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现代体育精品研究系列: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8.00元
售价:26.6元,便宜11.4元,折扣70
作者:王家宏 等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811007589
字数: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体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体育已发展成为一项体育产业,作为体育项目之一的篮球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我国的篮球产业在1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重视和加强篮球产业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界和体育界的当务之急。本书在对我国的篮球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创新程度、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篮球产业的概念
一、产业的概念
二、市场的概念
三、体育市场的概念
四、体育产业的概念
五、篮球产业的概念
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篮球竞赛表演业的概念
二、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市场供给主体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市场消费主体的发展现状
四、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进一步发展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的对策
我国篮球场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篮球场馆服务业的概念
二、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主场馆的产权状况
三、我国篮球场馆服务业经营和管理现状
四、我国篮球场馆服务业经营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进一步发展我国篮球场馆服务业的对策
我国篮球培训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篮球培训业的概念
二、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培训的现状
三、我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的现状
四、我国篮球裁判员培训的现状
五、进一步发展我国篮球培训业的对策
我国篮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篮球信息服务业的概念
二、体育产业化与媒体
三、我国体育信息服务业的历史与现状
四、我国篮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五、我国篮球信息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进一步发展我国篮球信息服务业的对策
我国篮球经纪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经纪人的产生与发展
二、篮球经纪业的概念
三、我国篮球经纪业的发展现状
四、我国篮球经纪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进一步发展我国篮球经纪业的对策
我国篮球用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篮球用品制造业的概念
二、我国篮球用品制造业的现状
三、我国篮球用品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我国篮球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篮球用品销售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篮球用品销售业的概念
二、我国篮球用品销售业的现状
三、我国篮球用品销售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职业篮球产权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篮球职业化的发展
二、我国职业篮球产权制度的现状
三、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产权制度的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王家宏,1955年出生,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副组长等职。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科技部课题、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国家教育部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教学和研究。
《现代体育精品研究系列: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提高篮球运动的知名度,扩大篮球赛事的影响力
媒体是体育赛事开拓市场的先锋,又是维持市场规模的护卫队。媒体的威力巨大,借助媒体的力量,篮球运动、赛事的知名度将大大提高。例如:1987年NBA总决赛在我国的播出,让我国人民领略了NBA的魅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NBA的知名度,并且吸引了我国大量的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进一步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资料显示:在1997年,平均每年每个美国人花2700小时看电视和听收音机。另外,还要花800小时吸收其他媒体,像书籍、报刊、因特网等(Dizard,1997)。因此,对于媒体报道的内容而言有很好的广告效应。在大范围人群中的流通使得篮球运动的影响力加强。在美国有5700万NBA球迷,其中40010是18~34岁,在15~24岁的男性青年中,有70%的人定期通过电视观看NBA。
在中国篮协实施主客场赛制,把篮球推向市场之初,持怀疑态度的人为数不少,因为大城市篮球赛已是冷冷清清多年了,体育市场还处于探索开创阶段,中国篮球运动水平与通过电视观看到的NBA比赛水平还无法相比。由于轮比赛正值春季放假,加上开始时组织和宣传还不够,首轮比赛观众上座率不理想,中国篮协及时提出没有观众竞技体育就没有生命力,提出请回观众的几点意见和方案,各赛区也加强了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随着比赛深入,篮球运动显示了其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观众越来越多,社会也越来越关注。据统计,八强赛共有18万之多的观众涌进球场,平均每场3500人,平均上座率在70%以上,收看过中央和地方两级电视转播八强赛的观众更是为数众多。
篮球信息服务界对八强赛给予了积极的宣传和广泛的报道,连法新社、美联社也发表了采访和评述,《篮球》杂志出现了关于中国篮球联赛的报道。国内的新闻界更给予了的重视,如新华社每轮比赛都发布通稿,中央电视台每轮比赛都有直播或转播,地方台也积极参与,如北京电视台就直播了主队的全部比赛,每场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也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记者。新闻媒介的空前宣传,不仅请回了观众,“炒热”了篮球,而且调动了运动员积极性,对广大运动员和裁判员既是压力更是强大的动力,使运动员的荣誉感和自觉性大大提高了。
八强赛的春风吸引了社会和球迷的关注,点燃了中国篮球希望之火,上海重新组建篮球队,并在中小学恢复了篮球体校。北京提出借八强赛春风,抓好全市青少年的普及和提高。乙级联赛和青年联赛也多次出现场上竞争激励,场下观众踊跃观战叫好的场面。总之,八强赛提高篮球运动的知名度,扩大篮球赛事的影响力,重新唤起了观众的热情。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风格倒是挺有现代感的,尤其是那种简约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体育产业的活力。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算上乘,阅读体验很不错,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不过,坦白讲,当我真正开始读进去时,那种对内容深度的期待值似乎有些落空。开篇对于整个产业宏观背景的梳理,虽然努力想面面俱到,但总觉得像是在翻阅一份官方年度报告,数据罗列多于深入的剖析。它提供了很多基础信息,比如规模、结构这些,但对于驱动这些变化的核心动力,那些微妙的、非量化的因素,似乎着墨不多。举个例子,它提到新兴媒体对球迷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真正挖掘出这种影响是如何渗透到消费决策和品牌忠诚度构建中的,更像是蜻蜓点水。如果一个读者是希望从战略层面而非仅仅是统计层面理解这个行业,那么可能需要多花点心思去辨别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点。整体感觉上,它更像是一份合格的行业概览手册,而非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专业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起来似乎是力求学术化,但仔细品味后,会发现其在专业术语的使用上偶尔会出现不够精确的情况,偶尔会混入一些口语化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作为“研究系列”的严肃性。而且,书中大量使用的那些描述性词汇,比如“蓬勃发展”、“巨大潜力”等等,虽然听起来很积极,但在缺乏具体量化指标和机制分析支撑的情况下,这些词汇就显得空洞无力。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对“为什么”和“如何实现”的深度解析,而不是对“是什么”的重复强调。如果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对行业有基本认知的从业者或研究者,那么这种表层化的描述会让阅读体验变得略显乏味,因为这些信息通过行业媒体的日常报道就能获取。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更偏向于对初入此领域者提供一个初步的、大致的认知框架,但对于希望寻求深度洞察和方法论指导的读者而言,它提供的助益有限。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逻辑和叙事节奏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我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才试图理清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脉络。章节之间的衔接显得有些突兀,似乎是为了凑足研究的各个维度而硬性划分的区块,缺乏一种自然而然的过渡感。有些部分的论证过程显得过于冗长和重复,仿佛作者试图通过增加篇幅来证明其研究的全面性,结果反而稀释了重点。比如,在讨论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时,它用了大段篇幅来描述一个已经被业内人士广泛接受的现象,却在关键的瓶颈问题上避而不谈,或者仅仅是提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读到后半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走迷宫,每走一步都需要回头确认一下自己到底是从哪个分支进来的。真正有启发性的观点往往被淹没在大量描述性的文字海洋中,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将其打捞出来。这种阅读体验,对于追求高效信息摄入的现代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
评分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注释和引文规范似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尽管它引用了一些来源,但对于关键论点的支撑材料,往往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我注意到一些引用的数据来源看起来有些陈旧,对于一个以“发展现状”为主题的研究来说,时效性无疑是生命线。在某些关键的政策解读环节,作者的阐述显得过于保守和谨慎,缺乏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现有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潜在的负面效应。它更倾向于描述“应该是什么样”,而不是“实际上是如何运行的,存在哪些阻碍”。一个真正深入的研究,应当敢于触碰那些敏感而又关键的痛点,提出具有前瞻性和争议性的观点,激发行业内的讨论。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过于“安全”,像是在做一个八面玲珑的总结报告,而不是一个敢于挑战现状的学术探索。这使得其在专业领域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评分这本书在尝试覆盖“产业”全貌时,暴露出明显的侧重不均现象。很明显,作者对某些领域(也许是那些更容易获取到公开数据的领域)投入了更多的笔墨,而对另一些至关重要的领域,例如基层业余体育的运营模式、非职业化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等,则处理得相当轻描淡写。这种不平衡感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提醒你,你正在阅读的并非一个整体的、立体的产业图景,而是一个被特定视角裁剪过的画面。例如,对于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书中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市场规模的增长曲线,却鲜有对教练资源短缺、家长过度参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探讨。仿佛这些“非主流”但同样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并没有被纳入其核心研究范畴。因此,作为想全面了解这个生态的读者,我会觉得信息获取是不对称的,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空白需要自己去填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