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张氏五禽戏
定价:28.00元
作者:张晓航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4422011
字数:
页码: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
五禽戏因年代久远,形成不少流派,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本书中对五禽戏的每一式动作,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步图解,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特邀专家,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三功夫”法定传承人张晓航老师亲自示范,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张三功夫”百年传承下来的精髓和独特功法,通过学习和习练,定会使您受益匪浅。
内容提要
五禽戏因年代久远,形成不少流派,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本书中对五禽戏的每一式动作,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步图解,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特邀专家,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三功夫”法定传承人张晓航老师亲自示范,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张三功夫”百年传承下来的精髓和独特功法,通过学习和习练,定会使您受益匪浅。
目录
章功法介绍 1
n一、什么是五禽戏 1
n二、五禽戏的原理 2
n(一)道法自然 2
n(二)动静平衡 2
n(三)五行相合 3
n三、五禽戏的功效 3
n(一)五禽戏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
n(二)五禽戏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4
n(三)五禽戏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4
n(四)五禽戏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4
n(五)五禽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5
n(六)五禽戏对延缓衰老的影响 5
n四、开始练功前必须注意的几件事 5
n(一)练习前的准备活动、练习时间 5
n(二)练习中的动作要求及运动量 6
n(三)练习环境及情绪 6
n五、练习时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6
n(一)松静自然 6
n(二)准确灵活 7
n(三)练养相兼 7
n(四)循序渐进 8
n第二章基础动作 9
n一、基本呼吸法 10
n(一)正确呼吸法 10
n(二)正确呼吸对人体的三大好处 10
n二、基本暖身法 11
n(一)张氏舒缓放松法——遛腿 11
n(二)张氏基本拉筋法——熇腿 15
n三、进阶暖身法 21
n(一)张氏肩部松筋法——洗肩 21
n(二)张氏腰部强壮法——磨腰 26
n(三)张氏劲力开合法——三折腰 30
n第三章功法演示 35
n预备势 35
n戏虎 戏 36
n基本手型——虎爪 36
n式虎 举 36
n第二式虎 扑 40
n第二戏鹿 戏 45
n基本手型——鹿角 45
n式鹿 抵 46
n第二式鹿 奔 50
n第三戏熊 戏 54
n基本手型——熊掌 54
n式熊 运 54
n第二式熊 晃 58
n第四戏猿 戏 61
n基本手型 62
n式猿 提 62
n第二式猿 摘 66
n第五戏鸟 戏 71
n基本手型 71
n式鸟 伸 72
n第二式鸟 飞 75
n收 势 81
n第四章健康养生 82
n一、五禽戏调形的养生保健作用 82
n二、五禽戏调意的养生保健作用 83
n三、五禽戏的特点 83
n(一)调理养生兼能治病 83
n(二)整体调整 84
n(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84
n四、现代医学对五禽戏的认识 84
n(一)虎 戏 84
n(二)鹿 戏 85
n(三)熊 戏 85
n(四)猿 戏 85
n(五)鸟 戏 86
n作者介绍
张晓航,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醉鬼张三门”功夫传承人、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特邀专家;享受非遗传承人的特殊津贴。张老师是清末民初北京武术家“醉鬼张三”张长祯先生第四代嫡系传人,堪称明清武术的“活化石”;首都体育学院“国术文化社'武术总教练。在传统武术、中医养生以及国学、昆曲、古董玉器方面张晓航有着十分深厚的家学渊源。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刚好在研究几个不同武术流派之间的技术对比,这本书《XXX》(此处代指读者正在阅读的另一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非凡的比较分析能力。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门派视角,而是以一种非常开阔的胸襟,将所论述的技术与同类体系中的其他常见做法进行了清晰的对比。例如,当讲解某个特定的防御姿态时,书中会并列展示 A 派和 B 派的处理方式,并精准地分析出两者在适用环境、发力特点上的差异。这种多维度的剖析,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辨识能力,让我不再盲目地相信某一种“最好”,而是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策略。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罕见的历史资料和老前辈的口述记录,使得理论推导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经验基础之上的。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考证工作,让这本书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理论与实战之间的桥梁,让读者在理解“是什么”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武术体系的“元框架”,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真是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佳作!我一直对传统武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感觉不得要领,尤其是在理解那些古老拳理时,常常感到晦涩难懂。然而,当我捧起这本《XXX》(此处代指读者正在阅读的另一本书)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将复杂的理论融入到生动的实例和清晰的图解之中,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种内敛而强大的力量。比如,书中对于“呼吸与意念的配合”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不像其他一些书籍那样只是空泛地谈论“气沉丹田”,而是通过详细的步骤分解,教你如何在行拳走架中捕捉到那个微妙的“气机流动”点。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调整了自己练习已久的一个动作,仅仅是微小的调整,立刻就感觉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对武学真谛的探索欲望。那种探索未知的兴奋感,让我常常沉浸其中,废寝忘食。对于任何渴望深入了解武术哲学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珍藏品。它不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引导你走在正确的修行道路上。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XXX》(此处代指读者正在阅读的另一本书),毕竟市面上关于这个领域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正有价值的凤毛麟角。但这次我算是淘到宝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极其精妙,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的、流水账式的叙事方式,而是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开篇部分,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该武术流派的起源与精神内核,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随后,进入技术层面时,作者展现出了惊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每一个招式的分解,都配有清晰的力学分析图示,这对于我们这些偏好理性思考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劲力传导”时所采用的比喻——将人体比作一张拉满的弓,而不仅仅是肌肉力量的堆砌。这种全新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内劲”的理解。我尝试着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日常的训练中,发现以往那些僵硬、别扭的动作,竟然因为理解了内在的运行逻辑而变得流畅、自然,仿佛身体自己找到了最省力的发力路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你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人,尤其是在学习涉及身体协调和精微控制的技艺时。我坦白,一开始我对这本《XXX》(此处代指读者正在阅读的另一本书)的期望值并不算太高,总觉得网络上流传的那些“秘诀”可能才是精华。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精妙之处,恰恰体现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比如,作者花了整整一个章节去讨论“脚踝与地面的接触角度”对整体平衡性的影响,这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极少被深入探讨的。书中不仅提到了“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是最好的”,深入挖掘了背后的生物力学原理。我将书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点——例如,如何通过微调重心来化解对手的攻击——反复练习,每一次的体会都有新的感悟。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避免走很多弯路,而资深练习者则能从中找到突破瓶颈的关键。这本书的编排,就像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精密的训练蓝图,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它将复杂的武学概念“去神秘化”,让科学和传统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评分拿到这本《XXX》(此处代指读者正在阅读的另一本书)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这种厚重感并非来自页数,而是源自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技术,不如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作者在引述古代经典时,总能结合现代的视角进行恰当的解读,使得那些沉睡千年的智慧重新焕发出光彩。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一味地推崇古法“照本宣科”,而是鼓励读者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实践和验证。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心性修养”的部分,作者认为,武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对自我的认知和控制,技术只是载体。这种宏大的视野,让我在练习套路时,不再仅仅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而是开始思考动作背后的意图和对心境的影响。这种由外而内的修炼,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充实。对于那些仅仅追求花架子或者表面功夫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略显“慢热”,但对于真正渴望在武道上有所成就的人来说,它提供的精神指引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