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八四〇—一九四九)(插圖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的經典,曾經榮獲中國國家圖書獎、上海市圖書獎一等獎。直至,它仍然是中國近代史領域的z u i 好的導論性著作。
本書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凝聚了史學家陳旭麓先生數十年心血。本書不僅考察了近代社會經濟結構和政治結構的變革,而且考察了城鄉基層組織的演變,以及不平等條約激起的社會變化;不僅研究了中國近代社會變化的內部因素,而且尋找出外部衝擊引起的社會習尚的改變;不僅論述了政治思想、哲學、文學等方面的變革,而且分析了歐風美雨影響下的社會心態的變化。全書充滿激情而又思辨的論述、勾畫出中國近代社會百年的新陳代謝和急遽變革。
作者簡介:
陳旭麓(1918—1988),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史學家。原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副理事長。一生致力於中國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著稱。
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錄》《浮想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其中《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浮想錄》被譽為新時期「中國本土史學的標誌性文本」。另外,不少論著被譯成俄文、英文、日文等。除學術研究外,陳旭麓還悉心培育學術後進,其不少學生已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骨幹。
更多資料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語言版本 中文(繁)
頁數 424 頁
版次 第 1 版
裝幀 平裝
作者 陳旭麓
出版社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 9789888420506
分類 歷史 > 中國歷史 > 中國近代史
这是一部让人读了之后,对近代中国的认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著作。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为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绘制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陈旭麓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视角,将1840年至1949年这百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描绘得淋漓尽致。从屈辱的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驱动这些变迁的深层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层面。他笔下的中国,不再是简单的“落后挨打”的形象,而是充满了内在的张力与活力,在痛苦与挣扎中孕育着新生。尤其是书中对“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阐释,更是点睛之笔,让读者深刻理解了中国社会在近代所经历的脱胎换骨的革命性变革。插图的加入,无疑为本书增添了极强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生动的图示,将文字中的历史场景具象化,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亲眼见证那些伟大的变革。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震撼,是对历史的重塑,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再认识。
评分翻开这本书,就像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迎面而来的是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1840年那一声炮响,仿佛还回荡在耳边,作者用抽丝剥茧般的笔触,将近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动荡与深刻变革,娓娓道来。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发生了什么”,更是在探讨“为什么会发生,又将走向何方”。书中对于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的剖析,以及如何与外部世界发生碰撞,都极其生动。你可以感受到旧制度的崩塌,感受到新思想的萌生,感受到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图存之道而进行的艰辛探索。那些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关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关于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都被描绘得立体而丰满。特别是对于“革命”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历经磨难后,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与自我革新的勇气。这本书并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历史温度,读来令人深思,也让人对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中国的近代史会如此复杂,如此充满矛盾?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算真正窥见一丝端倪。作者的文字,与其说是叙述,不如说是引领。他引导我们去观察那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如何汇聚成改变历史洪流的巨浪。从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那一刻起,中国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这本书细腻地展现了这种转型所带来的痛苦与阵痛,无论是社会结构的瓦解,还是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都描写得触目惊心。然而,更令人振奋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苦难的描绘,他更着力于展现中国人民在逆境中的不屈抗争与顽强探索。民族工业的兴起、新式教育的萌芽、革命思潮的涌动,这些都如同黑暗中的星火,预示着新生的希望。书中对于各种思想流派的梳理,也让我看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与伟大贡献。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思想洗礼,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被忽略或被简单化的历史,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和不息力量。
评分这部书,绝对不是那种一眼看完就丢进角落的读物,它的价值在于能够让你反复咀嚼,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作者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笔触,描绘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也充满了希望与新生。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到辛亥革命的呐喊,再到新中国成立的曙光,每一个阶段都仿佛被作者赋予了生命。他不仅仅是在陈述历史事件,更是在剖析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动因。你会看到,传统社会的根基是如何被动摇,新的思想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无数中国人民又是如何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扮演着推手和承受者的角色。书中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的深入探讨,让你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近代中国为何会经历如此波澜壮阔的百年。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你在阅读中,完成对自身认知的一次升级。
评分这部作品,是解读近代中国的一把金钥匙,其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洞察力。作者陈旭麓先生,以一种极为宏观的视角,却又不失细节的精妙,勾勒出了1840-1949年间中国社会转型的全貌。他并没有将这段历史简单地视为一个线性叙事,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宏大的“新陈代谢”的生命周期中去理解。你可以看到,旧的结构如何在内外因素的挤压下逐渐瓦解,而新的要素又如何在泥泞中顽强地生长。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即便是最痛苦的变革,也孕育着新的生机。书中对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描绘,更是充满了悲悯与力量。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每一个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都可能与更深层的社会结构变迁息息相关。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在时代的巨变面前,个体是如何被塑造,又是如何去塑造历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