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色彩营销学的流行,让人们对色彩搭配的认识上升到战略高度。色彩的基础理论、搭配方法、视觉营销等,已成为人们运用色彩理论的必需知识。在色彩缤纷繁复的今天,如何让人们具备基础的色彩学理论,从而科学、准确地理解色彩学的意义,成为甚为紧要的问题。本书在旧版就出上更新,图文并茂,晓畅易懂,知识点完整全面,正是色彩初学者的很好入门教材。如果一定要说这本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我想它可能在于对“软件操作流程”的覆盖度略显保守。当然,我理解作者的意图可能是想让本书更具长久的生命力,避免随着某个软件版本的更新而迅速过时。书中虽然提到了色彩空间和管理的概念,以及一些通用的色彩拾取工具的使用原则,但对于主流设计软件(比如Adobe全家桶)中那些最新的色彩管理模块,或者是一些新兴的在线协作工具中的色彩插件的使用技巧,讲解得相对简略。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希望看到一些针对这些新工具的“快速入门”或“最佳实践”的附录,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无缝对接。不过话说回来,这本书的强大之处恰恰在于其理论的普适性,一旦你掌握了这里的核心逻辑,无论未来的软件如何变化,你都能迅速适应。所以,这与其说是缺点,不如说是作者在“深度”和“广度”之间做出的取舍。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它奠定了我对色彩设计的底层认知,值得所有严肃对待色彩的设计师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在技术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印刷色彩的准确度极高,这对于一本讨论色彩的书来说简直是生命线。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看另一本关于色彩的书,里面的CMYK和RGB色值对照图印得极其失真,读起来让人非常受挫。但翻开这本《色彩搭配设计师培训教程》,无论是大面积的纯色块展示,还是细致的渐变过渡,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能让你感受到屏幕上和印刷品之间的色彩差异和处理技巧。这使得我在学习如何控制色彩的“重量感”和“质感”时,有了最可靠的参考物。作者在章节的过渡处理上也做得非常巧妙,每一部分似乎都建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层层递进,阅读体验非常顺畅,没有那种生硬的知识点拼接感。对于我这种对细节有强迫症的读者来说,这种高质量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对“设计美学”的整体标准。我觉得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投入了极大的诚意,这不是那种为了应付教学大纲而匆忙赶出来的教材。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创新”的探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经典配色方案的复述上。很多传统的色彩书往往会过多地介绍莫兰迪色系或者巴洛克时期的用色,这些固然重要,但对于渴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师来说,远远不够。这本书花了相当的篇幅去探讨如何利用“非常规”的色彩组合,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微调”来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不失高级感。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动态色彩”的那一章节,里面讲解了如何在不同的光照条件和屏幕刷新率下保持色彩的视觉一致性,这对于正在向动态设计和AR/VR领域探索的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作者鼓励读者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去观察自然界中那些看似不协调却又完美共存的色彩现象,并将这些灵感转化为设计语言。这种鼓励探索和批判性思维的导向,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技能培训本身,它更像是一个思维的孵化器,不断激发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色彩签名,而不是成为另一个“照猫画虎”的模仿者。
评分老实说,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实战”导向吸引的。我是一个刚入行不久的UI设计师,面对各种项目需求,总感觉自己的色彩把控能力是短板,很多时候,客户的要求听起来很模糊,比如“我想要一种更活泼但又不失稳重的配色”,这时候我的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贴合这种需求,它没有把大量篇幅浪费在抽象的理论堆砌上,而是迅速地进入到应用层面。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设计场景的细分,比如网页设计、品牌VI、室内装饰甚至时尚搭配,每一章都提供了针对性的调色板和配色方案生成逻辑。书里教的那个“冲突与和谐的平衡点”的查找方法,我已经在最近的一个App界面设计中实践了,效果立竿见影,用户反馈的愉悦感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解释”我的色彩选择,而不是简单地说“我觉得好看”。这种逻辑上的支撑,让我在和客户或开发团队沟通时,腰板都硬气了不少。当然,书中也有一些比较前沿的趋势分析,虽然我还不确定是否能立即在所有项目中应用,但至少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知道行业正在往哪个方向发展。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让你立刻上手,并且长期受益的实操指南。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一看就是那种脚踏实地做内容的类型。我本来对色彩理论有点概念,但总觉得零零散散,没有形成系统。翻开这本书后,我发现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非常到位,不仅仅是停留在色相、明度、纯度的定义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色彩背后的心理学效应和文化内涵。比如,它会用很多具体的案例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种颜色会引发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分享他的心路历程。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让我这个视觉动物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直观的图示变得豁然开朗。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哲学读物,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周围的一切色彩,思考色彩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塑造我们的感知和决策的。对于一个想要从“会看颜色”提升到“懂设计颜色”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投资,它搭建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框架,让人在面对实际设计挑战时,不再是凭感觉乱撞,而是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