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转向自我:近代中国政治思想上的个人
评分不错的书,可以参考。
评分根据杨贞德女士的研究,胡适“一方面否定儒家政治秩序,另方面却在考量政治问题时,仍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注重个人的识见和自我要求”。即使在评论美国政治的时候,他也认为:“凡服官行政之人,必先求内行无丝毫苟且,然后可以服人,可以锄奸去暴。”这与传统儒学框架中的圣君贤相,垂范天下的政治理想的确十分相似。胡适曾声称“改良政治要先从思想文艺下手”,意即要离开肮脏的政治,从根本上改良政治;但是在1921年又主张“好政府主义”,积极支持“好人内阁”。无论是否支持文人从政,背后都是一贯的思维,即清明有为的政治必须以忠良秀异者为必备前提。
评分作者简介 杨贞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史学博士,现任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从“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刘师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实验主义、儒家思想与中国民主——郝大维与安乐哲“儒家民主说”的省思》、《“中体西用”——晚清朝中礼法争议及其意涵》等论文多篇。
评分三联的这套丛书值得推荐,从茅海建的书开始
评分第七章 自由的取舍:陈独秀走向共产主义之路
评分作者是中研院的,思想史著作
评分囤书,慢慢看看!
评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中清楚得见一种吁求个人转向自我、从事自我改造的共同倾向。中国知识分子在寻求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解答上,从政治和社会领域转向了个人,强调个人的思想和态度在其中的重要性,强调以个人的自我改造作為迎向新局的基础。正是这一转向自我的取向,与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和进化史观相结合,共同构筑出近代中国思想上“个人”论述的基本型态。本书主旨即在说明这一“个人”论述的内涵,及其於梁啟超、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思想中的不同具体展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