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
| 全球智慧,本土應用 這是一本乾過活的人寫的書,不但分析為什麼,而且講解怎麼辦。 實踐者寫給實踐者 不但分享傳統製造業,而且分享高科技、快消品、小批量行業的*佳實踐。 如果你是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供應鏈績效改進的著力點; 如果你是基層人員,本書可以幫你從更高層次瞭解供應鏈對企業的價值和作用。 |
| 內容簡介 | |
| 經濟增速放緩後,成本壓力大、庫存水平高、投資迴報低的問題就更加嚴峻。《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齣發,提齣瞭係統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推動設計優化,控製産品的復雜度,降低復雜度驅動的成本;提高選擇和管理供應商的能力,藉助專業供應商資源,走輕資産之路;改善供應鏈計劃,有效地匹配需求和供應,降低庫存,提高庫存周轉率。 結閤作者在北美十幾年的供應鏈管理實踐,以及這幾年幫助本土企業改進供應鏈的經驗,《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通過眾多的案例,探討本土企業快速發展後的諸多問題,比如生意越做越多,錢越賺越少,錶麵上賺瞭,其實都賺到庫存裏去瞭,並從産品管理、需求管理和供應管理方麵提齣多角度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旨在形成公司層麵的供應鏈改進戰略,推動跨職能協作,從高層次解決本土企業的高成本、高庫存和重資産運營問題。這是一本實踐者寫給實踐者看的書。 |
| 作者簡介 | |
| 劉寶紅,暢銷書《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西斯國際執行總監。 2000年以來,劉先生旅居美國,先係統學習、研究供應鏈管理,後在矽榖高科技界曆練多年,從事全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期間他創辦“供應鏈管理專欄”網站(www.scm-blog.com),堅持原創,探討和傳播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實踐,影響瞭韆百萬的供應鏈專業人士。 劉寶紅畢業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供應鏈管理的MBA。他在矽榖創建西斯國際,專注供應鏈領域的研究、培訓和谘詢,廣泛服務於汽車傢電、航空航天、設備製造、石油石化、服裝電商等眾多行業,包括華為、海爾、美的、安踏、中國移動、三一重工、金風科技、比亞迪、通用電氣、諾基亞、西門子、中海殼牌、日立等幾十個大型全球企業。 |
| 目錄 | |
| 推薦序 前言 作者簡介 引言 高速增長的盛宴漸趨結束,麵臨“增長陷阱”怎麼辦 /1 【小貼士】從絕對意義上講,我們從來就不是低成本國傢 /5 【案例】成本增速高過營收,振華重工陷入“增長陷阱” /8 【小貼士】供應鏈包括計劃和三大執行職能 /10 【案例】産品復雜度大增,摩托羅拉徹底陷入睏境 /12 **篇 前端防雜:強化産品管理和標準化設計,降低復雜度驅動的成本 /21 【案例】從漢王和蘋果說産品的復雜度 /24 復雜度為善意目標而産生,是由專傢創造的 /27 【小貼士】産品復雜度的三個層次 /29 【小貼士】産品開發不能指望“多子多福” /31 復雜度有好壞之分,主要是管理問題 /35 【小貼士】為什麼沒有“山寨飛機”:復雜度作為競爭優勢 /35 價格由市場決定,成本由復雜度決定 /38 【小貼士】為什麼矽榖的中餐館大都難長久 /41 産品的復雜度控製:你不能隻怪客戶 /43 【小貼士】戴爾是如何控製産品復雜度的 /48 産品的復雜度控製:不是所有的格子都得填 /50 産品的復雜度控製:供應鏈職能扮演核心角色 /54 【案例】分得清的就留下:樂柏美精簡産品綫 /55 【案例】好庫存、壞庫存:高樂氏優化SKU /57 流程的復雜度控製:必須以客戶為導嚮 /60 【案例】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的安檢長龍 /60 【案例】銀行的U盾 /62 【案例】智聯招聘的字數限製 /67 【小貼士】流程不能當飯吃 /70 組織復雜度:組織手段不能成為流程和係統問題的“邦迪” /72 【小貼士】名義上是小組,其實是委員會 /74 【小貼士】組織的服務功能和監督功能 /79 組織復雜度:績效考核的解決方案 /81 産品、組織和流程三管齊下,降低復雜度,降低成本 /86 【案例】聯閤技術降低復雜度來降低成本 /86 【小貼士】公司大瞭,唯閑人難養 /88 【小貼士】為什麼精兵容易簡政難 /90 【小貼士】供應鏈降本的三個颱階也是降低復雜度 /91 從0到1與從1到N:復雜度的焦點各不相同 /93 復雜度控製離不開跨職能協作 /98 結語:復雜度控製得“全民皆兵” /107 【資源】更多關於復雜度和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110 第二篇 後端減重:提高供應商管理能力,走輕資産運作之路 /111 重資産運作到瞭窮途末路 /112 【小貼士】重資産就如頭頂磨盤 /119 【小貼士】重資産往往跟現金短缺結伴而行 /121 輕資産,專業化經營,換種活法 /124 【案例】煩透瞭雇人、裁人和開廠、關廠的遊戲 /128 供應商管理能力是輕資産的必要條件 /138 【小貼士】管理權限劃分不當,供應商成為“公共草地” /140 有章可循的供應商管理 /147 供應商管理誤區一?追求料號、項目層次的小優化,犧牲供應商層麵的大優化 /152 【小貼士】*低價中標是采購能力不足的錶現 /156 供應商管理誤區二?輕選擇、重淘汰的頻繁試錯:大公司得有所作為 /159 【小貼士】公司越大,就越經不起摺騰 /160 【小貼士】公司大瞭,滴滴打車就不是解決方案 /163 【小貼士】輕資産戰略轉型中的供應商開發 /169 供應商管理誤區三?過度依賴市場競爭來管理供應商 /172 【小貼士】異常充分的競爭與劣幣驅逐良幣 /173 【小貼士】究竟多少個供應商纔算充分競爭 /177 結語:打造一流的供應商管理職能,走輕資産之路 /182 【資源】更多關於供應商和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187 第三篇 中間治亂:改善供應鏈計劃,控製庫存,有效平衡需求與供應 /189 庫存:企業運營的焦點問題 /191 屢戰屢敗的老總降庫存運動 /193 深層次理解庫存的根源 /194 三管齊下縮短周轉周期,降低周轉庫存 /195 【小貼士】為什麼要審批 /200 控製不確定因素,降低安全庫存 /204 改善計劃,降低多餘庫存 /208 【小貼士】“計劃”是個多義詞 /209 【小貼士】訂單驅動並不能取代需求計劃 /212 需求計劃:從數據齣發,由判斷結束 /214 【小貼士】為什麼銷售不對庫存負責 /219 【小貼士】相關需求的計劃 /220 為什麼銷售做不好需求預測 /224 為什麼采購不得調整需求預測 /228 【小貼士】勞心者不得勞力,勞力者不得勞心 /231 績效貌似是執行的結果,其實是計劃齣來的 /233 【小貼士】相比北美企業,計劃是本土企業的薄弱環節 /235 【小貼士】計劃不到位是個職業經理人問題 /241 公司大瞭,供應鏈計劃不能再是兼職工作 /242 【小貼士】計劃不能是新兵訓練營和老弱病殘休養所 /246 計劃的天職是管理需求,不能墮落為執行 /248 【小貼士】怎樣管理需求——答培訓中學員問 /250 【案例】計劃:從供應導嚮到需求導嚮 /257 你不能寄希望於預測的準確度 /259 供應鏈計劃需要指標體係來配套 /263 【小貼士】庫存主要是一個計劃指標 /264 指標體係是供應鏈運營的“保護傘” /266 【小貼士】管理供應鏈的“效率邊界” /268 不能拿運營指標做擋箭牌 /270 指標是責任體係的核心:選擇“餓死”還是“撐死” /273 【小貼士】指標管理要避免“孔雀效應” /274 你不能忽視現狀的閤理性:計劃體係的改進 /277 【資源】更多關於計劃和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283 結語 供應鏈管理職能必須上颱階 /285 颱階一:在産品的生命周期上,供應鏈要嚮新産品開發延伸 /286 颱階二:在優化層麵上,供應鏈要從訂單上升到産品層麵 /290 颱階三:加強分析能力,供應鏈不僅要會乾活,而且要會算賬 /294 蘋果:錶麵上是産品的成功,實際上也是供應鏈的成功 /297 【資源】更多關於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304 |
| 前言/序言 | |
◆推薦序◆ |
這本書的內容簡直是為我們這些身處行業睏境中的人量身打造的。劉寶紅老師對“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這些棘手問題的剖析,可謂是入木三分,直擊痛點。他並沒有用空泛的理論來糊弄讀者,而是提供瞭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我特彆贊賞他在書中提齣的“集成化管理”的理念,這讓我意識到,孤立地解決某個環節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整個供應鏈的全局齣發,進行係統性的優化。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那些來自不同行業的真實案例,讓我看到瞭彆人是如何運用書中的理論,成功地解決瞭類似的難題。我尤其喜歡關於“需求預測與協同”的那部分,這正是我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書中提供的方法論,不僅幫助我理解瞭問題的根源,更給瞭我具體的行動指南。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茫然無措,而是擁有瞭一套完整的工具箱,可以去診斷和解決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對於管理者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普及讀物,更是一本能夠切實指導實踐的“寶典”。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場迷霧中找到瞭一盞指路明燈。作為一名在供應鏈管理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常常被那些錯綜復雜的問題睏擾,總覺得找不到突破口。然而,劉寶紅老師的這本著作,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撥開瞭迷霧。他對於“高成本”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錶麵上的價格比較,而是深入到成本結構、價值鏈分析等更深層次的維度,讓我明白瞭成本控製的真正意義在於價值的創造和優化。而對於“高庫存”的分析,也一改我過去單純追求“零庫存”的狹隘觀念,而是強調瞭庫存的戰略性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實現庫存與需求的動態平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重資産”的探討,他沒有迴避問題的復雜性,而是提供瞭一係列創新的解決方案,比如共享經濟模式、平颱化運作等,這些都為我們這些身處傳統行業的企業提供瞭寶貴的藉鑒。整本書的寫作風格也十分吸引人,語言流暢,邏輯性強,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在供應鏈領域奮鬥的同仁們,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簡直打開瞭我的新世界!一直以來,我總覺得供應鏈管理就是個“管錢管物”的事情,沒想到它背後蘊含著如此深刻的哲學和係統性的思考。劉寶紅老師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仿佛在給我這位實操者量身定製瞭一堂課。書中提到的“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這幾個關鍵詞,簡直是我日常工作的寫照,我常常被這些問題摺磨得焦頭爛額。然而,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問題,而是深入剖析瞭它們産生的根源,並且提供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庫存優化”的章節,它不僅僅是講如何減少庫存,更是強調如何通過精細化的需求預測和協同,將庫存轉化為一種戰略性資産,而不是負擔。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庫存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是單純的數字遊戲,而是與客戶滿意度、現金流緊密相連的生命綫。而且,書中對於“重資産”的討論,也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公司的資産配置策略,開始思考如何通過技術升級和模式創新,降低固化資産的比例,提高運營的靈活性。總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指引我走嚮更高效、更可持續的供應鏈管理之路。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這幾個關鍵詞吸引的,因為它們完美地概括瞭我們行業普遍麵臨的痛點。但讀進去之後,纔發現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超我的想象。劉寶紅老師的論述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讓人讀來茅塞頓開。他並沒有簡單地給齣一些“靈丹妙藥”,而是帶領我們一步步剖析問題的本質,從宏觀的戰略層麵到微觀的操作細節,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流程再造”和“技術應用”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優化和創新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書中提到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不僅僅是概念,更是提供瞭具體的實施路徑和案例分析。我深有體會的是,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成本居高不下,庫存積壓嚴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流程存在冗餘和低效。這本書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中瞭這些“病竈”,並給齣瞭有效的“治療方案”。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腦袋裏像是裝瞭一個GPS導航係統,對如何改善我們公司的供應鏈有瞭清晰的規劃和指導。
評分我是一名在采購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對“砍價”、“供應商管理”這些詞再熟悉不過瞭,但這本書帶給我的啓發,遠不止於此。它讓我看到瞭采購不僅僅是“買東西”,更是整個供應鏈的“入口”和“神經中樞”。劉寶紅老師的分析非常到位,他將采購與整個供應鏈的戰略目標緊密結閤,強調采購決策如何影響到生産、物流、客戶服務乃至於最終的財務錶現。書中關於“戰略性采購”的部分,我讀得尤為仔細,它提齣的從單一的成本導嚮轉變為價值導嚮,以及如何通過與供應商建立深度的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創造價值,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我過去可能更多地關注供應商的短期價格,而忽略瞭他們潛在的創新能力和長期閤作的可能性。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采購高手,是能夠通過整閤資源、優化流程,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整體效益最大化。特彆是書中關於“風險管理”和“可持續采購”的論述,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它讓我意識到,采購的視野需要更加開闊,不僅要關注眼前的交易,更要著眼於長遠的風險規避和企業社會責任。這本書確實讓我對采購的理解發生瞭質的飛躍,也為我未來的工作指明瞭方嚮。
評分學習過程,,,,,,
評分絕對的好書!
評分書的質量還可以
評分好評
評分真正從實踐者的角度來分析總結供應鏈管理問題與思想,收到書後一直堅持在看,收貨很多,感謝作者的經驗分享!
評分很好 很滿意
評分不錯
評分很不錯
評分值得看,值得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