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孩子敏感期行为心理学
定价:36.80元
售价:20.2元,便宜16.6元,折扣54
作者:张良科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639464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0-6岁
孩子心智成长敏感期
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内容提要
本书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孩子出现某种行为的原因,让父母更加直观地辨别孩子敏感期,同时为父母提供应对的科学对策,让父母陪孩子更好的成长。
目录
章 0-2.5岁,孩子出生就有敏感期
第二章 2.5-3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
第三章 3-4岁,理解孩子敏感期的行为
第四章 4-5岁,和孩子一起度过敏感期
第五章 5-6岁,让孩子在敏感期自由成长
作者介绍
张良科,男,青年教育专家。从事教育研究二十余年,致力于家庭成功教育、未成年心理健康与成长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成长和家庭关系重塑的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养育孩子的经历进行对比,发现许多曾经困扰我的难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依恋敏感期”的论述所打动。我一直以为,孩子粘人是因为不够独立,会阻碍他们的发展。然而,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探索世界、建立自信的基石。它让我认识到,我过去对孩子依恋行为的抗拒,实际上是在削弱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勇气。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孩子,它更是关于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与孩子建立更亲密、更信任的联结。它鼓励我放下“控制欲”,去拥抱“陪伴”,去理解孩子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也让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一直都错了,但现在还来得及”。我一直以为,想要让孩子变得优秀,就要从小严格管教,事事为他们规划好。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好意”,恰恰可能扼杀了孩子宝贵的成长机会。比如,书中对于“学习语言敏感期”的描述,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急于纠正孩子发音、纠正语法而造成的压力。我曾经认为,早点把话说清楚、说标准是好事,却忽略了孩子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自由表达和探索的乐趣。现在我明白,当孩子在探索语言的海洋时,我们的耐心倾听和鼓励,比任何纠正都来得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育儿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如何去倾听,如何去等待,如何在看似混乱的行为中发现孩子成长的信号。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在面对孩子时,不再那么焦虑和急躁,而是能够更加平和地与他们一起成长。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孩子行为的解读,更像是一面照进我们内心深处的镜子。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会陷入对孩子种种“不理解”的行为的困惑之中,诸如无理取闹、固执己见、情绪爆发等等。张良科教授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行为归结为“孩子不听话”或“性格问题”,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敏感期密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秩序敏感期”的解读,当孩子对规则和顺序有着近乎执拗的要求时,我们以往可能只是感到头疼,但读完后,我才恍然大悟,这正是他们建立内在秩序感,走向独立自主的关键时期。书中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变得生动形象,让我看到了自己曾经因为不理解而错失的与孩子建立更深层联结的机会。那种“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这种转变,让我与孩子的互动不再是单纯的管教与被管教,而是充满了理解、尊重与共情。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向导,在我育儿的迷茫时刻,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曾经常常因为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而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安抚,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张良科教授在书中对“情绪敏感期”的深入解析,让我茅塞顿开。我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并非无迹可循,它们往往是内心某种需求未被满足的信号。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学会了识别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哭闹或发脾气。例如,当孩子因为玩具被拿走而大哭时,我过去可能会觉得他小题大做,但现在我理解,这可能是他“物权意识”的萌芽,或者是对“失去”的恐惧。书中提供的处理方法,让我不再简单地用“不要哭”来制止,而是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情绪,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方法不仅缓解了亲子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了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心理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对孩子行为的解读,它更是一次对自身育儿观念的“重塑”。我曾一度陷入“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泥潭,对自家孩子的成长速度和发展方向充满了焦虑。张良科教授在这本书中,用科学的视角和丰富的案例,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和发展的“窗口期”。比如,书中对“空间敏感期”的描述,让我看到了孩子在涂鸦、玩积木过程中对空间感的探索,以及这种探索对他们未来学习数学、几何等知识的重要性。我之前常常觉得孩子玩这些“没用”,现在才意识到,这恰恰是他们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驱散了我育儿过程中的许多迷雾,让我不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是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和发展规律。它让我学会了如何静待花开,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孩子成长的闪光点,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积极、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