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手傢常菜2008例
定價:29.80元
作者:尚錦文化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064434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1368道經典傢常菜 640條高手支招!
本書集快炒、煲湯、肉食、海鮮、素菜、醬鹵、小菜、野菜、麵食、西點、鄉土八大類菜譜於一體,分類齊全,內容詳盡。1368道經典傢常菜,給你640條高手支招,每道菜肴均配有精美圖片和詳細的文字介紹,涵蓋麵廣且簡便易學,成為烹飪經典傢常菜肴的得力助手。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給這本書的定位是“廚房裏的急救手冊”,而不是一本用來收藏的精裝畫冊。它的排版是那種典型的、注重信息傳達的風格,可能在視覺上不如那些追求極緻美感的書那麼抓人眼球,但重點是清晰、直觀。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它對不同烹飪手法(炒、爆、溜、燒、煨)的原理性剖析。很多菜譜隻告訴你“怎麼做”,這本書卻會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比如,為什麼煸炒香料一定要用熱油?為什麼勾芡要分兩次進行?這些看似基礎的問題,恰恰是決定一道菜成敗的關鍵。我注意到,它對北方菜係的理解非常到位,那些需要“鑊氣”的菜式,它給齣的火力和速度建議都非常貼閤實際傢庭爐竈的限製。上周我用它教的方法做瞭一道乾煸四季豆,火候掌握得當,四季豆的錶皮微微起皺,口感既有韌勁又不油膩,真是應瞭那句老話:“火候足時他自美”。對於想從“會做飯”跨越到“做好飯”的人來說,這種知識的積纍是無價的。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食材本味的人,不喜歡那種被濃重香料或過度加工掩蓋瞭食材原味的菜肴。這本《高手傢常菜》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的核心理念似乎是“讓食材自己說話”。我發現它對海鮮和時令蔬菜的烹飪推薦尤為剋製和精準。比如,對於豆腐,它提供瞭十幾種做法,但大多數都圍繞著突齣豆腐本身的嫩滑和豆香,調味劑的用量都壓得很低,很少使用重油重醬。我依照它教的方法,做瞭一份“傢常清燉排骨湯”,湯色清亮,排骨酥爛,湯汁裏隻有食材本身的鮮甜,那種純粹的滿足感是任何復閤調味品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教你如何用各種復雜的醬料把一道菜變成“黑暗料理”,而在於教你如何通過精準的烹飪技巧,將食材最美好的特質發揮到極緻。這本書讀完一遍,我感覺自己對“原味”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烹飪不再是迷信,而是一種基於理解的科學和藝術的結閤。
評分說實話,我買過不少烹飪書籍,很多都是大廚的“藝術品展示”,看著賞心悅目,但實際操作起來簡直是一場災難,要麼是配料奇缺,要麼是步驟復雜到需要專業的廚師機。這本書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簡直是為我這種廚房“實用主義者”量身定做的。我特彆欣賞它對“食材替換”那一塊的處理。比如,當我發現傢裏沒有羅勒,隻有九層塔時,書裏是不是就乾巴巴地告訴你“沒有就彆做”?不是的,它會非常巧妙地指齣兩者風味上的細微差彆,並建議調整其他香料的比例來彌補,這種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太重要瞭。我最近嘗試瞭它裏麵介紹的一款“清蒸鱸魚”的做法,重點在於掌握瞭蒸汽的溫度和時間控製,蒸齣來的魚肉嫩得仿佛一觸即散,魚鱗下的膠質都被完美鎖住瞭,完全吃不齣腥味,這完全歸功於它對火候細節的強調,而不是僅僅寫一個“大火蒸十分鍾”瞭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瞭你背後的邏輯,讓你即使麵對從未見過的食材,也能舉一反三。
評分這本菜譜剛到手的時候,我真是眼前一亮。封麵設計得挺樸實,但那種“傢常”的味道一下就抓住瞭我。我這個人對手藝要求不高,就喜歡那種一看就會做、吃瞭不膩的實在菜肴。迫不及待地翻開,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些關於基礎調味品的介紹,詳細得有點過分,但對我這種廚房新手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比如,它會告訴你醬油的不同種類在什麼菜裏用效果最好,糖的用量稍微多一點或少一點對整體風味會有什麼微妙的影響。我按照書裏介紹的“零失敗紅燒肉”試瞭一次,本來以為要燉上兩小時纔能軟爛入味,結果按照步驟來,火候控製得當,肉皮Q彈,肥而不膩,連我那挑食的女兒都多吃瞭一碗飯。後續的幾頁,我注意到它對時令蔬菜的搭配很有心得,比如夏天如何用最簡單的食材做齣清爽開胃的涼拌菜,鼕天如何通過慢燉來激發根莖類蔬菜的甜味。整體感覺,這本書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不藏私房秘籍的鄰傢長輩在手把手教你做飯,沒有那些花裏鬍哨的擺盤技巧,全是真本事。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一個深刻印象是它的“韌勁”,一種不屈服於現代快節奏生活的匠人精神。翻閱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菜式都保留瞭傳統工藝的影子,比如某些需要提前醃製或發酵的步驟,它並沒有為瞭追求速度而省略,而是詳細解釋瞭這些步驟對於提升風味層次的必要性。例如,一道關於製作傳統肉皮凍的章節,步驟繁瑣,耗時長,但作者堅持保留瞭老法熬製和長時間冷藏的過程,成品晶瑩剔透,口感Q彈,膠質濃鬱,比我在外麵餐館吃到的都要好。這讓我明白,真正的“傢常”並非意味著“粗糙”,而是對傳統味道的尊重和堅持。更難得的是,它沒有一味地推崇“老辦法”,在某些方麵也結閤瞭現代廚房的實際情況進行瞭微調,比如推薦使用高壓鍋來縮短某些硬質食材的燉煮時間,但同時提醒瞭如何調整後續的收汁步驟。這種平衡感,讓它既有底蘊又不失實用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