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列子與我聊修身/國學今用係列
定價:38.00元
作者:薑正成
齣版社:鄭州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4530815
字數:
頁碼:23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列子與我聊修身/國學今用係列》內容包括:列子與我聊順應自然、列子與我聊順隨人性、列子與我聊保持虛靜、列子與我聊順命安時;列子與我聊重生貴己;列子與我聊說話藝術;列子與我聊智愚之道、列子與我聊真僞之辨。
目錄
章 列子與我聊順應自然
觀於呂梁,水到渠成
劍不,自然有道
盜天緻富,萬物歸一
順應天命,樂而無憂
歧道亡羊,列子乘風
伯牙鼓琴,融己於物
偃師造人,各得其所
匏巴鼓琴,樂變四季
三年一葉,自然演化
第二章 列子與我聊順隨人性
文子止盜,仁教之政
列子適齊,中道悟知
南國北國,順隨民俗
楊硃學乖,自然而為
梁鴦馴獸,不逆性情
造父學禦,內外相閤
巧用人性,消人三怨
堯治天下,順帝之則
華胥一夢,自然逍遙
第三章 列子與我聊保持虛靜
杞人憂天,豁達是解
呆若木雞,紛繁皆虛
列子拜師,虛空乘風
禦寇射箭,不射之射
一無所有,心無煩惱
華子健忘,灑脫自在
龍叔求醫,超然物外
襄子遇怪,寵辱不驚
津人操舟,無所顧惜
第四章 列子與我聊順命安時
融於萬物,知命安時
力命之辯,重命輕力
至人若死,順隨天命
管鮑之交,因勢而定
異人相交,所遵一道
第五章 列子與我聊重生貴己
晏子問生,隨其所去
死生皆道,理性看待
景公憂死,徒費心神
陽生貴己,理無久生
黃帝談鬼,精形閤一
季梁問醫,兩者兼顧
林類百歲,拾遺於野
東門喪子,不憂其死
端木散財,死無所需
第六章 列子與我聊說話藝術
禍從口齣,至言去言
至為無為,文玄結閤
列子適衛,豐滿繁復
亢倉之知,得聃之道
物職所宜,無能而能
第七章 列子與我聊智愚之道
理無常是,用智非智
人有亡鐵,疑鄰之子
一毫利物,不可輕視
大力不用,藉勢成事
伯豐不應,不持己能
公孫龍辯,兼容並蓄
愚公移山,愚者不愚
不死之術,全麵看待
第八章 列子與我聊真僞之辨
真人無夢,真假難辨
夢中得鹿,人世為假
萬物化生,《列子》真僞
奴僕君王,苦逸之復
為我主義,深辨實僞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新書,我立刻被它清新的封麵設計吸引住瞭,那種淡雅的水墨風格,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入瞭古代文人的雅緻意境之中。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很有興趣的人,但又常常覺得很多國學經典讀起來太過晦澀難懂,總是提不起精神。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讓我感受到瞭編輯團隊的用心,它沒有那種老氣橫鞦的刻闆印象,反而給人一種現代與古典交融的美感。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講究,字裏行間留白得當,讀起來非常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選材上的眼光,似乎每篇文章都能精準地抓住當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某個痛點,然後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進行剖析,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還能獲得一些實實在在的啓發。比如其中關於“靜心”的那一章,我深有感觸,它沒有空泛地說教,而是引用瞭許多生動的生活小故事,讓我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焦慮和忙亂。這本書的紙張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一種收藏的價值感,相信即便是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控得簡直是一絕,讀起來完全不像是在“學習”什麼深奧的哲理,更像是一次與一位博學又睿智的長者促膝長談,輕鬆自然,毫無壓力。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尤其是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歡它在闡述一些復雜概念時所采用的比喻和類比手法,那些比喻貼閤生活,形象生動,一下子就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瞭。舉個例子,書中有一處提到如何麵對人生的“不如意”,作者沒有直接給齣教條,而是描述瞭一個古代匠人在打磨一塊璞玉的過程中所經曆的耐心與堅持,這個畫麵感極強,讓我瞬間明白瞭“退一步海闊天空”背後的真正含義——那是主動的選擇,而非被迫的妥協。這種將道理融入故事的寫法,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即便是初涉國學領域的讀者,也能迅速領會其精髓。整本書的行文流暢,一氣嗬成,讀完一個章節,總會忍不住放下書本,細細迴味片刻,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實踐書中的智慧。
評分我必須贊揚一下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完美平衡。很多標榜“國學普及”的書籍,要麼為瞭追求深度而變得佶屈聱牙,要麼為瞭迎閤大眾而流於膚淺,但這本書顯然找到瞭一個黃金分割點。它在引用古代典籍或說法的齣處時,注釋得非常清晰,保證瞭其知識的準確性,這對於我這種追求知識本源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然而,一旦進入作者的解讀部分,語言風格立刻變得親切可人,充滿瞭現代語境的關懷。比如,書中討論到處理人際關係中的“邊界感”時,它巧妙地結閤瞭現代社會職場溝通的案例,這使得那些幾韆年前的教誨,立刻擁有瞭當下解決問題的實用價值。我感覺這本書不像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書籍,更像是一本融閤瞭曆史智慧的“生活黑客指南”,它提供瞭工具箱,而非僅僅是地圖。每次讀完,都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寶貴的。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範圍非常廣闊,它似乎沒有局限於某個單一的學派或典籍,而是展現瞭一種融會貫通的宏大視野。我注意到,作者在論述某些人生哲學時,會旁徵博引,從不同的古代思想流派中汲取營養,然後用自己獨特的視角進行整閤和升華。這種多維度的解讀,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理解層次。比如說,在談到“變通”的重要性時,書中不僅引用瞭道傢的順勢而為,還穿插瞭儒傢在特定情境下的權變之道,將兩者並不矛盾的側麵展現瞭齣來。這種處理方式,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和不偏不倚的批判性思維。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概念不再是碎片化的認識,而是有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具係統性的框架。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論,教會我們如何在一個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內在準則。強烈推薦給所有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渴望找到精神錨點的人。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種“古為今用”的主題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容易顯得牽強附會,但這本書完全打消瞭我的疑慮。作者的功力深厚,他對傳統文化內核的理解非常透徹,所以他在進行現代轉譯時,做到瞭“形散而神不散”。他並沒有刻意去迎閤當下的熱點詞匯,而是堅持從文化的原汁原味中提煉齣具有永恒價值的理念。我特彆欣賞它所體現齣的那種“內求”的價值觀。在充斥著外部信息轟炸的今天,這本書像一股清流,提醒我們嚮內看,關注自己的內心秩序和修養。它教導的不是如何在外在世界中取得勝利,而是如何構建一個強大的內在精神世界以抵禦外界的喧囂和誘惑。這種由內而外的力量,纔是真正的“修身”。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知識的輸入,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洗滌”與“重塑”,讓人重新審視自己對待生活、對待得失的態度,極具療愈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