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爱的中餐
定价:32.00元
售价:19.2元,便宜12.8元,折扣60
作者:大蕃茄传媒机构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317295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1.500道美味菜谱。
2.97位做菜老手验证,美食老饕亲口鉴定,一招至鲜秘笈。
3.大中华家庭美食会推荐。
4.没有烦人的数字计量,因为生活从不以克来计算。快乐的文字叙述,自由的做菜享受。
5. **超级畅销菜谱。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一如你想要的生活。
6.由畅销书《丽江的柔软时光》策划机构大番茄传媒隆重推出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500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操练”的中餐食谱,蒸炒煎炸煮,烧腌拌烤卤,哪怕冰箱里只有几样打蔫的食材,在本书极具创意的指导下你也能变身巧手厨娘。早中晚餐,朋友聚会,家常便饭,吃肉食素,酸甜苦辣,不论你习惯多古怪口味多刁钻,只要你和我们一样热爱生活,这本书就对了你的胃。
总之,做菜是种表达。
吃不仅是味蕾体验,也是情感体验。
精致的食材,讲究的烹调,可以呈现陶醉味蕾的美食。
而唯有融入爱与情义,才会绽放愉悦身心的——珍贵味道。
来点情,调味——这就是我们的一招至鲜秘笈。
目录
导读
使用说明
补充说明
名词解释
图标说明
菜 谱
天天营养参考
食物代换表
贴士目录
菜 谱 目 录
新手上路
不会做菜的请举手
早 餐
14 用整个早上来搭配
17 没有时间
21 面包用处大
22 还是中式合胃口
25 有什么吃什么
中 餐
30 不能少了肉
30 红肉
33 白肉
36 也算肉
39 来点蔬菜
39 拌拌吃
43 煮煮吃
48 炒来吃
54 谁说来不及吃海鲜
57 一碗饭
62 喝点果汁
64 小补一下
晚 餐
68 清淡一点是对的
68 素炒
75 素汤
78 素蒸
81 沙拉
83 如果需要一点肉
83 串荤炒
87 串荤汤
92 放心吃海鲜
96 特别的晚上
96 简单又营养
102 吃鱼好
105 就是要吃肉
下 午 茶
110 点心一点一点点心
112 喝点茶
113 清新清醒
115 只是点心媚外
117 喝花式啤酒,不用找理由
118 咖啡,只有咖啡
夜 宵
120 小东西
120 甜的
121 咸的
123 不吃肉 只喝汤
127 养颜啰
129 饿了就喝粥
家 宴
132 平日
132 海鲜
134 肉
138 鱼
142 蔬、果、素
145 节日
145 蒸
148 炒
152 炸
155 煮
161 甜食
Party
166 为什么不疯狂
166 户外烧烤
170 除了肉
173 如果要正式一些
173 冷
175 热
179 甜品
184 一切只为了制造快乐
一菜多吃
186 鸡
191 鱼
194 番茄
195 豆腐
异国风情
200 墨西哥辣味
202 意大利面
204 法国小菜
206 瑞士火锅
207 日本寿司
208 伊朗手抓饭
210 越南虾
作者介绍
大蕃茄传媒机构成立于1998年,2003年起涉足图书出版行业,现有传媒机构、暗香摄影工作室、柔软时光摄影机构等部门。现已出版上市图书50余本,涉及成功人士、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旅游及生活等类别。大蕃茄传媒机构是一家有想法也善于表达的公司,精于用图书的形式提炼核心气质、精准定位,用轻松诙谐的笔触传达,在不经意间让读者收获,看似很随意,其实匠心。从选题策划到图文采编,从装帧设计到制版印刷,始终致力于“做读者喜欢的书”这一目标。其创作的《丽江的柔软时光》成为驴友喜爱的图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展现了烹饪的“包容性与适应性”。作者没有固守任何一种单一的地域标准,而是着重探讨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在食物上留下的深刻烙印。例如,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深入探讨了历史上移民群体如何将他们的饮食习惯带到新的土地,并如何与当地的食材和口味进行创造性的碰撞,最终诞生出全新的、令人惊艳的菜系。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美食”这个概念有了更宽广的理解——它远不止于餐桌上的满足,更是人类迁徙史和文化基因传承的活化石。我特别喜欢那种对比强烈的章节安排,前一页还在描述沙漠边缘的粗犷食物,后一页就转到了热带雨林中精致的宴会细节。这种强烈的时空跳跃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刺激,每次翻页都像是在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地图。绝对是一部能让人沉浸其中,忘记时间流逝的佳作。
评分我通常阅读烹饪相关的书籍会比较注重实用性,希望能直接上手操作,但这本作品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美食人类学”研究报告,但又丝毫没有学术的僵硬感。它的叙事节奏非常流畅自然,行文如流水般顺滑。举个例子,书中描述一次在偏远山区寻找一种特定食材的经历,那段文字的戏剧张力和悬念设置,完全可以媲美一部优秀的探险小说!我一口气读完了关于“海洋的馈赠”那一篇,作者对海鲜处理的精到描述,结合了民间传说和现代保鲜技术的对比,让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极大的阅读愉悦。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到东西”,而且这些知识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场景让你自己领悟到的。非常佩服作者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读完后感觉自己的知识库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宽。
评分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错过了这本关于世界各地街头小吃的宝藏!书里对那些烟火气十足的场景描绘得太生动了,仿佛能闻到路边摊上滋滋作响的烤肉和热腾腾的面条香气。作者的文字功底实在了得,用词考究又不失亲切感,读起来完全没有距离。特别是关于东南亚某国那种用香料腌制后炭火慢烤的肉串,描述得让人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刻订机票飞过去亲口尝尝。这本书不仅仅是食谱的集合,更像是一部融合了人文地理的旅行日记,每一道菜肴背后都蕴含着当地人的生活哲学和历史变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食材来源和制作工艺时的那种近乎执着的钻研精神,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让人读完后对食物充满了敬畏之心。那种热情的笔触,让人感觉自己也跟随作者的脚步,穿梭在那些光怪陆离的异国街头,体验着最地道的烟火人生。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美食和旅行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最初我对这类主题的书抱有一点点怀疑,总觉得市面上同类产品太多,很难有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然而,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那种对“本真”味道的追寻和坚守。作者似乎不满足于简单的介绍菜谱,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道菜在不同地域的细微变化,甚至追踪到了最初的起源地,考证了那些失传或正在消失的传统技法。这种对“溯源”的执着,让整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趣味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某类传统香料种植的章节,文字描述中充满了对土地的敬意和对自然的感恩,读起来让人内心平静,深思我们现在所吃的食物到底丢失了多少灵魂。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不再是单纯追求效率和便捷,而是更注重食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触感非常细腻,印刷的色彩饱和度拿捏得恰到好处,特别是那些食物的特写照片,简直是高清的视觉盛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翻开任意一页,那些精心排版的文字和图片布局,都透露出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良苦。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某种古老的发酵工艺,配上的图文解说非常系统和科学,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入到易于理解的故事叙述中。我甚至忍不住把书里的某些章节拿给我的烹饪圈子里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致称赞它的视觉冲击力和知识密度。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镇宅之宝”级别的烹饪与文化探索之作,不仅仅是用来阅读,更可以作为提升家居品味的装饰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