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段写1996年国交的改革,大概是引起争议较多的,作者大概对中央乐团改建国交持基本否定态度,所以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老乐团成员的不满。
评分最近在读香港学者周光蓁酝酿二十载,筹备并写作达十年之久的六十万言专著《中央乐团史》。此书巨大巨厚,图文并茂,正史野史兼具,推荐爱乐者收藏之。
评分韩中杰先生的序言里也说,他现在反省,认为当时与吴祖强、李德伦三人共同支持乐团易帜,不见得正确。因为中央乐团已经存在了四十年,是一个有历史有传承的金字招牌,不应该轻易改掉。中央乐团改国交后,将合唱团甩掉,严良堃从此拒绝与国交合作,直至陈佐湟离职。
评分首次知道此书是在某网站搜 "中央乐团" 四个字时无意中发现的. 那一版本也是三联版的, 但因为只能见到封面, 无法见到内页, 而封面上的字体均为繁体字, 故不知内文用字为繁体或简体. 这一版的书名为 < 中央乐团史1956--1996 >, 另在书的腰封上以繁体大字标示: 中华首个国家交响乐团集体传说. 封面完全被一张黑白照片所占据. 当时我便看上了此书, 只是由于价格原因未能将其买下. 同样是在无意的情况下, 也是无意中搜 "中央乐团" , 竟意外地发现了三联的现在这一版本, 只是书名变为了 < 凤凰咏---中央乐团1956---1996 > . 这一版本分为上,下两册, 其中上册是乐团的成长史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坎坷经历; 下册则以图版为主, 约占下册的三分之二篇幅, 另三分之一为附录1--附录6, 其中附录1至附录5分别为乐团40年期间的大事记, 演出一览表, 演职员表, 录音一览表和外国交响乐队访华一览表, 此外另有40年间CD唱片---解说, 所有这些极具史料及文献价值. 下册的主体---图版部分则是演出剧照, 海报以及各类节目单, 包括中外的, 新的与老的, 早期报纸上那种比较简陋的和折页式的, 还有唱片封套照片以及刊载有乐团活动消息的报影, 所有这些, 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繁体版本则为全一册. 从书的侧影看, 内页部分中, 间或有不少铜版纸穿插其间, 估计(只是估计)那上面印的就是下册中的图版部分.只是将上下二册合为一册了.所以,新版与繁体字版的内容应该是一样的.其实我觉得新版还是不分册的好,将现在下册的图版部分分散在上册中,使人看着不但有图文并茂的感觉,在版面上也显得活泼一些.现在的下册三分之二为图版,这就不由得使人觉得似乎好像在凑数一般(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书的印刷也很好,内文用纸光洁细腻,这就保证了照片部分异常清晰.两点小遗憾:1,照片用纸不是铜版纸;2,所有照片均为黑白照.除此之外,均好.最后说一下装订的问题.我收到的两本书整体还行,只是上册有些"小"问题:当我把书摆在水平面上时,我从书的左下角方向俯看书脊这一平面,便会发现书脊这一"面"并不在同一平面中,如果想使其处于同一平面中时,则须用右手捏住书的右下角,大拇指稍用力向前轻推,这时书脊这一面才会处在同一平面中.但此时封面的右上角不但会鼓起来,而且整本书则在水平方向上不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中了.也就是说封面这一平面与书脊这一平面,两个平面相互不能垂直.此现象在木工的行话里应叫做"角楞".另外,封面左侧有数个横向的起伏纵贯上下,不甚平整,是为装订之原因.再有就是胶太薄,当书页从中间打开时,书脊已呈圆弧状,此无疑为一缺陷.
评分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其实大多时候是瞎折腾,国交成立十多年,艺术总监一个一个地蒸发,搞到现在连个演出季都没有,这肯定不能说改革是成功的。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好评
评分前几天拿到了《中央乐团史》,粗粗地翻了一下。这本书写了中央乐团从1956年到1996年的历史,有许多以前不了解、不知道,也没有人写的事情。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