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 |
| 作者/主编: | 邹宁馨 著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ISBN号: | 9787562144953 |
| 出版年份: | 2019年9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93页 |
| 开本: | 大16 |
| 图书定价: | 38元 |
| 实际重量: | 522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邹宁馨,男,49岁;早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任法语、英语翻译多年;1991年赴比利时留学,就读于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和圣·卢卡斯美术学院珠宝首饰及银器设计,199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回国从教于北京服装学院,现任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客座教授。
总序
前言
章 现代珠宝首饰的内容及立体创造
一、现代首饰的立体空间构成2
二、头饰与立体空间2
链接4
阅读资料5
三、项饰的空间关系6
四、手饰与立体空间7
五、胸饰与立体空间8
思考题10
作品赏析11
小结13
第二章 现代首饰的形态溯源
阅读资料14
一、“新艺术风格”追寻的内涵16
链接18
阅读资料18
链接18
二、“装饰艺术”时期首饰立体空间的传达20
阅读资料21
思考题23
第三章 现代珠宝首饰设计的基本规律
一、首饰设计的核心内容24
二、现代首饰的社会功能25
三、现代首饰的文化艺术品位25
链接26
四、现代首饰佩戴者的情感寄托27
阅读资料32
五、首饰设计的要素与步骤34
设计案例34
方法案例35
方法案例36
思考题46
第四章 “现代感”的介入与凝聚
一、抽象表现手法47
链接48
二、极简主义的运用50
阅读资料50
三、雕塑与建筑构成51
四、装置艺术53
阅读资料54
五、WabiSabi的魅力54
六、新古典主义的再创55
阅读资料56
思考题58
第五章 首饰设计能力的提高与培养
一、首饰设计创造力的培养59
阅读资料61
二、首饰设计综合能力的培养61
三、如何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挑战62
阅读资料63
思考题63
第六章 珠宝首饰制作工艺与技术
一、各种金属材料及其特性65
方法案例68
二、首饰的制作工艺69
技术资料75
三、首饰的表面装饰78
四、首饰铸造工艺81
阅读资料83
思考题85
五、首饰镶嵌工艺85
阅读资料86
阅读资料88
思考题92
后记93
主要参考文献93
《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内容包括了现代首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珠宝知识,首饰制作的工具设备与使用方法,实用的手工珠宝制作技术。《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的适用的对象是已经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和设计基础的学生、爱好者和具有一定技术的手工艺人。书中对材料、工艺技术、设计规律进行了归纳、整理、论证和发展,是作者经过若干年首饰设计、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这本书简直是工艺美术领域的一股清流,装帧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低调的奢华感扑面而来,完全符合它所涵盖的主题——珠宝首饰。我记得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那些精美的图版吸引住了,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设计者深厚的功底。它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本高定手册,里面的案例分析非常深入,从概念的发想到最终成品的呈现,每一步骤都拆解得清晰透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时的那种独到见解,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注入了当代设计的轻盈与灵动。比如讲到金属的塑形技巧时,那种对材料特性的把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窥见门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设计伦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论述,这在很多技术导向的教材中是很少被如此详尽强调的,它促使读者在追求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要肩负起行业责任。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对一本专业教材的预期,绝对是书架上值得常驻的珍宝。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次密集的专业“充电之旅”。它的内容密度非常高,但组织得井井有条,让人感觉每翻一页都有收获。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宝石学基础和镶嵌工艺的那几个章节,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参数,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切割方式对光效产生的微妙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宝石的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金属基底和镶嵌技术,这种关联性思考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珠宝设计的演变进行了宏观的梳理,这使得学习者能将自己的创作置于更广阔的艺术史背景下审视,提升了理论素养。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去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首饰作品,并尝试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它们的设计意图和工艺难度。这本书不仅仅是工具书,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行业史和设计哲学指南,对于系统性提升个人专业视野非常有帮助。
评分从一个多年关注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学院理论与行业实践的桥梁。它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可操作的方式,将复杂的珠宝设计与制作流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执行的步骤。我欣赏它对工具使用的细致讲解,不仅提到了现代化的设备,也对传统手工工具的运用技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体现了一种对匠人精神的尊重。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珠宝”这个概念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贵金属和宝石的堆砌,而是一种可以承载情感、讲述故事、体现文化符号的微观艺术品。它成功地激发了读者对于材质、光影、结构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让我对未来的设计工作充满了新的灵感和挑战的欲望,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行业标杆之作。
评分这本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质量实在让人挑不出毛病,这对于视觉艺术类书籍来说太重要了。图文配合得天衣无缝,那些高分辨率的实物照片和手绘草图,清晰度足以让人分辨出材料的肌理和光泽的变化。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可持续性设计”那部分的论述,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作者竟然能将旧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无损切割技术等前沿议题融入到基础教材中,足见其与时俱进的视野。阅读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强烈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贯穿始终,每一个术语的解释都力求精准无误,这对于建立一个扎实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速成”读物,而是踏踏实实地帮你打地基,确保你掌握的每一个技能点都是牢固可靠的,为未来更高阶的学习和实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样一本专业性极强的教材抱持着谨慎的态度,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条分缕析,而是以一种类似“项目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每介绍一个知识点,都会紧密联系到一个具体的首饰设计项目,这种代入感极强。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复杂结构力学时所使用的类比方式,原本看着就头疼的受力分析图,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变成了有趣的几何谜题,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这本教材的价值,远不止于传授“怎么做”,更在于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还能怎么做”。它鼓励创新和实验,书里提到的一些非常前卫的设计理念,挑战了我过去对珠宝首饰的传统认知,让人忍不住想要拿起工具,立刻动手尝试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造型。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突破瓶颈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和灵感激发,是无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