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一看就懂

体检报告一看就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玉清 编
图书标签:
  • 体检
  • 健康
  • 医学
  • 科普
  • 指南
  • 报告解读
  • 预防
  • 养生
  • 家庭健康
  • 疾病预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易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2936
版次:1
商品编码:104447773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由医学名家主编,涉及的素材丰富,科学性强。内容结构设计贴切读者实际需求,照顾到上班族、老年人、孕妇等人群的一般体检需求,也提供了在家就可开展的体检项目,并在附录中收入了体检表中常见计量单位与英文术语的中文释义。   内容推荐 本书把严肃的科学理论和医学术语融会贯通,化为大家都明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健康体检、预防保健、病理解析等各方面的知识。从如何认识健康体检出发,通过对体检每一个项目深入浅出的介绍来揭示体检报告中所涉及的各个指标项、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并且对体检中所遇到的常见病做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灵活地运用了巧妙评说,把读者引向科学保健之路。本书可供工薪族、老年人、孕妇等人群日常体检时参阅。 作者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亚健康科主任,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临床20余年。擅长应用中医辨证、体质辨识、西医诊疗疾病,特别对慢性病、疑难复杂性疾病的中医体质调整,应用中药内治、外治、养生调护等颇有研究。擅长治疗的疾病有:亚健康状态、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血栓相关性疾病、各种免疫性血管病、及高脂血证、高尿酸血证、高粘血证、肥胖证及女性早衰现象。 目录

第**章与身体来一次健康旅行 1

健康5分钟,从头到脚做一次彻底评估 2

跟着医生做体检,定期检查好处多 5

玩转医院的体检流程图 7

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 9

健康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12

第二章身体究竟怎么了,小毛病与大隐患 21

一个小感冒潜藏大危险 22

血糖指标也要命 23

可怕的心跳紊乱 25

一个头晕隐藏的生命危机 26

不可忽视的肚子疼 28

第三章探究仪器真本领,医生陪你轻松做体检 31

心电图检查 32

血压检查 38

人体成分检查 42

心理压力检查 45

骨密度检查 50

肺功能检查 53

热断层扫描检查 56

B超检查 57

X射线检查 63

CT检查 66

磁共振检查 69

电子胃镜检查 70

第四章解读常规体检项目,检查做到心中有数 73

血常规检查,扎针并不可怕 74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的秘密 76

粪便检查,便中探虚实 79

血型检查,危急时刻救命的信息 81

体液检测,助你发现疾病信号 83

糖及其代谢物测定,远离高血糖 88

血脂测定,让人体高速路永葆畅通 90

乙肝检查,远离“大三阳” 92

肝功能检查,为“化学工厂”定期排雷 95

肾功能检测,给身体的“净水机”来个小保养 98

甲状腺功能检查,远离“粗脖子” 101

免疫学检查,测出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 104

血液流变学检查,看看你的血液黏稠度 106

肿瘤标志物检测,让肿瘤君滚蛋吧 108

第五章体检不花冤枉钱,对病选科才健康 113

内科体检,让心肝脾肺肾来次大曝光 114

外科检查,由表及里发现潜在疾患 116

眼科,让你看得清楚明白 119

骨科检查,让肢体永葆灵活自如 122

口腔科检查,牙好胃口才好 124

耳鼻咽喉科检查,牵一发而动全身 126

皮肤科检查,通过皮肤看健康 129

妇科检查,让健康女人远离宫颈疾病 130

第六章正确孕检让宝宝更健康 133

孕检方案及内容 134

生殖系统检查——排除妇科疾病的威胁 136

围生期保健检查——简单而重要的物理检查 138

血、尿常规——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140

糖筛,排除妊娠期糖尿病隐患 142

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不可缺少的乙肝五项检查 144

凝血四项——预测出血风险 146

夫妻血型测定——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149

口腔检查,怀孕前就需未雨绸缪 151

染色体筛查——优生优育的科学手段 152

B超检查报告,及时掌握胎儿健康 154

脱畸全套检查——不可忽视的孕前检查 157

第七章给老爸老妈**特殊的体检 161

高血压,老年人的头号心血管疾病 162

冠心病,健康的“定时炸弹” 165

糖尿病,不再是富贵病 167

肿瘤筛查,提前发现癌变的蛛丝马迹 170

第八章轻松读懂自己的体检报告 173

血常规 174

尿常规 176

便常规 178

糖代谢相关指标 179

心血管危险新指标 180

血液流变学监测指标 182

肝功能指标 184

肾功能指标 185

血电解质指标 186

甲状腺功能指标 188

骨密度指标 189

免疫功能指标 190

人体成分分析 191

平衡功能测试 193

肿瘤标志物解读 195

第九章省钱省心省力在家做好日常体检 199

体温检查 200

脉搏检查 201

呼吸功能和体力测试 202

皮肤检查 203

指甲和舌头检查 204

血压检查 205

肥胖度检查 206

尿液检查 207

粪便检查 208

乳房检查 209

亚健康检查 210

附录1 体检表常用计量单位 211

附录2 体检表英文术语全译解释 212

参考文献 216


前言 健康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也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有人对健康曾经做过一个形象比喻:健康是人生大写的“1”,其他的如地位、金钱、房产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0”即使再好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与健康如影随形的是疾病,它是对人类健康大的威胁。因此,要想健康,关键的就是要消除疾病。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未雨绸缪是一种上佳的做法,这在医学中叫作“治未病”。与小毛病久拖不治,后酿成顽疾去“亡羊补牢”式地花大把的财力、人力救治相比,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预防,提前检测到身体的疾病信号并给予适时关注,则更为明智,也更为经济。在没有患病之时就提前防御,不但是医生所追求的高境界,也是普通大众在自身健康上的“投资”渠道。要提前发现潜在的疾病信号,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查是有效的手段。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做一个详细的体检,来一次透彻的评估,定能实现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单位都开始注重体检,但是其中有不少人在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仅仅是翻翻了事,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也不去重视。这一方面是对自己健康的盲目自信所致,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缺乏医学常识。如果不深研细究体检报告的数据和结论,那么再细致的体检也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无法实现提前发现疾病隐患的目的。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不但要重视体检,更要重视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指标,以及后续干预等,进而积累自己的健康大数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体检,轻松读懂体检报告,我们特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由彭玉清主编,张宏君、陈立军、刘薇、李海涛、蔡三军、王龙、张新祺、张文杰、王征、潘颍、王忠和、王亮、孙学宏、张前进、张华、孙秀清、王春霞、王小凤、张绥青、冯俊清、郭晓燕、刘占清、刘春慧、孙波、蔡沐芸、石刚、王美莲、刘羊换、李二涛、王建斌参与编写工作。全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和语言,解释了体检报告中各种晦涩难懂的数据和结论。同时,还普及了诸多常见疾病的预防、日常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等知识。因此,本书不但能帮助读者了解健康体检,更适合放置在床头枕边,闲暇时翻翻,增加对疾病的预防知识,树立健康新观念。编者
《健康体检:预见未来,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健康已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事业的成功、物质的富足,却常常忽略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当疾病悄然来袭,我们才追悔莫及。然而,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就如同为我们的身体绘制一张详尽的“地图”,它能帮助我们洞察潜在的健康风险,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从而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将健康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本书将带您深入了解健康体检的全貌。 它不是一份冰冷枯燥的医学报告,也不是一次被动的身体检查。相反,它是一次与自己身体深度对话的机会,是一次对未来健康负责的投资。通过系统地解读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指标,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自身当前的健康状况,发现那些潜藏的“健康隐患”,并为未来的健康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您是否曾面对体检报告,被那些陌生的专业术语弄得眼花缭乱? AST、AL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这些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一一解析这些关键指标。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个指标的正常范围、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的健康问题,以及它们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下的特殊意义。您将学会如何区分“临界值”与“异常值”,理解“轻度升高”与“严重异常”之间的区别,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避免对潜在风险的忽视。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您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的健康管理。 体检报告只是一个起点,它揭示了问题,但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的健康管理框架,涵盖饮食、运动、睡眠、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您将学习如何根据体检报告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例如,如果您的血脂偏高,我们将为您推荐具体的饮食调整建议,包括哪些食物应该少吃,哪些食物应该多摄取,以及合理的烹饪方式。如果您的血糖处于临界值,我们将为您介绍科学的运动方案,帮助您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本书不仅关注常见的健康问题,还将深入探讨一些更具深度的健康议题。 例如,您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癌症的早期筛查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体检识别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信号。我们将探讨如何解读基因检测报告,了解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并为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我们还会触及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重要生理系统,帮助您理解这些系统在体检报告中的体现,以及如何通过日常保健来维护其正常功能。 体检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本书将强调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并帮助您建立一套科学的随访和复查机制。您将学习如何根据医生的建议,安排下一次的体检时间和项目,以及在两次体检之间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和健康管理。我们还将分享一些成功案例,讲述那些通过定期体检,成功发现并战胜重大疾病的真实故事,以此来激励您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 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健康体检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本书将适时介绍一些新兴的体检技术和理念,例如无创性检查、基因筛查、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健康评估。您将了解这些新技术如何为我们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健康信息,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来服务于我们的健康。 本书并非旨在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而是作为一本贴心的健康助手,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更有效地与医生沟通。 我们鼓励您在阅读本书后,带着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问题,与您的医生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医患双方的紧密合作,我们一定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掌握健康,就是掌握未来。 拥抱健康体检,就是拥抱一个充满活力、充实快乐的人生。本书将是您开启这段健康旅程的得力伙伴,它将为您揭示健康的奥秘,点亮通往健康之路的灯火,让您在人生的长跑中,步伐更加稳健,生命之花更加璀璨。 内容涵盖: 基础指标解读: 血常规: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计数与分类,了解贫血、感染、出血等问题。 尿常规: 尿蛋白、尿糖、尿潜血、红细胞、白细胞等,洞察肾脏、泌尿系统及代谢状况。 肝功能: AST、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评估肝脏的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 肾功能: 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 血脂: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揭示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糖: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 电解质: 钠、钾、氯、钙、镁、磷等,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 甲状腺功能: T3、T4、TSH等,评估甲状腺激素水平,了解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解读: X光片: 胸部X光、骨骼X光等,用于观察骨骼、肺部等结构。 B超(超声波): 腹部B超、盆腔B超、甲状腺B超、乳腺B超等,无创性观察器官形态和内部情况。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身体各部位CT扫描,提供更精细的横断面图像。 MRI(磁共振成像): 身体各部位MRI扫描,对软组织显示更佳。 肿瘤标志物筛查: AFP(甲胎蛋白): 常用于肝癌筛查。 CEA(癌胚抗原): 可用于筛查多种消化道肿瘤。 CA19-9: 常用于胰腺癌、胆道癌筛查。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男性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指标。 CA125: 女性卵巢癌筛查指标。 其他相关肿瘤标志物。 心血管系统评估: 心电图(ECG): 记录心脏电活动,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脏B超: 评估心脏大小、结构、功能及瓣膜情况。 颈动脉超声: 评估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预测脑血管疾病风险。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 糖化血红蛋白: 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晴雨表”。 胰岛素、C肽: 评估胰岛素分泌功能。 骨密度检测: 评估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 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检测。 优生优育及女性健康: 妇科检查: 子宫、卵巢、宫颈等。 乳腺检查: 乳腺B超、乳腺钼靶。 优生优育相关检查。 其他重要检查: 眼科检查: 视力、眼压、眼底等。 耳鼻喉科检查。 口腔科检查。 肺功能检查。 胃幽门螺杆菌检测。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调理: 根据各项指标异常,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 运动方案: 推荐适合的运动类型、频率和强度。 睡眠管理: 改善睡眠质量。 心理调适: 压力管理与情绪疏导。 戒烟限酒建议。 体检报告的后续管理: 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 复查与随访的意义。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如何应对体检中的“临界值”与“小问题”。 解读体检中的“阴性”与“阳性”结果。 本书将以细致入微的笔触,耐心解答您在体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疑问,为您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解读体检报告的书,更是您通往健康长寿之路上的贴心向导。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体检报告,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件让人感到一丝不安的事情,即便大多数时候报告结果都显示正常。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数值,总让我觉得难以把握。我曾尝试过在网上搜索一些解释,但信息碎片化且专业性很强,往往越看越糊涂。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涉及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案,也没有推荐任何“神奇”的保健品。它只是非常纯粹地专注于“解读”。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个指标的背景介绍,它不仅仅告诉我这个指标代表什么,还告诉我这个指标在身体中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某个指标会发生变化。这本书也帮助我建立了一种“风险意识”,但不是那种不必要的恐慌,而是建立在科学理解基础上的、对自身健康负责任的态度。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如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有效的健康建议。它让我不再害怕体检报告,而是将其看作是我与身体对话的重要工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的这本书,最初并没有抱着能解决我具体健康问题的期待。我一直觉得,健康领域的信息太杂乱,而且很多文章都充满了贩卖焦虑的成分。我更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基础知识”,一种能够让我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健康信息的能力。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就像一本“健康领域的通用语言手册”,让我能够读懂那些医疗专业人士用来描述我们身体状况的词汇。我没有从书中找到任何关于如何治疗某个疾病的指导,也没有学习到任何具体的饮食禁忌或者运动方案。但是,它让我明白,体检报告中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指标,都承载着关于我身体的真实信息。它让我学会了区分“正常”与“异常”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某些“稍微异常”的数值,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惊慌失措。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赋予了我一种“独立判断”的能力,让我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分析。它就像一个工具,让我能够更好地与医生交流,也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网络上各种健康建议,不被轻易误导。

评分

终于找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健康指南!一直以来,拿到体检报告,就像在看天书一样,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各种箭头和数字,让我无从下手。即使医生简单解释几句,回家后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救星!它的优点在于,没有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直击痛点,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步拆解体检报告的奥秘。从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到异常指标可能意味着什么,再到下一步该怎么做,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不会一下子就把你淹没在信息洪流里。而且,这本书还穿插了一些真实的案例,让我更能感同身受,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看似微小的数值波动,也需要引起重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终于掌握了与医生沟通的“语言”,下次体检,再也不用一脸茫然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哪些生活习惯需要调整,这对于我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绝对是每个关注健康的人必备的读物,强烈推荐!

评分

我之前对体检报告总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拿到报告,看到一些红色的标记,心里就犯嘀咕,但具体是什么原因,报告上通常不会写得太细。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这个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没有讲到任何具体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给出任何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改善某项指标”的详细食谱。它的核心在于“解释”,将那些专业名词背后的逻辑讲清楚。比如,书中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血脂升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而不是简单地说一句“血脂高要警惕”。它也详细地讲解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参考值差异,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这本书让我明白,体检报告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身体向我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我学会了如何更细致地去观察报告中的每一个细节,去理解每一个指标背后的生理机制。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能够更主动地去配合医生的建议,而不是一头雾水。

评分

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关于解读体检报告的书籍,但说实话,我购买它的初衷并非我一开始设想的那么直接。我一直对健康管理颇感兴趣,但总觉得缺少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理解那些繁琐的数据。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认知上的空白。它的内容没有涉及疾病的治疗,也没有提供具体的养生秘方,而是专注于“理解”本身。书中通过大量的图表和通俗的比喻,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它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比作“身体的信使”,将各项检查指标比作“身体的晴雨表”。这种类比非常巧妙,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它们在身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的变化所代表的意义。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信息,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分析。它鼓励读者在了解各项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更全面的自我评估。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不再畏惧体检报告,而是将其看作是了解自己身体的一扇窗户,一幅详细的地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