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 |
| 丛书名: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音乐教材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52303247 |
| 出版年份: | 2013年11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26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58.00 元 |
| 实际重量: | 680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上编中国部分
单元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名作赏析
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概述
(一)远古、夏商时期音乐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
(三)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音乐
(四)隋唐时期音乐
(五)宋元时期音乐
(六)明清时期音乐
二、名作赏析
(一)歌曲类
1.《胡笳十八拍》(古代歌曲)
2.《阳关三叠》(古代歌曲)
3.《扬州慢》(古代歌曲)
(二)器乐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音乐教材: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由田明俊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音乐教材:中外音乐简史及名作赏析》为全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音乐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为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课教材,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与各地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在突出基础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供可供选择、延伸和发展的空间,注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性,使学生通过有效的音乐实践发展其创造力。
这本书的叙事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流畅。作者显然对音乐史的脉络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他没有采用简单的时间线性罗列,而是巧妙地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音乐思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宏大而又细致的音乐发展网络。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啃一本厚重的历史著作,更像是在听一位资深音乐评论家娓娓道来,充满了洞察力和启发性。特别是对某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比如巴洛克到古典主义的过渡,作者的切入点非常新颖,能够一下子抓住问题的核心,让读者茅塞顿开。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即便是对音乐理论不太熟悉的门外汉,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领略到音乐历史的波澜壮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棒了,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社的用心。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早期的乐谱插图也还原得相当到位。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处理,疏密有致,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让人可以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封面设计古典又不失现代感,色彩搭配沉稳大气,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要说遗憾,或许是对于一些特别珍稀的乐谱手稿图片的收录还不够丰富,如果能增加一些高清扫描件,对于研究者来说就更有价值了。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从触感到视觉,都带来了极佳的阅读体验,看得出装帧团队在细节上是下了真功夫的。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一点,在于它对“名作赏析”部分的深度挖掘。很多音乐史书在讲到具体作品时,往往止步于对结构和和声的简单描述,但这本书则不然。作者似乎是带着一位老朋友的心态去和这些不朽的作品对话,他不仅仅分析了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更深入探讨了作曲家当时的心境、技术上的创新,甚至是如何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审美取向。比如,对某部协奏曲的分析,他能精准地指出某一个和弦进行如何巧妙地烘托了特定的情感张力,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极大地提升了普通听众的鉴赏层次。读完后,再去听那些老唱片,耳朵里的世界仿佛瞬间被点亮了,充满了新的发现和感动。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立体感”。它没有将中外音乐史割裂开来,而是非常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的音乐对话场域。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位欧洲作曲家的创新是如何被东方乐理体系所启发,反过来,亚洲的民族音乐元素又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的创作手法。这种跨文化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让我意识到音乐的演进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全球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这种宏大叙事下隐藏着的细微联系的梳理,是这本书最闪光的亮点,它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对世界音乐版图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保持专业度的同时,并没有沦为故纸堆里的干巴巴的学术论文集。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遣词造句考究而又不失灵动,即便是面对复杂的音乐术语,也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画面感的方式进行阐释。这种“雅俗共赏”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得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查阅资料的需求,也能成为普通音乐爱好者案头常备的良师益友。这种能够跨越专业壁垒的写作能力,在同类书籍中是相当罕见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字驾驭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