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体来说,中风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隙出血等病种,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智能障碍(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本书从认识中风开始,首先简要介绍了中风的概念、发病原因、诊断,中医对中风的认识等基础知识,之后详细阐述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成药治疗、验方治疗,以及针灸、按摩、拔罐、熏洗、药熨、药物敷贴、运动锻炼、饮食药膳、心理呵护、起居调摄等中医治疗调养中风的各种方法,以帮助广大患者掌握*佳的治疗康复养生方法,早日恢复健康。 《中风防治调养一本通/健康有道丛书》由黄燕编著。
 中风病是危害广大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具有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 症多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 疾病之一。《中风防治调养一本通/健康有道丛书》 的出版,能够为广大病患增加对中风的深入了解和认 识。本书分为几个部分,中风的定义及基本知识,中 风的临床表现,中风的病因病机,中风的危险因素,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中风康复护理治疗。
     《中风防治调养一本通/健康有道丛书》由黄燕 编著。
    
黄燕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脑病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客座研究员。**全球化联盟会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获首届“无限极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主持并完成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
**章 揭开中风真面目
 一 认识大脑
 1 人脑由哪几部分构成
 2 人脑的血液由哪些血管供应
 3 脑血管有哪些结构特点
 4 为什么血管病变易伤害大脑
 二 认识中风
 1 “中风”一词从哪儿来
 2 中风是怎么回事
 3 中医学对中风有何认识
 4 中风有哪几种类型
 5 中风为什么严重危害健康
 6 中风患者有哪些常见后遗症
 三 引起中风的相关因素
 1 中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3 引起中风的诱因有哪些
 4 年龄与中风有什么关系
 5 性别与中风有什么关系
 6 为什么青壮年也会发生中风
 7 遗传因素和中风有什么关系
 8 脑血管硬化是中风的发病基础吗
 9 高血压和中风有什么关系
 10 血压正常或偏低就不会中风吗
 11 为什么昼夜血压差缩小容易引发中风
 12 糖尿病和中风有什么关系
 13 低血糖和中风有关系吗
 14 高血脂和中风有什么关系
 四 药物治疗
 1 中风有哪些治疗手段
 2 常用的扩张脑血管药物
 3 常用的脱水、降低颅内压药物
 4 常用的治疗中风的止血药
 5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
 6 常用的扩张脑血管的中成药
 7 常用的降纤中成药
 8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中成药
 9 常用的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中成药
 10 常用的控制和稳定血压的中成药
 11 常用的脑代谢活化类药物
第二章 中风的日常护理
 一 居家保健
 1 中风康复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2 中风患者的居家环境要改变吗
 3 中风患者的卧室需要改造吗
 4 卫厨及其他家居环境应做哪些改造
 5 中风患者居住的房间如何灭菌消毒
 6 家属应如何做好护理记录
 7 中风患者脉搏体温变化有何意义
 8 怎样正确测量体温
 9 怎样正确测量血压
 10 如何评估中风患者的血压
 二 日常护理
 1 中风患者的基础护理有哪些
 2 怎样预防和护理褥疮
 3 怎样护理大小便失禁的中风患者
 4 如何预防便秘
 5 怎样进行口腔护理
 6 如何预防长期卧床者的并发症
 7 怎样护理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
 8 怎样护理吞咽障碍的中风患者
 9 如何防止中风患者卧床不起
 10 怎样护理瘫痪的肢体
 11 中风患者如何选用辅助工具
 12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洗澡
 13 中风偏瘫患者应采取怎样的卧床姿势
 14 偏瘫患者如何练习翻身动作
 15 中风偏瘫患者坐位时应注意什么
 16 怎样训练坐位平衡
 17 偏瘫患者怎样训练从坐位转为站立位
 18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自行起卧
 19 在家中怎样移动中风患者
 20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衣
 21 怎样帮助卧床患者用餐
 22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保证安全
 23 怎样帮助偏瘫患者树立自信心
 24 护理合并糖尿病的中风患者时应注意什么
 25 患者出现哪些情况提示有再次中风的危险
 26 发现患者再中风怎么办
 27 如何估计中风病情
 28 不同类型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不同
 29 患者再发生中风应如何叫救护车
 30 怎样护理急性期中风偏瘫者
 31 怎样护理昏迷患者
第三章 重视康复治疗
 一 康复治疗常识
 1 什么是康复
 2 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3 如何把握中风患者康复锻炼的时机
 4 不同中风类型的康复时机有何差异
 5 康复锻炼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6 中风偏瘫患者家庭康复应注意什么
 7 中风患者如何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功能锻炼
 8 中风患者应如何进行被动运动
 9 中风患者应如何进行主动运动
 二 具体康复治疗指导
 1 中风患者面部瘫痪如何锻炼
 2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7 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者如何康复
 4 中风偏瘫患者如何做床上医疗体操
 5 中风偏瘫患者应如何进行坐椅子训练
 6 怎样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7 怎样预防偏瘫性肩痛
 8 偏瘫患者如何进行上肢功能训练
 9 偏瘫患者如何进行拱桥训练
 10 偏瘫患者怎样进行行走训练
 11 偏瘫患者如何做床边医疗体操
 12 中风引起的语言障碍有哪些
 13 如何对语言障碍进行康复锻炼
 14 中风后语言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15 如何进行自我用脑锻炼
 16 如何进行记忆障碍康复锻炼
 17 何谓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第四章 如何远离中风
 1 中风可以预防吗
 2 中风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3 预防中风为什么要定期体检
 4 如何预防中风复发
 5 如何预防脑栓塞再次发病
 6 如何预防脑出血的复发
 7 体育锻炼对预防中风有何益处
 8 预防中风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9“中风预报”对中风的发病有预报作用吗
 10 为什么说控制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预防中风的关键
 11 预防中风发作应如何加强对心脏病的治疗
 12 预防中风应如何加强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治疗
 13 预防中风应如何加强对高血压的控制
第五章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疗法
 一 针灸疗法
 1 什么是针灸疗法
 2 治疗偏瘫的常用针刺疗法有哪些
 3 针灸治疗中风在什么时期效果*好
 4 针刺治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5 怎样用艾灸治疗中风
 6 使用艾灸疗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 推拿疗法
 1 什么是推拿疗法
 2 怎样对偏瘫患者进行家庭按摩
 3 对头面部的症状如何推拿
 4 对上肢症状如何推拿
 5 对下肢症状如何推拿
 6 对腰背部症状如何推拿
 三 药浴疗法
 1 什么是药浴疗法
 2 中风后遗症适用于哪些药浴方
 3 使用药浴疗法要注意些什么
 四 刮痧疗法
 1 什么是刮痧疗法
 2 如何选择刮具和刮法
 3 刮痧治疗中风应如何操作
 4 使用刮痧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五 拔罐疗法
 1 什么是拔罐疗法
 2 怎样对中风患者进行拔罐治疗
 3 拔罐疗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 好大夫在线
 一 居家保健8问
 1 为什么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对中风患者很重要
 2 中风患者应避免哪些不良习惯
 3 中风患者起床时应注意什么
 4 中风患者的四季调养原则是什么
 5 中风患者过性生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 中风患者怕风吗
 7 为什么中风后也能长寿
 8 饮茶能预防中风吗
 二 日常饮食6问
 1 为什么中风患者需要食疗
 2 中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些什么
 3 中风患者适宜吃的肉类主要有哪些
 4 哪些水果对中风患者有益
 5 哪些蔬菜对中风患者有益
 6 中风患者应忌口的食物有哪些
 三 娱乐活动8问
 1 中风患者需要娱乐活动吗
 2 什么是心理性娱乐活动
 3 什么是功能性娱乐活动
 4 什么是职业性娱乐活动
 5 打太极拳对中风患者有好处吗
 6 散步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帮助吗
 7 听音乐对中风患者的恢复有益吗
 8 打扑克有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吗
 四 正确用药7问
 1 中风患者家中的急救箱应常备哪些药物
 2 中风患者出院后如何服药
 3 使用不同剂型药物要注意哪些问题
 4 保管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
 5 选择降血压药物应遵循哪些原则
 6 中风患者出院后如何服用降血压药物
 7 服用降压药物有哪些误区
 五 心理调适10问
 1 为什么中风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
 7 中风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
 3 为什么说心理治疗是*好的“药物”
 4 家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5 参与社区活动有助于患者康复吗
 5 如何帮助瘫痪患者树立自信心
 7 怎样将心理疗法贯穿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8 如何防治中风患者的血管性痴呆
 9 怎样护理中风失眠患者
 10 怎样护理精神失常的中风患者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注重“可操作性验证”,读完后立刻就能动手实践,这对于追求效率的现代人来说太重要了。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各种“疗法”或“食谱”时,总是会附带一个“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的模块。这非常严谨,让人在尝试新方法时心里有底。比如,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它推荐的食材和运动强度会有明显的区分,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我尝试了其中推荐的一个关于改善肠胃蠕动的小练习,只需要每天早晨喝一杯温水后做一组简单的腹部按摩,坚持了不到两周,确实感觉早晨排便顺畅了许多,这种即时且正向的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阅读和实践下去的动力。很多健康书只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这本书更像是在提供一个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微调的“工具箱”,允许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身体感受,灵活地采纳和调整其中的建议。这种赋权给读者的感觉,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内页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我特别欣赏那种简洁又不失专业感的封面设计,拿在手里感觉很踏实,不像有些健康书籍封面花里胡哨的。翻开内页,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也加分不少,很多关键的穴位和动作都有清晰的插图辅助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比纯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比如,在介绍一些日常保健操的时候,配上的动作分解图简直是及时雨,让我能准确地模仿到位,避免了因为姿势不正确而达不到效果的尴尬。而且,书中的一些小贴士和温馨提示,比如在哪里可以找到更详细的视频教程链接(虽然我还没去查看),都体现了编者对读者的细心考量。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视觉上传达出一种严谨又亲切的氛围,让人愿意捧起来仔细研读,而不是束之高阁。即便是作为一本摆在家里的健康参考书,它也显得很有品味,和我的其他藏书放在一起也十分协调,完全没有那种廉价感。可以说,从触觉和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已经为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性很强,读起来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良师益友在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它不像那种东拼西凑的合集,而是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在贯穿始终。从最基础的对身体状况的自我评估,到逐步深入到环境、情绪、运动等各个维度的调理策略,每一步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发现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非常注重“整体观”的培养。它不会孤立地谈论某一个器官或某一种疾病,而是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举个例子,它在讨论睡眠质量时,不仅仅停留在“早睡早起”的口号上,还会详细分析卧室的温度、光线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甚至连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对大脑皮层的影响都有提及,这种细致入微的剖析,让我对“调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起作用。这种系统化的梳理,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完整且科学的健康认知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引用和佐证方面的处理相当到位,给我的感觉是专业度毋庸置疑,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高高在上。它在阐述一些重要的健康理念时,会适当地引用一些权威的医学研究或者传统经验的总结,这种背景支撑让书中的每一个论断都显得有理有据,大大提升了我的信任感。我是一个比较“较真”的读者,如果一本书只是空口白话地宣传某种保健品或者某种未经证实的偏方,我通常会嗤之以鼻。然而,这本书的论述基础扎实,即便是涉及到一些传统疗法,作者也尽量用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其作用机制,而不是停留在“祖传秘方”的层面。这种将传统智慧与现代认知相结合的平衡,使得这本书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前沿的科学性。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某个观点被清晰、有力地解释清楚而感到豁然开朗,觉得花钱买这本书是绝对值得的,因为它提供的是一种经过审慎考量和多方验证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捕风捉影的养生小道消息。
评分我是一个对“养生”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又常常被各种信息流轰炸得无所适从的普通人。市面上关于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拗口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泛泛而谈,大道理一堆,却缺乏实操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没有试图把我变成一个医学专家,而是非常接地气地用日常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理知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编织在一起。比如,它在谈到某些饮食禁忌时,会紧接着给出几种非常容易在本地菜市场买到食材的替代方案,这才是真正为我们普通人着想。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不是一上来就要求你“彻底改变”,而是建议你从“今天多走五百步”或者“晚饭后站立十分钟”这种微小的改变开始。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大大降低了开始行动的心理门槛,让我觉得健康管理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的习惯养成过程。这种以人为本,不制造焦虑的叙事风格,是我非常欣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