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法国旧制度的崩溃
评分伺攏子
评分不错的书,值得参考。冯承钧(1887—1946)湖北夏口(今汉口)人,字子衡。早年留学比利时。后赴法国巴黎大学,主修法律。1911年获索邦大学法学士学位。续入法兰西学院师从伯汉学家伯希和。冯承钧归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由于冯通晓法文、英文、比利时文、梵文、蒙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兼及古回鹘语、吐火罗语和蒙语八思巴字,并精通中国史籍,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言学和考古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遂在史地研究考证方面卓然成家。毕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边疆史,著译等身,是民国时代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冯承钧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是中外交通史。为了探明中国与南洋的交通,译出伯希和的《郑和下西洋考》,这是研究郑和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同时还译出伯希和的《交广印度两道考》、费琅的《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并为随同郑和出使的马欢、费信两人所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二书作了校注。后来他写成了《中国南洋交通史》一书。此外还将古代记述海外情况的著作,包括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清人谢清高的《海录》和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等,一一作注,并译出法人希勒格的《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沙畹的《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等,又写成《景教碑考》、《历代求法翻经录》和《西力东渐史》等书。冯承钧学术研究另一个重点是中国边疆的历史地理,译出法人色伽兰的《中国西部考古记》、郭鲁柏的《西域考古记举要》和沙畹的《西突厥史料》等书,其中沙畹所著为研究西突厥史的重要典籍。他还广为搜集史料编成《鄯善事辑》、《高昌事辑》等,并写成《辽金北边部族考》等书。冯还精于元史和蒙古史,译有法人格鲁赛的《蒙古史略》、布哇的《帖木儿帝国》、牟里的《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特别是瑞典著名的蒙古史学者多桑用法文写成的名著《蒙古史》,因卷帙浩繁,一般译者视为畏途,冯以二三年时间将它全部译成汉文,为研究元史及蒙古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还采用法人沙海昂的注本,将《马可.波罗行纪》译出,成为此书当时最完备的译本,流传甚广。冯承钧所译各书大都冠有译者序言,对原书疏误处都加以整理,对书中史料论点有疑点或遗漏的都一一加注或补正。冯治史范围涉及汉、唐、宋、明,涵盖哲学、艺术、语言、宗教。译著各书,除专著外,有关中外交通、中国边疆史地及其他杂着的单篇又汇成《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共计9编(册)。晚年所著论文数十篇,由弟子编成《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近年商务印书馆重印了冯先生的译著《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1~5编)、第二卷(6~9编)(商务1962年版,1995年再印),并编印了《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三卷。此三卷书,基本收进了冯承钧篇幅较小的译著中的主要部分。
评分非常年代:罗斯福夫妇在二战岁月中¥39.60(8.8折) 《非常年代》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编年史”。它生动的再现了现代美国诞生过程中这个国家及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多莉丝·基恩斯·古德温以其入木三分的笔触以及一位小说家的匠心和深邃,向读者展示了...
评分不错。
评分中国边疆的历史地理
评分第十三章 伊比来利亚和意大利各国
评分第九章 欧洲的外交关系
评分第十章 哈布斯堡各领地和德意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