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兴市场国家:融入体系还是挑战格局
定价:30.00元
作者:徐萍 张骁虎 刘守旭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445155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市场经济刷新了人类社会的面貌。西欧国家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一枝独秀,成为近代世界的主人;20世纪。美国则借助市场的力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二战之后独立的“新兴国家”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尝试,终踏上了市场经济的起跳板。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金砖四国,灵猫六国,金钻十一国,这些响亮的名字背后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航道。市场,也是一种权力。新兴国家开拓广阔市场豹同时,也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与参与者,国际经济政治的权力格局悄然发生转换。
目录
写在前面
章 从第三世界到新兴市场
一 帝国崩溃与后殖民时代
二 第三世界的“三剑客”
三 转向经济与市场
第二章 大老虎与四小龙
一 日本与德国的崛起
二 亚洲四小龙之香港
三 亚洲四小龙之新加坡
四 亚洲四小龙之台湾
五 亚洲四小龙之韩国
第三章 金砖四国
一 中国:百年复兴路
二 印度:稳步前行
三 巴西:南美一极
四 俄罗斯:重振雄风
第四章 金钻十一国
一 不仅有金砖四国
二 土耳其:联结欧亚
三 伊朗:波斯帝国的后裔
四 非洲双轴:尼日利亚与埃及
五 墨西哥:美国小弟
六 越南:东南亚新亮点
第五章 有中国模式吗
一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
二 发展与稳定
三 东方,西方
四 华盛顿共识VS北京共识
第六章 权力大转移
一 小荷才露尖尖角
二 从G8到G20
三 中美共治:中国
结语 新兴国家尚需努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视觉冲击力,那种深邃的蓝色调与中央抽象的金色线条交织在一起,立刻营造出一种复杂而引人深思的氛围。我拿起这本书时,首先被它厚实的装帧所吸引,这暗示着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装帧的质感非常精良,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重量感,仿佛捧着的是一个需要仔细研读的宝藏。我特别留意了作者的署名,虽然我对这位学者并不十分熟悉,但从排版和引言的遣词造句中,能感受到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切的洞察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那些光鲜数据背后隐藏的真实脉络,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理解新兴力量的动态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两难选择,这让我对正文内容充满了好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权衡“融入”与“挑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的,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吸引我的关键点之一。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外在呈现,已经成功地勾勒出了其内在的严肃性和思辨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简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学术盛宴。我花了不少时间浏览目录,发现作者的逻辑推进层次分明,从宏观的历史演变,到中观的制度分析,再到微观的案例剖析,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似乎并没有采用那种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而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关键问题来驱动章节的展开。例如,某一章标题用了反问句式,立刻激发了我想要寻找答案的欲望。这种写作技巧不仅保持了阅读的节奏感,更像是引导读者进行一次结构化的思维探险。我注意到作者在某些关键章节的开头部分,引用了一些非常古典或者晦涩难懂的理论,这表明作者的学术功底极为扎实,愿意从更深远的理论根基上来审视当下的全球议题。对于一个追求知识深度而非表面观点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理论体系的尊重和运用,是这本书极具价值的体现。我对作者如何将复杂的理论工具应用于理解新兴市场的现实困境,抱有极大的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首先源于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这不是那种追求通俗易懂、口语化的普及读物,而是带着一股浓厚的学院派气息,但又巧妙地避免了过度晦涩的行话堆砌。它的句式结构变化多端,时而长句连贯,信息量密集,需要反复咀嚼;时而又用简洁有力的短句来做总结或强调,如同掷地有声的判断。这种文风的张弛有度,使得即便是探讨宏大叙事的章节,读起来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更令人赞赏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他似乎总能站在一个超然的、近乎全知的角度来审视问题,避免了任何一方的偏颇,用词精确且富有张力。比如在描述某些国家决策者的困境时,所用的形容词和动词选择,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种进退维谷的微妙心态。这种精炼的语言艺术,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智力愉悦感,让人感觉不是在读一份报告,而是在聆听一场高水平的辩论。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和数据可视化部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常这类严肃的学术著作,图表部分往往是应付了事,但在这本书中,它们显然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我看到了一些非常独特的图谱,它们并非是常见的条形图或折线图,而是运用了更具空间感和网络感的图形来展示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张力。这些图表本身就像是独立的论点,它们用视觉语言补充了文字的不足,使得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关系或资本流动路径变得一目了然。特别是有一张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蜘蛛网”图,设计得极其精巧,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国家是核心节点,哪些又是边缘附庸。这种对视觉呈现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当代读者信息接收习惯的深刻理解,即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文本输入,而是需要多维度的信息刺激。可以说,这些图表不仅仅是佐证,它们本身就是解读新兴市场动态的重要工具。
评分从整体的气质来看,这本书散发着一种对现有秩序的审慎挑战精神,但这并非是情绪化的控诉,而是一种基于严密逻辑推演的批判。它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作者似乎将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常识”都置于显微镜下进行了考察。我感觉自己被邀请进入了一场关于未来世界秩序构建的深度对话,我们不再是被动接受既定事实的旁观者,而是需要主动思考解决方案的参与者。这种引人深思的效果,是真正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它没有提供廉价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更优良的提问框架。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成功地将一个宏大、抽象的全球议题,切割、分析,并最终以一种既尊重历史又指向未来的方式,重新呈现给关注世界走向的每一个人。它是一次智力上的洗礼,让人对“世界”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