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成围棋:基础篇(下 2017版)
定价:25.00元
作者:黄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55253617
字数: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速成围棋:基础篇(下 2017版)》主要讲述了,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速成围棋:基础篇(下 2017版)》简单易懂,是学习围棋的好帮手,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围棋教育的教材。
目录
1.两次叫吃
1-1.两次叫吃后——吃棋
1-2.两次叫吃后——逃
1-3.两次叫吃后——征
1-4.两次叫吃后——枷
围棋小常识
2.先手以后
2-1.找出先手的地方
2-2.先手交换后——吃棋
2-3.先手交换后——连接
3.滚包
3-1.连续叫吃和滚包
3-2.征、罩和滚包
4.缓征
5.对杀
5-1.气的计算
5-2.扑的收气法
5-3.长气
6.连
7.断
8.行棋
8-1.基本行棋
8-2.尖
9.死活
9-1.眼形的死活练习
9-2.五目死活,六目死活
9-3.双活
9-4.地的界限
9-5.假眼和界限
围棋小常识
10.控制点和盘面的大小
11.大小
12.劫
12-1.劫胜
1 2-2.劫与死活
13.布局、
13-1.棋盘上的术语
13-2.二线渗透
13-3.夹攻
13-4.中央一间跳
13-5.下互相一间跳的地方
14.收官
实力测验
回
第2回
第3回
作者介绍
黄焰,1965年生。
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
1986年升为五段。
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
文摘
序言
1.两次叫吃
1-1.两次叫吃后——吃棋
1-2.两次叫吃后——逃
1-3.两次叫吃后——征
1-4.两次叫吃后——枷
围棋小常识
2.先手以后
2-1.找出先手的地方
2-2.先手交换后——吃棋
2-3.先手交换后——连接
3.滚包
3-1.连续叫吃和滚包
3-2.征、罩和滚包
4.缓征
5.对杀
5-1.气的计算
5-2.扑的收气法
5-3.长气
6.连
7.断
8.行棋
8-1.基本行棋
8-2.尖
9.死活
9-1.眼形的死活练习
9-2.五目死活,六目死活
9-3.双活
9-4.地的界限
9-5.假眼和界限
围棋小常识
10.控制点和盘面的大小
11.大小
12.劫
12-1.劫胜
1 2-2.劫与死活
13.布局、
13-1.棋盘上的术语
13-2.二线渗透
13-3.夹攻
13-4.中央一间跳
13-5.下互相一间跳的地方
14.收官
实力测验
回
第2回
第3回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是基于它在“训练”方面的实用性。围棋的学习,最终还是要靠做题来巩固。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讲解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比如,针对不同难度的死活题、手筋题,它们在书中的分布和难度梯度是否合理?尤其是那些需要组合思考的长串变化题,答案的解析部分能否做到详尽且富有启发性?我希望看到作者在解析中,不仅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是对的”,更要强调“为什么其他都是错的”,并点出每一步错误选择背后的逻辑陷阱。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关于心理素质训练的章节,比如如何在大比分领先或落后时保持专注度,那就更令人惊喜了。毕竟,基础扎实了,接下来靠的就是如何在压力下稳定地发挥出这些基础能力。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为一本有效的“习题册”和“错题分析本”。
评分这份教材的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文字的编排却透露出一种扎实的老派风格,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有了基础的信任。我特别关注“基础篇”的下册部分,通常这部分会深入到对“形”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招法的堆砌。比如,书中是否详细分析了“打劫”这个核心战斗环节?打劫的价值判断、劫材的选择标准、以及如何构建一个让对手难以拒绝的劫争布局,这些都是衡量一本围棋教材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经典的实战劫争案例,从高段棋手的对局中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展示一手漂亮的“手筋”。如果能配上清晰的“先手/后手”标记,并且对每一步棋的意图有深入的剖析,那么这本书对于提升读者的全局观和战斗意志将大有裨益。毕竟,围棋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就在于那些惊心动魄的劫争,而掌握这些技巧,是成为真正强者的必经之路。
评分读完上半部分基础知识的铺垫后,我迫切需要这“下册”来帮我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对“定式”和“棋形”的再认识。很多初学者(包括我)的问题是,虽然背诵了一些定式,但在实战中一旦出现变化,立刻就乱了阵脚,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出乎意料”的变招。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处理定式变化的基本逻辑框架,比如,当对手的下法偏离主流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扩大地盘、还是削弱对方的潜力?书中对于“厚薄”的讨论深度,也是我重点考察的对象。薄棋如何制造麻烦?厚势如何高效转化成实利?如果能结合一些现代AI的最新理解,对一些传统定式进行修正或优化,那就更棒了。这本书如果能让我明白,为什么某个看似不合理的招法在特定情况下是最佳选择,那就说明它的教学是真正深入到了“理”的层面,而非停留在招法层面。
评分从一名渴望提升段位的棋手角度来看,我关注的是这本书如何帮我突破瓶颈,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基础篇的下册,应该更多地触及到“大局观”的培养。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最难言传的。我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如何评估棋盘的整体价值分配,如何平衡“急所”与“缓着”的取舍。例如,在一个复杂的局面中,如何快速判断当前局面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抢占潜力,还是处理一块活棋?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提纲挈领”的原则性指导,而不是一堆零散的技巧。如果作者能结合一些古代名局或者近现代的经典对局,来佐证其提出的“大局观”理念,并给出相应的训练方法,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只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更像是一部进阶的“棋道”入门指南。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像高手一样“看棋”,从纷繁复杂的点中抓住核心要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看起来就充满了那种直击要害的实用主义精神,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来,看看它到底能多“速成”。我一直觉得学围棋是个漫长而又充满挫折的过程,光是理解那些复杂的死活和布局,就得耗费大量精力。所以,当看到“基础篇(下)”这样的字眼时,我首先期待的是对那些最核心、最容易混淆的收官和官子技巧的系统梳理。比如,如何精确计算目差,如何处理那些看似微小实则能决定胜负的边角贴目,这些都是中级棋手最头疼的地方。我希望作者能用非常直白易懂的图例和口诀,把那些晦涩的数学计算转化为直觉性的判断。如果这本书能清晰地讲解如何区分“绝对先手”和“相对先手”,并给出在不同棋形下的优先处理顺序,那它就完全值回票价了。毕竟,很多时候,赢棋不是因为下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手,而是因为在细微的官子中没有丢掉任何一分一毫。我对它的期望很高,希望能快速填补我在收官阶段的知识漏洞,让我的棋力真正能从“会下”迈向“会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