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源代碼不會告訴你的Objective-C高級編程
《圖靈程序設計叢書·Objective-C高級編程:iOS與OS X多綫程和內存管理》在蘋果公司公開的源代碼基礎上,深入剖析瞭:
iOS 5、OS X Lion 引入的新的內存管理技術ARC
iOS 4、OS X Snow Leopard 引入的多綫程應用技術Blocks 和GCD
這些新技術在App應用開發時不可或缺。它們看似簡單,但若無深入瞭解,就會變成技術開發的陷阱。本書在蘋果公司公開的源代碼基礎上加以解說,深入剖析,這些內容是僅靠閱讀蘋果公司的參考文檔而難以企及的。
第1章 自動引用計數
1.1 什麼是自動引用計數
1.2 內存管理/引用計數
1.2.1 概要
1.2.2 內存管理的思考方式
1.2.3 alloc/retain/release/dealloc實現
1.2.4 蘋果的實現
1.2.5 autorelease
1.2.6 autorelease實現
1.2.7 蘋果的實現
1.3 ARC規則
1.3.1 概要
1.3.2 內存管理的思考方式
1.3.3 所有權修飾符
1.3.4 規則
1.3.5 屬性
1.3.6 數組
1.4 ARC的實現
1.4.1 __strong修飾符
1.4.2 __weak修飾符
1.4.3 __autoreleasing修飾符
1.4.4 引用計數
第2章 Blocks
2.1 Blocks概要
2.1.1 什麼是Blocks
2.2 Blocks模式
2.2.1 Block語法
2.2.2 Block類型變量
2.2.3 截獲自動變量值
2.2.4 __block說明符
2.2.5 截獲的自動變量
2.3 Blocks的實現
2.3.1 Block的實質
2.3.2 截獲自動變量值
2.3.3 __block說明符
2.3.4 Block存儲域
2.3.5 __block變量存儲域
2.3.6 截獲對象
2.3.7 __block變量和對象
2.3.8 Block循環引用
2.3.9 copy/release
第3章 Grand Central Dispatch
3.1 Grand Central Dispatch(GCD)概要
3.1.1 什麼是GCD
3.1.2 多綫程編程
3.2 GCD的API
3.2.1 Dispatch Queue
3.2.2 dispatch_queue_create
3.2.3 Main Dispatch Queue/Global Dispatch Queue
3.2.4 dispatch_set_target_queue
3.2.5 dispatch_after
3.2.6 Dispatch Group
3.2.7 dispatch_barrier_async
3.2.8 dispatch_sync
3.2.9 dispatch_apply
3.2.10 dispatch_suspend/dispatch_resume
3.2.11 Dispatch Semaphore
3.2.12 dispatch_once
3.2.13 Dispatch I/O
3.3 GCD實現
3.3.1 Dispatch Queue
3.3.2 Dispatch Source
附錄A ARC、Blocks、GCD使用範例
附錄B 參考資料
這本書對於理解Objective-C在iOS和OS X開發中的高級應用,特彆是那些對性能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場景,提供瞭非常深刻的洞察。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API,而是深入剖析瞭GCD背後的調度算法和綫程池管理,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使用GCD會比直接創建綫程更高效。書中關於 `dispatch_once` 的講解,以及它如何實現單例模式的綫程安全創建,是我以前從未深入思考過的問題。此外,書中對內存管理的探討,尤其是如何避免循環引用,以及在ARC環境下如何巧妙地處理代理(delegate)模式中的內存問題,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告訴你“要這樣做”,更是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內存管理的“垃圾迴收”和“引用計數”這兩種方式的對比分析,這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ARC的優勢和局限性,以及在特定情況下可能需要手動介入的場景。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Objective-C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它並沒有迴避一些可能讓新手感到睏惑的技術細節,反而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將多綫程和內存管理這兩個核心且復雜的主題娓娓道來。我發現,書中對Block的深入解析,以及Block與GCD的結閤使用,是實現高效異步編程的關鍵。它詳細闡述瞭Block的捕獲機製,以及在多綫程環境下,如何正確地處理Block的引用,避免內存泄漏。而且,對於內存管理的各個方麵,從最基本的引用計數,到ARC的自動管理,再到更深層次的內存分配和迴收策略,書中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講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各種異常情況的分析,比如野指針、懸空指針、內存溢齣等,並提供瞭相應的檢測和預防方法。這些知識點對於構建健壯、可靠的應用程序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能夠引導開發者深入思考、提升技術內功的寶典。
評分這本《Objective-C高級編程:iOS與OS X多綫程和內存管理》簡直是為那些想在iOS和OS X開發領域真正“玩轉”Objective-C的開發者量身定做的。書中對多綫程處理的深入剖析,讓我對GCD(Grand Central Dispatch)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自己對GCD的應用已經 cukup (足夠)熟練,但讀完後纔發現,原來GCD背後還有如此精妙的設計和優化技巧。比如,它詳細講解瞭 Dispatch Queue 的不同類型(Serial vs. Concurrent)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差異,以及如何利用 Dispatch Group 和 Dispatch Semaphore 來管理復雜的異步任務依賴關係,這對於構建響應迅速、不卡頓的用戶界麵至關重要。而且,書中對內存管理的闡述,特彆是 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的底層原理,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過去,我僅僅是將ARC視為一個“魔法”,能自動幫我處理內存,但現在我能更清晰地理解對象生命周期的管理,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齣現循環引用,以及如何有效地打破它們。書中提供的那些代碼示例,雖然不是這本書的重點,但它們都非常具有指導意義,讓我能夠立即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的項目中,解決瞭不少睏擾已久的問題。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傳授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我對Objective-C底層機製的深刻理解,讓我在麵對復雜問題時,不再是束手無策,而是能從容應對。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闡述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時,用瞭非常巧妙的比喻和圖示,讓我這個習慣於“看圖說話”的開發者受益匪淺。特彆是關於並發和並行機製的講解,作者沒有直接堆砌枯燥的技術術語,而是通過類比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場景,比如銀行排隊取號、餐廳服務員同時處理多張桌子等,將GCD的調度思想生動形象地呈現齣來。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把握GCD的核心工作原理,理解不同調度策略對性能的影響。而內存管理部分,雖然我自認為在Swift開發中已經熟悉瞭ARC,但Objective-C特有的內存管理機製,比如手動管理引用計數時的 `retain`, `release`, `autorelease`,以及 `__bridge` 族係在Objective-C和Swift混編時的微妙之處,都得到瞭非常詳盡的解釋。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常見的內存泄漏場景分析,以及如何利用Instruments來定位和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實操性的指導,對於那些仍然需要維護Objective-C項目或者希望深入理解Objective-C內存模型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內存池”和“對象池”的一些討論,雖然可能不是ARC的核心,但它們對於理解Objective-C在性能優化方麵的考量提供瞭另一條思路。
評分我一直覺得,很多技術書籍在講到多綫程時,都停留在“如何使用”的層麵,而這本書則把“為什麼這樣使用”以及“背後的原理”都講透瞭。它讓我明白,並發和並行並非簡單的“同時運行”,而是涉及到綫程的創建、銷毀、同步、異步等一係列復雜的協調過程。書中對Thread Safe(綫程安全)的講解,更是讓我認識到,在多綫程環境下,數據的一緻性維護是多麼的關鍵。它詳細介紹瞭各種同步機製,比如互斥鎖(Mutex)、信號量(Semaphore)、讀寫鎖(Read-Write Lock)等等,並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還提到瞭GCD的 `barrier` 操作,以及它在數據讀寫並發訪問時的重要作用,這對於防止數據競爭和提高程序穩定性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內存管理方麵,除瞭ARC,書中還提及瞭一些更底層的機製,比如對象的內存布局、消息傳遞的實現原理等,雖然可能離日常開發稍遠,但這些知識能夠幫助開發者建立起更宏觀的認識,理解Objective-C是如何在內存中高效地組織和管理對象的。
評分已經開始學習swift,oc的可以看看藉鑒學習下
評分看起來比較容易理解,圖很多很大。慢慢看
評分資深技術專傢良心原創精品暢銷升級,掏心窩地手把手教跨平颱移動應用開發
評分內容講的不深,沒有解析底層的原理。沒啥用
評分還可以
評分這是一本正經的鬍說八道的從入門到放棄。。。
評分這件商品挺好的 沒有什麼問題 我也挺喜歡的哈
評分收到寶貝瞭,質量還不錯
評分書還可以,知識儲備,有空的時候看一下。學習學習新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