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教程

海商法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丽英,邢海宝 著
图书标签:
  • 海商法
  • 商法
  • 法律
  • 教材
  • 法学
  • 船舶
  • 海运
  • 贸易
  • 法律法规
  • 海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809592
商品编码:2993554391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2-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海商法教程

定价:37.00元

作者:张丽英,邢海宝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01

ISBN:9787563809592

字数:576000

页码:4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适应海商法的教学需要及近年来海商法领域的新发展,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组织下,由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教研室张丽英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邢海宝博士共同编写了此部《海商法教程》。该书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在主文中结合中外案例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在主文之后,附有相关的案例,以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海商法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理解。该书也注意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的结合,在使学生掌握有关海商法学基本知识上,对海商法界关心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使学生能开阔眼界。该书以1992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为主线,对有关的海商法基本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考虑到海商法具有较强的国际性,本书还涉及了中国加入的有关公约或具有广泛影响国际的公约和惯例。此外,鉴于近年来在海事诉讼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法规,本书增加了有关海事的诉讼的内容。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航海史的宏伟画卷:从古代帆船到现代巨轮的演进 本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航海史图景,它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法律领域,而是以时间为轴线,深入剖析人类与海洋搏斗、征服和利用的历史进程。我们将追溯从史前人类首次尝试漂浮到蒸汽动力取代风帆,再到当代集装箱化和全球供应链构建的整个过程。本书的视野广阔,内容详实,旨在揭示技术革新、地缘政治变动、商业模式演进以及文化交流如何在塑造现代海洋面貌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 第一部分:远古的呼唤与古典时代的航行(约公元前3000年 – 公元500年) 本部分聚焦于人类航海实践的黎明时期,探讨早期文明如何利用河流和近海进行探索与贸易。 第一章:河流的摇篮与初次涉海 我们将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和尼罗河畔的古埃及讲起,探讨早期独木舟和芦苇船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灌溉、短途贸易中的作用。重点分析腓尼基人如何依靠卓越的造船技术,将地中海转变为“腓尼基湖”,建立起横跨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贸易网络。 第二章:希腊与罗马的海洋霸权 深入考察古希腊的“海上共和国”——雅典、科林斯和米利都的崛起。本书将详细描绘三列桨座战舰(Trireme)的设计原理及其在萨拉米斯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随后,转向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分析罗马人如何通过“渡船桥”和模仿技术,迅速掌握制海权,最终将整个地中海纳入其帝国版图,形成“Mare Nostrum”(我们的海洋)。我们将探讨罗马港口工程的奇迹,例如奥斯蒂亚港的淤塞与疏浚技术。 第三章:航海知识的积累与流失 考察古代航海家,如希腊的皮里泰斯,如何依靠星辰、风向和洋流进行导航。探讨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和托勒密的地理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将审视西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地中海航海知识在“黑暗时代”面临的衰退与保存问题。 ---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变革与大航海时代的序幕(约公元500年 – 公元1500年) 本部分关注技术的迭代、新航路的探索以及非欧洲文明在海洋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第四章:维京人的北海征服与阿拉伯人的季风贸易 分析北欧维京人(Vikings)的“长船”——一种兼具远洋能力和浅水搁浅能力的船型——如何使其成为横跨大西洋的探险家。与此同时,我们聚焦于阿拉伯商人如何利用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建立了连接东非、波斯湾、印度次大陆和远东的复杂贸易链。我们将详细介绍阿拉伯航海家对指南针的引入和对天文学的贡献。 第五章:中国的航海巅峰:郑和下西洋 详细叙述明代郑和船队远航的规模、技术水平和战略目标。对比中国宝船(Treasure Ship)与同期欧洲船只的巨大差异,探讨其船体结构、导航设备(如水罗盘)以及后勤保障体系,并分析这一空前壮举最终停滞的历史原因。 第六章:中世纪欧洲的商业复兴与船型演进 探讨地中海商业城邦如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兴起,分析“哥特式大船”(Cog)和后来的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在提高载货量和抗风浪能力方面的技术突破。重点分析汉萨同盟在北欧和波罗的海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三部分:地理大发现与全球体系的构建(约公元1500年 – 公元1800年)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之一,探讨欧洲列强如何通过技术优势和军事力量,将海洋转变为全球殖民和贸易的媒介。 第七章:技术驱动的跨洋探险 详述葡萄牙和西班牙如何率先实现环球航行。分析卡拉克帆船(Carrack)和盖伦帆船(Galleon)的设计革新,特别是其对三角帆和方帆的混合使用,以适应不同洋流和风向。深入探讨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导航系统和早期殖民据点建设。 第八章:白银之路与三角贸易的残酷现实 重点分析麦哲伦-卡诺亚斯环球航行对世界地理认知的重塑。着重分析西班牙“大帆船贸易”(Manila Galleon)如何连接美洲和亚洲,并将全球白银流动固定下来。批判性地审视“三角贸易”的经济模型及其对西非和加勒比地区社会结构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第九章:海洋竞争与民族国家的崛起 研究17世纪英荷之间围绕贸易路线(如香料贸易、茶叶贸易)的激烈冲突。分析英国《航海法案》(Navigation Acts)的经济保护主义意图,以及其如何推动英国皇家海军的发展。探讨大型海军舰船(如“第一等级”战列舰)的建造标准和火力优势如何成为大国政治的基石。 --- 第四部分:工业革命与钢铁巨兽的时代(约公元1800年 – 公元1945年) 本部分考察蒸汽机、钢铁制造和电讯技术如何彻底改变航运效率、速度和全球连接性。 第十章:蒸汽动力的革命与运河的时代 详细描述蒸汽机在船只上的应用,从早期的明轮船到螺旋桨驱动的铁壳船的演变过程。分析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这些“人造咽喉”如何极大缩短了全球贸易距离,并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航道格局。 第十一章:远洋邮轮与移民浪潮 探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跨大西洋豪华邮轮业的黄金时代。分析其作为国家形象和技术实力的展示,以及它在承载大规模欧洲移民向新大陆迁移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将考察这些巨型客轮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征用为运输船或医院船的命运。 第十二章: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洋战略 分析一战中潜艇(U-boat)对海上交通线的威胁,以及协约国如何发展护航制度以应对“无限制潜艇战”。进入二战,本书详细剖析大西洋战役的紧张局势,以及美日之间在太平洋上进行的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决战,强调了空中力量对海战的决定性影响。 --- 第五部分:现代海运与全球化物流的巅峰(约公元1945年至今) 本部分关注战后重建、技术标准化和信息革命如何催生了今天的集装箱化和超大型船舶时代。 第十三章:集装箱的革命:物流的标准化 深入解析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 McLean)发明标准化集装箱的理念。详细阐述集装箱如何将装卸过程从“手工艺术”转化为“工业流程”,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即时生产”(Just-In-Time)供应链模式的诞生。考察专用集装箱码头的演进。 第十四章:巨型化与特种船舶的发展 分析油轮(VLCC, ULCC)和散货船(Capesize)向超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航道、港口吃水深度、引航和拖轮技术的新挑战。同时,讨论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化学品船等高技术含量特种船舶的发展。 第十五章:数字航运与未来的挑战 探讨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以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现代导航中的应用。分析当前海洋上面临的紧迫议题,包括海盗威胁(如索马里海域)、航运业的脱碳压力(IMO 2020及未来目标)、以及人工智能在港口管理和船舶自主航行中的潜力。 --- 结语:永恒的海洋,不断变化的边界 全书最后将对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未来进行展望,总结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与环境责任之间的永恒张力。本书力求以历史的纵深感和对技术细节的尊重,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海洋叙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海商法教程》真是让我惊喜连连!作为一名对航运物流领域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系统讲解基础理论,又能触及实务前沿的入门读物。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并非枯燥的法律条文堆砌,而是以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海商法概念娓娓道来。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法律如何应用于真实的航运场景,例如船舶碰撞、海损救助、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责任划分等等。作者在讲解时,会追溯历史渊源,点明法律的演变逻辑,这对于我理解法的精神和目的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对国际海商法的最新发展,如电子提单、集装箱运输中的法律问题等都有涉及,这让我感觉这本书非常与时俱进,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是一名新手,但读这本书时,并没有感到晦涩难懂,反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边悉心指导。

评分

这本《海商法教程》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我一直认为法律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这本书却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海商法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去思考法律背后的精神和价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海上货物运输责任的讨论印象深刻,它让我理解了在复杂的国际贸易链条中,如何通过法律来平衡各方利益,保障贸易的顺利进行。书中对海事管辖权、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等内容的阐述,也让我对海上活动的法律保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不再觉得海商法遥不可及,反而觉得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维护海上秩序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石。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

我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选择《海商法教程》作为学习教材,完全是因为它在学术界的良好口碑。拿到书后,果然名不虚传。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在梳理海商法基本概念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相关法律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引用了大量的判例和学界观点,为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研究素材。书中对于一些前沿问题的探讨,如网络化信息技术对海商法的影响,以及海洋环境保护与海商法之间的关系等,也让我对该领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失清晰流畅,让我能够深入理解每一个法律条文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海商法的学者和学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帮助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激发了我对海商法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评分

说实话,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了这本《海商法教程》,没想到它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我之前对海商法一直感觉是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门槛很高,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非常接地气,让人能够轻松进入状况。它不仅仅是罗列法条,更注重解释这些法条背后的逻辑和实际操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保险合同和提单的章节,讲解得非常细致,让我明白了在实际的货物运输中,保险是如何规避风险的,以及提单在流转过程中所承载的法律意义和重要性。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很有帮助,让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联系自己之前接触过的航运新闻或者行业动态,突然就能豁然开朗,理解了事件背后涉及的海商法原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海商法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深度和广度,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评分

对于一名在海运公司工作的普通业务员来说,《海商法教程》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每天和各种单证、合同打交道,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法律上的模糊地带,询问资深同事又怕打扰,自己翻阅厚重的法律书籍又觉得吃力。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让我能够快速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比如,在处理租船合同纠纷时,我能很快地从中找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解释,指导我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处理合同条款。书中关于船舶抵押权、留置权等章节的讲解,让我对资产的法律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我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通过这本书,我能更自信地理解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让我对公司业务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本书真的非常实用,强烈推荐给所有在海运领域工作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