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杨红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502000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铁做的内裤——欧洲中世纪的贞操带;为细腰而死——欧洲淑女们的美丽时尚;欧洲上流社会的假节;爱穿高跟鞋的法国男人们;300年前,中国的月亮格外圆;恐怖的医术——中世纪欧洲的放血疗法;病态就是美——欧洲浪漫主义的肺结核情结;不食人间烟火——魏晋士大夫假正经的清谈风;“同志”的黄金时代——明清时期的男风……本书精选人类历***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
《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分为人文历史卷和自然科技卷,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带您穿越历史的时空,漫游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进入人类历史和自然界*不可思议的隐秘地带。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令人惊叹的进化奇迹,辅以精美的图片,带给您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本丛书是青少年探究历史,了解自身,探索大自然的一套不可多得的知识图典。
本书精选人类历*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以独特的视角,趣味横生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某些历史时期,某些地区曾经流行百年甚至千年的怪异风尚,这些现象在当时别的地区的人们眼中简直就是奇闻怪谈,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更是不可思议、荒诞离奋……
一 狂热的不朽梦:古埃及木乃伊流行数千年
1.7千万木乃伊背后的信仰
2.昂贵的木乃伊
3.形形的动物木乃伊
4.不朽梦的破灭——木乃伊身后的故事
二 古罗马角斗:流行700多年的死亡游戏
1.来源于葬礼上的娱乐表演
2.斗兽场上的疯狂杀戮
3.史上血腥的风尚
4.血腥背后的另一面
三 公共浴场:古罗马的香艳之风
1.罗马人恋上了沐浴
2.“五星级”的浴场谁不爱
3.温柔乡泡软了罗马帝国的筋骨
四 锁住女人的纯洁:贞操带在欧洲流行300年
1.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的嗜好
2.五花八门的戴锁“内裤”
3.难以捉摸的男人
五 以生命换取尊严:盛行数百年的决斗风气
1.让上帝“判决”吧
2.狂热的决斗风尚
3.难以遏制的死亡游戏
六 让女人的腰像蜜蜂一样:欧洲持续300年的束腰风尚
1.维多利亚时代的恐怖风尚
2.细腰是怎样束成的
3.革命解放了女人的腰
七 特别的帽子:17、18世纪欧洲流行戴假发
1.路易十四时代的风尚
2.英国法官的道具
3.被革命“割”掉的浮华
八 非同寻常的女人客厅:沙龙影响欧洲200年
1.不可思议的女人客厅
2.法国沙龙玩转整个欧洲
3.余晖:20世纪初的女性沙龙
九 别扭的脚步:17世纪欧洲男人爱穿高跟鞋
1.女人的被男人夺去了
2.让“太阳王”更高些吧
3.女人夺回了
十 美丽的陷阱:中世纪贵族的热
1.骑士们的疯狂爱情
2.不可思议的皇家
3.界的绝代传奇
十一 恐怖的医生:中世纪欧洲的放血疗法
1.欧洲人的“”疗法
2.恐怖的医生
3.时代的胜利
十二 病态也成美:19世纪西方人崇尚肺结核
1.肺结核滋养了浪漫主义
2.向往病态美的文艺们
3.文艺们的另类追求
十三 向往东方:300年前欧洲的“中国热”
1.像中国人那样生活吧
2.中国的月亮格外圆
3.让我们仿造中国产品吧
十四 一杯饮料带来全民狂热:近代英国的下午茶
1.英国人爱上了中国茶
2.喝茶成了高级文化
3.茶叶改变了世界
十五 教皇也爱看“黄历”:文艺复兴时期的占星风尚
1.教皇热衷看“星座”
2.为占星术献出生命的卡尔达诺
3.占星家鼓起了国王的勇气
十六 追求长生不老:古代中国的炼丹狂热
1.仙丹原来是
2.汉武大帝也犯糊涂
3.唐朝皇帝的接力游戏
4.史上疯狂的炼丹皇帝
十七 高贵的“范儿”:魏晋时期士大夫的清谈风
1.斗嘴的黄金时代
2.不可思议的“潇洒哥”们
3.魏晋名士的荒唐事
十八 1000年前就有球星了:宋代的蹴鞠热潮
1.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
2.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3.1 000年前的那些球星们
十九 缠足:中国历史上丑陋的习俗
1.“金莲”时始了
2.畸形的“美”,女孩的泪
3.奇特风尚的背后
二十 “同志'的黄金时期:明清时期男风泛滥
1.“男风”弥漫了明清两朝
2.明清的那些“同志”皇帝
3.古典文学中的“同志”们
我必须承认,我对时尚的理解一直非常肤浅,只停留在“好看”和“流行”的层面。但是《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框架。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社会心理学读物,披着时尚的外衣。作者对“模仿”和“区分”这两种人类基本心理如何驱动潮流的演变,做了极其细致的论述。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如何通过特定的符号(比如特定的鞋款、配饰或发型)来构建内部认同感,同时排斥外部群体,这种社会学分析视角非常犀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对“数字时代”流行加速的解读,探讨了社交媒体的算法如何压缩了潮流的生命周期,让“经典”变得越来越短暂。作者甚至预测了未来十年内,虚拟时尚和实体时尚可能出现的边界模糊,这一点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想象。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做得非常用心,那些历史照片和现代街拍的对比,直观地展示了时代的变迁。它不是在教你如何跟风,而是在教你如何观察这个世界如何通过“外表”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和社群。对于任何想深入理解当代消费社会运作模式的年轻人来说,这都是一本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大量聚焦于欧美时尚中心,毕竟我们接触到的主流信息大多如此。然而,《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的广度令我感到惊喜,它展现了一种真正的全球视野。书中花了不少篇幅来解析非西方文化元素是如何被西方时尚界“吸收”和“重新诠释”的,同时也公正地呈现了亚洲、非洲等地区本土时尚的崛起力量。比如,它细致对比了日式“原宿风”和韩式“K-Pop风”在全球扩张中的不同策略和文化内涵,这种跨文化比较分析,既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对本土文化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书中对于“身份政治”如何体现在服饰选择上的论述尤其深刻,它展示了衣服如何成为表达政治立场、性取向或民族认同的无声宣言。这绝不是一本简单的时尚指南,它是一份关于“符号学”的入门手册,告诉你衣服上的每一个徽章、每一种面料,都携带着复杂的意义信息。读完之后,我出门时会更慎重地选择我的着装,因为我意识到,我每穿一件衣服,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精心构建(或无意泄露)的信息包。这本书的洞察力,真的不是一般水平能达到的。
评分这本《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渴望了解世界脉搏的青少年量身定做的!我得说,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里面会藏着这么多我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门道”。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介绍,而是用一种非常活泼、甚至带点八卦的味道,把“流行”背后的历史、社会学逻辑给扒了个底朝天。比如,它深入探讨了某个特定颜色或者某个特定款式的牛仔裤,是怎么从一个工人阶级的象征,一步步逆袭成T台宠儿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极简主义”的那一章,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极简风的穿搭单品,而是追溯了二战后,人们对物质过度膨胀的反思,是如何渗透到家居设计和服装剪裁中的。这种对现象背后深层文化驱动力的挖掘,让我看东西的眼光都变了,不再是单纯地觉得“这个好看/不好看”,而是会去思考“为什么是现在好看”。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个秘密的解码器,专门用来破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密码。尤其是书中提到的那些被快速遗忘的昙花一现的潮流,分析它们快速消亡的原因,比那些长盛不衰的经典款式更有意思,充满了戏剧性的反转。读完之后,我走在商场里,看着那些橱窗里的模特,脑子里冒出的不再是“我想买”,而是“哦,这个元素又在向八十年代的什么致敬”。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对潮流背后逻辑感到好奇的同龄人。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极其流畅,行文风格非常像一位学识渊博但又极富幽默感的长辈在和你闲聊。它最绝妙的地方在于,它能把那些看似高高在上、让人望而却步的“时尚界”拉下神坛,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你理解其中的运行机制。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涉及到一些设计史上的重要概念,也会配上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比如,它解释什么是“颠覆性创新”时,竟然用了一个关于某个过气发型如何被一个乡村歌手重新带火的轶事来阐述,瞬间就明白了那种“旧瓶装新酒”的精髓。我特别喜欢它对“反潮流”潮流的剖析。很多青少年都热衷于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本书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时候,这种“反潮流”本身,也已经被市场精准捕捉,并包装成了一种新型的、更具排他性的主流。这种对矛盾现象的揭示,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追求个性的动机,是不是也无意中成为了流行趋势的追随者。这种自我反思的空间,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时尚消费的判断力大大提高了,不再轻易被那些华丽的口号所迷惑,而是会主动去探究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信号。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时,我有点不以为然,以为又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时尚速成班”读物,无非就是教你如何穿得像个明星。但当我真正沉浸进去后,发现我的判断简直是错得离谱。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不同地域文化如何相互影响,最终熔铸出全球性风尚的精妙描绘。它没有把流行文化当作一个封闭的圈子来讨论,而是非常立体地展示了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比如,它详细描述了街头涂鸦艺术如何在纽约的地下场景中野蛮生长,又如何被欧洲的高级时装屋毫不留情地“挪用”和“高定化”的过程,中间的权力转移和价值重估,写得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社会权力斗争史。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偏不倚的分析态度,既没有过度神化那些“原创者”,也没有简单地批判商业化对艺术的侵蚀,而是冷静地展示了这种“借用”与“再创造”是如何不断推动文化迭代的。书中那些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比如某个特定面料的全球供应链变迁,让我这个对国际贸易原本不感兴趣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它让你意识到,你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都可能承载着几千公里的运输、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好几代人的审美积累。这不仅仅是本关于“穿搭”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全球化进程的微观文化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