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

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体仁 等 著
图书标签:
  • 数控加工
  • CNC加工
  • 加工工艺
  • 机械制造
  • 模具加工
  • 编程技巧
  • 实战案例
  • 工业制造
  • 数控机床
  • 工艺参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69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349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具有多年的企业数控加工实践经验,多次在德国进修,并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双元制学校学习、交流;
  内容先进、实用:书中融入了德国数控职业教育的优点和实例,对实例的工艺分析进行详尽的介绍,突出先进性、实用性;
  附送超值视频:本书收集、制作了国内外知名刀具、机床制造厂家的典型加工视频,以期体现现代数控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供读者下载学习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数控加工所涉及的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工艺设计、工艺文件、数控车削、铣削、加工中心,高速切削工艺以及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等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实例分析详细讲解,实用性强。书中融入了德国数控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典型实例分析,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本书收集、制作了国内外知名刀具、机床制造厂家的典型加工视频,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可供数控加工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电大、自考、网教学生的教材和其他机械类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1章数控技术及数控加工
1.1计算机数控技术1
1.2数控加工技术2
1.2.1数控加工2
1.2.2数控编程技术2
1.3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1.3.1数控机床的组成2
1.3.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4
1.3.3数控机床的分类4
1.4数控机床的主要性能指标6
1.4.1精度性能指标6
1.4.2运动性能指标7
1.4.3功能指标7
1.4.4其他性能指标7
1.5数控机床坐标系8
1.5.1数控机床坐标系的规定8
1.5.2机床原点与参考点9
1.5.3工件坐标系10
1.6加工中心10
1.6.1加工中心的分类10
1.6.2车削加工中心12
1.6.3复合加工中心13
1.6.4五轴联动加工中心13
1.6.5加工中心特点13
1.7数控加工编程17
1.7.1程序的构成17
1.7.2刀具补偿20
第2章数控加工切削基础
2.1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22
2.1.1主运动和进给运动22
2.1.2加工表面22
2.1.3切削用量22
2.1.4切削层参数23
2.2刀具的几何角度24
2.2.1车刀的组成24
2.2.2刀具静止参考系及其坐标平面24
2.2.3刀具静止角度的标注24
2.2.4刀具的工作角度27
2.3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28
2.3.1切削过程的金属变形28
2.3.2切屑的类型29
2.3.3切屑控制31
2.4切削力与切削功率33
2.4.1切削力的来源33
2.4.2切削合力及其分解33
2.4.3切削功率34
2.5切削热与切削温度34
2.5.1切削热34
2.5.2切削温度35
2.6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和破损35
2.6.1刀具磨损35
2.6.2刀具的破损39
2.6.3刀具耐用度和刀具寿命39
2.7数控刀具材料和标准40
2.7.1数控刀具材料40
2.7.2涂层刀具材料43
2.7.3硬切削材料分类代号45
2.7.4主要制造商硬切削材料对照46
2.8机夹可转位刀具49
2.8.1可转位刀片的代码及其标记方法49
2.8.2可转位刀片的夹紧方式49
2.9数控刀具系统53
2.9.1数控刀具系统分类53
2.9.2刀柄系统组成54
2.9.3Coromant Capto模块化快速换刀系统57
2.10常用工件材料加工性能60
2.10.1可加工性的衡量指标60
2.10.2影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主要因素60
2.10.3常用工件材料61
2.11切削液64
2.11.1切削液的作用64
2.11.2切削液的种类64
2.11.3切削液的选择64
2.11.4切削液的加注方法65
2.12切削振动66
2.12.1切削振动分类66
2.12.2切削振动的原因和条件66
2.12.3消除刀具振动的途径和方法67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机床夹具的组成、功能和分类73
3.1.1机床夹具的组成73
3.1.2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73
3.1.3机床夹具的分类74
3.1.4数控加工夹具特点76
3.2组合夹具76
3.2.1组合夹具的分类76
3.2.2槽系组合夹具77
3.2.3孔系组合夹具80
3.2.4光面夹具80
3.2.5组合夹具元件的技术要求81
3.2.6组合夹具的组装81
3.2.7组合夹具特点81
3.3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82
3.4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82
3.4.1六点定位原理82
3.4.2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83
3.4.3欠定位、过定位83
3.4.4常见定位元件与定位方法86
3.4.5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87
3.5工件的夹紧92
3.5.1夹紧装置的组成及其基本要求92
3.5.2夹紧装置的设计原则93
3.5.3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93
3.5.4夹紧机构的设计要求95
3.5.5常用的夹紧机构97
3.5.6夹紧动力源装置103
3.6铣床、车床夹具105
3.7数控机床夹具设计106
3.7.1数控机床夹具设计的原则106
3.7.2常用数控铣床夹具种类106
3.7.3机床夹具的基本要求107
3.7.4专用夹具的设计步骤107
3.8定位符号和夹紧符号的标注113
第4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4.1数控加工工艺概念124
4.1.1数控加工工艺特点124
4.1.2适合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125
4.1.3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25
4.2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126
4.2.1零件的分析126
4.2.2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设计127
4.2.3数控加工工序设计127
4.2.4数控加工工作流程图138
4.3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139
4.3.1定位基准的选择139
4.3.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39
4.3.3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40
4.3.4加工方法的选择142
4.3.5加工工序划分的原则144
4.3.6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原则145
4.3.7数控加工工序划分的特点145
4.4加工余量150
4.4.1加工余量的概念150
4.4.2影响最小加工余量的因素150
4.4.3误差复映151
4.4.4粗、精加工时选用切削用量的原则和方法154
第5章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5.1概述156
5.2数控车床156
5.2.1数控车床的种类156
5.2.2数控车床的参数157
5.3数控车削加工工件的装夹159
5.3.1通用夹具159
5.3.2心轴类车床夹具162
5.3.3中心孔定位夹具165
5.3.4其他车削夹具167
5.4车削刀具169
5.4.1车削刀具的发展169
5.4.2车削刀具基本概念170
5.4.3车削基本刀具172
5.5数控车床加工工艺178
5.5.1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178
5.5.2外圆车削182
5.5.3车内孔183
5.5.4切断和切槽184
5.5.5螺纹加工188
5.6轴类零件加工工艺193
5.6.1轴的技术要求193
5.6.2轴加工的工艺过程193
5.6.3轴类零件中心孔加工的方法193
5.6.4一夹一顶车削196
5.7套类零件加工工艺198
5.7.1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198
5.7.2套类零件的主要工艺方法198
第6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6.1数控铣削的基本概念201
6.1.1数控铣削特点201
6.1.2数控铣削机床201
6.1.3数控铣削刀具202
6.2平面铣削207
6.2.1面铣刀的分类207
6.2.2面铣刀的几何角度和功能207
6.2.3常用面铣刀209
6.2.4薄径向切屑厚度铣削210
6.2.5薄切屑高进给铣削技术211
6.2.6顺铣、逆铣的特点212
6.2.7铣刀的位置213
6.2.8切削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5
6.2.9平面的铣削走刀路线216
6.2.10综合实例218
6.3几种常用刀具221
6.3.1立铣刀221
6.3.2波形立铣刀225
6.3.3键槽铣刀226
6.3.4球头刀226
6.3.5圆鼻刀227
6.3.6玉米铣刀228
6.4常用铣削方法228
6.4.1开槽228
6.4.2开孔或铣型腔230
6.4.3扩孔232
6.4.4方肩铣削233
6.4.5扩型腔234
6.4.6内圆角铣削235
6.5平面轮廓铣削238
6.5.1轮廓顺、逆铣238
6.5.2切向切入和切出238
6.6型腔铣削239
6.6.1型腔粗加工239
6.6.2型腔的半精、精铣加工239
6.6.3实例241
6.7孔加工241
6.7.1钻孔241
6.7.2镗削加工245
6.7.3铰削加工248
6.7.4铣削加工249
6.7.5螺纹铣削249
6.7.6倒角252
6.7.7内孔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53
6.8孔系零件加工254
6.8.1孔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材料和毛坯255
6.8.2孔系零件的工艺过程原则256
6.8.3孔系加工的尺寸计算257
6.8.4实例259
6.9综合实例260
6.9.1槽类变形件加工260
6.9.2薄板加工264
第7章高速切削工艺
7.1高速切削原理270
7.1.1萨洛蒙曲线270
7.1.2高速切削的概念270
7.1.3高速切削的特点271
7.1.4高速切削的应用273
7.2高速切削冷却方式275
7.3高速加工的相关技术介绍277
7.4高性能刀具材料及刀具技术277
7.4.1高速切削刀具的材料277
7.4.2高速铣削刀具的几何结构278
7.4.3高速铣削刀具的选择279
7.4.4高速铣削刀具的刀柄结构281
7.4.5刀杆夹紧刀具的方式281
7.4.6刀具的动平衡281
7.5高速切削机床282
7.5.1基本结构282
7.5.2电主轴283
7.5.3混合陶瓷轴承284
7.5.4高速伺服系统285
7.5.5高速CNC系统286
7.5.6高速切削机床安全防护与实时监控系统286
7.6高速切削机理286
7.7高速铣削加工工艺286
7.7.1CAD/CAM编程策略286
7.7.2高速切削的路径规划287
7.7.3高速铣削的工艺要求291
7.8高速加工方式293
7.8.1插铣293
7.8.2切片铣296
7.8.3摆线铣削297

前言/序言


《机械制造基础:从原理到实践》 本书旨在为机械制造领域的新手提供一个全面而扎实的入门指南,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理解现代机械制造的各个关键环节。我们不涉及数控加工的特定工艺与实例,而是聚焦于构成一切制造活动基石的通用原理和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材料的奥秘与选择 理解材料是制造的第一步。本部分将深入探讨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其在不同制造过程中的适用性。我们将详细介绍碳钢、合金钢、铸铁、铝合金、铜合金等常见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韧性)以及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将触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陶瓷和复合材料,概述它们的特性及应用领域,帮助读者建立起科学的材料选择思维,为后续的工艺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成形工艺的基石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各种基础的材料成形工艺,这些工艺是塑造零件形态的根本手段。 铸造: 从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到精密铸造,我们将讲解不同铸造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优缺点以及适用于制造的零件类型。重点分析铸件质量的影响因素,如砂眼、气孔、缩孔等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锻压: 介绍自由锻、模锻、挤压、轧制等工艺。深入剖析锻压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机理,以及热锻、冷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读者将了解如何通过锻压获得具有优良综合力学性能的零件。 塑性变形与切削加工的初步认识: 虽然本书不深入数控切削,但我们会简要介绍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以及切削加工作为移除材料形成零件的普遍方法。我们将概述车削、铣削、钻削等基本切削操作的特点,为理解后续更复杂的加工方法打下概念基础。 第三部分:连接与装配的智慧 制造出的零件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需要被有效地连接和组装成完整的机械产品。本部分将重点关注: 焊接: 介绍电弧焊、电阻焊、钎焊等常见焊接方法的原理、工艺特点、设备要求以及焊接接头的形式与强度。我们将讨论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虚焊、咬边、夹渣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机械连接: 详细讲解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铆接等固定和活动连接方式的原理、应用场景、设计计算以及强度校核。读者将学习如何根据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连接方式。 装配基础: 探讨零件的精度配合、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以及装配中的关键环节,如基准的选择、测量方法的应用、装配顺序的优化等。我们将强调装配质量对最终产品性能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表面处理与质量控制 无论零件采用何种制造工艺,其表面质量和整体性能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表面处理: 介绍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对金属材料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性能的调整作用。同时,我们将探讨表面强化工艺,如渗碳、渗氮、镀层等,以及它们如何提升零件表面的耐磨、耐腐蚀性能。 质量控制基础: 阐述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评价零件质量的关键指标。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卡尺、千分尺、百分表、量块等。我们将强调质量检测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检测发现和解决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本书的特色: 注重基础原理: 每一项工艺的介绍都紧密围绕其基本原理,帮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图文并茂: 丰富的示意图和实物图片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工艺过程。 逻辑清晰: 内容按照从材料、成形、连接到质量控制的逻辑顺序展开,构建完整的机械制造知识体系。 易于理解: 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过多专业的术语,特别适合初学者。 通过学习本书,您将对机械制造的宏观图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不同材料如何在多样化的工艺下被塑造成所需的零件,并最终被组装成功能齐全的机械产品。本书将为您未来深入学习更专业的制造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数控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其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沉稳而专业的风格,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翻开之后,更是惊喜不断。这本书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数控加工工艺”的系统性阐述,它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介绍,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具体的工艺步骤。我曾经在学习数控加工的过程中,对一些“看似简单”的刀具选择和切削参数设定感到困惑,常常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这本书在这方面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精度要求以及所使用的数控机床类型,来选择最合适的刀具,并如何确定最优的切削参数,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以及刀具补偿等。书中还对刀具的磨损规律和寿命预测进行了介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刀具管理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书中对数控编程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实例展示了如何编写出高效、可靠的数控程序。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数控加工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评分

当我拿到《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时,我最先想到的是它的“实例”部分,毕竟理论知识可以从很多地方获取,但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还得看具体的案例。《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并非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而是用大量的、真实的加工案例来支撑其理论。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案例的剖析,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教你。书中对于一个零件的加工,会从图纸分析开始,到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再到详细的工艺路线规划,最后到切削参数的确定和加工过程的监控。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配以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让我能够一目了然。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加工参数时,不仅仅是给出数值,还会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数值,它对加工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调整。这种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加工参数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书中还对不同材质的工件加工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例如,针对不同种类的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等,在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选择以及冷却方式上都有具体的建议,这对于我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不同材料的零件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数控加工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简直就像一座宝藏。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料和教程,但往往碎片化严重,缺乏系统性,而且很多内容都偏向理论,对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我一直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我的这一不足。它从最基础的数控机床类型、坐标系、G代码和M代码指令讲起,条理清晰,循序渐进,让我能够一步步建立起对数控加工的基本认知。然后,它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迅速切入到实际的加工工艺分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加工方式(如铣削、车削、钻孔、磨削等)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分析。当看到书中对每一个加工实例的“工艺规程”进行拆解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生产车间,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加工环节的操作细节。例如,对于一个精密零件的加工,书中会详细列出其所用的机床型号、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刀具类型、刀具路径以及检验标准,并且还会对这些参数的选择进行解释,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最终的加工效果的。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去操作数控机床,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讲明白“是什么”,更要讲清楚“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在“实例详解”部分,作者没有仅仅给出最终的加工方案,而是详细地解释了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逻辑。例如,在讲解一个精密齿轮的加工时,书中会从齿轮的精度要求出发,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加工误差,然后逐步介绍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顺序、调整切削参数、采用特殊的刀具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和修正,来确保最终的加工精度。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能够让我在理解每一个步骤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其与其他步骤之间的关联性。而且,书中对一些“经验性”的知识,也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和总结,比如,如何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判断刀具的磨损状态,如何通过调整切削液的浓度和流量来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而在这本书里,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到。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逻辑清晰,对于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评分

我本身并不是直接从事数控加工一线工作的人员,但由于工作需要,需要对数控加工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科普和入门作用。它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数控加工这个看似高深的技术领域展现出来。书中的“实例详解”部分,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作者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零件,来讲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和方法。我喜欢它对每个零件的加工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从零件的设计图纸到最终成品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例如,在讲解一个汽车轮毂的加工时,书中会详细说明如何对轮毂的各个表面进行分层加工,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来处理不同的轮廓,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切削参数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书中还对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刀具损耗、工件变形、尺寸偏差等,进行了预判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能够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数控加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虽然我不是操作者,但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对整个数控加工的流程和关键环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与数控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这对于我提升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

评分

对我而言,获取实用、易于理解的数控加工知识一直是一个挑战。《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却让我耳目一新。它以一种非常贴近实际应用的方式,将数控加工的复杂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实例”的处理方式,作者并没有将所有的实例都放在一起,而是根据不同的加工类型、零件的复杂程度以及所涉及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门别类地介绍。例如,书中会专门开辟一个章节来讲解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然后在该章节下,通过多个具体的零件案例,来展示不同的曲面加工策略和刀具路径优化方法。这种结构化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容易地找到我所需要的内容,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我注意到书中在讲解每一个案例时,都会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对刀具的几何形状、刀尖半径、切削刃角度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并且会解释这些参数是如何影响加工效果的。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数控加工问题,例如加工振动、表面缺陷、尺寸超差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学习数控加工的道路上,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指导和帮助。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市面上类似的书籍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理论堆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然而,当我翻阅几页之后,这种初步的疑虑就被迅速打消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例详解”部分,这部分内容简直就是为一线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量身定做的。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概念的介绍,而是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零件,例如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汽车发动机缸体、精密模具零件等等,对它们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层层剖析。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加工步骤的详细说明,不仅仅告诉你“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分析一个复杂曲面的加工时,书中会详细解释为何选择特定的刀具路径,如何设置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以避免振动和提高表面质量,以及如何通过多工序协同来完成高精度加工。这些内容往往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而在这本书里,我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学习到。而且,书中配有大量的加工示意图、三维模型截图以及实际加工的照片,这些视觉化的呈现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加工过程中的细节和要点。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还会提及一些在实际加工中常见的“坑”,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比如刀具磨损的判断、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工件夹持的稳定性等等,这些细节的处理,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实践经验。

评分

拿到这本《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的纸质书,我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一种知识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期待。翻开第一页,扉页上的书名印刷清晰,装帧设计也颇具专业性,并没有那种廉价感,这为我的阅读体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尝试着快速浏览了一下目录,哇,内容涵盖了数控加工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应用,再到不同材质的加工特点,甚至还涉及到了刀具的选择和优化,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绝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数控加工的核心领域。其中,对一些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的详尽程度,让我仿佛亲临生产现场,能够一步步理解每一个加工步骤的逻辑和考量。我特别关注了那些“实例详解”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是检验一本书实用性的关键,也是我最看重的地方,我希望看到作者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配以高质量的图示,将复杂的加工过程掰开了揉碎了呈现在我面前。我曾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一些数控加工上的难题,当时因为资料匮乏,走了不少弯路,现在看到这本书,仿佛找到了救星。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究书中对于不同材质(比如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的切削参数设置、刀具寿命预测以及加工表面质量的控制,这些都是决定加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的关键要素。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学习平台,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让我对数控加工的理解更加透彻,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作为一个对技术更新换代非常敏感的人,我一直关注着数控加工领域的发展。《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控加工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智慧地”进行加工的书。书中对“实例详解”部分的处理,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选取了许多当下行业内非常热门且具有代表性的零件,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的复杂结构件、医疗器械的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的精密部件等,并对它们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的优化策略。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参数设置,展示了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刀具损耗和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例如,书中会对比分析不同刀具路径的加工时间,以及不同切削模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一些新兴的加工技术,比如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的结合应用,以及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数控加工发展趋势,这让我看到了数控加工的未来方向。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前沿,而且讲解详实,对于我这样希望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数控加工经验的技术工人,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习新的加工技术和方法,也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反映行业前沿和实际需求的图书。《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详解》这本书,可以说是近期我读过的最令我满意的一本。它并非陈旧的理论讲解,而是紧密结合了当下数控加工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实际生产中的痛点。书中关于CAM软件的应用和编程技巧的介绍,我认为是其一大亮点,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指令,而是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现代化的CAM软件来优化刀具路径,实现高效、高精度的加工。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三维曲面加工,书中展示了多种不同的刀具路径策略,并分析了它们在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方面的差异,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处理复杂零件的人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比如五轴加工、高速切削、微细加工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分析,这让我能够接触到一些我平时接触不到的高端加工领域。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控制策略有着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丰富,观点独到,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好书。

评分

Dongxibucuo!

评分

Dongxibucuo!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内容齐全

评分

专业书籍,视专业而定。

评分

专业书籍,视专业而定。

评分

很好的书 书很不错 值得拥有

评分

。。。。。。。。。。。。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