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徐文兵、梁冬对话《四气调神》 湖北新华书店幸福生活 读好书

黄帝内经:徐文兵、梁冬对话《四气调神》 湖北新华书店幸福生活 读好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文兵,梁冬 著
图书标签:
  • 黄帝内经
  • 四气调神
  • 徐文兵
  • 梁冬
  • 中医养生
  • 传统文化
  • 健康
  • 幸福生活
  • 读好书
  • 湖北新华书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47058
商品编码:1140025264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3-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黄帝内经:徐文兵、梁冬对话《四气调神》 作者 徐文兵,梁冬
定价 39.90元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9047058 出版日期 2013-04-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699Kg

   内容简介

“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二篇。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以便身体更好、更快地汲取各种环境中的正能量,由此活得强大、自足的生命科学经典读物。与其说它是一部伟大国学经典的精彩解析,不如说它是关乎幸福的人间开示,实际上它更是一本人生好活法的使用说明书。总之,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大呼过瘾,心怀温暖。


   作者简介

徐文兵
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
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获美国针灸协会特别奖,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荣誉市民。1998年考取全美中医师、针灸师资格证书。1999年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目前担任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门诊专家,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导师。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梁冬
正安中医创始人。1998年进入凤凰卫视,相继担任过《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主持人,后因主编、主持《娱乐串串SHOW》而一炮走红,确立了“用后现代解构的方式对现代信息娱乐、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充满辛辣及无奈”的梁氏主持风格,曾被评为亚太区著名的华语节目主编及主持人之一。2004年底辞职潜心学习中医。后曾出任百度公司市场副总裁。其在旅游卫视主持的《国学堂》栏目,广受观众好评。


   目录

序:生命的节奏(徐文兵)
春姑娘一把脱了我的秋裤(梁冬)

原文

章这样做就能过上好日子
1.祝您称心如意
2.调神就能撞到好运
3.什么叫“大论”
4.紧跟节气,人才不会过气
5.到什么节气做什么事
6.节气一变,身体也会变

第二章春天你会“发”吗
1.吹面不寒杨柳风:“春三月”
2.身体在新生,旧病要发芽:“此谓发陈”
3.春天是人解放自己的好时机:“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4.立春一到,早睡早起:“夜卧早起”
5.春天要好好接地气:“广步于庭”
6.春天头发应解开,穿衣服要宽松:“被发缓形”
7.春天,多立志,多做事:“以使志生”
8.不杀生,多播种:“生而勿杀”
9.做人要做“及时雨”:“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10.春天不好好生,夏天不可能好好长:“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11.春天是发情的季节

第三章夏季你会“长”吗
1.万物都要在这会儿孕育“孩子”:“夏三月,此谓蕃秀”
2.为什么我叫“天地的孩子”:“天地气交”
3.看相拥而舞的花儿与果儿:“万物华实”
4.夏天睡觉要晚睡早起:“夜卧早起”
5.夏天人不要讨厌太阳:“无厌于日”
6.夏天人容易受寒
7.夏天绝不是憋怒的季节:“使志无怒”
8.开花后一定要“怀孕”:“使华英成秀”
9.夏天,请不要冰镇自己:“使气得泄”
10.夏天是示爱的好季节:“若所爱在外”
11.千万别逆天:“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12.夏天不好好长,秋天没收的,冬天得重病:“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3.天气越热,越要吃热性的东西

第四章秋季你会“收”吗
1.要活就活得从容不迫:“秋三月,此谓容平”
2.秋天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季节:“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3.秋天睡觉要早起早睡:“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4.该收心的时候不收,就会活在恐惧中:“使志安宁”
5.秋天一到,要把自己的能量往回收:“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6.秋天是增加皮下脂肪含量的季节
7.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8.“秋天不学会收,冬天精气神就会漏:冬为飱(飧)泄,奉藏者少”
9.到秋天,人要学会放弃,别乱较劲

第五章冬季你会“藏”吗
1.在冬天,身体和愿望都不要轻易暴露在外:“冬三月,此谓闭藏”
2.天寒地冻,别轻易骚扰体内阳气:“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3.冬天睡觉要早睡晚起:“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4.把回忆和计划都藏起来猫冬:“使志若伏若匿”
5.冬天应该多一点自爱:“若有私意”
6.冬天是应该享受一年辛苦所得的时候:“若己有得”
7.如果你不是“松柏”,就请把自己裹严实一些:“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8.冬天再不养精蓄锐就完了:“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9.冬天没“藏”的,来年春天拿什么“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第六章身体跟天气斗,下场很惨
1.顺应天气,你就能活得很舒服:“天气清净”
2.天地和谐,人才平安:“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3.天气一“变态”,人也“变态““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4.天气反常,我们的身体容易被堵:“阳气者闭塞”
5.人的身体绝不能受蒙蔽:“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6.心肾不“交通”,生命有危险:“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7.恶气千万别憋在体内:“恶气不发”
8.该冷不冷,该热不热,人会出问题:“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
9.没有谁受得了“贼风”“暴雨”的频频光临:“贼风数至,暴雨数起”
10.环境再恶劣,人也有生存之道:“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11.天气反常,人不能反常

第七章生病是人生觉悟的过程
1.得意要忘形
2.春天不生,肝胆受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3.人活一辈子,长短和质量真的取决于春天
4.睡觉养肝
5.严于律己的人往往会生大病
6.夏天不长,人会抑郁:“逆夏气,则太阳不长”
7.爱走神是什么毛病:“心气內洞”
8.“心气內洞”时你会补吗
9.秋天不收,肺会受伤:“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10.冬天不藏,直接伤肾:“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11.很多人的肾虚其实是心虚

第八章“顺应四时”就得福
1.不要做“有智无慧”的人
2.五运六气是什么东西
3.炖猪肉为什么要加八角
4.不要人为地把生活变得没有四季之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5.人活着一定要顺其本性.:“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6.人类是一部退化史,不是进化史:“以从其根”
7.活得不累的智慧:“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8.跟天地作对,哪有好下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9.活得太细要出毛病:“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10.你有“疾”还是有“病”
11.养生说到底就是保本

第九章好的活法是“顺应天性”
1.按自己的“天性”去活:“道者,圣人行之”
2.如何激活自己的“本能”
3.不知道往哪儿走叫愚人:“愚者佩之”
4.分不清阴阳的人叫王八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5.伤什么别伤神:“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6.别让价值观生病


   编辑推荐
★一部至今为止对《黄帝内经》逐字解读,阐释*出彩、*打动人心的身心灵自救经典。家常话道出人与身边环境相濡以沫的大智慧。★一部读了能让自己*快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正能量,年轻人读了能更好地懂得为人处事,变得强大;中年人读了会放下得失,随心所欲;老人读了不再恐惧年老。一部强大每一个中国人身心的灵性读本。 ★按本书说的方法去实践,感情、事业等一切都会很顺。否则,要走背运,要倒霉。★读《黄帝内经》,一辈子都会活得不拧巴、不扭曲、不变形。

   文摘

   序言

《四气调神》:探寻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 《四气调神》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篇《素问》的篇章之一,它以深邃的哲学智慧和精妙的医学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以及顺应四时变化以养生治病的根本法则。这部篇章不仅是中医养生学的奠基之作,更是指导我们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中,安顿身心,颐养生命,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指南。 一、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宇宙生命观的精髓 《四气调神》开篇便点明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人的生理、病理、情志变化,无不受到自然界时令、气候、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获得健康,就必须效法天地,顺应四时的变化。 春季:生发之季,阳气初升,万物复苏。 春属木,主生发,对应人体的肝脏。此时,天地万物开始生长,阳气逐渐生发。养生之道在于“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放松心情,舒展筋骨,使阳气得以宣发。衣着宜“宽舒”,避免郁滞。饮食宜“甘、辛”,以助生发,如韭菜、豆芽等。情志上,要“禁刻薄”,保持舒畅乐观,避免恼怒伤肝。若违反春生之令,易生“飧泄”、“腹满”之疾。 夏季:长养之季,阳气鼎盛,万物繁茂。 夏属火,主长养,对应人体的 H 心。此时,阳气达到顶峰,天地万物欣欣向荣。养生之道在于“夜卧早起”,顺应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度晚睡,但不可过度熬夜。衣着宜“无厌”,以利散热。饮食宜“苦、酸”,以助 H 心,如苦瓜、柠檬等。情志上,要“使志无怒”,保持心 H 宁静,避免 H 怒伤 H 心。若违反夏长之令,易生“ H 心之疾”、“ H 痹”。 秋季:收敛之季,阳气渐衰,万物成熟。 秋属金,主收敛,对应人体的肺。此时,阳气开始内敛,万物由盛转衰,呈现成熟、收获的景象。养生之道在于“早卧早起”,顺应昼短夜长的特点,早睡早起,使阳气得以收藏。衣着宜“早寒”,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受秋凉。饮食宜“辛、甘”,以养肺,如梨、藕等。情志上,要“使志安宁”,心神内敛,避免悲忧伤肺。若违反秋收之令,易生“ H 咳”之疾。 冬季:闭藏之季,阳气潜伏,万物休眠。 冬属水,主闭藏,对应人体的肾。此时,阴气极盛,阳气潜伏,天地万物进入休眠状态。养生之道在于“夜卧早起”,顺应昼短夜长的特点,早睡晚起,以养阳气。衣着宜“暖”,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饮食宜“咸、甘”,以补肾,如黑豆、芝麻等。情志上,要“使志若伏若藏”,心 H 宁静,收敛精神,避免 H 意 H 劳。若违反冬藏之令,易生“ H 泄”、“ H 腹”之疾。 《四气调神》强调,人的生命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协调,才能达到“生、长、收、藏”的正常规律。这种顺应自然的养生观,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智慧的核心。 二、 阴阳五行,内在乾坤: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规律 《四气调神》在阐述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的同时,也深刻地阐释了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运行规律。人体的脏腑、气血、津液,乃至情志,都与阴阳五行有着紧密的联系。 春季的生发之气,与肝的疏泄功能相应。 肝主疏泄,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源头之一。春季阳气生发,肝气也随之升发,保持肝的疏泄条达,才能使全身气机通畅,避免肝郁气滞。 夏季的生长之气,与 H 心 H 气 H 相依。 H 心主 H 藏 H 神 H, H 气 H 主 H H 荣 H。夏季 H 阳 H 气 H 盛 H, H 心 H H 气 H H 充 H 盛 H, H 才能 H H 维持 H H 身 H H 体 H H 的 H H H 活 H H 力 H H 和 H H 精神 H H H 状态 H H。 秋季的收敛之气,与肺的肃降功能相符。 肺主肃降,可以将清气向下输布,将浊气向下排泄。秋季阳气收敛,肺的肃降功能也应随之增强,以适应季节的变化,防止外邪侵袭。 冬季的闭藏之气,与肾的封藏功能密切。 肾藏精,主水,是人体生命之本。冬季阴气极盛,阳气潜藏,肾的封藏功能也应得到加强,以固藏精气,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四气调神》通过将四时之气与人体的脏腑功能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人体的内在乾坤。它告诉我们,人体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的阴阳平衡和五行协调。只有顺应自然,调养好人体的脏腑功能,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 三、 情志养生,身心并治:古人对精神健康的深刻洞察 《四气调神》不仅仅关注身体的养护,更深刻地认识到情志对健康的重要性。它明确指出,不同的情志变化会影响相应的脏腑功能,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怒伤肝。 愤怒会使肝气郁结,表现为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胸胁胀痛等。 喜伤 H 心。 过度的喜悦会使 H 心 H H 气 H H 散 H, H 表现 H H 为 H H H 精神 H H 恍惚 H H、 H H H H H 健 H H 忘 H H 等 H H。 思伤 H 脾。 过度的思虑会使 H 脾 H H 气 H H H 结 H, H 表现 H H 为 H H H 食 H H H 欲 H H H 不 H H H 振 H H、 H H H 腹 H H 胀 H H、 H H H 便 H H 溏 H H 等 H H。 忧伤肺。 悲伤、忧愁会使肺气受损,表现为咳嗽、气短、胸闷等。 恐伤肾。 过度的恐惧会使肾气亏损,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遗尿等。 《四气调神》提倡“使志若…”,即根据四时变化,调整自己的情志。春季要“禁刻薄”,保持舒畅;夏季要“使志无怒”,保持心 H 宁静;秋季要“使志安宁”,心神内敛;冬季要“使志若伏若藏”,收敛精神。这种对情志的调养,体现了古人对身心一体的高度认识,认为精神上的安宁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四、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长寿健康的实践智慧 《四气调神》所倡导的养生之道,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融入日常生活。它并非要求人们刻意地去“养生”,而是强调一种顺应自然、合乎节律的生活方式。 作息规律: 顺应日月的昼夜交替,保持规律的作息,既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能使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饮食有节: 结合四时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做到饮食有节,不过饥过饱,不偏食。 衣着适宜: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寒热侵袭,保护身体免受外邪的侵害。 动静结合: 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春季的“广步于庭”,能舒展筋骨,促进气血流通。同时,也要学会适度的休息和静养,如冬季的“夜卧早起”。 情志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化解不良情绪,以达身心和谐。 《四气调神》的智慧在于,它将养生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觉地践行健康之道。这种“乐道安贫,顺时而动”的生活态度,才是真正实现长寿健康的秘诀。 结语 《四气调神》这部篇章,以其博大精深的智慧,为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奥秘,指明了顺应四时、调养身心的根本法则。它所蕴含的养生智慧,穿越千年,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当我们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生活压力时,重温《四气调神》,体悟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遵循其“顺时而养”的原则,调和阴阳,安顿情志,必能帮助我们走出健康困境,拥抱身心康宁,实现生命的长久与美好。它不仅仅是一部医学典籍,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安顿生命、安享人生的哲学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二段: 这本关于《黄帝内经》的书,与其说是一本医学著作,不如说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启示录。它没有枯燥的说教,也没有艰涩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种对话的形式,将古老的智慧以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解读《四气调神》篇章时的细腻之处,他们并非简单地罗列条目,而是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困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为何遵循自然的节律如此重要。比如,书中对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何自己在某些季节会感到精力不济,或是情绪起伏不定。这不仅仅是身体的信号,更是心灵的呼唤。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作息,在夜晚早些入睡,白天适当早起,并且在饮食上更加注重时令性。尽管只是微小的改变,却能感受到身体和心情的微妙变化,仿佛与自然重新建立了一种更深的连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听”身体的声音,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弥足珍贵。

评分

第四段: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黄帝内经》无疑是其中的瑰宝。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部经典的好奇心。它并非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通过一种生动活泼的对话方式,将《黄帝内经》的精髓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养生”的解读,它并非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切实可行的生活指导。书中关于如何根据四季变化来调整生活习惯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例如,它强调在春天要“夜卧早起”,在夏天要“夜卧早起”,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议,却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规律。我尝试着去实践这些方法,比如在春天,我会在天刚亮就起床,让身体感受到春天的生机。这种与自然的同步,让我觉得身心都充满了活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医学,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生命,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第五段: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那份来自古老的东方智慧的宁静与力量。我并非专业的医学人士,但书中的内容却深深触动了我。它并非用冰冷的数据和术语来阐述,而是用一种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方式,将《黄帝内经》的精髓娓娓道来。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于“顺应四时”的解读,它让我明白了,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其实都在默默地与自然界的节律发生着共鸣。书中的例子生动形象,比如如何在大寒的时节,让身体积蓄阳气,又如何在暑热的夏季,让心神得到安宁。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日里的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在不恰当的时间熬夜,或者在不对的季节进食不合时宜的食物。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细节,却可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的身心健康。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导师,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鼓励我与自然建立更深的连接,从而达到一种更平衡、更健康的生活状态。

评分

第一段: 最近偶然翻阅一本关于《黄帝内经》的书,虽然并非我通常阅读的题材,但那份古老的智慧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书的封面设计简约而富有质感,淡雅的色彩勾勒出一种沉静的氛围,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心灵的探索之旅。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引人深思的序言,它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调,引导读者走近这部医学巨著,揭示了其穿越时空的价值。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所打动,它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书中对四季变化的论述,不仅仅是简单的气候描述,更是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日的生活方式是否与自然的韵律相符。虽然我尚未深入研究每一个篇章,但单是开篇的几个章节,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我开始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从中汲取更多养分,重新审视健康与生命的意义。

评分

第三段: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深奥的医学理论,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化的语言进行了解释。我平时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皮毛,总觉得它有些神秘和遥远。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黄帝内经》的智慧,早已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书中关于“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论述,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身体会不自觉地想要囤积能量,而在炎热的夏天,则会渴望清淡的饮食。这种对生命节律的顺应,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更是为了“养生”。我开始关注自己身体在不同季节的反应,并且尝试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我的饮食和作息。例如,在秋天,我开始更加注重滋润,减少辛辣的食物,并且早睡早起,以迎接冬天的到来。这种与自然的对话,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到生命的循环之中。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医和传统养生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