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 全彩版图文并茂 刘红彦等主编 定价458元

果树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 全彩版图文并茂 刘红彦等主编 定价458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果树病虫害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技术
  • 园艺
  • 植物保护
  • 图鉴
  • 全彩
  • 刘红彦
  • 实用工具书
  • 农业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农阳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13707
商品编码:11621199834

具体描述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0月)

  • 精装: 1009页  全彩印刷  内容丰富全面 超高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11613707
  • 条形码: 9787511613707
  • 商品尺寸: 29.2 x 22.6 x 5.6 cm
  • 商品重量: 3.6 Kg
  • 品牌: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458.00

 

End_Of_Item_Desc

《果树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共收集了22种果树的550多种重要病虫害,对每种果树上重要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症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部分常见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病虫害列出了识别症状与防治方法;对生产上重要的病虫害,详细介绍了病虫害发生不同阶段的施药防治方法,提出了各种生育阶段病虫害的zui佳防治药剂种类和剂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准确实用。

 

第一部分落叶果树 

第一章苹果病虫害 

一、苹果病害 

1.苹果轮纹病(3) 

2.苹果炭疽病(10) 

3.苹果斑点落叶病(16) 

4.苹果褐斑病(23) 

5.苹果腐烂病(28) 

6.苹果花叶病(33) 

7.苹果银叶病(37) 

8.苹果黑星病(39) 

9.苹果锈果病(43) 

10革果锈病(46) 

11.苹果霉心病(50) 

12.苹果白粉病(52) 

13.苹果灰斑病(54) 

14.苹果褐腐病(57) 

15.苹果疫腐病(59) 

16.苹果花腐病(60) 

17.苹果根癌病(62) 

18.苹果紫纹羽病(63) 

19.苹果轮斑病(64) 

20.苹果圆斑病(66) 

21.苹果干腐病(67) 

22.苹果枝溃疡病(69) 

23.苹果干枯病(70) 

24.苹果树枝枯病(71) 

25.苹果树木腐病(72) 

26.苹果煤污病(73) 

27.苹果黑点病(75) 

28.苹果黑腐病(76) 

29.苹果根朽病(78) 

30.苹果青霉病(79) 

二、苹果生理性病害 

1.苹果小叶病(80) 

2.苹果粗皮病(82) 

3.苹果果锈(83) 

4.苹果日灼(84) 

5革果缺素症(86) 

6.苹果水心病(89) 

三、苹果虫害 

1.苹小卷叶蛾(90) 

2.绣线菊蚜(94) 

3.苹果全爪螨(97) 

4.苹果绵蚜(100) 

5.金纹细蛾(104) 

6.顶梢卷叶蛾(107) 

7.桑天牛(110) 

8.舟形毛虫(112) 

9.黄刺蛾(115) 

10.苹果瘤蚜(117) 

11.苹果球蚧(119) 

12.旋纹潜叶蛾(121) 

13.苹褐卷叶蛾(123) 

14.光肩星天牛(125) 

15.大青叶蝉(127) 

16.天幕毛虫(128) 

27.秋幕毛虫(130) 

四、苹果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的制定 

(二)苹果休眠期萌芽前病虫害防治技术 

1.苹果园冬季整形修剪技术(134) 

2.苹果园冬季土壤改良和基肥施用技术(135) 

3.苹果园休眠期灌水技术(135) 

4.苹果树休眠期病虫害防治技术(135) 

(三)苹果发芽展叶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苹果幼果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五)苹果花芽分化至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六)苹果果实成熟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七)苹果营养恢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二章梨树病虫害 , 

一、梨树病害 

1.梨黑星病(140) 

2.梨黑斑病(150) 

3.梨轮纹病(156) 

4.梨锈病(162) 

5.梨褐腐病(167) 

6.梨树腐烂病(170) 

7.梨炭疽病(174) 

8.梨树干枯病(176) 

9.梨褐斑病(178) 

10.梨干腐病(183) 

11.梨轮斑病(185) 

12.梨灰斑病(188) 

13.梨斑纹病(190) 

14.梨煤污病(191) 

15.梨叶脉黄化病(193) 

16.梨环纹花叶病(194) 

17.梨石果病毒病(196) 

18.梨红粉病(197) 

19.梨树木腐病(198) 

20.梨树疫病(199) 

21.梨果软腐病(200) 

22.梨青霉病(201) 

23.梨树根癌病(203) 

二、梨树生理性病害 

1.梨日灼病(204) 

2.梨裂果(205) 

3.梨果锈(207) 

4.梨缺素症(208) 

三、梨树虫害 

1.梨小食心虫(214) 

2.梨星毛虫(218) 

3.梨冠网蝽(221) 

4.梨茎蜂(224) 

5.梨大食心虫(226) 

6.梨木虱(228) 

7.梨圆蚧(233) 

8.梨二义蚜(235) 

9.褐边绿刺蛾(238) 

10.丽绿刺蛾(240) 

11.梨果象甲(242) 

12.梨金缘吉丁虫(244) 

13.梨瘿华蛾(245) 

14.白星花金龟(247) 

15.梨眼天牛(248) 

16.花壮异蝽(249) 

17.扁刺蛾(250) 

18.梨刺蛾(252) 

19.梨尺蛾(253) 

20.梨瘿蚊(255) 

21.梨黄粉蚜(256) 

22.梨叶肿瘿螨(257) 

23.茶翅蝽(2581 

四、梨树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历的制定 

(二)梨树休眠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三)梨树萌芽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梨树花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五)梨树展叶至幼果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六)梨树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七)梨树果实成熟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八)梨树营养恢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三章山楂病虫害 

一、山楂病害 

1.山楂白粉病(267) 

2.山楂花腐病(272) 

3.山楂枯梢病(275) 

4.山楂腐烂病(278) 

5.山楂叶斑病(279) 

6.山楂轮纹病(282) 

7.山楂花叶病(284) 

8.山楂青霉病(285) 

二、山楂生理性病害 

山楂日灼(287) ‘ 

三、山楂虫害 

1.山楂叶螨(288) 


《果树病虫害防治图鉴:绿色生产与科学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果农、植保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科学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指导。在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生产的时代背景下,本书重点关注病虫害的科学诊断、精准防治以及生态友好型管理策略,旨在帮助读者掌握高效、低毒、环保的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实现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 基础理论与监测预警 本篇将深入浅出地阐述果树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病原菌、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侵染途径、传播方式及其与环境因子(气候、土壤、植被等)的相互关系。读者将了解病虫害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栽培管理不当、环境失调、外来物种入侵等,并学习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措施,如合理修剪、科学施肥、土壤改良、排水防涝、清洁田园等,增强果树自身抗病抗虫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本篇将重点介绍果树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技术。内容包括: 监测方法: 详细讲解各种常用的监测技术,如目测法(叶片、果实、枝干的病斑、虫孔、虫体等)、诱捕器(性诱剂、食诱剂、灯光诱捕等)的设置和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辅助诊断。 预警系统: 介绍现代化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气象信息、生物学数据、模型预测等,帮助读者掌握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的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数据分析与决策: 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结合预警信息,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计划,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防治策略,避免盲目用药。 第二篇 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治 本篇将系统介绍果树上常见的各类病害,按照病害的发生部位、病原类型等进行分类,力求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对照识别。 真菌性病害: 枝干病害: 如褐腐病、炭疽病、干腐病、溃疡病、流胶病等。本书将详细描述这些病害在枝干上的典型症状,如病斑的颜色、形态、大小、是否形成溃疡、是否流胶等,并阐述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将侧重于农业防治(如修剪病枝、刮除病皮、涂药保护伤口)、药剂防治(介绍不同药剂的成分、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并强调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的重要性)以及生物防治(如利用拮抗微生物)。 叶部病害: 如叶斑病、黑星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褐点病、煤污病等。通过高清彩色图片展示不同病害在叶片上的典型症状,如斑点的形状、颜色、边缘特征、是否伴随霉层、是否引起叶片卷曲、黄化或脱落等。防治策略将涵盖栽培管理(如加强通风透光、减少叶面湿度)、药剂防治(推荐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生物防治。 果实病害: 如灰霉病、褐腐病、黑星病、炭疽病、脐腐病、顶腐病等。图示将聚焦果实上的病斑特征,包括大小、颜色、形状、是否易于辨认、是否影响果实商品性。防治重点将放在采前、采后管理以及药剂选择上,并介绍如何通过套袋等措施降低病害发生。 根部病害: 如根腐病、青枯病等。虽然根部病害不易直接观察,本书将通过描述植株的外部症状(如生长衰退、黄叶、缺素症状、落叶落果等)以及挖掘植株后对根系的观察(如根部腐烂、变色、是否有菌瘿等)来辅助诊断,并重点介绍土壤消毒、轮作、选用抗病砧木以及改良土壤环境的措施。 细菌性病害: 如火疫病、溃疡病、疮痂病、青枯病等。本书将突出细菌性病害的特点,如病斑水浸状、有臭味、易扩散等。防治上将强调农业防治、检疫、消毒以及在发病初期使用特定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 病毒性病害: 如环斑病毒病、卷叶病、黄化病毒病等。病毒病往往症状不典型且难以根治。本书将通过详细的图示和症状描述,帮助读者识别早期症状,并重点介绍无毒种苗的选用、传毒媒介(如蚜虫、螨虫等)的防治、病株的清除以及栽培管理对减轻病毒病危害的作用。 生理性病害: 如缺素症(氮、磷、钾、钙、镁、铁、锌、锰、硼等)、日灼病、冻害、肥害、药害、裂果、落花落果等。本书将详细列举各种生理性病害在不同果树上的典型表现,并着重分析其发生原因(如土壤酸碱度、养分失调、水分管理不当、温度剧烈变化、喷药浓度不当等),并提供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包括科学施肥、合理灌溉、调整树体结构、改善环境条件等。 第三篇 主要害虫诊断与防治 本篇将系统介绍果树上常见的各类害虫,同样按照害虫的种类、为害部位等进行分类,并配以大量清晰的彩色照片,展示不同害虫的形态、若虫、成虫以及它们在果树上的为害特征。 刺吸式口器害虫: 蚜虫类: 介绍各种蚜虫(如绿桃蚜、棉蚜、麦二叉蚜等)的形态、繁殖速度、为害症状(如叶片卷曲、植株衰弱、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等),以及其传播病毒的能力。防治措施将涵盖农业防治(如保护和利用天敌、及时清除杂草)、物理防治(如黄色粘虫板)以及药剂防治(介绍选择性强、对天敌影响小的药剂)。 蚧壳虫类: 如红蜡蚧、吹绵蚧、介壳虫等。展示不同蚧壳虫的若虫和成虫形态,以及它们在枝干、叶片、果实上的危害,如树势衰弱、落叶落果、果实畸形等。防治重点将放在越冬代和初孵若虫阶段,推荐使用介壳虫专杀剂,并强调物理刮除和生物防治。 叶螨类: 如红蜘蛛、朱砂叶螨等。描述其微小形态,以及在叶片上形成的典型症状,如失绿、黄化、斑点、网纹、脱落。防治方法将侧重于喷水降温、保持叶面湿润、使用专用的杀螨剂,并注意不同时期害螨的抗药性问题。 蓟马类: 如花蓟马、瓜蓟马等。介绍其微小形态和取食特点,以及对花、果、叶造成的损害,如畸形、疤痕、失绿。防治措施将结合农业防治(如清除病残体)和药剂防治。 粉虱类: 如温室白粉虱等。描述其微小形态和在叶片背面聚集为害的特点,以及其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防治措施将关注其生活史,推荐使用触杀性或内吸性药剂。 咀嚼式口器害虫: 鳞翅目害虫(蛾类): 食叶类: 如舞毒蛾、黄毒蛾、卷叶蛾、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等。通过详细图片展示各龄期幼虫的形态和食性,以及它们对叶片、花蕾、果实的破坏程度。防治将注重在卵期和低龄幼虫期施药,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如Bt)和低毒化学农药。 钻蛀类: 如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枝干蛀孔害虫(如天牛、吉丁虫)等。介绍其在果实、枝干内钻蛀的为害症状,如虫孔、虫道、粪便等。防治重点将放在成虫产卵期和低龄幼虫蛀入前,以及针对枝干蛀孔害虫的注射、涂抹药剂。 鞘翅目害虫(甲虫类): 金龟子类: 如铜绿金龟子、蛴螬等。描述其成虫和幼虫的形态,以及在土壤中危害根系、在地面危害叶片、果实的特点。防治措施将包括土壤处理和地面喷药。 象甲类: 如苹果蠹象等。介绍其独特的口器以及在果实、芽、根部造成的危害。 象甲虫类: 瓢虫类(部分种类为害): 直翅目害虫: 如蝗虫、蚱蜢等,虽然不常见于果园,但大规模发生时也会造成严重危害。 其他重要害虫: 双翅目害虫: 如实蝇类(如地中海实蝇、东方果实蝇)、潜叶蝇等。介绍其对果实的危害,如钻蛀果肉、导致果实腐烂。防治关键在于监测和药剂防治。 膜翅目害虫: 如叶蜂类。 半翅目害虫: 如椿象类。 螨类: 除了叶螨,还包括瘿螨、跗线螨等。 第四篇 防治技术与实践 本篇将是本书的实践核心,详细介绍各种防治技术,并强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 强调清除病残落叶、落果,刮除老树皮,修剪病枝枯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虫源。 调整栽培管理: 合理的修剪(通风透光、减少湿度)、科学的施肥(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注意微量元素补充)、适时的灌溉排水(避免积水和干旱)、土壤耕作(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虫源)、套袋(物理隔离病虫害)。 品种选择与砧木选用: 推荐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和砧木。 间作套种与轮作: 利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病虫害发生。 物理防治: 诱捕器(性诱剂、食诱剂、灯光)、粘虫板、防虫网、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介绍瓢虫、草蛉、寄生蜂、捕食螨、蜘蛛、鸟类等天敌的种类、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增加其数量(如种植蜜源植物、减少广谱性农药使用)。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Bt(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赤霉病菌、核多角体病毒(NPV)等杀虫杀菌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植物源农药: 如印楝素、除虫菊酯、鱼藤酮等,介绍其来源、作用特点和应用前景。 化学防治: 农药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药剂的分类: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以及其作用方式(触杀、胃毒、内吸、熏蒸等)和作用谱(广谱、专效)。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 介绍新型环保型农药,如生物合成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 轮换用药与混用: 强调避免单一药剂长期使用导致抗药性产生,掌握不同药剂的混配原则,提高防治效果。 准确的施药时机: 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活史,在最敏感的时期施药。 科学的施药方法: 喷雾(雾滴大小、均匀度、覆盖率)、灌根、注射、涂抹等。 安全用药: 遵守安全间隔期,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保护环境。 新农药创制与应用趋势: 简要介绍农药发展的未来方向,如靶向性农药、基因工程农药等。 病虫害综合防治(IPM): IPM的理念与原则: 强调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整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以最小的成本和环境风险,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IPM的实施步骤: 监测预警、经济阈值设定、综合选择防治措施、效果评估。 案例分析: 以几种主要果树(如苹果、桃、梨、柑橘等)的典型病虫害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制定和实施一套完整的IPM方案。 第五篇 常见果树病虫害图说 本篇将是本书的图文并茂的核心展示部分,针对市场上主要的经济果树,如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柑橘、香蕉、草莓、石榴、柿子、核桃、板栗等,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虫害,进行详细的图文解说。 每种果树下,将按照病害和害虫分别进行介绍。 病害部分: 图示: 提供高清、逼真的彩色照片,展示病害在叶片、枝干、果实等不同部位的典型症状。 文字描述: 详细说明病害的名称、病原、发生规律、典型症状、危害程度。 防治建议: 结合本书前面章节介绍的防治技术,给出针对该病害的具体、可操作的防治方案,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建议。 害虫部分: 图示: 提供清晰的彩色照片,展示害虫的成虫、若虫、卵或蛹,以及其在果树上造成的为害痕迹。 文字描述: 详细说明害虫的名称、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 防治建议: 提供针对该害虫的有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建议,并特别强调防治的关键时期。 附录 常见农药名称及剂型对照表: 方便读者查阅和选择。 农药安全使用指南: 强调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 常用测报工具和方法介绍: 辅助读者进行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防治常用术语解释: 帮助读者理解专业术语。 本书的特点: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提供大量实践操作指导。 图文并茂: 大量高清彩色图片,直观易懂,便于识别。 分类清晰,检索方便: 按照病虫害类型、果树种类进行分类,便于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聚焦绿色防控: 优先推荐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低毒农药,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向。 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涵盖了果树生产中常见的大部分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准确地诊断果树病虫害,掌握科学、高效、环保的防治技术,有效减少病虫害损失,提升果品品质,实现果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专业化,毕竟那些病虫害的学名听起来就够吓人的。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顺畅,它似乎是站在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组织知识体系的。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复杂的化学名称或生物学定义,而是从“症状识别”这个最直观的层面切入。比如,在讲到害虫防治部分,它会先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虫子的习性,比如“像地下潜伏的窃贼”或者“喜欢在夜间活动的夜猫子”,这样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人对这些“不速之客”产生深刻的印象。更棒的是,在介绍完病虫害后,它会立刻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防治方案,从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到化学防治,层层递进,并且非常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望而生畏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增强了我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信心。

评分

这本新近入手的园艺工具书,实在是让我这个业余果农爱不释手。它不像某些传统教材那样晦涩难懂,而是非常注重实用性。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详尽的图文结合方式,尤其在描述那些难以辨认的早期病症时,那些高清的彩色插图简直是救星。我记得前段时间我的苹果树叶子边缘开始出现一些怪异的斑点,用肉眼看总觉得跟网上的描述对不上号,心里七上八下。结果翻开这本书,对照着书里的高清特写,一下子就确定是某种早期的真菌感染。书里不仅展示了病斑的各个发展阶段,还贴心地标注了最佳的防治窗口期,这一点对于抢救性的治疗至关重要。而且,它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发病差异也做了适当的区分说明,这让我这个在南方种植温带水果的人感觉非常贴心。整体排版设计也看得出是用心了,色彩过渡自然,信息密度适中,不会让人在查阅时感到视觉疲劳,实属田间地头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记得上次购买类似书籍时,最大的槽点就是图谱部分,要么是照片分辨率低,要么是病理特征拍得不够典型,导致我常常因为图文不符而陷入僵局。然而,这本图鉴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专业影像资料的水准。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病害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记录,比如一些潜伏期的症状,或者混合感染的复杂状况,这些往往是教科书或普通指南会一带而过的地方。特别是对一些常见害虫的幼虫、蛹期形态的描绘,细致到连毛刺的走向都清晰可见,这对于准确判断“这到底是不是我正在找的那种虫”至关重要。这种近乎于显微镜级别的图示呈现,极大地减少了误诊的可能,为后续精准施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自己的诊断结果深信不疑。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是什么、怎么办”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系统的农业植保百科全书。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病虫害综合管理(IPM)”的章节,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现代农业科学的先进理念。它没有盲目推崇某一种特效药,而是强调将生物防治、抗病品种选用、土壤调理以及适时用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对于我这种追求高品质果品的种植者来说,这种理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认证。书中对一些新型的生物农药和生物拮抗物的介绍也相当及时,反映了编者对行业前沿动态的紧密追踪。阅读这部分内容,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具体问题,更提升了我对整个果园生态管理的宏观认知,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积累。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也值得一提,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带到户外田间使用的参考书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果园环境复杂,灰尘、露水都是常有的事。这本书的纸张选择明显偏向于那种耐磨且不易洇墨的类型,即便是沾上了一点泥点,用湿布也能比较容易地擦拭干净,这极大地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而且,它的开本设计也很合理,足够大以清晰展示细节,但又不会笨重到难以携带。每一次我带着它在果园里穿梭,对照着树上的情况进行比对,那种厚实、可靠的感觉总是让人踏实。这种对“使用体验”的重视,常常是很多学术性出版物所忽略的细节,但对于实际操作者而言,却是决定工具实用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