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初级教程(3)/阶梯围棋步步高(附答案)
定价:19.60元
作者:汪见虹九段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6-01
ISBN:97875438335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全国**套性的围棋普及教材,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职业九段亲笔而成。
内容提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围棋对逻辑学、哲学、军事学、计算力、组织办及挫折训练等综合素质开发的功效已经凸现出来。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更快更好地学会围棋呢?拥有一套好的材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笔者从事职业围棋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多年来,作者一直在积累职业围棋生涯中的训练笔记,整理了大量的围棋资料。编写了这套丛书。
这套命名为“阶梯围棋步步高”的系列教程旨在为围棋爱好者提供一个快速长棋的阶梯,尽力做到由浅入深,并在归纳小结方面做了醒目的提示,在课堂练习上做详细的注解,在教材与围棋故事的衔接上也尽量注重使用贴近生活的题材,在围棋教材的跨度上尽可能地做到衔接有序。在课后练习方面预留了部分课后作业,解决了以往教师预留作业与教材不一致的缺陷。
目录
课 纠错(二)
第2课 常见基本定式(一)
第3课 打的用法
第4课 跳的用法
第5课 飞的用法
第6课 逼和压的用法
第7课 接触战的基本常识(二)
第8课 根据地是安家立命之本
第9课 基本死活(四)
0课 杀棋的时机
1课 布局的基本知识(二)
2课 眼位与气的关系
3课 长气与撞气
4课 打入破空(一)
课后练习答案(见附本)
作者介绍
汪见虹九段。河南人,1963年9月12日生。11岁学棋,13岁进体校,14岁进集训队。获1989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1986年、1988中、1994年、1995年第五名、第六名、第五名、第六名。获1991年第五届全国围棋十强赛第六名,进入3届新体育杯围棋赛循环圈,第六届中园围棋天元赛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音乐的演奏充满了向往,尤其是那些需要技巧和情感的乐器。虽然我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但每次听到悠扬的乐声,总会心生向往。我一直觉得,学习乐器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技能,更是为了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市面上的乐器入门书籍通常会直接进入指法和乐谱的讲解,对于我这样零基础的人来说,往往会感到压力很大,学习过程也显得有些枯燥。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急于让你上手演奏,而是先从“音乐是什么”以及“如何感受音乐”开始。它通过一些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我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让我对音乐有了更直观的感知。然后,它再逐步引导我了解乐器的基本构造和发声原理,再慢慢过渡到简单的演奏技巧。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乐器不再是件难事,而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它让我明白,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好奇心和享受音乐本身的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细节”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在居家生活方面,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舒适和便利。我最近正在尝试对我的居住空间进行一些改造,希望能让它更符合我的生活习惯,也更温馨一些。市面上有很多家居类的书籍,大多是展示华丽的装修效果图,或者介绍昂贵的家具。但这本书的风格却完全不同,它更侧重于那些“不那么起眼”但却能极大地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利用墙面的垂直空间来收纳?如何选择合适的灯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何让厨房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让烹饪变得更享受?这些都是我平时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一直想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生活指导师,用一种非常平实而有效的方式,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收纳整理”的章节,里面有很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收纳妙招,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的家瞬间变得整洁有序起来。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我大开眼界,完全刷新了我对围棋的认知!我一直觉得围棋很高深,离我遥不可及,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担心太难看不懂。结果翻开第一页,惊喜就接踵而至。作者的讲解方式太接地气了,每一个概念都用最浅显易懂的比喻来解释,仿佛邻家大哥在给你讲故事。他没有上来就扔一堆专业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气”和“眼”开始,一点点地建立起我的围棋概念。尤其喜欢它对“吃子”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吃,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能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还有那个关于“连接”的部分,我之前总觉得棋子连在一起就是为了占地,看完这里才明白,连接更是为了棋子的生死存亡,是一种策略和战术的体现。每一页都感觉在给我扫清盲点,之前那些困扰我的围棋难题,在这本书里都迎刃而解。而且,书中的插图和例局也设计得非常巧妙,不是那种枯燥的图,而是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棋局的变化。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对围棋一窍不通的菜鸟了,而是真正踏入了围棋的大门,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技艺,比如陶艺、刺绣、木雕之类的。最近我迷上了制作一些小巧精致的手工艺品,比如小挂件、胸针,还有一些装饰性的摆件。我特别喜欢搜集各种制作教程,市面上也有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步骤讲解不够清晰,看完之后反而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那种“ hands-on”的教学理念,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鼓励动手实践的劲头。它提供的那些小项目,看起来都很实用,而且难度适中,非常适合我这种刚入门但又想做出点东西来的人。我尤其看重它对材料选择和工具使用的讲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知道用什么材料、什么工具,就觉得望而却步了。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非常详细的指导,甚至连一些非常规的材料替代方案都给出了建议,这一点太贴心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其中的几个项目,尤其是那个用回收材料制作的可爱小动物,感觉既环保又充满了创意,让我看到了将废物变成艺术的可能性。
评分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看各种侦探小说和悬疑剧的人,我一直对“推理”这件事本身充满了好奇。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结局,或者作者巧妙设计的谜团,却很少有机会去了解,一个好的推理故事是如何构建的,其中的逻辑链条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来的。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是一本小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集,而更像是一本“推理的解剖学”。作者通过分析那些经典或精彩的推理案例,将整个推理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步骤,从人物的刻画、线索的设置,到动机的铺垫、误导的设计,再到最终的真相揭露,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逻辑”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谁是凶手”,更是解释了“为什么是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推理的陷阱是我们容易忽略的。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任何一部推理作品时,都会多了一层审视的眼光,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能主动去分析作者的意图,去挖掘故事背后的逻辑。这让我觉得自己的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