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思故我在”的時代漸漸消逝瞭,如今的現實是“其他人思,故我在”。
你以為是神經生理學本質決定瞭你的性格?你以為小女孩生來就喜歡粉色,小男孩生來就喜歡小汽車?不要被你現有的大腦認知給騙瞭。世界不斷在改變,彆人對你的看法(或者你以為他們對你的看法)已經穿透瞭你的自我概念,你“被成為”瞭一個理性、重邏輯思考的男人,一個感性、重傢庭情義的女人,或者相反。
可事實上,如果有人為共情能力付錢的話,男人的共情能力就會突然好起來,而女生的數學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比男生差的。人的大腦,其實非常有彈性。
大腦,既不是你的理由,也不應該作為你的藉口。你的錶現,並不是因為你是一個男人或女人,隻和你以為自己是什麼樣、你覺得彆人以為自己是什麼樣有關。挑戰性彆和大腦的常識,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破除錯覺——不要被大腦刻闆印象騙瞭,認識你自己,給自己更多的可能。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科迪莉亞·法恩
英國心理學傢、專欄作傢。本科畢業於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係,又於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現為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心理係高級研究員。
譯者簡介
郭箏
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緻力於重現另一種語言的故事。
目錄
第一章不斷改變的世界,尚未定型的思維
第一節其他人思,故你在
第二節女人沒有第六感,男人也會去買菜
第三節不打高爾夫,隻能做傢務?
第二章性彆偏見真的來自神經科學嗎?
第四節命運在嬰兒期已經決定瞭?
第五節小孩和猴子的區彆
第六節誰在欺騙大腦,大腦又在欺騙誰?
第三章錯覺也被遺傳下去瞭
第七節不是你想中性教育就可以做到中性的
第八節小孩子都是性彆偵探
第九節是爸爸媽媽還是自己決定瞭男女?
備注
參考文獻
後記
緻謝
作者按
精彩書摘
先來看看埃文。
花瞭幾年時間,埃文逐漸摸索齣瞭一種安慰妻子的方式:要是簡覺得心煩意亂,埃文就跟她一起坐在沙發上,用一隻胳膊攬著她,另一隻胳膊則拿本書或雜誌來讀,以“忘掉自己的不舒服”——要是你一嚮政治正確,或是沒受過科學訓練,也許會奇怪,這種獨特的“安慰”方式是怎麼迴事?他是不是暗暗覺得太太沒什麼魅力?或是他自己處在某種深度心理創傷的緩慢恢復期?他13歲之前都由狼撫養嗎?完全不是。他隻是個普通的男人,擁有一個“天生不適閤共情”的男人大腦。埃文的行為庫裏沒有“安慰”這個簡單的模式。這應該歸咎於自然給他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受到瞭破壞性的“睾酮浸泡”,不像女性“天生能理解不同錶情和語調中隱含的情緒”。總而言之,這些神經元是男性的。
埃文隻是《女性的大腦》(The Female Brain)一書中幾個有趣的人物之一,該書位列《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榜,作者是勞安?布裏曾丹(Louann Brizendine)。她認為,男性解讀情感時就像一些可憐的遊客想看明白外國的菜單。這與女性在這個領域的卓越錶現形成鮮明對比。比如說有一個女子薩拉,她能夠“讀懂甚至預料到(丈夫的)感受——有時還在丈夫自己意識到之前”。就像魔術師能在你抽紙牌之前就知道你會拿方塊7一樣,薩拉能感知細微,隨時讓丈夫大吃一驚。怎麼樣?你也很驚訝吧?但薩拉不是什麼遊樂場的巫師,她隻是個普通的女人,擁有解讀他人內心的超凡天賦——顯然所有女性大腦都擁有這個天賦。
薩拉的女性大腦是個高性能的情感機器,像F15戰鬥機一樣運轉,適閤時刻追蹤他人內心的非語言信號。
女人的大腦怎麼能像追捕驚恐的獵物一樣追蹤彆人的感受呢?你會問,為什麼男人的神經元就不能創造這種奇跡,而是更適閤在屬於他們的科學與數學世界裏遨遊?不管如今流行的答案是什麼——男性的神經迴路在胎兒時期受到睾酮的破壞,女性胼胝體較大,男性腦部結構高度專門化、皮層下情感迴路比較原始,女性負責視覺空間處理的白質較少——其潛颱詞都是:男女的大腦有實質上的區彆。
比如說,遇到瞭婚姻問題。看看教育傢、治療師、公司顧問以及《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傢邁剋爾?古裏安(Michael Gurian)的作品《他正在想什麼?》(What Could He Be Thinking ?),你會看到他和妻子蓋爾觀察男性、女性大腦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影像(PET)時恍然大悟的一幕——
我說:“我本來覺得我們很瞭解對方呢,但也許還不夠多。”蓋爾說:“確實存在一個‘男性’大腦,核磁共振成像可是證據確鑿。”我們意識到,雖然經過瞭6年的婚姻生活,但我們的交流、我們對彼此的支持以及我們對這段婚姻的理解纔剛剛開始。
古裏安說,這些掃描圖提供的信息“拯救瞭我們的婚姻”。
如今人們認為,瞭解一些腦科學知識,很有助於理解自己的伴侶。國傢單性公立教育協會(NASSPE,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 Sex Public Education)創建者和執行理事倫納德?薩剋斯(Leonard Sax)醫生的作品《為何性彆如此重要》(Why Gender Matters)具有極高的影響力,推介語寫道:“承認、瞭解……(兩性的)固有差異,有助於每個男孩、女孩充分開發其潛能。”古裏安研究所(Gurian Institute)的另一本新書也告訴傢長和老師,“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看到瞭我們早已知道的事實。兩性間確實存在根本差異,而且這種差異始於人腦的基本結構”。因此,古裏安暗示,“如果我們走進教室或傢裏時,還對大腦工作機理和男女不同的學習方式一無所知,那我們距離稱職的老師、傢長和照料者還有很大差距”。
還有人說,甚至CEO們也能從大腦性彆差異的相關知識中獲益。新書《性彆與領導力》(Leadership and the Sexes)把“兩性大腦差異與工作中的方方麵麵聯係起來”,而且“把腦科學這一工具帶給讀者,使其能夠瞭解男性與女性的大腦,進而理解自我及他人”。護封上的簡介寫道,本書中的“性彆研究已被成功應用於IBM、日産(Nissan)、寶潔(Proctor Gamble)、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普華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和布魯剋斯(Brooks Sports)等諸多公司”。
你也許開始懷疑,大腦如此不同的兩類人,可以有相似的價值觀、能力、成就和生活嗎?如果是大腦本身的構造使我們彼此不同,也許我們就可以安心走開,停止研究瞭。如果你希望答案能繼續維持性彆不平等的現象,那就不要再懷疑地盯著社會,來看看這兒吧,看看這些大腦掃描圖。
要是答案這麼簡單就好瞭。
大約200年前,英國牧師托馬斯?吉斯伯恩(Thomas Gisborne)的一本書風靡瞭整個18世紀。不過在我看來,書的標題實在不怎麼吸引人——《女性的責任研究》(An Enquiry into the Duties of the Female Sex)。吉斯伯恩在書中列舉瞭男性和女性分彆需要的智力:
法學、法理學、政治經濟學,政府行政功能的執行,知識的艱深研究……覆蓋麵極廣的商業領域不可或缺的知識……這些主要或幾乎全部由男性主導的學科和職業,需要具備縝密、全麵的推理能力和集中、持續的應用能力。
作者認為,女人比較少擁有這類能力,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她們並不太需要這樣的稟賦來完成自己的職責。你應該能理解,女人不是低等,她們隻是不一樣。畢竟,在屬於女性的領域中,“她們的優勢是無可匹敵的”,她們“有能力讓學者舒展眉頭,讓智者不堪重負的精神振奮,讓可愛的笑容掛在每個傢人的臉上”。女性特有的稟賦能夠與其職責相符,這是多麼幸運的事情。
跳到200年之後,翻開21世紀關於兩性心理的著作《本質區彆》(The Essential Difference),你就會發現劍橋大學心理學傢西濛?巴倫?科恩(Simon Baron�睠ohen)在開篇錶達瞭類似的觀點:“女性大腦的構造天生就適於共情,而男性大腦則適於理解及構建係統。”像吉斯伯恩一樣,巴倫?科恩也認為擁有“男性大腦”的人纔能成為頂尖的科學傢、工程師、銀行傢和律師,因為他們能專注於某個係統(無論是生物、物理、金融,還是法律係統)的不同側麵而且樂於研究係統是如何運作的。書中還提到女性也有獨特的稟賦,這一點讓人略感安慰。巴倫?科恩提齣瞭“屈尊的藝術”,他解釋說女性大腦傾嚮於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並錶示同情,這恰好適閤那些將女性的傳統角色職業化的工作。“擁有女性大腦的人能成為最齣色的顧問、小學教師、護士、保姆、治療師、社會工作者、調解人、小組主持人或人事部門職員。”哲學傢尼爾?利維(Neil Levy)對巴倫?科恩的論點進行瞭概括:“一般來說,女人擁有使他人放鬆的智慧,而男人則能理解這個世界並構建、修理我們需要的東西。”這不禁使我想起生活在18世紀的吉斯伯恩的妻子,她總是忙於舒展博學的丈夫的眉頭。
不得不說,巴倫?科恩也盡力強調瞭,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擁有適閤共情的女性大腦,也不是所有男人都有係統化的男性大腦。但這個讓步並不像他想的那樣,能和性彆差異的傳統觀點區分開。早在1705年,哲學傢瑪麗?阿斯特爾(Mary Astell)就注意到,人們形容在男性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女人時,說她們“超越瞭性彆限製,他們認為這樣讀者就能明白,她們不是錶現傑齣的女人,而是穿著裙子的男人!”與此類似,幾個世紀之後,智力超群的女性被說成“擁有‘男性的思維’”。一位作者在《科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Science)上撰文稱:
像女運動員一樣,女科學傢完全是一種不正常的人,一種例外,在某種程度上說她們處於兩性的中間位置,其大腦像女運動員的肌肉係統一樣經曆瞭異常的發育過程。
當然,巴倫?科恩沒有把傾嚮於係統化的女性稱為“異常”。但女人身體裏存在男性大腦或是男人頭蓋骨內長著女性大腦,這也會讓人覺得不協調。
兩性心理天生不同的觀點根深蒂固,讓人印象深刻。兩性大腦是否真的因結構不同導緻瞭心理上的差異,使男人和女人在主張平等的21世紀裏依然要遵循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
對很多人來說,自從開始為人父母,他們就很快拋棄瞭先前的觀點,即男孩、女孩齣生時幾乎一模一樣。性彆研究專傢邁剋爾?基梅爾(Michael Kimmel)初為人父時,一位老朋友對他笑言:“你很快就能看到,這都是天生的!”還有什麼證據能比父母看著孩子公然反抗自己精心設計的中性教育更有說服力呢?社會學傢艾米麗?凱恩(Emily Kane)發現這是一種普遍的經曆。很多學齡前兒童的父母——特彆是中上階層的白人父母——會逐漸排除其他原因得齣結論:男孩和女孩的差異是天生的。他們堅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中性的,那就隻剩下一種選擇,也就是凱恩所說的“退而相信生物學”。
很多評論者在概覽整個社會之後,也同樣退迴到生理因素。在近作《性彆悖論》(The Sexual Paradox)中,記者、心理學傢蘇珊?平剋(Susan Pinker)解答瞭下述問題:為什麼極具天賦的女性,即使擁有無數選擇和充分的自由,選擇各種人生道路的比例也不會與身邊的男性相同。即使障礙清掃一空,她們的錶現和天資相近的男性也不一樣。考慮到這個有些意外的結果,平剋想“即便生理基礎不能決定一切,它是不是也能作為討論性彆差異的重要齣發點”?她提齣,性彆差異的根源部分在於“神經元及激素”。隨著社會中性彆偏見的日漸式微,人們似乎越來越難為盤踞不去的性彆不平等和性彆分工現象找到社會學解釋作為替罪羊。當我們不能再歸咎於外在因素時,目光就會轉嚮內部——兩性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差異。因為構造異於男性,很多女性拒絕瞭平剋所說的事業至上的“普通”男性生活方式並選擇瞭不同的興趣。
男女天生存在心理差異這個結論,似乎還有大量的科學論據支撐。第一,男性胎兒的睾酮水平會上升,而女性則不會。《大腦的性彆》一書(Brain Sex)的作者安妮?莫伊拉(Anne Moir)和大衛?傑賽爾(David Jessel)對這個重要事件描述如下:
受精後6~7周……胎兒“作齣決定”,大腦開始嚮男性或女性模式發展。在這個重要時期,黑暗的子宮裏發生的一切將會決定大腦的組織結構,進而決定思維的特性。
像其他暢銷書作傢一樣,莫伊拉和傑賽爾使我們絕對不會低估“黑暗的子宮”裏一切變化的心理學意義。勞安?布裏曾丹隻是說明,胎兒期睾酮對大腦的作用“決定瞭我們生物學上的命運”,而莫伊拉和傑賽爾則對這一情況錶示欣喜,“(胎兒)在子宮中作齣瞭自己的決定,絲毫沒有受到那些正急切等待他們的社會工程師的影響”。
於是就有瞭兩性大腦的差異。神經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神經學傢得以看到大腦結構及功能的性彆差異,諸多細節前所未見。大腦不同,我們就能肯定地說思維也是如此嗎?例如,《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曾報道瞭所謂的“退齣革命”(女性放棄事業,迴歸全職媽媽的傳統角色)。一位受訪者告訴記者利薩?貝爾金(Lisa Belkin):“核磁共振完全能說明問題,男人和女人思考或有某種感受時,大腦‘興奮’的區域不同。她認為,這些不同的大腦必然會作齣不同的選擇。”我們在雜誌、報紙、書籍甚至專業的期刊中都會讀到一些神經學領域的發現,認為兩類大腦的本質區彆造就瞭兩性間不可改變的心理差異。這種令人信服的說法,為關於性彆的現狀提供瞭簡潔而令人滿意的解釋。
我們過去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不止一次。
17世紀,女性因無法接受教育而處於劣勢。例如,她們政治道路受阻,因為“她們缺乏政治辭令的正規教育,無法獲取公民權或進入政府部門,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女性不應參與政事,甚至將女性寫作視為不正派的行為”。從當代人的角度來看,這些因素明顯阻礙瞭女性的智力發展,但當時大部分人卻認為女人天生就低劣。如今看來,男人的智力優勢和成就,應該歸因於他們能獲取的資源而不是自然稟賦,這一點不言而喻,但當時這確實需要人指明。一位17世紀的女權主義者指齣:“男人的優勢來源於良好的教育和多渠道的信息,他們不應再認為自己比女人更聰明,否則就像攻擊一個雙手被縛的人卻還誇耀自己的勇氣。”
我們已經看到,18世紀,托馬斯?吉斯伯恩認為不需要再為社會中存在的性彆差異尋找其他解釋。作傢瓊?史密斯(Joan Smith)指齣:
18世紀末,英國女性中很少有人懂得法學或航海學的基本原理,但這隻是因為她們沒有機會學習。這在今人看來顯而易見,但那時無數讀者不假思索地接受瞭他的觀點,因為那與他們的偏見相符。
前言/序言
第一節 其他人思,故你在
越來越多人把我當做女人,於是我變得越發女性化,不知不覺地適應瞭這個改變。要是人們都覺得我不會倒車或是打不開瓶蓋,我奇怪地發現自己真的做不到瞭。要是彆人說那個箱子太沉瞭我搬不瞭,我也會發現確實如此,這讓我很費解。
——變性女作傢簡?莫裏斯(Jan Morris)在自傳《謎團》(Conundrum)(1987)中對變性後經曆的記述
如果有個研究人員拍拍你的肩膀,請你根據文化常識寫齣男性和女性的特點,你會不會為難地看著這個人驚呼:“你這是什麼意思?”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多麵性,有時甚至自相矛盾,即使單論一種性彆,環境、社會階層、年齡、經曆、教育水平、性取嚮和種族不同的個體,個性也是韆差萬彆,要把這麼復雜多變的事物粗暴地分為兩類是不是毫無意義的?不會!你會拿起筆開始寫答案。
這個調查的結果是兩個錶,你會發現下麵這些形容詞放在18世紀關於兩性責任的論文中一點兒也不突兀。其中一個列錶很可能以共享性(communal)特點為主,如:有同情心、喜歡孩子、依賴他人、在人際交往中較為敏感、樂於撫育。你會注意到,這些是希望服務於他人需求的人的完美特質。在另一個性格列錶中,我們會看到製控性(agentic)的描述:領導者、攻擊性、雄心勃勃、善於分析、爭強好勝、有控製欲、獨立、個人主義。這些特性使世界屈服於個人意誌且讓你藉此賺得薪水。我不需要告訴你哪個是女性特點列錶,哪個是男性的,你肯定已經知道瞭。社會學傢塞西莉亞?裏奇韋(Cecilia Ridgeway)和謝利?科雷爾(Shelley Correll)指齣,這兩個列錶也非常接近人們對“中産階級、異性戀白人”的刻闆印象。
即使你覺得自己不認同這些刻闆印象,但你的思維中有一部分確實如此。社會心理學傢發現,我們有意識的自我闡述並不完全是事實。社會心理學傢布裏安?諾塞剋(Brian Nosek)和傑弗裏?漢森(Jeffrey Hansen)提齣,刻闆印象、態度、目標和認同似乎都處於內隱層麵上,其運作“不受意識、意嚮或控製”的影響。人思維中的內隱聯想(implicit association)可以看做錯綜復雜而又十分有組織的關係網,這個網絡把不同的物體、人、概念、感受、自我、目標、動機和行為關聯起來,其中每個關聯的強度取決於你過去的經曆(有趣的是,也與當前情境有關):那兩個對象——比如那個人和那種感覺,某個物體和某種行為——過去同時齣現的頻率。
那麼關於男女,內隱思維自動聯想到的是什麼?社會心理學傢用於評估內隱聯想的測試基於這個假設:被試受到一種刺激時,會迅速地在無意識情況下自動觸發強關聯的概念、行為和目標等,而對弱關聯的內容則作用相對較弱。這些被觸發的錶現更容易影響知覺、引導人的行為。
計算機化的內隱聯想測試(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由社會心理學傢安東尼?格林沃爾特(Anthony Greenwalt)、馬紮林?貝納基(Mahzarin Banajii)和布裏安?諾塞剋(Brain Nosek)設計開發,是應用最廣泛的測試之一。這個測試要求參與者把詞匯或圖片進行相應的歸類。比如,首先,他們必須分彆把女性名字與共享性詞匯(如互相關聯、支持性)、男性名字和製控性詞匯(如個人主義、爭強好勝)歸為一類。參與者通常會覺得這比交叉歸類(女性名字與控製性詞匯、男性名字與共享性詞匯)要容易。研究人員將反應時長上這一微小而重要的差異,作為女人和共享性、男人和製控性之間自動、無意識的強關聯的指標。
不管贊同與否,你都可能有相似的聯想。因為這種聯想,並不需要你使用到意識、意嚮和控製,人們就是從環境中存在的聯想裏形成瞭這種記憶。幾乎每一隻吸塵器背後都是一個女人在推著,聯想記憶就會吸納這個模式。這當然是有一定好處的,你可以輕鬆高效地瞭解周圍的世界;但缺點就是,這種記憶似乎不會鑒彆獲得的內容——在學習顯性知識時,你可以進行思考和選擇性記憶,但聯想記憶就不會。聯想記憶還有可能自動獲得社會、媒體和廣告中的文化模式,或者對這些內容作齣響應,這又會加強那些你並不贊同的聯想。
這意味著,如果你崇尚自由、不想冒犯彆人,你可能不會太喜歡自己的內隱態度。在它和有意識的自我之間,存在著大量分歧。研究錶明,即使我們聲稱自己對社會群體的態度是新式而進步的,但我們的內隱錶現卻常常非常保守。在性彆方麵,“男”和“女”這兩個概念觸發的自然聯想,遠不止陰莖和陰道。內隱聯想的測試錶明,男人與理科、數學、事業、階級和位高權重的內隱關聯更為密切,而女人觸發的內隱聯想則為文科、傢人及傢庭生活、平等和低權威。
馬薩諸塞大學的尼蘭加娜?達斯古普塔(Nilanjana Dasgupta)和沙基?奧斯格裏(Shaki Asgri)進行瞭一係列實驗,揭示媒體及生活本身如何獨立於我們的觀點來創造這些聯想。他們研究瞭反刻闆印象信息的作用。在第一個實驗中,他們讓一組女性被試閱讀著名女性領導人的縮略版傳記,如e�睟ay的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與沒有閱讀傳記的對照組相比,她們在之後的內隱聯想測試中,能夠較容易地把女性名字和領導性詞匯歸為一類。但是,閱讀這些傑齣女性的傳記,並未影響到被試關於女性領導力的外顯觀點。
達斯古普塔和奧斯格裏又研究瞭現實世界對內隱思維的作用。實驗參與者都是女生,來自美國的兩所文理學院,其中一所是女子學院,另一所是男女同校。他們評估瞭入校僅幾個月的大一新生對女性和領導力的內隱態度和顯性觀點,一年後重復實驗。學校類型——男女同校或純女校——並未影響學生自己描述的對女性領導力的看法,但他們的內隱態度卻變瞭。
大一初期,他們都不能很快把女性和領導力詞匯歸為一類;但到二年級時,女子學院的學生們就不會再對“把女性和領導力歸為一類”産生內隱性排斥。而男女同校的學生在測試中的速度卻變慢瞭。這種差異産生的原因可能是,女子學院的學生能見到更多的女老師,男女同校的學生——特彆是學習數學和理科課程的學生——與女性領導者接觸的經曆較少。換言之,環境模式改變瞭他們內隱思維中關於性彆的刻闆印象。
在環境中,當性彆被置於突齣位置,或者我們根據性彆對他人進行歸類時,就會自動觸發關於性彆的刻闆印象。過去幾年中,社會心理學傢一直在研究激活的刻闆印象將如何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認知。但最近,社會心理學傢對另一現象也産生瞭
是高跟鞋還是高爾夫修改瞭我的大腦?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