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文化簡史

中國建築文化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瀋福煦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101070576
版次:1
商品編碼:10128325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文史中國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3
字數: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文史中國》叢書首批共58本,分為四個係列:“輝煌時代”、“世界的中國”、“文化簡史”、“中華意象”。四個係列互相聯係,同時又自成體係,為讀者多視角多側麵地展示中華文明。
  “世界的中國”係列共10本,集中錶現中華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閤,以展現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共同組成部分,強調中國與世界的開放共榮、和諧共處是中華,文化的固有精神。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的建築
史前文化與建築
史書上記載的遠古建築
南方的史前建築
北方的史前建築
殷商及西周
春鞦戰國

第二章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建築
秦代
西漢
東漢
魏晉時期
南北朝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建築
城市建設
宮殿建築
陵墓設施
住宅建築
宗教建築

第四章 兩宋的建築
城市
宮殿
祠廟和陵墓
宗教建築
住宅和園林
《營造法式》

第五章 遼、金、西夏和元代的建築
城市和宮殿
元大都及其宮殿
宗教建築
陵墓、園林及其他建築

第六章 明代的建築
城市和宮殿
壇廟和陵墓
宗教建築
園林

第七章 清代的建築
城市和宮殿
壇廟和陵墓
宗教建築
民居
園林
建築技術

第八章 中國近代建築
城市的變革
居住建築
公共建築(上)
公共建築(下)

第九章 中國現當代建築
現當代社會文化與建築
改革開放以後的建築
當代建築
深入閱讀

精彩書摘

  是鐵的,而是磚塔。由於塔的錶麵用棕色琉璃磚貼麵,故外觀呈鐵銹色。此塔建於北宋皇祐元年(1049),平麵八角,十三級,高54.66米,塔基由於黃河泛濫而被湮沒乾地下。塔的總體形式為仿木構樓閣式塔,簷下設琉璃磚鬥拱,上蓋黃色琉璃瓦。塔頂為八角攢尖頂、寶瓶式的銅塔刹。整座塔造形挺拔,雄偉壯觀。
  兩宋的住宅留存至今的已沒有瞭,但在繪畫中尚能見到。北宋畫傢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所繪的住宅,錶現齣許多宋代住宅的外形。著名建築史學傢劉敦楨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1981)中說:“宋朝農村住宅見於《清明上河圖》中的比較簡陋,有些是牆身很矮的茅屋,有的以茅屋和瓦屋相結閤,構成一組房屋。”又說:“城市的小型住宅多使用長方形平麵。梁架、欄杆、欞格、懸魚、惹草等具有樸素而靈活的形體。屋頂多用懸山或歇山,除草葺與瓦葺外,山麵的兩廈和正麵的庇簷(或引簷)則多用竹篷或在屋頂上加建天窗。而轉角屋頂往往將兩麵正脊延長,構成十字相交的兩個氣窗。稍大的住宅,外建門屋,內部采用四閤院形式。”其他宋畫中也有許多當時的居住建築形象。
  兩宋時期的園林也很有成就。北宋的皇傢園林,最主要的是汴梁東北的艮嶽。此園規模甚大,周圍10餘裏。“崗連阜屬,東西相望,前後相續,左山而右水,沿溪而傍隴,連綿而彌滿,吞山懷榖,其東則高峰峙立,其下則植梅以萬數,綠萼承趺,芬芳馥鬱。……壽山嵯峨,兩峰並峙,列嶂如屏,瀑布下入雁池”(宋徽宗《禦製艮嶽記》)。艮嶽的造園特點,可以歸納為下述幾點:首先,把人們主觀上的感情,以及對自然美的認識及追求,比較自覺地移入到園林創作之中,它已不像漢唐時期那樣。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5 舉辦城市

評分

中國的古代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從政治上,中國都是世界古代的一篇輝煌的史章。關於古代中國的建築,由於種種自然的、非自然的影響,中國各個地域都形成瞭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並且由於古代社會發展遲緩和交通的閉塞,使的各地的這些特色得以長期保持下來,如現在仍可以見到的南方潮濕山區的架空竹木建築“乾闌”,北方遊牧民族的氈包式房屋,新疆的阿以旺,黃河上遊的窯洞和東北與西南大森林中的“井乾式”建築等。但總體上講,中國的建築模式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共官掌握下的官式建築,另一種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間建築。其中官式建築因以其建築者強大的政治權利作為後盾,所以它體現的是各個不同時期最高的建築水平和技術,而民間建築則以其鍾靈毓秀的獨具特色的清秀感而著稱。因此我們不妨說官式建築為建築中的大傢閨秀,而民間建築理所當然的就是建築中的小傢碧玉瞭。

評分

阿姆斯特丹(荷蘭,2008年)

評分

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

第23集

評分

評分

  電影的剪輯給這種靠錶演積纍的純張力提供瞭第二層保障。影片結尾處喬治六世的宣戰演講從頭到尾僅三分多鍾,可是我看到瞭什麼啊,在貝多芬第七交響麯完美配閤的語言節奏下,鏡頭對英國各個階層人的速寫漸漸鋪展開,我看到瞭不列顛最引以自豪的氣質和氣場,那種麵對最糟糕情況的從容和淡然,那種無需大張旗鼓宣揚即可萬人一心的覺醒,那股冷靜中透著的熱血豪情,決心裏蘊含的豁達自信,那是對人性至高的尊重,那是心靈最深處的優雅。這是個於無聲處高潮的結尾,讓我突然正襟危坐,讓我不禁起立鼓掌。

評分

5 舉辦城市

評分

4 慶祝方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