河的詩歌成就和人文環境。書中廣搜博徵傳主有關史料,綫條明晰,論述細緻,學理性強,具有相當的專業深度。 ——文學專傢 王必勝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標題字體,透著一股曆史的厚重感。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文人氣息。我尤其喜歡封麵那一抹寫意的山水留白,仿佛一下子就能將人拉到大唐的邊塞之地,耳邊似乎還能聽到風沙呼嘯的聲音。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考究,觸感細膩,油墨的印製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描繪艱苦生活的段落,文字的呈現也絲毫不顯得粗糙,反而更增添瞭一種曆經滄桑的美感。這種對實體書細節的打磨,體現瞭齣版社對內容的尊重,也讓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作為一個鍾愛紙質書的讀者來說,這樣的齣版質量絕對是收藏級彆的,單從視覺和觸覺的體驗上,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安靜地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對那個偉大詩人的無聲緻敬。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觸在於作者對“邊塞精神”的重新解讀。岑參的詩歌中有一種與王昌齡的沉鬱、高適的闊大不同的特質,書中對此進行瞭深入剖析。它不是單純的歌頌武功,更深層次地挖掘瞭詩人對傢國情懷的復雜理解——那是對和平的渴望與對責任的擔當之間的矛盾統一體。書中對幾首關鍵性詩作的賞析角度新穎獨特,不像傳統評論那樣僅僅停留在意境或技巧層麵,而是深挖詩人創作心境背後的社會心理動因。例如,作者就如何從岑參的詩句中解讀齣盛唐由盛轉衰的隱憂,這個分析視角相當深刻,讓我對這位偉大詩人的思想深度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理解瞭“邊塞詩”在唐詩發展史上的獨特地位和價值所在。
評分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帶給我一種久違的“沉浸式”閱讀快感。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曆史人物的簡單羅列,更像是一部以岑參為中心的“大唐風貌圖”。作者通過他的人生軌跡,巧妙地串聯起瞭安史之亂前後關隴集團的興衰、邊疆將領與朝廷的微妙關係、以及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亂世中的抉擇與掙紮。我仿佛能聞到酒泉郡的烈酒味,看到敦煌的落日,感受到戍卒的孤寂。這種將人物命運與時代洪流緊密勾連的敘事手法,使得閱讀不再是單嚮的接受信息,而是一種跨越韆年的對話。讀完閤上書本的那一刻,心中湧起的不是知識的滿足,而是一種深沉的曆史共鳴,讓我對那個英雄輩齣、風雲激蕩的時代,産生瞭更深層次的敬意與緬懷。
評分這本書的史料考證工作顯然是下足瞭功夫的,這一點從那些旁徵博引和注釋的詳實程度上就能看齣來。作者在描述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例如某次戰役的細節,或朝堂上的政治傾軋時,引用的文獻來源非常廣泛,涵蓋瞭正史、筆記乃至當時的詩文相互印證。這保證瞭傳記的嚴謹性,使得我們閱讀時能建立起對曆史情境的可靠認知。但最難得的是,盡管史料紮實,全書讀起來卻絲毫沒有學究氣的沉悶。作者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將那些枯燥的史實融入到富有畫麵感的描述之中,使得曆史的脈絡清晰流暢,即便是對唐史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跟進。這是一種文史結閤的典範,既滿足瞭專業研究者對準確性的要求,也照顧到瞭普通愛好者對可讀性的追求。
評分我之前對唐代詩歌的瞭解多停留在盛唐氣象的繁華和浪漫上,對於邊塞詩派的獨特精神內核,總覺得隔著一層紗。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為精準,它沒有采用那種流水賬式的編年體,而是巧妙地將岑參的生平軌跡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親曆的戰事緊密地編織在一起。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能夠捕捉到那些轉瞬即逝的情感波動,比如詩人初上徵途時的豪情萬丈,麵對生死考驗時的堅韌隱忍,以及晚年仕途不順時的那份落寞與不甘。這種敘事策略使得人物形象立體飽滿,不再是教科書上刻闆的符號,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抱負有掙紮的鮮活個體。讀起來,我仿佛不是在閱讀曆史,而是在跟隨一位老友,一同走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感受那種“忽如一夜春風來,韆樹萬樹梨花開”的驚艷,也體會“萬裏不惜涉 সন্ত্রাস,四時皆為客”的蒼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