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A Guide to the Piano Classics
平装: 28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39642215
条形码: 9787539642215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58 g
品牌: 安徽文艺出版社
ASIN: B00B80E4P8
目录
引言(音乐的诠释)
巴赫《钢琴初级教程》导读
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导读
巴赫《创意曲》导读
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导读
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导读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导读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导读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导读
肖邦《夜曲》导读
肖邦《钢琴练习曲》导读
肖邦《前奏曲》导读
肖邦《谐谑曲》导读
肖邦《叙事曲》导读
德彪西钢琴音乐导读
勋伯格钢琴小品导读
巴托克《小宇宙》(第1至3册)导读
内容介绍
《钢琴经典导读》对J.S.巴赫《初级钢琴教程》、《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平均律键盘曲集》,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舒伯特《钢琴奏鸣曲》,肖邦《夜曲》、《练习曲》、《前奏曲》、《谐谑曲》、《叙事曲》,德彪西、巴托克等大师的经典钢琴作品,逐首逐段做了详细精准的诠释和教学导读,为钢琴爱好者全方位地演奏、阅读、学习和研究这些钢琴大师的经典钢琴作品,提供了相当全面的理论依据。
关联模板【结束】节点,请勿手动操作节点内的内容!!!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沉稳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对古典音乐的热情就很高,但总觉得在欣赏大师作品时,缺少了一层深入理解的桥梁。拿到这本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细细品味它的装帧和排版。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引言中对音乐史的梳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叙述,而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他仿佛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走进了那个辉煌的钢琴音乐时代,让你对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心境都有了一个更贴近的认识。比如,他对巴赫赋格曲的结构分析,没有使用过多晦涩的术语,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建筑的骨架”和“灵魂的对话”,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茅塞顿开。这本书的整体调性是既权威又亲切,让人觉得学习高深的音乐理论原来可以如此享受。我甚至觉得,光是捧着这本书,就仿佛能闻到老乐谱散发出的那种特有的、带着年代感的纸张气息,非常治愈。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和图示部分做得极为精良,这对于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文字描述的力度、触键的深度往往是抽象的,但这本书通过高质量的插图和清晰的乐谱标记,将这些概念具象化了。我尤其喜欢那些手型分解图,它们并非千篇一律的标准姿势,而是针对特定作品中遇到的特殊难点,提供了最符合人体工学的解决方案。举例来说,在处理李斯特那些大跨度的和弦跳跃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指法,还配上了关于手腕和手臂重量转移的示意图,这比单纯的文字指导有效了十倍。此外,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钢琴音色演变的讨论,也让我对乐器的发展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更懂得如何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来调整自己的音色控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关注,体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深厚功力,让人感到无比信服和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广度,让我确信这是一部可以伴随我整个学习生涯的工具书。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特定流派或某几个知名作曲家,而是展现出了一种宏大的视野,从早期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到浪漫主义的激情澎湃,再到印象派的和声色彩探索,都有着非常深入且不失精炼的论述。我最欣赏的是,即便是涉及到一些相对冷门的但对体系发展至关重要的作品,作者也给予了毫不含糊的细致分析,避免了音乐学习中常见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它鼓励读者去拥抱挑战,而不是只停留在自己舒适区内的作品。每次翻阅这本书,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就像反复聆听一首伟大的交响乐,每一次都能捕捉到之前忽略的微小细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艺术境界的大门,并为你提供了攀登的坚实阶梯,让人心悦诚服地将其奉为圭臬。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深度对话,而非单向的信息灌输。作者的文笔中流淌着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音乐近乎虔诚的敬畏。我注意到,他在阐述一些高难度技巧时,总是会引用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作曲家本人的书信片段,这使得原本冰冷的乐谱文字瞬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性的温度。比如,他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中那些看似“怪异”的和声进行的处理,书中给出的解释是基于贝多芬晚年耳聋后,更多地依赖于内心的听觉和精神世界的构建,这种解读角度非常富有洞察力。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演奏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钢琴音乐的“心灵史”。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弹奏,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聆听”和“感受”音乐背后的哲学思辨。每读完一页,我总会停下来,闭上眼睛,尝试在脑海中重构作者描述的那个声音场景,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其他任何同类书籍中都未曾有过。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逻辑性强得令人称道,简直是为我这种渴望系统学习的“自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习惯于将学习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攻克的小目标,而这本书的编排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作品,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进行对比和关联。例如,它在讲解肖邦的夜曲时,会穿插对比德彪西对类似情绪的捕捉方式,这种跨时代的对话,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技术与情感”平衡的论述。很多钢琴书只强调手指的训练,但这本书更深一层地探讨了如何将枯燥的技巧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表达。作者提供的练习建议非常具体,比如在处理某个复杂的琶音时,建议从身体的放松度入手,而不是单纯地要求速度,这种由内而外的指导思路,真正体现了大师的教学智慧。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立刻去试奏相关的乐段,那种学习上的即时反馈和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感觉自己的演奏水平正在以一种非常扎实的方式螺旋上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