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编滋补汤粥1688例
定价:29.80元
作者:养生堂膳食营养组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064561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浓浓鲜汤、滋补靓汤,带给你健康饮食的全新体验。
本书精华——
滋补汤粥的烹调与养生秘诀
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汤粥
滋补汤粥的中医养生
美容的汤饮和粥膳
不同体质人群的汤粥调养方案
滋补汤粥护理特殊人群的健康
滋补汤粥调理常见病及日常保健
汤粥食疗亚健康
汤粥养生四季各不同
内容提要
1000余条汤粥养生指导方案,600多个营养黄金组合,88种常用汤粥食材。
目录
章 滋补汤粥的烹调与养生秘诀
汤饮篇
汤饮的种类
做汤也有大讲究
汤饮养生宜与忌
粥膳篇
粥膳的种类
滋补粥膳烹调有方
粥膳养生宜与忌
第二章 百姓餐桌上常见的16道美味汤粥
五谷杂粮
南瓜绿豆汤
玉米浓汤
红薯粥
健康八宝粥
蔬菜类
二冬汤
紫菜黄瓜汤
南瓜粥
胡萝卜小米粥
水果类
奶油蜜瓜汤
香蕉大米粥
水产类
沙锅鱼头
虾仁白菜粥
畜禽蛋类
海带萝卜排骨汤
西红柿鸡蛋汤
鸡蛋燕麦粥
羊肝粥
第三章 滋补汤粥的中医养生
延年益寿
益气养血
养心安神
健脑益智
滋阴润燥
补肾壮阳
养肝护肝
养肺护肺
健脾补气
健胃消食
清热解毒
化痰止咳
通经活络
活血化淤
利水消肿
防癌抗癌
降糖降脂
第四章 美容的汤饮和粥膳
排毒祛痘
养颜润肤
美白淡斑
养护秀发
亮眼明眸
丰胸塑形
第五章 四大类体质的汤粥调养方案
第六章 滋补汤粥护理特殊人群的健康
第七章 滋补汤粥调理常见病及日常保健
第八章 汤粥食疗亚健康
第九章 汤粥养生四季各不同
第十章 明星食材和药材的汤粥养生
作者介绍
马方,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北京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北京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届筹委会主任,中国烹饪协会营养执委,美食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烹饪协会理事。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厚厚的汤粥谱时,第一感觉是内容量实在太大了,1688例,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全部尝试一遍啊?不过,这种“海量”的特点也意味着它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我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需要熬夜,所以一直想找一些能快速恢复精力的食谱。这本书里确实有不少针对“疲劳乏力”、“亚健康状态”的粥方。我试做了其中一个“黄芪枸杞粥”,做法非常简单,基本上半小时内就能完成,而且味道清淡,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书中的排版也比较清晰,食材用量标注得很明确,这一点对于追求精确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但我个人有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如果能在每道汤粥旁边,增加一个“风味评分”或者“难易指数”,或许能帮助读者更快地做出选择。毕竟,有时候我们就是想快速找到一个“简单又好吃”的方子。另外,虽然例数很多,但有时候在寻找特定功效的食谱时,索引系统还可以更完善一些,目前的分类虽然有,但如果能更细致地按症状分类,可能检索起来会更有效率。
评分这本书,当我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的期待值是挺高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健康食谱琳琅满目,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却不多。我一直觉得,食补是一门学问,不仅仅是把食材凑在一起那么简单,它涉及到食材的性味归经、季节变化、以及个体差异。这本《新编滋补汤粥1688例》光是这个名字就显得非常宏大,1688例,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翻阅了其中的一些章节,发现它在食材的搭配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针对不同体质的调理方案,从清热解暑到温中散寒,都有详尽的介绍。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气血调理的部分,里面的几种药材组合,非常经典,而且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不过,我感觉在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论阐述上,可以再多加一些笔墨。比如,某些食材为什么要这样搭配,背后的中医原理可以阐述得更清晰一些,这样对于读者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食谱会更有帮助。整体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还是很强的,可以作为家庭日常食谱的参考,尤其是在季节更替、需要调理身体的时候。
评分坦白说,面对这么多的食谱,我最关心的还是“季节性适应”。毕竟,夏天和冬天需要的调理思路是完全不同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翻到夏季篇,里面关于“祛湿”、“生津”的汤品推荐非常及时。特别是一些针对夏季湿热环境的食谱,用料清爽,比如加入了薄荷、绿豆等,喝下去非常解暑。而翻到冬季篇,则大量采用了羊肉、牛肉、以及温补的根茎类蔬菜,让人感觉既暖胃又滋补。这种与时俱进的编排,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得以最大化,它不是一本“一次性”的书,而是可以伴随一年四季的厨房伙伴。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觉得是关于“储存与再加热”的建议可以更完善。很多汤粥做出来量会比较大,如何科学地冷藏、冷冻,以及再加热后如何保持营养和风味,如果能有一章专门总结,对于忙碌的现代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宝贵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古朴典雅,给人一种传统滋补品的信赖感。我是一个比较注重“仪式感”的人,做汤粥的时候,不仅要好吃,还要觉得这是一种对身体的关爱。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很多汤粥的介绍都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典故,读起来更有味道。我注意到其中关于“药食同源”的讲解非常到位,很多看似普通的食材,在书中被赋予了新的养生意义。比如,我过去常吃的红枣,在这里被细分出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应不同的功效,这让我对日常食材有了全新的认识。美中不足的是,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现代营养学”的佐证。毕竟,现代人更倾向于相信科学数据,如果能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说明,我相信这本书的吸引力会更上一层楼,能够跨越传统的养生圈层,吸引更年轻、更注重科学养生的群体。
评分这本大部头的汤粥集,给我的感受是“博大精深”,但同时又带着一丝“烟火气”。它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养生宝典,而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家常”滋补的强调。很多汤粥的配料在普通菜市场都能买到,不需要特地去药店寻找稀有的药材,这极大地降低了实践的门槛。我周末尝试做了一款“山药薏米芡实粥”,原以为会很平淡无奇,结果入口绵软,口感层次丰富,而且吃完后感觉肠胃非常舒服,没有那种油腻感。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复杂的养生理念,转化成了简单易行的厨房步骤。不过,对于一些初次接触汤粥制作的人来说,书中对于“火候的掌握”和“食材处理”的细节描述,可以再加强一些。例如,有些食材需要先泡发,有些需要先焯水,这些关键步骤如果能用图示或者更明确的文字强调,对于提升成功率非常有帮助,避免一些新手因为一个小细节的失误,就错失了一锅好汤的美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