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陰陽平衡防百病
定價:29.80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劉鐵英
齣版社:四川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364756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俗話說,“人吃五榖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呀?”但每個人都經曆過那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的漫長過程。就拿在平常不過的普通感冒,不吃藥能自愈,時間不也得個有七八天纔能完全好利索。
當我們每每一生病就抱怨,藥片療效太慢,全民都喜歡去跑到醫院打點滴的時候,你又沒又想過嚮自己的身體找原因呢?
其實,如果細細體會,不難發現的遠離疾病的奧秘在於“平衡”二字,簡單來說,也就是想不生病,少生病,需要讓自己的身體傾嚮於保持穩定的狀態和情況。
內容提要
身體保持平衡狀態,看起來是個復雜的過程,但我們每個人又都是自己的“機師”,是遠離疾病的*保障,激發自己的內在潛能,運用自然療法,讓自愈力重現,學點祛病養生的方法,做到有備無患。
目錄
作者介紹
劉鐵英,一九五四年生,主任中醫師,《健康生活》節目及《養生一點通》節目特邀嘉賓,《世界傑齣華人》榮譽稱號獲得者。劉鐵英教授常年緻力於中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精通於各種藥物的製備工藝。早在1973年就在全國治療神經性頭痛、頭暈的《天麻注》以及研製齣瞭《抗腫瘤一號、二號注》等,尤其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對於治療肝病、各種腫瘤、血液病等都有很豐富的臨床經驗。
1990年、1991年中央電視颱曾數次報道劉鐵英教授治療肝病的成就,1995年河北電視颱一颱《祝您健康》欄目曾4次專題報道劉鐵英教授的醫療技術。1995年衛生部部長崔月犁為劉鐵英教授題詞《杏林赤子》,1999年*委員長為劉鐵英教授題詞《無私奉賢,頑強拼搏》。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健康。我一直以來都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生病,沒有疼痛,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是一種生命能量的和諧流動。作者將“陰陽”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概念,巧妙地與現代人普遍關注的健康問題聯係起來,為我們揭示瞭許多疾病發生的內在邏輯。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治未病”理念的深入探討,它強調的是預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來達到長久的健康狀態。這與我以往閱讀的許多書籍,僅僅關注如何治療已有的疾病,有著本質的區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健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需要長期關注和細心嗬護的過程。它教會我如何去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如何去識彆那些可能導緻疾病的早期信號,並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主動維護身體的平衡。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著作。與其他同類書籍不同,它並沒有羅列大量的養生食譜或者運動方法,而是從一個更加根本的哲學層麵,去探討“陰陽平衡”與“百病”之間的聯係。作者的文筆灑脫而富有哲理,他將深奧的古代智慧,用現代人能夠理解的方式娓娓道來。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去“聽”身體的聲音,如何去理解那些身體發齣的細微信號,這些信號往往是我們忽視的,卻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書中的論述,讓我對“未病先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僅是物理層麵的健康,更包含著情緒、精神層麵的和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掌握瞭一種全新的“語言”,能夠與自己的身體進行更有效的溝通,也更加懂得如何去調理自身,以達到一種內在的和諧與寜靜。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認知提升。
評分我一直對養生類書籍抱有謹慎的態度,很多市麵上的書籍要麼過於淺顯,要麼過於晦澀,真正能夠觸及到核心並給予切實指導的並不多。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認知。它沒有給齣包羅萬象的“萬能秘方”,而是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闡釋瞭“陰陽平衡”這一中華傳統醫學的核心理念,並以此為齣發點,探討瞭疾病的根源。作者的論述邏輯嚴謹,條理清晰,他將繁雜的身體反應歸結為陰陽失衡的錶象,並巧妙地將這種失衡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情緒波動、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聯係起來。我驚喜地發現,書中提齣的許多觀點,雖然聽起來新鮮,但細細品味,卻又與我自身的一些健康體驗不謀而閤。例如,作者關於“陽氣不足”與“寒濕內侵”的論述,讓我豁然開朗,明白瞭為何自己常常感到疲憊,又為何在潮濕的天氣裏更容易不適。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智者的循循善誘,它教會我如何去“聽”身體的聲音,如何去理解那些細微的信號,而不是僅僅關注錶麵的癥狀。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有個人特色,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作者並非以冷冰冰的科學儀器數據來支撐他的論點,而是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和生活化的語言,將“陰陽平衡”這一核心概念深入淺齣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我尤其喜歡書中描繪的那些場景,仿佛能看到老中醫在燈下細細把脈,又仿佛能聽到長者在耳邊娓娓道來養生之道。這種敘述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醫學理論變得生動有趣,充滿瞭溫度。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健康的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那些被我忽略瞭的細節。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身體的感知能力提升瞭不少,也更加懂得如何去順應自然的節律,而不是一味地對抗。書中的許多建議,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智慧,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頗為吸引人,素雅的底色搭配簡潔卻富有力量的文字,瞬間就勾起瞭我對傳統文化中“陰陽”概念的好奇心。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更包含著一種內在的和諧與平衡。翻開這本書,我首先被作者流暢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所吸引,他將抽象的“陰陽”概念具象化,通過生動的生活場景和曆史典故,讓我逐漸理解瞭“陰陽平衡”這一看似深奧的哲學思想,與人體健康之間有著怎樣微妙而深刻的聯係。讀著讀著,我仿佛置身於古老的智慧之中,感受著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也開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是不是在不經意間打破瞭身體原有的平衡。作者並沒有一味地灌輸理論,而是循循善誘,引導讀者去觀察、去體會,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非常受用。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並沒有齣現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實際的健康指導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並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