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画谱 9787501052653 (明) 顾炳-RT

顾氏画谱 9787501052653 (明) 顾炳-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顾炳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中国绘画
  • 顾炳
  • 明代绘画
  • 绘画技法
  • 绘画理论
  • 艺术史
  • 绘画谱
  • 传统绘画
  • 临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52653
商品编码:2976466137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顾氏画谱

定价:85.00元

作者:(明) 顾炳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10526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珍贵版本: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30)刻本

2、珍贵木刻版画106帧。

3、底本为郑振铎藏本,卷首钤印“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卷尾“长乐郑氏藏书之印” 。

内容提要


《顾氏画谱》,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30年)刊本,所收录之作品,系顾炳摹仿历代名画家的绘画作品而成,故而又称《历代名公画谱》。所收录的画家,从东晋的顾恺之迄明代唐寅等人,共计一百零六人。由于其原画多不存于世,因而顾炳所摹使其风神得以保留傅世。加之本书雕刻精美,已成为版画名作。此书系顾炳之子,顾三聘、顾三锡校刊。对于书内画作,顾炳均请文友为之题跋,内容多为原画作者小传及画作的临赏,一画一题,书法精美,交相辉映。书前有全天叙、朱之蕃二序,顾氏所撰谱例,详述内容和成书经过。

目录


作者介绍


顾炳(生卒年不详),字黯然,号懔泉,浙江钱塘人。明万历时期画家,以《顾氏画谱》(亦称《历代名公画谱》)为知名。

文摘


序言



《顾氏画谱》:明代绘画的艺术宝库,描绘文人雅士的逸趣生活 《顾氏画谱》,这部珍贵的古代绘画集,以其精湛的笔墨技法、丰富的描绘内容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研究明代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本书收录了明代著名画家顾炳所创作的一系列画作,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题材,全方位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艺术创作的审美追求。 一、 顾炳及其艺术风格: 顾炳,字正华,号海岳逸人,明代嘉兴人。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顾炳的画风,师承宋元名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山水画,笔致苍劲,墨色淋漓,山势雄奇,意境深远,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在花鸟画方面,顾炳善于捕捉物象的神韵,笔下的花卉栩栩如生,禽鸟姿态各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其人物画,则多描绘文人雅士、隐士高贤,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衣纹流畅,表情刻画入微,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 顾炳的艺术风格,以“雅”和“逸”为主要特征。他的作品不追求奇诡怪诞,而是以沉静、内敛的笔墨,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他注重写实,同时也追求意境的营造,力求在具象中蕴含抽象的哲理。这种艺术追求,与明代文人画的兴盛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当时文人阶层对精神生活和艺术品味的独特追求。 二、 《顾氏画谱》的内容与艺术价值: 《顾氏画谱》作为顾炳绘画作品的集中展现,其内容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1. 山水画: 画谱中的山水画,是顾炳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他描绘的山川,既有壮阔的景象,也有秀美的风光。我们可以看到巍峨的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力量。同时,他也能描绘出幽静的山谷,潺潺的溪流,古朴的亭台楼阁,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意境。顾炳的山水画,在技法上,善于运用皴法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如斧劈皴、披麻皴等,用笔老辣,墨色变化丰富,浓淡干湿,恰到好处。他的构图讲究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使得画面既有空间感,又不失生趣。画中常常点缀着高士游吟、童子侍奉的场景,将人物活动融入自然之中,更添一份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花鸟画: 顾炳的花鸟画,同样精彩绝伦。他笔下的花卉,无论是傲骨的梅兰,还是富贵的牡丹,抑或是清雅的竹石,都充满了生命力。他注重对花瓣、叶片的细节描绘,色彩运用得当,或浓艳,或淡雅,都极富感染力。鸟类的描绘更是栩栩如生,他捕捉鸟儿展翅、栖息、嬉戏的神态,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在构图上,顾炳的花鸟画常采用折枝、小景等形式,简洁明快,却又不失意趣。他尤其擅长将花鸟与文人的情趣相结合,例如画一枝梅花,便会配以孤傲的石头,寓意高洁的品格;画几只竹子,则象征君子之风。 3. 人物画: 《顾氏画谱》中的人物画,多以历史故事、文人雅集、隐逸生活为题材。顾炳的人物画,造型准确,比例得当,神态逼真。他的人物线条流畅,衣褶的处理富有立体感和动感。他尤其擅长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例如,他笔下的高士,或抚琴,或品茗,或垂钓,都散发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他笔下的读书人,或在案前伏案疾书,或在庭院中悠然读书,展现了文人的勤奋与雅趣。这些人物画,不仅是艺术的欣赏,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风貌的生动记录,为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视觉材料。 三、 《顾氏画谱》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顾氏画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精美的艺术表现上,更在于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1. 绘画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顾炳的绘画技法,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并有所创新。通过对其画作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绘画在笔墨运用、构图布局、色彩表现等方面的成熟技法,为后世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本。 2. 文人画的典型体现: 《顾氏画谱》是明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雅逸、寄情山水的艺术旨趣,以及他们对人生哲理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画中蕴含的隐逸情怀、对自然的崇敬、对品格的推崇,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的精神风貌。 3. 社会生活与文化风俗的记录: 画谱中的人物画和场景描绘,为我们展现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角。无论是文人雅士的聚会,还是山间隐居的生活,抑或是日常的起居,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衣食住行、文化习俗、审美观念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4. 艺术理论的研究: 《顾氏画谱》作为一部画谱,其本身也蕴含着一定的艺术理论。通过对画谱中作品的风格、技法以及创作理念的分析,我们可以探讨当时的绘画理论,以及顾炳本人的艺术观点。 结语: 《顾氏画谱》是一部集艺术性、历史性、文化性于一体的珍贵画集。它不仅是明代绘画艺术的辉煌写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部画谱,我们得以窥见一位杰出画家的艺术才华,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息,并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与启迪。它是一扇窗,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去欣赏那些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去体味那些深邃的东方美学。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可以说是沉浸式地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艺术殿堂。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非常注重线性的流动感,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呼应自然流畅,仿佛引导着读者的目光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和解读上的处理方式,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中断阅读体验的脚注形式,而是巧妙地将必要的背景信息融入到整体的视觉架构中,使得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顺理成章地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技法要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即便是对古代绘画理论不太熟悉的爱好者,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古人的智慧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那种心领神会的豁然开朗,是任何现代艺术理论书籍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为我们保存了一批珍贵的艺术范式,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勾勒出了特定历史时期内,艺术思想是如何在技法层面得以实践和流传的。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一脉相承的文脉力量,仿佛透过这些墨迹,看到了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接感,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在当下这样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研读这样一部凝结了前人无数心血的经典之作,本身就是一种对文化根基的坚守和致敬。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艺术高度,永远建立在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和消化之上。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着实超出了我原先的预期,它展现出一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广博与精深。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偏重于技巧展示的画谱,但深入其中后发现,它所涵盖的不仅仅是笔墨的浓淡干湿,更触及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气韵生动”的哲学思考。作者对于不同题材的把握,从山水到花鸟,无不体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力,并能将其提炼为可供学习的范式。书中对创作心境的描摹,也极为到位,让人明白“胸中有丘壑”方能“笔下有乾坤”的道理。这种由表及里、由技入道的阐述方式,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技法指导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东方生活美学的精要总纲。对于渴望提升自身修养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其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启发性上。很多传统的范本,由于年代久远或者解释晦涩,往往只能远观而不能上手模仿。然而,这本书在呈现范例的同时,似乎也为学习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它并没有将所有细节都描摹得死板僵硬,而是提供了一种清晰的“骨架”,鼓励读者在此基础上注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我发现,即便是尝试模仿其中的某个局部结构,也能立刻感受到笔触力量的微妙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所倡导的创作理念,非常贴合当下追求个性化表达的艺术风潮,它教会的不是如何复制,而是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这对于当前很多陷入程式化创作的艺术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效的“清醒剂”。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典雅的书卷气深深吸引了。封面选用的材质很有质感,触摸起来温润而厚重,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韵味,与书名所蕴含的古典气息完美契合。内页的纸张也选得十分考究,米白色的色调不仅保护了读者的视力,更衬托出其中笔墨的精妙。装订工艺更是无可挑剔,平整而坚固,让人感觉这本书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值得珍藏。尤其是版式布局,疏密有致,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古籍整理本的读者,也不会感到压迫或混乱。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足见出版方的用心良苦,也为阅读体验增添了极大的愉悦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工艺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忍不住想时常翻阅把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