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常保健菜
定价:29.90元
售价:20.3元,便宜9.6元,折扣67
作者:李铁钢、夏金龙 主編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384377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饮食类栏目,倾情奉献。
学做天南地北各种风味,适合不同人群,大家都爱吃的家常保健菜。
源自历年“天天饮食”栏目资源,精选保健家常菜800例,全面介绍各种养生常识,收录125条保健知识,根据时节变化与人群特点,2种方式检索养生保健知识,分步图解,50组图片详细示范各类食材保存方法,功效检索、原料检索、品味检索、地方风味检索,4种查找方式帮您*快时间找到所需营养菜。
内容提要
“天天饮食”是中央电视台自1999年2月22日强力推出的一档以介绍做菜方法、畅谈做菜体会为主要内容的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栏目于一身的电视栏目。
“天天饮食”倡导美食、健康、时尚,以服务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百姓为节目宗旨,以活泼的形式将饮食制作、厨房小窍门、家政小常识等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做家常菜,寻厨艺乐趣,聊家常事,品生活真味,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享美食生活中轻松与快乐。
目录
作者介绍
李铁钢,中国烹饪大师、国际烹饪大师、高级烹饪技师、北京烹饪大师。 现任香格里拉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宴会总厨,曾获得八方食圣六连冠擂主,挪威海产三文鱼大赛金奖及多次国内外厨艺比赛金奖,法国厨皇协会授予蓝带勋章,作品被多家媒体刊登,并受聘挪威王国三文鱼形象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它没有简单地按照食材的种类来罗列菜谱,而是采取了一种更贴近生活场景的组织方式。比如,专门辟出了一块讲述“换季调理”的篇章,详细分析了春季容易出现的湿气重、夏季需要清热解暑的饮食侧重,这种结构对我这种需要根据时令来调整膳食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方便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每个小节开头都加入的“核心理念”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放什么”,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为什么某些食材需要先焯水,为什么油温的控制对口感至关重要。这些理论基础的阐述,使得读者不再是被动的菜谱执行者,而是能理解烹饪原理的实践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非常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营养学概念,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次接触健康饮食概念的人,也能迅速掌握要点。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实践的门槛,让人感觉自己真的可以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养生书”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乎我的想象。它提供的很多食谱,使用的都是我在本地菜市场随处可见的普通食材,没有那些稀奇古怪、需要网购半个月才能到货的“超级食物”,这极大地保证了食谱的可操作性。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做了一道关于“健脾开胃”的汤品,严格按照它标注的火候和时间操作,结果成品不仅色泽诱人,味道也恰到好处,那种温和的滋补感立刻就能被味蕾捕捉到,完全不像有些食谱做出来后味道寡淡,让人食之无味。更贴心的是,书中常常会提供“替代方案”的提示,比如如果家里没有某一种特定的香料,可以用什么常见的替代品来达到相似的效果,这种灵活性对于我这种经常需要“就地取材”的家庭主厨来说,简直是救星。它真正体现了“家常”二字的精髓,所有的技巧和配方都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土壤之上,让人感觉触手可及,可以立刻应用到下一顿饭中。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疑难杂症”食疗方面的深度和谨慎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很多市面上的健康书籍会夸大某些食物的功效,甚至给出过于激进的建议。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明显秉持了一种非常稳健和负责任的态度。例如,在介绍针对慢性疲劳的食疗方案时,它会反复强调这只是辅助性的日常调理,并且明确指出如果症状持续,必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这种界限的清晰划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尊重。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消化不良的几款食谱,作者不仅给出了食谱,还附带解释了不同食材对肠胃蠕动的影响机制,让人吃得安心,明白自己正在吃什么,以及吃下去后身体会发生怎样的良性反应。这种细致入微的科学背书,让原本可能被视为“偏方”的食谱,立刻提升到了“科学膳食指导”的高度,极大地增强了阅读者对内容的信任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朴素中带着一丝雅致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收录的都是些踏踏实实的家常智慧。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厚实的感觉让人对内容的丰富程度充满期待。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很舒服,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清晰明了,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无压力,即便是光线不好的厨房里,也能看得清楚。封面上的那几幅手绘插图,寥寥几笔却勾勒出了温馨的家居氛围,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冰冷的操作手册,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带来的生活小册子。我对那些注重细节的出版商总是抱有好感,这本《家常保健菜》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从里到外都散发着用心制作的痕迹,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品味。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也同样值得信赖和深入研究。这本书的整体视觉体验,已经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对学习新的烹饪技巧充满了期待。
评分从阅读的舒适度和沉浸感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像是邻里间经验丰富的大姐在分享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厨房秘诀。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生动,常常会穿插一些与菜品相关的家庭小故事或者食材的“小脾气”,比如某种蔬菜在什么时候下锅会更脆嫩,或者什么时候拌入香油风味会更浓郁。这些点滴的经验分享,让枯燥的烹饪步骤变得活泼有趣起来。我甚至会抱着欣赏故事的心情去翻阅,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尤其是那些关于如何处理食材的“小窍门”集合部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剥蒜、如何让米饭更香甜——正是日常下厨中最考验人、也最能体现厨艺的地方,而这本书恰恰把这些细节都梳理得井井有条。读完后,我不仅学到了新菜式,更重要的是,对“做饭”这件事本身产生了更深一层的热爱和敬畏,这远比单纯掌握几个菜谱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