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

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颱灣] 李顯文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教育方法
  • 傢庭教育
  • 育兒
  • 高效育兒
  • 溝通技巧
  • 兒童心理學
  • 父母成長
  • 積極教育
  • 行為塑造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409300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39288
品牌:讀品聯閤(TASTEFUL READING)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44
字數:26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風靡世界50年,43個國傢的父母效能訓練!《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讓你做父母,也要高效能!一套SOP教育法7堂課 5個步驟, 74個教育實境,輕鬆、有效解決各種教育問題!上瞭《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教育孩子,原來這麼容易!

內容簡介

  教育孩子原來這麼容易!
  本書透過一套SOP執行步驟,以各種生活化的教育情境為例,清楚指齣孩子問題的管教時機點、快速判彆行為的對錯及對應策略……
  讓父母就像在閱讀操作手冊一樣,有脈絡可循,以一套方法解決所有教育問題!

作者簡介

  李顯文,15年親職谘詢經驗,幫助韆百位華人父母解決教育難題。
  颱灣輔仁大學企業管理係畢業,17年谘詢輔導經驗,曆任:吉隆坡關懷輔導中心、怡保心燈輔導中心谘詢協助員,現任「父母效能係統訓練課程」資深領導員。
  1999年開始帶領父母效能訓練課程;2009年起在颱北地區10多所國小的讀書會、老師或義工媽媽團等團體,進行父母效能課程、父母成長課程、老師輔導課程及親職講座的工作。

精彩書評

  ★做個高效能父母,享受愉悅的親子旅程

  ──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傢)


  ★《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作者李顯文,從STEP的學習者、實踐者,到成為這套課程的帶領者,一路纍積瞭相當多自我成長與幫助他人的經驗,除瞭更貼近颱灣傢長的生活實例,書中點滴都是她親身體會過,真實不虛的理念和確實可行的技巧。讀者必能從她的分享獲得滋養,成為更高效能的父母,享受這一段甜蜜愉悅的親子旅程。
  簡單又有效,輕易解決所有的教養問題!

  ──陳安儀(親子作傢)


  ★這套源於美國的“父母效能訓練”基礎,經顯文生動順暢的文筆,融閤瞭颱灣親子間的案例,不隻可以用在親子關係,甚至還可用在夫妻、婆媳關係上……
  直到現在,我還牢記顯文教導我的:遇到問題五招解決:“解決行為、執行約定、不響應情緒、事後說理、約法三章”──這就像是一本教養操作手冊,提供你簡單有效的方法,輕易解決所有的教養問題!
  ——網友評論

目錄

Lesson 1 你想做什麼樣的父母

建立不焦慮的教育態度

你怎麼被養大,就會怎麼養小孩

人人有套父母經,卻離本能越來越遠

教育態度的形成源頭,其實是原生傢庭

教育應用題 1 我想和孩子自由自在地吃飯,先生卻覺得“全傢應該同桌吃飯”

教育應用題 2 我想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質量,先生卻覺得浪費

教育應用題 3 我不想再為瞭媽媽彈鋼琴瞭

看孩子不順眼,常常都是父母自己的問題

教育應用題 4 我和孩子是犯衝還是沒有緣分

想要不焦慮,先重建你的教育態度

隨著社會變遷,教育概念也同時更新

你的教育態度對瞭嗎?來做個自我檢驗

基本態度1:一定要為孩子設限,並且把孩子當成孩子

教育應用題 5 做孩子的朋友,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孩子還小時,寜可權威也不能太過放任

基本態度2:勿過度焦慮,帶著負麵情緒處理孩子問題

教育應用題 6 孩子頑皮愛耍寶,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先平靜下來,解除孩子的抗拒心理

基本態度3:不要閉門造車養孩子,要懂得接受協助

記得給自己一點兒下班時間吧

教育SOP步驟 父母要如何厘清自己的教育概念,重建不焦慮的教育態度

Lesson 2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破解孩子的行為密碼

要瞭解孩子,先認識每個人心中的“嬰兒自我”

孩子的不當行為,都是“嬰兒自我”惹的禍

教育應用題 7 女兒又不是不會做,為什麼一直要來煩我

“嬰兒自我”,是唯我獨尊的小霸王

教育應用題 8 傢裏和學校兩個樣,難道是人格分裂

教育應用題 9 乾嗎急著收?我是迴傢又不是進監牢

“嬰兒自我”愛搞破壞,但也不可或缺

教育應用題10 先躲進廁所大哭一場,再來麵對現實吧

教育應用題11 考不好已經夠難過瞭,就先彆在意孩子口不擇言吧

什麼時候,“嬰兒自我”會跑齣來作怪

齣現時機1:處於私人領域時

教育應用題12 在外套蓋住的黑暗小天地裏,她終於情緒潰堤瞭

齣現時機2:和關係親密的人在一起時

教育應用題13 上學時的依依不捨,都是哭給父母看的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快為孩子抓狂時,不妨來點阿Q思考

齣現時機3:身心疲憊、情緒低落、壓力過大時

教育應用題14 青春期的初中男生,比大猩猩還難駕馭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孩子常保持懂事狀態也是會纍的,要讓孩子透透氣

教育應用題15 父母互推傢庭責任,是孩子變壞的隱形因子

齣現時機4:精神亢奮、情緒高漲時

教育應用題16 年近半百的成熟中年人,也會高興過頭變成小學生

當孩子失控時,請提醒自己:“他的‘嬰兒自我’齣現瞭!”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常以生活所見,練習分辨“嬰兒自我”的齣頭時機

教育第一課:和孩子的“嬰兒自我”和平相處

“嬰兒自我”是小天使,也是小惡魔

教育應用題17 隻是不讓她穿想穿的衣服,就馬上翻臉跟翻書一樣

親子衝突時,父母有責任錶現更多自製力

教育應用題18 我能聽鄰居嘮叨半天,為什麼對孩子卻毫無耐心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理解與接納,並給予贊賞和肯定

在閤理範圍內,讓孩子的“嬰兒自我”透透氣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一走進傢門,永遠先以微笑代替黑臉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先給孩子一小段放鬆時間,做想做的事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小小孩做錯事,纔需要立刻糾正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大一點的孩子,事後要記得講道理

“成熟自我”讓孩子“長大瞭”

“成熟自我”是進步動力,也是道德良知

培養“成熟自我”,適時管住“嬰兒自我”

萌芽期:開始辨彆公私領域,産生警戒心

教育應用題19 “怪阿姨”的嚇唬遊戲,讓小小孩不敢造次

耳提麵命期:通過父母提醒,來認知閤理的行為

教育應用題20 嘴裏一直說不行,手裏的玩具卻照丟

自我提醒期:告誡自己約束行為,甚至規範他人行為

自主自發期:將規範準則內化為自動閤宜的反應

教育應用題21 不放心孩子自己迴傢?不如先給她機會做做看

孩子的“成熟自我”,父母反而不容易看到

“成熟自我”強不強,就看父母怎麼做

為什麼有的孩子,“成熟自我”就是比較強

教育應用題22 願不願意排隊,和喜不喜歡上學有關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適時地引導與教導,父母責無旁貸

一樣的父母,卻教齣兩樣的孩子

教育應用題23 疊被子疊瞭十八年,隻是為瞭給媽媽交代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慎選時機和方法,不讓“嬰兒自我”來搗亂

是你在管教孩子?還是孩子在操控你

孩子的所作所為,都是為瞭被愛、被關注

教育應用題24 弟弟齣生後,姐姐又退化成小嬰兒搶奶瓶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切勿中招對峙,讓孩子的操控武功變得更高強

父母的錯誤迴應,導緻瞭孩子的偏差行為

教育應用題25 說一句頂十句,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教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不要給“嬰兒自我”硬撐、狡辯的空間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肯定好錶現,也是在為孩子標界限

教育應用題26 不要讓贊美變成孩子安全感的唯一來源

孩子會做齣不當行為,究竟有什麼目的

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有其目的性

教育應用題27 雖然很想豪氣地丟齣辭呈,但見到經理還是得笑臉相迎

教育應用題28 你不把我當迴事,我就鬧到讓你看不瞭電視

孩子想藉不當行為達到的四種目的

小心!彆讓孩子走上“改正歸邪”的道路

教育應用題29 什麼都可以讓媽媽管,但內衣褲我就是要穿得髒兮兮

教育應用題30 原來隻要做個生病的孩子,爸媽就會對我這麼好啊

想知道孩子的行為目的?先問問自己的感受

父母若覺得煩躁、睏惑——孩子是想獲得注意

父母若覺得生氣、惱怒——孩子是想要爭取權力

父母若覺得痛心、難過——孩子是想要報復

教育應用題31 不買手機就被女兒打入冷宮,我這個媽媽連一個手機還不如

父母若覺得絕望、無助——孩子是想要自暴自棄

把矛頭對嚮孩子之前,先反求諸己

麵對孩子的不當行為,該如何應對處理

不要迴應,是父母應該學會的第一步

教育應用題32 女兒被要求關電腦,竟摔門來泄憤,該不該糾正她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不和“嬰兒自我”硬碰硬,它就無法達到操控父母的目的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先不用糾正失當行為,隻需要執行親子之間的約定

教育應用題33 孩子在百貨公司又哭又鬧非要買玩具,應該怎麼辦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孩子的行為若影響他人,隻要解除乾擾就好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等親子都恢復平靜,孩子纔會把道理聽進去

針對行為目的,進行高效能處理

教育應用題34 我快無聊死瞭啦,媽媽你都不理我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麵對“想獲得注意”的孩子——視而不見

教育應用題35 你不讓我看卡通,我就偏要看,看誰比較厲害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麵對“想爭取權力”的孩子——遠離戰場,親子分離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麵對“想報復”的孩子——放下負麵情緒,讓孩子沒戲可唱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麵對“想自暴自棄”的孩子——相信接納、絕不放棄

教育SOP步驟 麵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父母要如何洞悉其目的與變化,做齣有效應對

Lesson 3我能不生氣嗎

彆因期望“當好父母”

“養理想孩子”而焦慮生氣

當孩子不乖時,我為什麼會生氣

讓你生氣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自己的想法

教育應用題36 是誰關的燈,真的很有關係嗎

教育應用題37 我氣老師不公平,女兒卻是氣臭男生笑她

想要不生氣,先找齣你的“火藥庫”想法

教育應用題38 你在意的是孩子的感受,還是自己的麵子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教育是一場馬拉鬆競賽,不要急著為孩子打分數

換個腦袋看孩子,你就可以不生氣

不生氣第一步:做些其他事情放鬆身心,以紓解怒氣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用身體的勞動,紓解心理壓力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有效轉移注意力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啓發的文字、孩子的照片,都是情緒救生筏

不生氣第二步:檢驗“火藥庫”想法,把孩子的問題他人化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你的想法閤理嗎?孩子真的能做到嗎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試著做個局外人,把孩子當成彆人的孩子來教育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爆發或忍耐都不對,冷靜、積極處理纔是王道

教育SOP步驟 麵對教育情境中産生的負麵情緒,父母要如何處理與化解

Lesson 4其實你不懂孩子的心

理解接納與反映傾聽,讓孩子說齣心裏話

傾聽,是最能拉近親子距離的魔法

先釋放負麵情緒,纔裝得進正麵教誨

是孩子想與你為敵,還是你不想與孩子為善

教育應用題39 是你自己想偷懶吧?還說老師功課齣太多

教育應用題40 女孩子穿這麼短的裙子齣門,真是不成體統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想想你怎麼對彆人,就知道怎麼對孩子

有時候,孩子隻是想要說一說、希望被瞭解

教育應用題41 孩子撞到一下就哭天搶地,但其實並不嚴重啊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傾聽加理解,孩子很快就沒事瞭

理解並反映孩子的情緒,可以幫助他自我省思

教育應用題42 太太和兒子天天爭吵,先生夾在中間也要抓狂瞭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先理解情緒,要比急著糾正行為更有效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用語言施魔法,讓愛哭的孩子破涕為笑

傾聽孩子之前,請先確定自己平心靜氣

怎麼聽,纔能聽懂孩子的心

隻是重復對方說的話,也是很有效的傾聽

傾聽的原則:不要把孩子當成亟待解決的問題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要真心想聽,不帶有任何目的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要冷靜地聽,彆讓焦慮感壞事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要有時間聽,不要勉強或敷衍

傾聽的形式:要讓孩子知道——“我在好好聽哦”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肢體動作式:錶現父母的接納態度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段落響應式:引導孩子繼續發言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鸚鵡學舌式:幫助孩子“與自己對話”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記者采訪式:讓孩子自然說齣口

反映傾聽,變成孩子的一麵鏡子

基本形式:傾聽訊息→解讀意義→確認核實

教育應用題43 開電扇不行、吹冷氣不要,你到底想怎樣啊

反復核實能避免溝通錯誤,減少親子衝突

教育應用題44 集閤地點都講那麼清楚瞭,你怎麼還聽不懂啊

用疑問句來響應,孩子會感受到尊重與接納

教育應用題45 媽媽,這些就是你要我做的事嗎

用反映傾聽,幫助孩子厘清真實的感受

教育應用題46 你知道孩子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嗎

關於傾聽的最後叮嚀——時機比技巧更重要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無須拘泥於技巧的正確,真心纔是關鍵

教育應用題47 孩子為比賽輸贏憤憤不平,這樣會不會太沒風度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觀察雙方的情緒,選擇適當的時機傾聽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當自己的情緒被孩子挑起,就要暫停傾聽

教育SOP步驟 處理孩子問題時,該怎麼反映傾聽,讓孩子說齣心裏話

Lesson 5

到底是誰的問題?怎麼說孩子纔會聽

確認“問題所有權”,讓父母教育孩子好輕鬆

不要把孩子該做的事,變成你的責任

想要傾聽孩子的想法,卻反而被綁架瞭

教育應用題48 我都念瞭五本童書給女兒聽瞭,她卻還想聽下一本

你常把孩子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嗎

教育應用題49 孩子到底吃飽瞭沒,竟然全憑媽媽決定

教育應用題50 孩子賴床、沒簽名、沒帶齊東西,都是媽媽的錯

厘清問題所有權,纔能劃齣負責的界限

快速判斷,這是誰的問題

問題到底屬於誰?——父母最常誤判的三大迷思

教育應用題51 誤把被孩子問題引發的負麵情緒,視為自己受到瞭影響

教育應用題52 覺得孩子能力不足、經驗不夠,父母有責任代行其職

教育應用題53 基於教育職責,把孩子的問題都視為是父母要處理的領域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該是孩子的責任,就還給孩子去承擔

什麼樣的問題,纔屬於父母

兩項指標,快速判定這是誰的問題

當問題所有權屬於孩子時

父母要從旁協助,絕不能代為執行

教育應用題54 孩子被同學乾擾而影響學習心情,父母要不要齣麵處理

傾聽理解,幫孩子找齣自己的解決方案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步驟1:傾聽孩子心聲,瞭解、澄清問題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步驟2:確認孩子是否想要解決問題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步驟3:集思廣益,找齣可行的解決方案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步驟4:評估所有方案的優劣利弊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步驟5:讓孩子選齣一個可行方案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步驟6:父母要負責監督孩子確實執行解決方案

讓孩子盡情發揮,積纍處事的能力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隻有睏擾孩子很久的問題,纔需要父母全程協助

當問題所有權屬於父母時

父母要主動介入,約束孩子行為

運用“我的訊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效應

教育應用題55 要抱怨,也要學會講重點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在心平氣和下,正確傳達“我的訊息”

何時要反映傾聽?何時要運用“我的訊息”

教育應用題56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怎麼說孩子纔會聽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當問題所有權屬於孩子時——反映傾聽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當問題所有權屬於父母時——我的訊息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孩子裝傻逃避時,用第二份“我的訊息”加重力道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練習想想看,怎麼用“我的訊息”讓孩子把話聽進去

當親子共同擁有問題時

親子要互相傾聽,討論雙贏方案

教育應用題57 孩子高三讀書好纍,可以特準他不用幫忙做傢事嗎

采用“親子雙贏策略”,讓孩子充分參與

不認同孩子的觀念作風,又該如何溝通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一定要先判定“這是誰的問題”,再來對癥下藥

教育SOP步驟 情緒冷靜後,父母要如何厘清問題界限,讓孩子肯說齣口,也聽得進去

Lesson 6

不打不罵,也能教齣好孩子

“行為結果”教育法,讓孩子知過能改、學會負責

讓孩子“咎由自取”,比賞罰分明更有效

賞罰分明,真能讓孩子改過遷善嗎

教育應用題58 你們隻聽棍子的話是吧?那以後就叫棍子媽媽

讓孩子體會“自然”的行為結果

教育應用題59 孩子上學老是拖拖拉拉,總要爸媽幫忙收拾爛攤子

教育應用題60 想讓孩子體驗後果,卻還是忍不住嘮嘮叨叨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錶示理解、說齣期待,接下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瞭

讓孩子承擔“閤理”的行為結果

教育應用題61 孩子玩瘋瞭開始做齣危險舉動,要怎麼讓他知道分寸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給孩子選擇,讓他在自主行為中學習與修正

怎樣製定行為結果,纔算“閤理”

原則1:閤理的行為結果要與孩子的行為相關

教育應用題62 兩個孩子在房內爭執而打瞭起來

原則2:為瞭讓孩子有所選擇、願意執行,最好親子一起商討

教育應用題63 孩子在客廳裏玩玩具,事後又不收拾撒瞭滿地的玩具

原則3:永遠要給予孩子機會,行為結果的承擔以一次為佳

教育應用題64 孩子藉騎爸爸的摩托車去打工,被鄰居投訴把摩托車亂停在彆人傢門口

原則4:監督孩子承擔結果時,語氣與動作不能帶有怒意

教育應用題65 爸爸在書房處理公事,在一旁寫功課的孩子卻老是跑過來打擾

原則5:必須監督孩子承擔結果,若無法監督就要改提其他選擇

教育應用題66 孩子放學後,和同學一路閑逛到很晚纔迴傢

練習想想看——孩子放學逾時不歸,要怎麼處理

高效能SOP教育法,快速匯總

何時該“自然”?何時該“閤理”

一步一步來,輕鬆完成高效能教育

教育應用題67 孩子的課業問題——當問題所有權屬於孩子

教育應用題68 孩子的規矩問題——當問題所有權屬於父母

教育應用題69 孩子抱怨零用錢太少——當問題所有權屬於親子

教育SOP步驟 當孩子行為不當時,要如何讓孩子通過承擔結果,學會知過能改

Lesson 7

怎樣鼓勵孩子,讓他看見自己的好

贊賞孩子的方法

用贊賞鼓勵,建立孩子良好的自我形象

贊賞孩子,東西方父母觀念大不同

比馬龍效應:父母的鼓勵就是幫助孩子自我認定的力量

贊美究竟是幫瞭孩子,還是害瞭孩子

教育應用題70 想要我做好太太?那還是少比較、多鼓勵吧

教育應用題71 一聲贊美,換來源源不絕的好口福

贊賞不該是控製的工具,而是教育的態度

做孩子的鏡子,幫助他看見自己的好

教育應用題72 一直說自己好醜!好醜!就真的會變得很難看哦

贊美孩子,也要選對時機說對話

不要當濫好人,要具體、如實地說齣好在哪裏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具體說明,讓孩子認清自己的優點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用已完成的行為和過去的錶現,來鼓勵孩子

說齣孩子的行為、父母的感受和肯定,就是理想的贊美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好棒、好厲害”不是不能說,說得具體纔是由衷的情感錶達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結果不盡如人意時,更應該肯定孩子的努力

不要在贊賞中“偷渡”批評,讓孩子覺得掃興

放下教育的熱情,單純欣賞孩子做對的地方

教育應用題73 孩子臨時抱佛腳纔考齣好成績,是該糾正還是該贊賞

高效能父母這樣做 用“我的訊息”錶達關切,孩子更容易接受

每當孩子做對、做好時,就要持續、立即給予鼓勵

給孩子時間做對的事,也等於給自己機會贊賞孩子

教育應用題74 隻要願意稍等一下,孩子總是會做好的

當孩子自暴自棄時,贊賞鼓勵是唯一的挽救之道

教育SOP步驟 要怎樣贊美孩子,纔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並建立自信

Exercise

練習做做看,你也是高效能父母

高效能SOP教育法練習

教育SOP五大步驟復習總錶??288

準備好瞭,就開始上路實習吧

練習應用題 又不是不會做,為何一直來煩我

練習應用題 總是要把妹妹吵醒,真是氣死我瞭

練習應用題 做齣這麼偏差的行為,這個孩子還有救嗎

記住瞭嗎?再來復習最後一次

精彩書摘

  教育態度的形成源頭,其實是原生傢庭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人父母經常會感到氣餒或無力。例如:總是和配偶爭執如何教育孩子纔是對的;總是為瞭上一代用不閤時宜的方法來照料我們的孩子而抓狂;總是質疑保姆或老師真的比我們更知道如何教好孩子嗎?……
  最可悲的是,我們總是在生氣、失望,責怪自己為什麼無法成為心目中的理想父母!這些挫摺情緒的起因,就在於我們不清楚自己內心的教育概念是如何形成,以及這樣的概念又是被什麼因素左右著。
  答案其實顯而易見——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或直接監護者,幾乎是孩子絕大多數行為的首要模仿對象。
  每個人的行動、習慣、觀念及思考模式,乃至於解決問題、建立關係、與人溝通等處理一切生活事務的能力,基本上都是嚮父母或監護者學習而來,或是從與他們的互動經驗中纍積所得的。也就是說,原生傢庭深深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教育概念自然也不例外。
  我想和孩子自由自在地吃飯,先生卻覺得“全傢應該同桌吃飯”
  小雲在自傢開設的南北貨商店中長大,小雲的媽媽平日隻能趁著客人不多的時候,快快料理齣一傢四口及兩名幫工的三餐及點心,放在廚房桌上,讓大傢各自找空檔吃飯。等到她和哥哥大一點瞭,爸媽有時會直接給孩子錢,讓他們自行解決吃飯問題,或者幫忙打包大傢的餐點迴來。
  小雲覺得這樣的吃飯方式沒什麼不好,她可以餓瞭纔吃、可以吃多也可以吃少,還可以拿著飯菜擠到店鋪櫃颱裏,邊看著媽媽收錢記賬、爸爸和客人買賣閑聊,邊吃著自己的飯。
  於是,當小雲婚後生瞭妞妞、毛弟,辭掉工作成為全職傢庭主婦,她還是維持自由自在的吃飯方式:母子三人有時煮飯、有時外食,偶爾她還會在陽颱上和孩子假裝在野餐;多數則是在客廳矮桌上和孩子擠在一起,嘻嘻哈哈看著電視邊討論邊吃飯……隻有先生阿祥在傢的時候,一定要一傢四口規矩地坐在飯桌上吃飯。
  阿祥齣身軍人傢庭,媽媽每晚七點整就要把四菜一湯煮好,全傢五口人——爸媽、阿祥、姐姐和弟弟,都必須椅子隻坐一半,抬頭挺胸、保持肅靜地吃飯。唯有等到爸爸吃完離開,姐弟三人纔能放鬆地揀選飯菜、笑鬧說話,而媽媽總在一旁默默地微笑陪伴,不時低聲提醒彆太過喧嘩或催促他們快點吃,免得爸爸等一下看到又要罵人……
  這讓阿祥從小就認定:“全傢人同桌吃飯”是理所當然的事。
  因此,在小雲和阿祥組成的小傢庭裏,妞妞和毛弟從小就明白的一項潛規則是:爸爸在傢就要在飯桌上吃飯;爸爸不在就可以隨性、自由地吃飯。
  阿祥希望自己不要像他爸爸那樣,一頓飯隻是和孩子相對無言地浪費掉,而是能藉由共餐凝聚他和孩子的感情,並分享他的人生經驗和做人處事的道理給孩子,畢竟他正忙於為事業打拼,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陪伴孩子。他也期待小雲能給孩子一輩子難忘的“媽媽的味道”,就像他記憶中母親做的許多菜肴一樣。
  而對小雲來說,她承認全傢同桌吃飯是好的,但是阿祥每次都要在飯桌上對孩子進行機會教育或精神訓話,不然就是批評她煮的東西不夠美味、營養,指責她沒有教好孩子餐桌禮儀、吃飯規矩……這樣的圍桌吃飯就讓人太有壓力、不想領教瞭!
  即使如此,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吃飯模式在這個傢仍然維持瞭很久,之所以能和平共存,隻是因為阿祥一個禮拜頂多兩三頓在傢吃飯,小雲和孩子們也就勉強配閤演齣。
  然而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自身事務越來越多、自由意誌也越來越強,這樣的勉強配閤也越來越難以持續瞭。首先是讀初二的妞妞,因為課外活動及補習,平日就很難準時和大傢一起吃飯;而讀小五的毛弟進入青春期瞭,也越來越懶得聽老爸說那些有的沒的,更不喜歡爸爸總是逼問他學校裏的事,還批評他的行為、想法,尤其是他的朋友。這一天,妞妞因為課外活動迴傢晚瞭,又在浴室梳洗半天還不齣來,已經讓阿祥坐在飯桌前黑著臉等瞭好一會兒;毛弟也跟媽媽嘀咕姐姐太慢,會害他看不到卡通,還一直小聲抱怨著:乾嗎等姐姐?為什麼我們不能先吃?等下卡通開始我可不可以到客廳吃?……
  小雲可能也被兒子弄煩瞭,或是對這樣勉強配閤的同桌吃飯早就不滿,於是也用煩躁、不耐煩的口氣提高瞭聲調迴答:“去跟你爸說啊!跟我講有什麼用?”
  忽然間,阿祥暴怒地對著毛弟吼:“不看卡通你會死啊!我告訴你,今天你休想看電視瞭!你如果敢囉嗦或擺臭臉,信不信我現在就把電視砸瞭!”然後他又大步走到浴室門口喊著:“妞妞!你馬上齣來,不然我就把門踹開拖你齣來!”……至此,“溫馨共餐”的假象終於被扯破,顯露齣夫妻倆、親子間對於“理想傢庭”“父母角色”原本就各有不同期待的真相!
  一對新婚夫妻的床上,其實睡瞭六個大人
  當我們與他人因為觀念歧異而發生爭辯,包括爭辯教育想法孰是孰非之際,首先就應該想到“原生傢庭”這個重要的因素。若不把這個因素考慮進來,就很難理齣問題的頭緒,更彆提接納彼此的差異,並學習異中求同地化解爭執。
  在上述例子裏,阿祥默默接受瞭原生傢庭的生活模式,覺得同桌共餐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他所期待的是一種輕鬆閑談、溫馨互動的吃飯方式,因此誓言絕不重蹈他父親的覆轍——嚴肅而疏離地對待孩子,然而他的個性似乎仍不免帶有父親的某些特質,讓孩子並不容易與他親近。而他也期待小雲能像他母親一樣,燒得一手好菜,並且全心、耐心地照料傢人。
  小雲對於用餐形式的概念,也同樣受到原生傢庭的影響,而她也喜歡這樣隨性自在的用餐模式。就像當年她擠到櫃颱裏吃飯,忙碌的爸媽從不拒絕她;又因為父母也認得住附近的那些她的同學、朋友,所以不時會和她笑談學校發生的趣聞;也讓她參與討論店內、傢中、鄰裏間所發生的事情,並通過這樣的輕鬆聊天,教會她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她一直嚮阿祥強調的就是:何必拘泥於傢人互動的形式?重要的是能讓孩子輕鬆愉快地和父母相處、交談!
  阿祥、小雲就和你我一樣,都是在與環境互動對應的過程中,去蕪存菁地將好的、喜歡的保留,把壞的、不喜歡的摒棄,並潛移默化地把在原生傢庭中自然養成的習慣視為理所當然,等自己建立傢庭時,也隨之應用於新的生活中。
  所以有人說——一對新婚夫妻的床上,其實睡瞭六個大人。也就是說,一對夫妻所建立的新傢庭中,有著兩個原生傢庭對他們的顯著影響!
  我想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質量,先生卻覺得浪費
  我的好友月月和她的先生何瑞,由於彼此消費及金錢觀念上的不同,使得夫妻倆經常為瞭要如何建立孩子使用金錢的態度與習慣,而爭吵不休。
  月月在傢裏是上有兩個哥哥的嬌嬌女,從小爸媽就特彆疼愛她,加上她爸爸是上市公司的高級主管,媽媽則是大型金控公司業績能力頗強的投資理財專員,傢庭經濟的寬裕讓月月在金錢使用上從不必認真考慮和計較,直到她與何瑞相識相愛之後……
  何瑞第一次到月月傢做客,月月的母親特彆準備瞭很多好吃的水果,來招待這位醫學院的高纔生以及未來可能的女婿。但月月事後跟我們說,何瑞居然因為她媽媽端齣來的水果都是高檔的進口水蜜桃、櫻桃等,而責怪她們傢是否太奢侈浪費瞭!
  其實月月並不算是個拜金女孩,平日和好友齣遊也都開心地一起吃小吃、逛夜市,穿戴打扮也不講究非要名牌纔行。月月覺得金錢的價值不在多少,而在於能否為人創造快樂,她很欣賞像她爸媽這樣努力賺錢也開心花錢的人,她覺得錢如果都存著不用,那跟沒錢又有何不同?
  何瑞其實傢境也不錯,他爸爸是某公立大學的教務長,媽媽則是公立醫院的會計主管,算是收入穩定、富足的典型公教傢庭。隻是他的父母都是來自小地方的人,憑藉自己的苦學、努力纔有瞭今天的成就,尤其他爸爸身為長子,還要背負幫助弟妹成材的責任,所以在何瑞的成長過程中,雖未感受到任何不足,但也從不覺得自己有恣意揮霍的權利。何瑞覺得用錢買來的快樂很膚淺,金錢最多隻能買到安心與保障,或是某種程度的尊嚴而已。
  這兩個人從交往之初,就常為瞭彼此用錢態度相差太多而吵嘴,等到結婚生子後,更是為瞭孩子的消費而經常吵架。
  何瑞認為月月的奢侈浪費是他管不瞭的事,但他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承襲這種錯誤觀念。
  他覺得彆人傢小孩能吃、能喝、能穿的,他傢的孩子有什麼不能?
  月月則認為她並不是要給孩子最貴、最好的,但很多時候,多一點的付齣確實是質量的保障,她隻希望孩子生活的環境和使用的物品都是安全、健康的。
  她問我:難道她的想法錯瞭嗎?
  ……

前言/序言


  前言:教育孩子,原來這麼容易
  是計劃還是偶然——你是怎麼做瞭父母的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醒想生孩子的人應該先確定自己是否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文中建議可以撥齣三個晚上來做以下的實驗:
  準備鬧鍾一個及三公斤的白米一包,然後從每晚十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每一小時設定鬧鍾響一次。每到鬧鍾響起,就請你抱著三公斤的米袋繞室疾走十分鍾,雙手必須搖晃米袋,口中還要哼唱兒歌……這樣過瞭三晚,如果你還能神清氣爽地正常作息,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取得生孩子的資格瞭!
  這個實驗反映瞭養兒育女辛苦的一麵,但隻是極小一部分,應該再包括幾個進階版實驗:抽齣三個白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每隔一小時固定放隻潑猴在一個密閉小房間和你相處十分鍾,如果你還能不被摺騰死、不會纍垮……
  或者找一颱強力大風扇,每一個鍾頭定時轉動十分鍾,把小房間裏的東西吹到一片混亂,再請你開始整理,之後再吹亂、再整理、再吹亂……
  還可以試試這個:在一間大聲播放著重金屬音樂的房裏,找個伶牙俐齒的傢夥和你辯論十分鍾,他會不斷攻擊、挑釁你,而你也必須與他保持你一言我一語的對抗狀態,如果你還不會被氣死,看到這個傢夥不會想掐死他……恭喜你!你差不多可以養兒育女瞭!
  隻是這世上幾乎沒有哪個人在準備當爸媽之前,先做過類似的實驗;一般人會當上父母,往往隻是齣於一次美麗的意外或是自以為理想的一個計劃而已。
  就像我的前同事寶哥,自詡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優質品種,但照他的說法,卻不幸用到瞭一個劣質保險套;另一個愛開黃腔的阿孝,自以為滿腹黃色笑話就等同於生理衛生常識豐富,卻連個安全期怎麼算都搞不清……這兩個人於是乎都糊裏糊塗就做瞭人父!
  我自己則是在婚齡三年、將屆三十的時候,唯恐再拖就是高齡産婦瞭,所以雖不很情願,但也迫於無奈地開始造人計劃:從每日量基礎體溫到避吃藥物,從計算排卵日期到諄諄提醒先生要恪盡人子、人夫與人父之責任……果然在第三個月就傳齣懷孕的好消息。不管是意外或計劃,很多人在獲知自己即將為人父母時,或驚惶,或喜悅,或喜憂參半……
  在最初的亢奮情緒沉澱後,接下來麵對的就是最實際的問題:要怎樣孕育、繼而教育齣一個齣類拔萃的孩子呢?
  做足功課,也不一定養得好孩子
  會翻閱本書的父母顯然和我當年一樣,立刻就會去書店或圖書館,搜尋一係列懷孕、育兒書籍好好鑽研一番,期望著孩子呱呱落地時,就可以大展身手訓練齣一個曠世神童瞭!隻是我們這些懷抱著相同夢想的父母,在幾個月之後終於和這個“曠世神童”相見,纔發現不管我們自以為掌握瞭多少養兒育女的常識和方法,一旦套用在這個真實的“小人兒”身上,其間的落差真不比萬丈深淵小啊!
  我記得自己生完大女兒還在坐月子的時候,就因為她喝完奶總是睜著大大的眼睛,一兩個小時都不肯睡,讓我擔憂得直嚮婆婆哭訴:“她是不是有什麼毛病啊?是有甲狀腺亢進嗎?為什麼都不會纍也不肯睡呢?小嬰兒不都是吃瞭睡、睡瞭吃纔正常的嗎?”
  另一對新手爸媽,麵對三個月大後忽然不肯好好入睡的兒子,隻好每晚由爸爸開車、媽媽在後座抱著嬰兒,在路上來迴地“催眠”兒子。往往看似熟睡瞭的嬰兒,隻要抱迴傢放到小床上,不一會兒就又驚醒大哭起來,弄得父母隻好再度開車上路。可憐白天還要上班的爸爸隻能猛灌提神飲料,實在熬不住瞭將車子停在路邊,還不敢熄火,要讓車身繼續保持震動以濛騙兒子……
  我們這些為孩子流淚、透支、無數次抓狂的父母,其實都極為努力地在恪盡為人父母之職,然而就像熬夜苦讀後,以為這門科目應該穩拿高分,卻在進入考場翻開考捲時,發現整張試捲上幾乎都是自己看不懂的考題……這種錯愕、驚慌與無助,又豈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那麼,到底該怎麼當父母呢?要怎麼做,纔能在扮演父母這個角色上高分過關呢?
  為何做媽媽,會做得那麼不開心
  我自己當年嫁到馬來西亞生瞭老大後,雖然是迴先生的傢鄉坐月子,並在婆婆的協助下學習照顧初生的嬰兒,但等孩子滿月後,我又迴到原本居住的首都吉隆坡獨自一人帶孩子。其實我的大女兒並不是個難搞的孩子,除瞭月子裏特彆有精神,三個多月大時一度每到黃昏就會哭鬧不停,讓我百思不解、苦無對策,最終隻能無奈地棄械投降、苦熬撐過;但等她過瞭半歲以後,就一直是個人見人愛、活潑可愛的小孩。
  隻是不明白為什麼,我卻一直做媽媽做得很不開心,經常覺得挫摺、沮喪,我知道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地方搞錯瞭,為什麼麵對這麼可人的孩子,我卻沒有欣喜的感覺?我努力想探究原因,卻無法從一般的親子書中找到解惑的答案。
  1997年,我在吉隆坡的關懷輔導中心擔任電話輔導的義務工作,除瞭一周來中心值班一次,並參與協助中心開辦的心靈成長與心理輔導課程,其他大部分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媽媽,那時我已經有兩個女兒——大的七歲正讀小一,小的則快滿三歲。
  我傢老大嚮來是個不喜歡競爭、強齣頭,隻想優哉遊哉過日子的孩子,但因為已經進入小學,而馬來西亞的小學教育有“小六檢定考試”,反倒成為孩子求學過程中相對辛苦的階段,連我們這些傢長也跟著綳緊神經,對孩子在課業上或行為上的要求日漸嚴格起來。
  這樣的轉變讓我們母女倆的關係也變得緊張,而傢裏的老二還是個傻乎乎的可愛傢夥,也因此在我們傢裏經常上演的戲碼,完全就像是川劇的“變臉”——一個人格分裂的媽媽,對著姐姐吼完又轉身對著妹妹笑……以這樣兩極化的情緒麵對孩子,連我都對自己的偏心感到嫌惡,更怕會傷瞭姐姐的心,並招緻姐妹倆的不閤。
  唉!雖說我平日做的是傾聽彆人煩惱、協助他人麵對問題的心理谘詢工作,但是在看待自己的問題時,卻充滿瞭盲點與無力感;我甚至不敢拿這個問題谘詢我的督導,生怕被她看穿我其實是個心裏有病的母親!
  那年九月,政大心理係教授暨理學院院長鍾思嘉教授,受新加坡關懷輔導中心之邀,前來開辦“父母效能”領導員的訓練課程。中心的督導優先推薦我們這群輔導員中碩果僅存的三個媽媽遠赴新加坡上課,並希望我們日後能協助在馬來西亞推廣此一課程。
  “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最切閤人性需求
  我們所學的這套“父母效能係統化訓練”(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簡稱為STEP)是由東??狄剋梅爾(Don Dinkkmeyer)和蓋瑞??麥凱(Gary D. McKay)於1976年在美國所推廣的一套親子教育課程。其中部分技巧源自1962年托馬斯??高登(Dr. Thomas Gordon)的“父母效能訓練”課程(Parent Effective Training,簡稱為P.E.T.),主要重點在溝通(積極傾聽與我的訊息)與問題解決(親子雙贏策略)這兩部分,同時增加瞭阿德勒(Adler)學派的人類行為學說,以及美國精神科醫生戴剋斯(Rudolf Dreikurs)的行為目的論,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課程。
  鍾思嘉教授則是在1994年受颱北市教育局委托,將此課程重新整編,並於當年10月在颱北市幸安國小開辦十周的訓練課程。那次共有四百名老師及傢長參加,最後有一百三十多人全勤參與並獲得結業證明,鍾教授又從中選齣五十名學員再進行十周的領導員研習,讓這批種子學員嚮外推廣這項課程給各團體、單位及學校、小區裏的傢長們。
  隻是,當我知道這套課程原來是1976年的老東西,其中很多理論、技巧還是1962年左右就有瞭,還真有點上當的感覺!話說那個年代的教育老古董,問我那當年做老師做得極受傢長好評和學生愛戴的老媽就得瞭,還需要我韆裏迢迢、拋夫棄女跑到新加坡學嗎?
  然而,等我兩度南下,上完每次三天兩夜共二十八小時的課程後,終於明白這套教育理論能夠曆久彌新的原因瞭!它是如此切閤人性所發展齣來的一套課程,也隻有符閤基本人性需求的知識,纔能成為亙古不變的真理、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不會因種族、文化、思想、觀念的不同而有差異,不會受到時間演進、環境變遷等影響而被取代或淘汰!
  通過這次的學習也讓我隱隱感覺到,自己一嚮以來當媽媽的挫摺與失落,應該可以從中獲得解答,尤其還能將我以往雜亂無章所吸收的教育知識,通盤匯整成一個條理分明的“知識櫃”,讓我以後麵對任何教育問題,隨時有可資依據的理論及方法作為參考。
  這套課程極具邏輯性,從心理學的觀點齣發,以親子雙方的人性特質和行為模式作為理論基礎,首先根據孩子的四大“行為目的”判斷他們的言行舉止所為何來,並藉由厘清“問題所有權”,幫助父母確認自己在每個問題中應該涉入的程度和采取的立場,最後即可針對問題類型選擇閤適的應對策略。
  最令父母安心的是,這套課程就如它的簡稱“STEP”一樣,隻要幾個步驟,依循著“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處理親子雙方的負麵情緒→確認問題歸屬→采取對應策略”這樣的問題解決路徑,再搭配反映傾聽、我的訊息、行為結果、贊賞鼓勵等教育技巧與方法,無論是孩子的行為導正、親子溝通、生活管理或人格養成,皆可一體適用、迎刃而解。
  這套宛如SOP標準作業流程般簡單易行、效果卓著的“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就是我在本書中想要和所有父母分享的一份教育禮物!
  教學相長,分享高效能父母課程
  1999年初,我們全傢從吉隆坡搬迴先生的傢鄉怡保居住,我也轉至當地的心燈輔導中心服務,並開始推廣這套原先要在吉隆坡介紹卻因故延宕的父母課程。
  當初想要推廣此課程,單純是覺得好東西應該和大傢分享,殊不知受惠最大的反而是我自己。通過分享與帶領,我得以更快速地消化、轉換這套理論,形成自己牢不可破的親子觀念,同時也更嫻熟於親子問題的處理、更善於運用各種教育技巧。
  另一個受惠者則是我的大女兒,迴怡保那年她剛升小三,我們之間的關係因為我的轉變而日益緩和、逐漸親密;老二更是幸運,拜她娘有所學習與長進之賜,她一直是個不用擔心被父母責打的快樂小孩。當我決心不用棍子教孩子又不想寵壞孩子時,這套有效的教育課程就成為我最可倚靠的力量來源。
  2006年,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我們又迴到離開二十年的傢鄉颱灣,那一年老大進入高一,老二則插班讀小六。陪伴姐妹倆適應瞭新的學校與環境,我去好友公司當瞭上班族,纔發覺馬來西亞的悠閑生活步調,已經使我頗不適應颱北人的工作節奏與壓力,在結束瞭一年半忙碌的職場工作後,想與傢長分享父母課程的渴望,又驅使我在大颱北地區重新展開父母課程的帶領。
  更用心用力的教育,反而成瞭阻礙
  執教父母課程這麼久,接觸的班級也數不清瞭,我發覺中國颱灣和馬來西亞的傢長還是有些不同。
  在馬來西亞,會參加這類課程的傢長都有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不僅是因為此課程的收費相對比其他活動略高,其實離開學校後還有意願學習的傢長在馬來西亞也比較少,因此這批傢長可說是願意也有能力提供給孩子更多,所以也比其他傢長更在乎親子關係的好壞。
  具備這種特質的傢長,在大颱北地區非常之多,所謂“明星學區”內的傢長更是如此。隻是相較之下,颱北的父母卻比馬來西亞的父母更加焦慮,孩子的行為問題似乎也更多,為什麼會這樣?
  更優越的物質條件和更用心的教育,好像並沒有拉近親子的距離,有時反倒成瞭阻礙?馬來西亞的生活環境相對於中國颱灣是比較單純的(尤其是我住瞭七年的怡保),馬來西亞的孩子接觸的信息較少,個性和心眼比起颱灣的孩子也好像簡單許多。而馬來西亞傢長的教育態度也顯得比較保守、傳統一些,亦即父母的權威在傢庭中還是有一定的分量;這在凡事講究民主的颱灣父母耳裏,恐怕隻會覺得——父母權威?這可是叫人又愛又怕的東西啊!
  颱灣父母的情緒似乎經常擺蕩在理性民主與失控崩潰之間,拿捏不準何謂閤理的約束、何謂無理的要求?相應而生的無力感及內疚感,更讓父母感到挫摺至極。
  所以我在颱灣所接觸來上課的父母,不是帶著這樣的挫摺前來,就是預見或擔心自己會遭遇類似的失敗;為瞭心愛的孩子,他們想要知道有沒有一種平衡,可以讓他們與孩子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有沒有一種關係,讓孩子既能自由且獨立地翱翔,又能與父母保有親情的牽絆?
  而我所能提供的,就是讓他們不要心生失望,開始知道這一切是有方法可循的!
  簡單幾步,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
  至於這些方法,我不希望是個人的特殊養育經驗或是某人單一的成功教育模式,也不希望是很虛無、空洞的一堆教育教條,更不是隻能解決孩子上廁所、不睡覺、不聽話、不愛讀書……這麼幾項問題的簡單答案。我希望能讓父母就像拿到瞭一本“教育操作手冊”,能將“高效能父母的7堂課”這套課程的理論與策略真正落實,以解決孩子可能産生的一切問題!
  夠貪心瞭吧?可是哪個父母不貪心呢?我自己就是一個媽媽,這麼多年來也陪伴許多父母一起苦惱、麵對各種教育問題,深知每個父母都不是隻有這一個角色要扮演好,在生活中、生命裏,我們還有一堆煩人的事要麵對、處理,而孩子也不會等到父母準備好、學好後纔長大,所以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學會最有效的方法來教育孩子,纔是唯一的王道!
  而這些年教授課程、與傢長接觸之後,我的心得是:必須將處理孩子問題的方法,化為簡單、易行的幾個動作,畢竟父母處於負麵情緒時,絕對無法冷靜地執行過於瑣碎的步驟,而任何落實不瞭的解決方法都是枉然,隻會打擊父母的行動力與熱情罷瞭。
  因此,我和主編麗真在討論本書的寫作方式時,都希望這是一本實用的教育工具書,就像地圖一樣,讓父母可以按圖索驥地找齣處理孩子問題的有效步驟,至少也能提供一個行動的方嚮,減少父母迷失、無助、焦慮的感覺。期待你在讀完本書之後,也開始有“教育孩子原來這麼容易”的自信!



用戶評價

評分

單位建立圖書角,買給大傢看的。

評分

是正版,內容也比較實用

評分

書是正版,內容還沒讀,希望對教育子女有幫助!

評分

質量好,送貨快,很好

評分

很好,看瞭幾頁瞭,很有用處

評分

很有價值的書,讀下來很有收獲

評分

好書!新媽咪好幫手!

評分

好像還不錯

評分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學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