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图文实践版)
定价:42.00元
作者: 米歇尔布洛迪(Michelle Brody),丁美龄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52996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继《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全球畅销1000万册后,美国情感心理师米歇尔?布洛迪隆重推出该书图文实践版。从理论到实践,穿插生动有趣的情景图,代入感更强,方法更全面,英文版上市以来,已拯救6000万对情感失和的伴侣。★ 别惊讶!再亲密的伴侣之间也可能爆发12种争吵 。本书通过36位素人案例、58条实用经验、327副趣味情景图,帮你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争吵,并学会轻松化解。
内容提要
“你花销这么大,买房的钱都会被你败光!”“不是说好了平摊家务吗?你根本什么都不做。”“今天是我生日,你竟然忘了。”“我在你心里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你总在外人面前说我坏话?”“这次约会你又迟到了,显然你是不爱我了!”“我做什么都错,你的妈妈永远是对的,原来你是个妈宝男!”…… 别惊讶!再亲密的伴侣之间,也可能爆发12种争吵。本书通过36位素人案例、58条实用经验和327副趣味情景图,让每一对伴侣以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和可实践的方式来看待争吵,从中学会轻松化解冲突的方法。
目录
章 要求伴侣改变引发的争吵
第二章 谁是谁非引发的争吵
第三章 唠叨与不听引发的争吵
第四章 争吵升级
第五章 家务引发的争吵
第六章 生日引发的争吵
第七章 臭名声引发的争吵
第八章 “你不关心我”引发的争吵
第九章 教育孩子引发的争吵
第十章 金钱引发的争吵
第十一章 性生活引发的争吵
第十二章 亲人难相处引发的争吵
结 论
所用术语
鸣 谢
作者介绍
米歇尔?布洛迪(Michelle Brody),美国知名情感心理师,具有二十多年研究和治疗两冲突的经验,创立了“伴侣指导”组织,旨在为伴侣提供改善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
文摘
无
序言
无
从装帧设计上看,我必须得夸赞一下出版方对“图文实践版”的理解。很多时候,所谓的图文并茂,不过是把文字内容拆开来填充空白,但这本书的图片似乎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们不是单纯的插画,更像是关系模型的可视化解释。我猜想,那些图示可能详细标注了沟通中的“能量流向”或者“非语言信号”的重要性。例如,当一方在表达需求时,另一方的肢体语言会如何有效地关闭沟通渠道。我特别想知道的是,它如何处理“权力动态”的问题,也就是在家庭关系中,谁的声音更大,谁的意见更容易被采纳的这种微妙的平衡。如果书里能用图表清晰地展示出,如何通过改变站立的位置或眼神接触,就能在不提高音量的情况下,重新夺回对话的主导权,那简直是太具有颠覆性了。这种视觉化的引导,比纯文字描述更有助于记忆和在实战中快速调用。
评分我这个人平时阅读习惯比较挑剔,尤其对于那种动辄长篇大论、缺乏实际操作指导的书籍,我几乎是看两页就想合上的。但这本《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的图文实践版,恰恰抓住了我这个“实用主义者”的痛点。我当时最关心的是,它到底“实践”在哪里?是靠一些空泛的口号,还是真的有具体的情景模拟和对话脚本?拿到书后,我立刻翻到中间那些配图的部分,那些场景设计得非常贴近生活,不是那种完美家庭的摆拍,而是带着一点点真实的凌乱和困惑。比如,关于“抢遥控器”或者“谁来洗碗”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战火,书里是不是有提供不同于我们传统反应的“第三条路”?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感觉作者是真正走进过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中的。而且,它的文字叙述风格也很有张力,不是那种温吞水式的劝导,而是带着一种温和的坚定,让你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自己的应对模式,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评分我一直认为,沟通的难题很多时候并非出在“说什么”,而是出在“什么时候说”和“用什么频率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一下“时机”的艺术。比如,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疲惫的下班后或饥饿的时候讨论严肃问题。这本书有没有针对不同时间段、不同生活压力下的沟通“安全窗口期”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建议?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套“非冲突性对话时间表”的建议,让我们可以在一周内,规划出几个固定的、双方都处于最佳状态的“建设性交流时段”。如果它能像时间管理工具一样,帮助我们精确地安排那些需要坦诚布公的谈话,而不是让它们像不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引爆,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如何不吵架”的范畴,而上升到了“如何高效经营关系”的层面。这种系统性的方法论,是我在这类读物中最为渴求的。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不吵架”这件事已经有点绝望了。我们家(或者说,我们夫妻俩)的沟通模式似乎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恶性循环:你一说,我反驳,然后气氛降到冰点,最后不了了之,谁也不肯先低头。我最需要的是那种能够瞬间打破僵局的“破冰技术”。我尤其关注书中对“情绪管理”那一块的处理方式。很多书都会强调“控制情绪”,但没人会教你怎么“在情绪爆发前几秒钟”完成自我干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生理上的、立即可用的技巧,比如深呼吸的次数、身体的姿势调整,或者是一个简短的、能自我抽离的“口头禅”。如果它能像急救包一样,在我感觉血压要飙升的时候,能迅速提供一个可执行的步骤,那就太值了。我期待它能提供的是一种“即时反应机制”,而不是长期的哲学思考,毕竟哲学思考在愤怒当下是派不上用场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那种温暖又不失活力的色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让人感觉内容也不会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我记得当时是在书店里随便翻到的,光是目录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就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痕迹,完全不是那种应付了事的作品。更让我好奇的是作者的名字,[美]米歇尔·布洛迪,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异域的韵味,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位国外的专家是如何看待我们东方家庭中的“吵架”这一普遍现象的。说实话,我对很多市面上的育儿或夫妻关系书籍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想化,要么就是一堆生硬的心理学术语堆砌而成,读起来特别费劲。但这本的整体感觉却很亲切,仿佛不是在读一本“指导手册”,而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我当时在书店里站了好一会儿,一直在琢磨它是不是真的能提供一些落地可行的建议,毕竟“不吵架”这个目标听起来宏大,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充满了变数和挑战。最终,就是那种纸张的触感和整体的装帧质感让我下定决心买下它,希望它能成为我家庭沟通中的一股清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