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弇山堂彆集 | 作者 | 許建平,鄭利華,呂浩 點校 |
| 定價 | 398.00元 | 齣版社 | 上海古籍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584635 | 齣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弇山堂彆集》記載明時史料典故,是一本私人撰錄的實錄。全書共一百捲,記載明朝典製沿革、稗史異聞、史乘考誤。以萬曆十八年翁良瑜雨金堂初刻本為底本,以萬曆庚寅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廣雅書局本為校本,同時參校瞭《明實錄》《明史》《國朝獻徵錄》《古今萬姓統譜》《弇州山人續稿》《弇州史料》等相關文獻典籍。 《弇山堂彆集》為《王世貞全集·正編》所收內容之一。 《王世貞全集》是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的成果。王世貞為明代後期文學傢、史學傢,以詩文名於世,聲華意氣籠蓋海內。曾以“文必西漢,詩必盛唐”相倡,以期振興明後期文風。晚年詩文以恬淡為宗。史學造詣亦深,喜訪朝傢故典,晚年得見內府秘籍,著述甚豐,亦頗具見解。 作為明代後七子人物的王世貞,去世後從未有全集刊行,《王世貞全集》的整理齣版可謂是一項填補空白的工作。全集分正編、副編、附編,收錄其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180捲、《弇州山人續稿》207捲,史著《弇山堂彆集》100捲,並匯輯王世貞其他著述500餘捲,閤計1000餘捲,考訂版本源流,精心校勘文字,並施以標點,以期為明代文學和史學的研究提供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參考價值的文獻。 |
| 作者簡介 | |
| 許建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典籍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文係負責人,國傢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傢,中國學會副會長,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上海古代文學學會理事。鄭利華,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至200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任交換研究員。主要從事元明清文學及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科研與教學。主要著作有《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形態》、《王世貞年譜》、《王世貞研究》、《疏放的中國人》、《中國詩學》第二捲(閤作)、《前後七子研究》等。呂浩,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200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供職於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著有《<篆隸萬象名義>研究》、《漢字學十講》等。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讀瞭一本很有意思的詩集,裏麵的文字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讓人仿佛能聞到古人墨香的氣息。這位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自然景物的描摹簡直是栩栩如生,哪怕隻是寫一片落葉,也能從中品齣人生的況味。我尤其欣賞他那種不刻意雕琢,卻處處流露齣真情實感的風格。比如他寫到月夜獨酌,那種清冷的孤獨感,隔著紙頁都能滲透齣來,讓人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絲難得的寜靜。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相當考究,選用的紙張和字體都透著一股古典韻味,捧在手裏就覺得分量十足,不隻是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讀完後,我常常會閤上書本,閉目沉思許久,那些詩句的意境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仿佛與作者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這本書不適閤快餐式閱讀,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纔能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作者對生命的熱愛與哲思。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愉悅且富有啓迪的閱讀體驗,強力推薦給所有熱愛古典文學的朋友們。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到位,故事綫索雖然錯綜復雜,但作者總能巧妙地將它們串聯起來,讓人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好奇心。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那簡直是一絕。他沒有采用直白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細微的錶情變化,將角色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灕盡緻。有幾個配角的命運著實讓人唏噓不已,他們的掙紮、選擇與最終的歸宿,都在無形中探討著人性的復雜麵。盡管內容厚重,但語言卻齣奇地流暢自然,沒有那種故作高深的晦澀感。讀起來就像是聽一位老者在壁爐邊娓娓道來一件陳年舊事,娓娓道來,卻字字珠璣。我已經好久沒有遇到這樣能讓我沉浸其中,甚至忘記瞭時間流逝的小說瞭,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完整且富有張力的世界觀,讓人讀完之後,依然意猶未盡,忍不住想去探究更多隱藏在字裏行間的細節。這本書無疑是近期閱讀清單上的一個亮點,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這部文學作品的想象力簡直是天馬行空,構建瞭一個光怪陸離、細節豐富至極的奇幻世界。世界觀的設定宏大而又自洽,各種獨特的生物、復雜的種族曆史、精密的魔法體係,都經過瞭作者精心打磨,讓人完全沉浸其中,絲毫沒有齣戲的感覺。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塑造衝突時的高明之處,它不僅僅是正邪之間的較量,更多的是不同價值觀、不同生存哲學之間的碰撞與融閤。主角的成長弧綫也寫得非常紮實,他不是那種一帆風順的英雄,他的每一次勝利都伴隨著沉重的代價和深刻的反思,這種真實感使得整個故事的張力十足。更難得的是,在如此宏大的敘事背景下,作者依然沒有忽略人物之間的情感聯結,那些細膩的友誼、復雜的愛情,都成為瞭支撐起整個史詩敘事的溫暖底色。閱讀體驗酣暢淋灕,仿佛跟隨主角經曆瞭一場波瀾壯闊的冒險,強烈推薦給所有渴望逃離現實、擁抱無限可能的讀者。
評分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點擔心它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題材是比較偏嚮於現代哲思的探討。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用一種近乎於散文詩般的語言,將那些宏大的哲學命題變得觸手可及。他善於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作為引子,引齣對存在、時間、意義這些核心問題的追問。這種“小中見大”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拉近瞭哲學與普通讀者的距離。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選擇的悖論”那一章,作者的論述層層遞進,充滿瞭辯證的美感,讓我對自身做過的許多決定有瞭全新的反思。這本書更像是與一位智者進行的一場深度對話,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思考,讓你在字裏行間自己找到通往理解的橋梁。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那種會在你人生的關鍵時刻,讓你想要再次翻開,尋求慰藉和啓發的“案頭常備”之作。
評分我最近翻閱瞭一部頗具學術價值的著作,它對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結構進行瞭深入剖析。作者的考證功夫令人嘆服,大量的原始資料被引用和對比,論證過程嚴謹而富有邏輯性,讓人不得不信服他的觀點。這本書的難得之處在於,它不僅停留在對史實的羅列,更重要的是,它提齣瞭許多新穎的視角來解讀那些被傳統史學界忽視的側麵。比如,書中關於基層民眾日常生活的描寫,生動地還原瞭那個時代的“煙火氣”,使得冰冷的史料瞬間變得有血有肉。雖然內容偏嚮專業性,但行文的組織結構非常清晰,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平順,即便是對該領域瞭解不深的人,也能循著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唯一的“挑戰”或許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因為其中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和復雜的年代時間綫,需要時不時地做筆記和查閱背景資料。但付齣這些努力絕對是值得的,它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那個時代的認知邊界,是一部真正能啓發思考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