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文集系列,精装典藏版,装帧精美,值得收藏!
继《杂的文》之后,韩寒又一本针砭时弊的杂文集。
中国大事年,聆听韩寒的声音。
“切格瓦拉看了我的书以后写道: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韩寒
008年是中国不折不扣的“大事年”,在这样的时刻,韩寒独立、智慧的声音尤其显得卓尔不凡。本书汇集了他在2008大事年的博客文章,文章所涉大至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小至艳照门、松岛枫、抵制家乐福、单双号限行……现在重新阅读,更有“立此存照”的非凡意义。
韩寒大事记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写作: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累计销售500万册
2001年,《零下一度》;2002年,《像少年啦飞驰》;2003年,《通稿2003》;2004年,《长安乱》;2005年,《就这么漂来漂去》;2006年,《一座城池》;2007年,《光荣日》;2008年,《杂的文》;2009年,《他的国》《可爱的洪水猛兽》
2010《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及其间的片段集《毒》《草》,文集《韩寒五年文集》,均登上各畅销书榜,韩寒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2011年11月,《青春》
音乐:
2006年出版唱片《十八禁》
出版:
2010年主编杂志《独唱团》,一时洛阳纸贵,销售200万册
博客:
2005年开通新浪博客。截至2011年11月访问量突破5亿。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在中文互联网被广泛转发,并迅速被翻译成英文。因其强大的影响力,被成为“世界第一博客”。
赛车:
2003开始成为职业赛车手,效力过北京极速、云南红河、上海大众333、FCACA、斯巴鲁拉力等车队。
其间,2004年获得亚洲宝马资格赛冠军及5万美元奖学金
2007年全国场地锦标赛1600CC组年度车手总冠军
2009年中国拉力锦标赛N组年度总冠军。成为中国职业赛车史迄今惟一的场地、拉力“双冠王”
2009年底与董荷斌代表中国参加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ROC国家杯,与车王舒马赫等世界名将同场竞技,中国队成功闯入四强
广告代言:
2009,代言“凡客诚品”,“凡客体”成为经典营销案例
2011年,代言“雀巢咖啡”
国际影响:
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韩寒,上海人
因韩寒极强力的笔杆下总是带着对世俗丑陋的讥讽,很多人在想象中总给他挂上一张灰暗冰冷的脸。与网上传言狂妄、傲慢、装酷的韩寒相比,现实中的他却文质彬彬,与人说话时总是带着和善的笑意,他格外热情,通常会接受所有人合影和签名的要求。有说法称他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但韩寒并不赞同这种以年代划分作家,评价说:“作为我本人,非常讨厌以年代划分作者,每个优秀作者都是个性鲜明的人,哪能分类。”
他的经历和作品都颇受争议。因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谈到社会中的各种现实,并透露出对某些现象的愤慨与讥讽,鲜明体现出其独立的思想。他的文学作品曾获得 中国大陆许多奖项,并受到许多文学专家的关注,但他也因为其不佳的学习成绩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被遭许多非议。由韩寒引发的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称为“韩寒现象”。
关于韩寒,中国文学家欧发伟认为,韩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韩寒现象”是中国民主进步的体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伟大而正确的。
路金波(韩寒的出版商)和梁文道(总部设在香港的凤凰卫视的评论员)赞同韩寒将成为下一个鲁迅。(鲁迅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作家,他以强有力的批判文章而被读者喜爱。)
《时尚先生》杂志总监马一木说,“韩寒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像正常人一样喜欢美女并且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如果中国还有更多韩寒,这个国家将会更正常。”
2007年同姚明 王宝强 薄瓜瓜 刘亦菲 释小龙等被评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代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一月杂志入选“2009中国魅力榜”排行,被称为“天性之魅”。
2010年04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2010年06月入围中国网络形象代言人候选人。
——社会评价
这一代人
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
伺候舒服为止
严禁发表个人喜好
献给王唯懿
西
我就像这个世界
对于中国C—NCAP的质疑
电视台很×很××
现代诗一首:周正龙的反义词原来是陈冠希
摄影年
好多的皮条客
2008年1号文件
你是上海的小姐吗?
记录
你让我重来,我都学不像自己
松岛枫
好歹一成的税就别去争它了
焦距不能只放在一米处
流量太大
雷
别拿下一代做道具——致网易论坛
他们对不起松岛枫
看过“成人网站”后的反馈
一种重要东西的倒退
一场民族主义的赶集
问
爱国,更爱面子
回答爱国者的问题
如果你是学生
我要两块钱!
强烈要求世界像朝鲜一样
看摩托GP,反对禁摩
捐款不是喝喜酒送红包
消息
再见四川
演唱会
我决定
统一大业
互动
写给徐浪
生而为向小孩们吹牛
送徐浪
没头脑还不高兴
我要求砸锅卖铁赞助奥运会
终于出了亚洲
好看不好看
点火猜想
和
假假唱
希望刘翔再破世界记录
可怜的运动员
熄火猜想
搞什么搞
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痴奖
北京长期单双号限行之后
开车被持刀抢劫怎么办
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
哎,该怎么弄呢
取消校服
领悟
副主席郑主席
驯化和孵化
刻舟求剑
记一件无能为力的事
结
人家明明是很单纯的嘛……
近日汇报,内有广告
衣不如新,人还如旧
腾讯访谈节选
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
《这一代人》
前天参加了《萌芽》十周年的活动,谈到了一个问题,是非常老套的一代人的问题。我想说,事实上,不存在一代人和另外一代人,如果非要说有,那我们就说说这一代人。
从我看到的情况来说,这一代人其实也是相当传统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因为很多人嫁给了岁数,嫁给了住房,而不是嫁给了爱人。一到25岁,人人自危。但从这点可以说明,其实这批人和以前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外界给了这些人很多的负面评价,这是不公平的,比如所谓的自我、不关心政治。自我其实是件好事情,而且很多表象性格是由计划生育导致的。因为独生子女而带来的问题,我想这账似乎不能算在无辜的被生下来的人身上。
而所谓的不关心政治,其实也是无稽之谈。在当今的环境下,政治还不是可以用来关心的。以前那批人,只是情不自禁被政治关心了,而他们所扮演的只是政治潮流的小喽和被害者,被害不能成为一种谈资,就好比被强奸其实不能算在自己的性爱??历里一样。政治可以关心的时代暂时还没有到来。
而现在这个时代,诸多不满和不和谐或者利好和进步,其实和这一代人根本没有关系,这全是老一辈人搞出来的后果。政府公信力伴随着CCTV一起空前地丧失,也和这代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一代人暂时只能在娱乐、体育圈露个脸,我想不能对这个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80后的到现在最大的才28岁,最小的19岁,也就是处长和处男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的权势,所以权利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再推卸到这代人身上是无辜的。自己的屁股没擦干净是不能用下一代的胎毛来做草纸的。
其他的诸如生活放荡糜烂,一夜情,“不正当”关系,迷茫,嗑药,空虚,抑郁等等,从我观察的结果来看,这的确是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开始的。但我不觉得这是坏事。有信仰自然好,关键是信仰带我们去何方。如果信仰带我们去沟里,那我们还是暂且留在岸上看天色吧。
但是,我们其实可以很高兴地发现,大群体素质的提高正是从这一代开始,最基本的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插队,都是从文革后接受教育的那批人开始慢慢培养成的。很多社会陋习和低素质表现,恰恰也是老一辈的光荣传统。
这一代人肯定是有错的,但我相信那更多是个人力量的失误。而再多的错,其实在今天说都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这一代人的错,还没开始。这一代人中的坏蛋王八蛋,都还没浮现,但是笨蛋肯定有不少,不过这点上哪一代都一样。
……
从主题深度上来说,这本书远超出了我对“某一代人”侧写读物的既有认知。它似乎在试图解构一种集体性的焦虑,但又不落入空泛的社会批判。作者的视角非常刁钻,他总能从那些被大众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缝隙”中,挖掘出时代更深层次的肌理。探讨的议题,涉及了对权威的反思、对速度的质疑,以及对“真诚”这个词汇在新时代含义的重新定义。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辩论赛,作者不断提出反论,挑战你的既有认知,逼迫你去重新审视那些你以为已经定论的事情。这种思考的强度,使得这本书完全不是那种可以“放着背景音”来阅读的读物,它要求你全神贯注,甚至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在书页边缘写下自己的困惑与共鸣。
评分读完前几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叙事节奏的掌控力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似乎深谙人们对于“悬念”和“爆发”的阈值,总能在你以为要沉溺于某种平淡的日常描写时,冷不防地抛出一个极其犀利,甚至有点扎耳的观点或者情节转折。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狩猎般的快感,你得时刻保持警惕,生怕漏掉了那些潜藏在字里行间里的“暗箭”。更绝的是,他处理冲突的方式,不是那种传统文学里你死我活的戏剧化冲突,而是将生活中的种种悖论——比如理想与现实的拉扯,清醒与麻木的交界——用一种近乎冷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这让我想起在夏日午后,一杯冰镇汽水猛灌下去,那种由内而外渗透的刺激感,直击灵魂深处,让你在笑的同时,又感到一丝丝的凉意和思考的必要。这种文学手法,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模仿出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后劲儿实在太大了,合上书本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它不像很多畅销书那样,提供的是即时的、廉价的满足感,而是像一坛老酒,需要时间去慢慢回味。我发现自己走路时,会无意识地套用书中的某些逻辑框架去分析遇到的陌生人或突发事件。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重新校准了我对“独立思考”这件事的定义——那不是为了反驳而反驳,而是在彻底理解了既有规则之后,选择用一种更优雅、更具智慧的方式去与之共处或超越。这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作品了,它更像是一份时代精神的切片标本,一个充满智慧和狡黠的“精神导师”留下的思考记录。我肯定会推荐给那些真正想被“敲打”一下思维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配上封面那仿佛要从纸面上跳脱出来的烫金字体,一股子不羁又带着点玩世不恭的气息扑面而来。光是捧在手里摩挲,就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属于那个黄金年代的阅读情怀。我猜想作者在选材和排版上一定费了不少心思,每一个章节的间距、字号的调整,都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不失其内在的锋芒。我特别留意了扉页上的那段题记,寥寥数语,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通往作者内心世界的神秘通道。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哲学思辨,更像是一种带着烟火气的、对生活最本真的感悟,那种“看透不说破”的默契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整本书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张力,仿佛你拿起它的时候,就准备好要进入一个既熟悉又充满颠覆性的精神疆域,绝对是那种值得收藏、反复把玩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一股强劲的逆流。它没有刻意去迎合当下流行的网络语境,也没有陷入老派文风的僵硬窠臼,而是形成了一种极其个人化、辨识度极高的“声纹”。我甚至能“听”到作者在书写时的那种语速、停顿和特有的腔调。那些句子,有的短促有力,如同子弹上膛;有的则拖沓绵长,充满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玩味。我尤其欣赏他对具体事物描写的精准度,他笔下的人物和场景,不是模糊的背景板,而是每一个细节都像是被高精度扫描过,带着一种无可辩驳的真实感。比如他对某个特定城市街角的描述,那种光影的流转,空气中弥漫的味道,甚至连行人的步伐频率,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强大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细节的苛刻要求。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送货速度又快。韩寒的书绝大多数都是敢说真话,但有些观点比较偏激,也许这就是他本人的写作风格吧。支持。
评分韩寒的文笔很好很喜欢。
评分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评分“切格瓦拉看了我的书以后写道: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说,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评分生日一年一书,看看很有启发
评分好好好,还没拆开,凑单用的,不过挺便宜
评分关于韩寒,中国文学家欧发伟认为,韩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韩寒现象”是中国民主进步的体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伟大而正确的。
评分当知识支撑不起野心时就要多读书
评分比书店购买便宜,是正版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