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实用技术

农村能源实用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君,肖珍武,郝勇壮 著
图书标签:
  • 农村能源
  • 能源技术
  • 实用技术
  • 农业技术
  • 可再生能源
  • 节能技术
  • 乡村振兴
  • 农村发展
  • 能源利用
  • 技术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35929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128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9-01
页数:2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重点介绍适合农村应用的节能炕灶、生物能沼气开发利用技术、太阳能的利用及风能的开发与利用等节能技术和国家能源建设标准。内容科学实用,语言通俗易懂。是指导农村能源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广大农户、农业技术员、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编 节能炕灶
第一章 炕灶的概述
第一节 炕灶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燃烧的知识
第三节 炉灶的一些基本参灵敏
第四节 新式炉灶的设计
第五节 常用的几种节柴灶
第六节 炕的传热原理及结构形式
第二章 烟囱
第一节 烟囱的设计
第二节 烟囱的砌筑
第三节 病态烟囱的维修
第三章 灶炕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第一节 炉灶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第二节 大锅灶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第三节 火炕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第四节 烟囱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第四章 白城节能地炕搭建技术
第一节 设计原理及结构特点
第二节 施工要点
第三节 使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第二编 生物能沼气开发利用技术
第五章 沼气发酵原理及发酵工艺
第六章 “四位一体”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第一节 沼气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发酵原理
第三节 发酵的基本条件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七章 秸秆气化技术
……
第三编 太阳能的利用
第八章 太阳能知识及太阳能热水器
第九章 太阳能校舍
第十章 太阳灶
第四编 风能的开发与利用
第十一章 风和风能
第十二章 风力机
第十三章 风力发电机的使用与维护
第十四章 FS-6型风力提水机组设计
第五编 国家标准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力发电机组 型式与基本参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型风力发电机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条件和热性能测式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炕连灶热性能测试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内容梗概: 本书系统梳理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最新技术进展,重点聚焦于规模化、高效化、集成化的关键技术瓶颈突破和应用推广。本书旨在为从事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企业家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本权威、实用的参考指南。 第一章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概述 1.1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1.1.1 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物质能 1.1.2 农林废弃物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与优势 1.1.3 全球及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导向 1.1.4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经济性、技术性、环境性) 1.2 农林废弃物的种类、特性与预处理 1.2.1 主要农林废弃物种类(秸秆、林业废弃物、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 1.2.2 各类废弃物的化学组成与物理特性分析 1.2.3 预处理的技术原理与方法(物理、化学、生物预处理) 1.2.4 预处理对后续生物质能源化转化的影响 第二章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关键技术 2.1 燃烧技术 2.1.1 传统固定床、流化床燃烧技术及其改进 2.1.2 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多维送风、低氮氧化物燃烧等) 2.1.3 烟气净化与污染物控制技术(除尘、脱硫、脱硝) 2.1.4 锅炉设计与运行优化 2.2 气化技术 2.2.1 固定床气化炉(固定床、移动床) 2.2.2 流化床气化炉(鼓泡流化床、循环流化床) 2.2.3 气化工艺参数控制与优化 2.2.4 合成气净化技术(除焦、除尘、脱硫) 2.2.5 气化产生的灰渣处理与利用 2.3 热解技术 2.3.1 快速热解、慢速热解、中速热解 2.3.2 热解产物(生物油、生物炭、可燃气)的特性与分离 2.3.3 生物油的升级与利用(燃料、化学品) 2.3.4 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吸附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2.3.5 热解设备的结构与运行特点 2.4 瓦斯化技术(煤气化与生物质气化耦合) 2.4.1 瓦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2.4.2 农林废弃物在煤气化过程中的应用 2.4.3 提高煤气化效率与降低污染物排放 2.4.4 瓦斯化技术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 生物质生物化学转化关键技术 3.1 厌氧消化技术 3.1.1 厌氧消化过程的微生物学基础 3.1.2 厌氧消化反应器类型(UASB、IC、CSTR等) 3.1.3 影响厌氧消化的关键因素(温度、pH、C/N比、底物浓度) 3.1.4 消化产物(沼气、沼渣、沼液)的提质与利用 3.1.5 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的厌氧消化应用 3.2 发酵制醇技术 3.2.1 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酶法、酸法) 3.2.2 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转化 3.2.3 酵母发酵与产酒工艺 3.2.4 其它生物发酵产物(丁醇、生物丁二醇等) 3.2.5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 3.3 生物转化其他产品 3.3.1 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酯交换法、微藻法) 3.3.2 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的生物合成 3.3.3 淀粉糖化与发酵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第四章 生物质混合能源利用与集成化技术 4.1 生物质与化石能源耦合利用 4.1.1 燃烧、气化耦合技术 4.1.2 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成本 4.1.3 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4.2 多联产技术 4.2.1 生物质能源化与物质化耦合 4.2.2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4.2.3 生物质气化联产合成气、电力、热能与化学品 4.3 集成化工艺设计与优化 4.3.1 系统性集成技术思路 4.3.2 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优化匹配 4.3.3 智能化控制与监测系统 第五章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工程案例与应用示范 5.1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案例 5.1.1 秸秆气化发电项目 5.1.2 秸秆热解制生物油与生物炭项目 5.1.3 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与应用 5.2 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案例 5.2.1 林业剩余物气化集中供热 5.2.2 木质废弃物热解生产生物质燃料 5.3 畜禽粪污及餐厨垃圾能源化利用案例 5.3.1 大型沼气工程与分布式沼气户用 5.3.2 粪污沼渣沼液肥料化利用 5.3.3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 5.4 区域性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5.4.1 示范项目介绍与运行分析 5.4.2 经验总结与推广建议 第六章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产业政策、经济性与环境影响评估 6.1 政策支持体系与发展规划 6.1.1 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解读 6.1.2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 6.1.3 碳交易与绿色金融 6.2 经济性分析与成本效益评估 6.2.1 生物质收集、运输、储存成本 6.2.2 各类转化技术经济性比较 6.2.3 项目投资回报与风险分析 6.3 环境影响评估与生命周期分析 6.3.1 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6.3.2 污染物排放控制 6.3.3 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 6.3.4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应用 第七章 未来展望与挑战 7.1 技术创新方向 7.1.1 新型催化剂与生物催化剂的开发 7.1.2 高效、低成本的分离与提纯技术 7.1.3 智能化、模块化装备的研发 7.2 产业化推广策略 7.2.1 完善产业链条,健全市场机制 7.2.2 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 7.2.3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7.3 政策法规的完善与调整 7.3.1 适应性更强的政策支持 7.3.2 严格的环境监管标准 7.3.3 推动绿色能源消费 7.4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7.4.1 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成本控制 7.4.2 技术成熟度与规模化应用 7.4.3 市场接受度与经济可行性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实际需求,深入剖析各项关键技术,并通过丰富的工程案例,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发展思路。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全面、深入地展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关于新能源技术的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的人量身定做的!我本来还担心那些复杂的理论公式看不懂,没想到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全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比如,书里详细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农户屋顶上的安装步骤和维护保养,连电费计算都掰开了揉碎了讲,让我这个“技术小白”也能心中有数。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到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比如沼气池的建设和管理,这可是我们农村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技术门槛高,不敢轻易尝试,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心里有底气了,甚至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地点和材料了。书里的图文并茂,操作指南清晰明确,完全就像请了个手把手的师傅在旁边指导一样,实用性不是一般的高。我已经准备推荐给村里的老乡们一起学习了,相信这书能实实在在帮我们把生活和生产都提升一个档次。

评分

我是一个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抱有极大热情的普通农户。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希望”。它没有渲染气候变化的危机,而是用一种非常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展示了农村能源转型的巨大潜力。书中介绍的那些分散式可再生能源技术,比如小型水轮发电和农村太阳能采暖系统,都强调了自给自足和社区化的特点,这与我们追求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理念高度契合。它详细对比了不同技术的初始投入与长期维护成本,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务实的结论:选择合适的,比盲目追求最先进的更重要。这种基于现实的、接地气的技术指导,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再觉得绿色能源只是大城市的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这本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指导我们实现乡村能源独立和绿色生活的指南。

评分

我是一名常年在外的建筑工程人员,对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非常关注。这本书虽然聚焦于能源,但其中关于能效提升和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探讨了如何将地源热泵系统与现有农房结构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结合,这对于未来的乡村改造项目来说,简直是宝贵的参考资料。书中对新型保温材料的介绍也十分专业,从导热系数到使用寿命都有详尽的数据支撑,而不是那种含糊不清的“环保材料”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在论述技术时,总是会同时提供相应的政策解读和补贴信息,这对于我们落地项目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技术再好,也得考虑经济可行性。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技术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严谨,读起来就像在上一门精心设计的专业课程。它没有急于展示高精尖的技术,而是从最基础的能源需求分析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认识能源结构的重要性。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对“能源梯级利用”的深入阐述。作者通过多个鲜活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一个能源项目的余热或废弃物转化为新的能源或有用资源,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理念。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让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安装一个设备,更学会了如何规划一个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语言风格上,它保持了一种学者特有的严谨性,但又不失亲切感,即使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原理,也能配上直观的流程图,让人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做到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评分

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书时,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毕竟市面上很多“技术”书往往是纸上谈兵,理论大于实践。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对“实用”二字的极致追求。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能源解决方案做了细致的区分和推荐,这一点非常贴合我们地域差异大的现实。比如,在风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它不仅讲解了小型风力发电机的选择标准,还深入剖析了并网和离网的不同方案及其优缺点,并附上了详细的成本核算表。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快速筛选出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利用方式。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农村实际生活痛点的精准把握,每一页都充满了解决问题的诚意,而不是空泛的说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