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爱好者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基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指导的团体辅导与训练的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蓬勃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团体心理辅导(咨询)在中国大陆的起步较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多,素质也不高。但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普遍展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再加上团体心理辅导本身所具有的个体心理咨询无可比拟的优点,研究和应用团体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种热潮。近年来,介绍团体辅导的技术和理论的书籍已不少见,但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实用性强的操作手册不多。本书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学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也适用于从事和团体有关的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工部门领导,以及对团体心理辅导感兴趣的读者。
内容简介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指南》共有十章,所有作者都是从事一线辅导工作的高校心理教师,所有的团体辅导方案都已经过实践操作,每一章针对的对象和主题内容都不相同,内容涉及职业生涯探索、大学生活适应、恋爱和性方面成长、生命教育、大学生人际关系成长、舞蹈治疗、自我探索等。本书既有理论知识的简要介绍,也有详细的实操步骤,还包括一部分参加过相关团体辅导活动的学生的感想,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入门指导手册。
作者简介
张静(1976—),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心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为咨询心理学。曾主编《大学生心理生活》一书,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廖冉(1981—),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现任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咨询师。已出版译著两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
目录
第一章职业生涯探索小组............................................................1
一、 理论依..............................................................................1
二、 小组基本信息5
三、 小组目标及意义.....................................................................6
四、 活动方案..................6
第一次聚会相见欢...............................................................7
第二次聚会生涯探索............................................................8
第三次聚会价值拍卖............................................................9
第四次聚会扫清障碍.........................................................12
第五次聚会职业与生活......................................................13
第六次聚会职业路上你我他................................................15
成員感想...........................................................................16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大学新生积极成长小组...................................................19
一、 理论依据.............................................................................. 19
二、 小组基本信息22
三、 小组目标及意义23
四、 活动方案23
第一次聚会小组成立.........................................................24
第二次聚会良好沟通你我他................................................25
第三次聚会识别自身优势资源.............................................27
第四次聚会—"我"的价值观…................................................29
第五次聚会分享成功经历...................................................30
第六次聚会结束小组.........................................................32
、成员感想...........................................................................34
参考文献.................................................................................36
第三章贫困生成长小组...............................................................37
一、理论基础..............................................................................37
......
前言/序言
《拨云见日:大学生心绪导航手册》 一、 序言: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呼唤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严峻挑战的十字路口。在这里,我们告别了熟悉的校园,步入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新鲜的空气中弥漫着自由与希望,却也潜藏着许多未知的风浪。初来乍到的兴奋感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自我认同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许多大学生发现,曾经自信满满的自己,开始被焦虑、压力、孤独、甚至偶尔袭来的失落感所困扰。 我们不再是温室里呵护的花朵,而是即将展翅高飞的雏鹰。这段旅程,既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人格的塑造,是心灵的成长。然而,心理健康的保驾护航,往往被我们忽略。我们习惯于在身体不适时求医问药,却常常忽视内心深处细微的呼唤。当情绪的乌云笼罩,当思绪的漩涡吞噬,我们该如何找到停泊的港湾,如何重新点亮心中的灯塔? 《拨云见日:大学生心绪导航手册》正是为响应这份成长的呼唤而诞生。它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标准答案”,而是为你打开一扇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积极应对生活挑战的窗户。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在大学岁月中,那一位默默陪伴、给予力量的伙伴,帮助你拨开笼罩心头的迷雾,看见晴朗的天空,自信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二、 内容概览:心灵的地图与成长的指南针 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份充满温度的心灵地图。它以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的心理困境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各种心理现象的根源,并提供了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应对策略。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觉察与理解:认识你内心的“导航仪” “我怎么了?”——情绪的辨识与命名: 很多人在感到不适时,只能模糊地描述“不开心”、“难受”,却无法具体指出是焦虑、抑郁、愤怒、还是失落。本篇将帮助你细致地辨识和命名自己的情绪,理解情绪的正常性和其传递的信号。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自我评估工具,让你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为什么是我?”——认知模式的探索: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负面思维、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这些认知陷阱常常让我们陷入无谓的痛苦。本篇将引导你识别并挑战这些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学习用更客观、更积极的角度审视问题。 “我为什么会这样?”——心理需求的深层剖析: 无论是对归属感的渴望,对价值感的追求,还是对自主性的需要,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当这些需求未被满足时,便可能引发各种心理困扰。本篇将帮助你探索自身的核心心理需求,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 2. 应对与调适:你的“情绪降落伞”与“问题解决器” “压力山大”怎么办?——压力管理的智慧: 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压力,学业、考试、社交、经济……有效的压力管理并非逃避,而是学会与之共处。本篇将介绍多种科学的压力应对方法,包括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时间管理策略、以及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帮助你化压力为动力。 “社交恐惧”或“人际隔阂”——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艺术: 大学是社交的舞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从如何主动与人交往,到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建立界限,再到如何应对社交场合的不适感,本篇将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策略,帮助你建立和谐、支持性的人际网络。 “迷失方向”的航行——目标设定与自我激励: 面对繁多的选择和不确定的未来,许多大学生感到迷茫。本篇将指导你如何设定清晰、可实现的人生目标,并探索有效的自我激励方法,让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保持动力和方向感。我们将强调小步前进、庆祝成就的重要性。 “情绪失控”的漩涡——情绪调节的有效工具: 当负面情绪汹涌而来时,如何避免被其吞噬?本篇将介绍情绪调节的多种策略,包括正念练习、表达性写作、倾诉与支持寻求等,帮助你学会管理和疏导负面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3. 成长与发展:你的“内在动力引擎”与“自我探索指南” “我是谁?”——自我认同的构建: 大学时期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反思、经历和与他人的互动,逐步构建清晰、稳定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和价值观,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拥抱不完美”——接纳与自信的培养: 追求完美往往是痛苦的根源。本篇将引导你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理解人无完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真实的自信。自信并非源于事事成功,而是源于相信自己能够应对挑战、从中学习。 “探索生命的意义”——价值感与人生意义的追寻: 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我们更渴望生命的深度和意义。本篇将鼓励你思考个人价值观,探索可能的人生意义,并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从挫折中站起来”——韧性的力量: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本篇将介绍如何培养心理韧性,即从逆境中恢复并成长的能力。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心态,继续前行。 三、 特色与亮点:让你受益终身的“心灵宝典” 《拨云见日:大学生心绪导航手册》之所以成为一本值得你深入阅读的“心灵宝典”,在于它具备以下鲜明特色: 贴近性: 内容紧密围绕大学生群体在学业、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实用性: 每一章节都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练习、技巧和方法,读者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尝试和应用。书中融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你能够感同身受,并从中找到解决之道。 科学性: 基于现代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内容严谨且富有深度,为读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途径。 引导性: 本书并非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性的思考,帮助读者自己找到答案,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方位性: 涵盖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遇到的主要方面,从情绪管理到人际交往,从自我认知到人生规划,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心理健康指导。 积极导向: 强调积极心理学理念,鼓励读者发现自身优势,培养内在力量,以更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四、 结语:迈向更成熟、更自信的你 大学生涯,是一场美妙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拨云见日:大学生心绪导航手册》愿成为你最忠实的伙伴。它不会替你作出选择,但会为你提供照亮前路的灯火;它不会替你承担风雨,但会为你传授抵御风雨的智慧。 我们鼓励你,从这本书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花一些时间去倾听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接纳自己。当你掌握了内心的“导航仪”,你就能够更从容地应对人生中的种种起伏,更坚定地迈向属于你的精彩未来。 愿你在这段探索心灵的旅程中,收获成长,拥抱阳光,最终成为一个更成熟、更自信、更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