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围绕“为你自己读书”这一话题,讲述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读书之道。尤其是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今日青少年的读书、学习相结合,告诉青少年读书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要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师重道为起点,勤奋、有恒、惜福、改过、诚敬,才能真正读好书,做父母的好儿女,老师的好学生,将来人生才会有所成就。
肖卫,本名肖祥剑,出版人,畅销书作家,出版过多部畅销书,近年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之后,整理出版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尤其是其主持整理的《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译注》,被赠送给多国元首和高级领导,让这一中华文化瑰宝重放异彩。作者还著有《群书治要心得》、《群书治要五十讲》等书。
第一章 你为何读书?
再谈“为你自己读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书志在圣贤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读书求学不能次序颠倒
读书不只光学知识,更要“笃行”
“管宁割席”的启示
好学的颜回
良相与良医:范仲淹的故事
明朝大儒刘理顺的故事
经典链接:《沧州精舍谕学者》学习心得
激励一生的立志名言
第二章 孝道是激发读书的原动力
读遍天下书,无非一孝字
古代帝王孝敬父母的故事
久病床前有孝子
孝敬父母是第一大事
父母对子女的十种恩德
不善莫大于不孝
为人子该如何行孝
听父母话的孩子有福
经典链接:《小男孩和苹果树》
《如果有一天》
经典链接:《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铭记一生的孝道格言
第三章 尊师才能学有所成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尊师重道的汉明帝
古代读书人是如何尊师的?
无论学什么都要尊师
在生活中如何落实尊师
经典链接:韩愈《师说》
铭记一生的尊师格言
第四章 做一个友悌的读书人
兄弟之间要诚心友爱
兄弟争死,感天动地
去除私心,落实悌道
兄弟之间要注意言语
在生活中落实悌道
经典链接:法昭禅师的《兄弟偈》
感动一生的孝悌格言
第五章 学会惜福
珍惜自己的福报
古人对幸福的定义
做人一定要惜福
惜福重在知足与勤俭
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的
福不可享尽
有十分福气,也只要享受三分
弘一大师说惜福
福不可享尽,福尽悲来
经典链接:曾国藩《诫子书》
铭记一生的惜福格言
第六章 勤奋的人才能登上人生之巅
读书一定要勤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勤奋要从珍惜时间开始
经典链接:《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心得
激励一生的读书格言
第七章 改过是人生的必修课
读书有成就,首先要改过
改过迁善,心想事成
读书人要闻过则喜、勇于改过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激励一生的改过格言
第八章 恒心是读书成就的试金石
没有恒心,一定学无所成
持之以恒才能成就大业
读书人要有志、有识、有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天道忌贰,一门深入方能成就
经典链接:梁启超《论毅力》
激励一生的恒心格言
第九章 诚敬是千古为学之本
诚敬是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
真诚恭敬,方能得道
对老师一定要有恭敬之心
恭敬经典、书籍,受益无穷
养成敬惜字纸的习惯
经典链接:劝读《敬惜字纸文》
改变一生的诚敬格言
附录:推荐青少年朋友看的书籍和电视剧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来谈谈“读书”这个话题。
六年前,末学曾经出版过一部书,叫作《为你自己读书》。
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随着自己对学习的深悟,对读书又会有更深的体会。因此,我们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近年来学习的体会,请大家指教。
“为你自己读书”,谈到这个题目时,可能我们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我读书是为了自己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的工作;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讲,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考好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找个好工作。以后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好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命运。这是我们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当然,这个目的也不能够算错,很多人都是这个观点,我们从小也是受到父母这样的教诲。但是,在古代读书人不是如此。古代读书人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读书,他们有更大的志向。
在《朱子治家格言》里面就讲道:古人读书是要做什么?是要做圣贤。圣贤,是道德、学问圆满的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的人。像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人才是圣人。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成圣成贤。但是我们现在去问问这些青少年,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读书是为了求什么?往往是为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这和古人读书不同。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如何有效地学习”的书,它简直颠覆了我过去对学习的认知。这本书不是教你死记硬背的技巧,而是从更深层次的原理出发,探讨了大脑是如何吸收信息,如何形成记忆,以及如何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它强调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记得它提到了“费曼学习法”,通过将复杂的概念用最简单的方式讲给别人听,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太有用了!我过去常常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当被问到具体细节的时候,就支支吾吾。通过运用费曼学习法,我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理解得不够透彻,需要重新梳理。这本书还谈到了“遗忘曲线”,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复习策略来对抗遗忘,让知识真正内化。它还深入探讨了“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持续的学习热情。它没有给我一劳永逸的“学习秘诀”,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也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哦,说到《为你自己读书》,让我想到我最近沉迷的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它不是那种堆砌晦涩术语、让人生畏的理论著作,而是像一个睿智的长辈,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语言,一点点地引导你思考。我记得里面讲到“知识的获取”和“智慧的运用”之间的区别,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都认为读了很多书,掌握了很多信息,就等于拥有了智慧。但这本书提醒我,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否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并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时,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内心价值的决定。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和提问,让我自己去探索答案。比如,它在讲到“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并不是空泛地解释概念,而是举例说明了生活中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以及我们如何才能不被表面的说辞所迷惑,去追根溯源,辨别真伪。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观点时,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容易被误导,又多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它充满了人情味,没有冰冷的逻辑推演,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鼓励和启发,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耐心细致地解答我心中关于人生意义、关于自我价值的种种困惑。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盲点,也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我还会时不时地翻开它,重温其中的某些段落,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就像是与一位老友重逢,总能获得新的启迪。
评分最近接触到一本关于“时间管理与效率提升”的书籍,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待时间的态度。这本书没有那些花哨的技巧,而是从根本上探讨了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时间。它强调了“优先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那些真正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我记得它举了一个例子,说很多人总是忙于处理各种“紧急”的事情,而忽略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最终导致了日复一日的疲惫和无成就感。这本书就教我们如何区分这两者,并且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它还谈到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时间,我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达到最佳的效率。它也探讨了如何克服“拖延症”,通过一些心理学上的技巧,来帮助我们走出惰性的泥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时间追赶,而是能够主动地去规划和利用时间。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做那些对我长期发展有益的事情,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琐碎。
评分我最近拜读了一本关于“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的书籍,它让我对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有了深刻的洞察。这本书没有教我们如何去“操控”别人,而是从理解人性的角度出发,教我们如何建立健康、真诚、有效的人际连接。它深入探讨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倾听和理解,来化解矛盾,建立信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非暴力沟通”的章节。它教我们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又不带指责和评判,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本书还分析了不同沟通风格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方式。它也探讨了如何处理那些棘手的人际关系,比如如何设定界限,如何拒绝,以及如何面对批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沟通都变得更加顺畅了。我不再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再因为误解而感到沮丧。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别人,也学会了如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价值体系构建”的书,它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不是泛泛而谈地讲什么“要善良”、“要诚实”,而是深入到我们价值观形成的根源,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并且能够指导自己行动的价值体系。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为什么我们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社会、媒体,甚至是我们童年时的一些经历,来塑造我们最初的价值判断。然后,它又教我们如何去辨别,哪些是真正符合我们内心深处的追求,哪些只是被外界强加过来的“应该”。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选择的悖论”的章节,探讨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时,反而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这本书就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力的解决思路,那就是回归到自己最核心的价值上。当你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很多选择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它鼓励我们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成为”的。这种思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耐心,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和方法。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许多选择,也让我更加坚定地去追求那些真正对我意义重大的事情。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非常触动我的书,它探讨了“意义的追寻”这个宏大命题。不同于很多心灵鸡汤式的说教,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层层剥开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它没有回避生活的艰难和痛苦,反而将这些视为人生必经的旅程。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内在驱动力”的论述。我们常常被外界的标签、成就和物质所裹挟,以为拥有了这些就能获得幸福和满足。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感,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热情和追求。它鼓励我们去探索那些真正能点燃自己内心火焰的事物,哪怕它们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哪怕它们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回报。我记得它举了一个画家从小就对色彩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在创作中获得的快乐却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这个例子让我深思,我过去是不是也曾为了迎合他人或者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压抑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本书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我们去反思自己的经历,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来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它所传递的理念,让我更加敢于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确定,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能够真正滋养我灵魂的体验。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让我不再害怕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正在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战。
评分我最近沉浸在一本关于“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中,它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逻辑谬误,而是深入剖析了我们在思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陷阱,以及如何才能锻炼出清晰、理性的思维能力。它详细地探讨了“认知偏差”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比如“确认偏误”、“锚定效应”等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识别和应对方法。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信息茧房”的章节,它揭示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如何容易被过滤和筛选的信息所困扰,从而形成固化的思维模式。这本书鼓励我们主动去接触不同的观点,去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结论,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比如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论证,如何识别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轻易被表面的说辞所迷惑,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去分析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关于“人生意义与哲学思考”的书,它让我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关于“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是幸福”等终极问题的思考。它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体验和思考,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存在主义”的阐述。它提醒我们,生命本身并没有预设的意义,而是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赋予它。它鼓励我们去承担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死亡”这个话题,并将其视为生命完整性的一部分。它告诉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反而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积极地去生活。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不再盲目地追求外在的成就,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体验。我开始更加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也更加坚定地去活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评分最近手不释卷的是一本关于“情绪管理与心理韧性”的书。它并没有试图让我们压抑或否认负面情绪,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认识、接纳并转化它们。这本书非常坦诚地剖析了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的根源,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情绪的能量”的论述。它告诉我,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运用和引导它们。它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正念练习、冥想、感恩练习等,来帮助我们提升情绪的觉察能力,并学会如何平静地处理负面情绪。它还强调了“心理韧性”的培养,也就是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快速恢复并继续前进的能力。它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展示了那些经历过巨大磨难的人,是如何依靠强大的内心力量,最终走出困境。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轻易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而是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籍,它让我对“自我认知”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非常巧妙地将心理学、哲学以及一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经历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引人入胜的叙事。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剖析,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是如何通过对自我的深刻认识,最终实现非凡的成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限制性信念”的部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它们就像是无形的牢笼,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让我们不敢去尝试,不敢去突破。这本书就非常细致地分析了这些信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识别并打破它们。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通过“认知重构”来改变负面思维模式,通过“积极自我对话”来建立自信。读完这部分,我才意识到,我过去很多次的停滞不前,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内心深处那些关于“我不够好”、“我做不到”的声音在作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它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去挑战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困难。我开始尝试着去拥抱那些我曾经回避的挑战,去学习那些我曾经认为自己无法掌握的技能。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真实而深刻的。
评分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非常值得推荐
评分买给儿子的,质量很好,物流好快,信赖京东
评分书的质量非常好,还会继续购买。
评分你的话听不进去 ,但这书一拿上手就看了40分钟,应该有点用
评分还好还好哈还好还好哈
评分一直都在京东买书,很早以前就是在当当,现在都是在京东
评分商品质量很不错,感觉很划算
评分正版!平时在京东购物比实体店便宜很多,而且时常还会有许多优惠打折活动,更重要的是质量一直可靠,真是物美价廉!另速递快捷,包装细致到位,服务周到!在购物中寻求更美更高质量的生活,支持京东!京东购物,值得信赖!!!
评分学校指定的阅读书,送的很及时,正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