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論語全解 | 作者 | 孔子,文若愚 |
| 定價 | 29.80元 | 齣版社 | 中國華僑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340559 | 齣版日期 | 2013-09-01 |
| 字數 | 頁碼 | 544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內容簡介 | |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傢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集中地反映瞭孔子的思想。《論語全解》是現代讀者領悟《論語》之魂的理想讀本。科學簡明的體例、充滿哲思的文字、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設計理念,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閤,打造齣一個多元的閱讀空間,全麵提升本書的藝術價值。 |
| 作者簡介 | |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曆八月廿七~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鞦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麯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傢和大教育傢、政治理論傢,儒傢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錶,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傢思想對中國、儒傢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 |
| 目錄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原文】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挑,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質感十足。封麵采用瞭一種雅緻的深藍色調,搭配燙金的字體,顯得格外莊重又不失古典韻味。拿到手後,我立刻被它那種沉澱瞭歲月的厚重感所吸引。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講究,米白色,不反光,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字體排版清晰、疏朗有緻,注釋和原文的區分做得很好,閱讀起來非常流暢,眼睛不容易疲勞。這本書的開本設計也比較人性化,既方便攜帶,又能保證閱讀時的視野開闊。尤其是邊框的設計,簡潔卻不單調,整體呈現齣一種內斂而高雅的審美情趣。能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瞭大功夫的,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這種對書籍本體的尊重,也讓我對內容本身充滿瞭期待,畢竟,一本好書的呈現方式,往往能側麵反映齣內容的價值。
評分坦白說,閱讀這類經典,最怕的就是枯燥乏味,讀完後隻留下些許名詞概念。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成功地將深奧的哲思轉化為可感知、可體會的生命智慧。它不僅僅是在解釋“子曰什麼”,更是在探討“我們應該如何生活”。在閱讀過程中,書中對仁、義、禮、智、信的闡發,常常能引發我對我自身行為準則的深刻反思。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會讓人時常停下來,閤上書本,沉浸在對“君子之道”的體悟之中。這種啓發性和實踐性的導嚮,使得每一次翻閱都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與重塑,讓人感受到古代先賢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以及它對當下個體精神世界的積極影響。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持續關注的讀者,我深知“全解”二字的分量,往往意味著浩如煙海的注釋和繁復的考據。然而,這本書在考據與易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它的注釋翔實而不纍贅,總能在關鍵時刻提供必要的曆史或文獻支持,但絕不會因為過多的旁徵博引而打斷閱讀的節奏。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似乎對現代讀者的常見睏惑有著精準的預判。對於那些在古今觀念衝突處産生的疑問,書中總能提供富有洞察力的解答,將兩韆年間的文化斷層巧妙地連接起來。這種“適度介入”的解讀策略,讓讀者既能感受到原典的純粹,又能獲得必要的時代性支撐,處理得進退有度,功力深厚。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堪稱典範,是一種既有學術功底又兼具文學性的完美融閤。它的解讀文字,摒棄瞭那種高高在上、故作深奧的學院派腔調,而是用一種極其平易近人、如同與智者對談的口吻,娓娓道來。每一個解釋都力求精準,同時又不失生動形象。在處理一些涉及古代禮儀或特定曆史情境的詞匯時,作者的闡述既有文獻支撐,又貼近現代人的理解習慣,讀起來毫無滯澀感。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仿佛孔夫子的教誨不再是遙遠的古代箴言,而是可以立刻應用於當下生活的智慧指南。我特彆欣賞它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所展現齣的那種溫潤如玉的文筆,讀後令人心神寜靜。
評分初翻閱目錄和章節安排時,我就對編者的匠心獨運感到驚嘆。它並非簡單地將《論語》原文堆砌在一起,而是構建瞭一個邏輯嚴密的閱讀體係。從基礎的釋義,到深入的章句賞析,再到對孔子思想在不同曆史背景下的延展討論,層次分明,循序漸進。特彆是它對一些經典篇目所做的背景補充和思想脈絡梳理,簡直是神來之筆。很多我過去閱讀時感到晦澀難懂的地方,經過這樣的結構性梳理後,豁然開朗。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進入儒傢經典的門檻,同時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性。它仿佛搭建瞭一座階梯,引導讀者從錶層的文字理解,一步步邁嚮對孔子思想精髓的深度探究,讓人感覺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