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际会计学(英文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以国际会计准则(IASB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FASB准则)为蓝本,情景式地解释了重要会计术语的基本定义,灵活地运用准则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细致地剖析了国际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优缺点,详尽地介绍了国际会计的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国际会计学(英文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正是基于这一宗旨安排的各章节内容,并确保文字简练、易学、易懂,同时在每一章的结尾附有讨论问题、练习题及其答案,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复习并应用该章的重点内容。《国际会计学(英文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财务从业人员学习财务管理英语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1. Nature of Business and Accounting
2.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3. The Accounting Equation
4. Business Transactions and the Accounting Equation
5. Financial Statements
Chapter 2 Analyzing Transactions
1. Using Accounts to Record Transactions
2. Posting of Journal Entries to Accounts
3. Trial Balance
4. Discovery and Correction of Errors
Chapter 3 The Adjusting Process
1. Nature of the Adjusting Process
2. Recording Adjusting Entries
3. Summary of the Adjustment Process
4. Adjusted Trial Balance
Chapter 4 Completing the Accounting Cycle
1. Flow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2. Financial Statements
3. Closing Entries
4. The Accounting Cycle
5. Fiscal Year
Chapter 5 Accounting Systems
1. Basic Accounting Systems
2. Manual Accounting Systems
3. Adapting Manual Accounting Systems
4.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Systems
Chapter 6 Accounting for Merchandising Businesses
1. Nature of Merchandising Businesses
2. Financial Statement of Merchandising Businesses
3. Merchandising Transactions
4. The Adjusting and Closing Process
Chapter 7 Inventory
1. Control of Inventory
2. Inventory Cost Flow Assumptions
3. Cost of Inventory on 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4. Inventory Costing Methods under a 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
5. Reporting Merchandise Inventory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Chapter 8 Internal Control and Cash
1. Internal Control
2. The Limita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Costs and Benefits
3. Elem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4.Cash Controls over Receipts and Payments
5. Bank Accounts
6. Bank Reconciliation
7. Special-Purpose Cash Funds
8. Financial Statements Reporting of Cash
Chapter 9 Receivables
1.Classification of Receivables
2. Uncollectible Receivables
3.Direct Write�睴ff Method for Uncollectible Accounts
4. Allowance Method for Uncollectible Accounts
5.Comparing Direct Write-Off and Allowance Methods
6. Notes Receivable
7. Reporting Receivables on the Balance Sheet
Chapter 10 Fixed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
1.Nature of Fixed Assets
2. Accounting for Depreciation
3. 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4.Natural Resources
5. Intangible Assets
6. Financial Reporting for Fixed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
Chapter 11 Current Liabilities and Payroll
1. Current Liabilities
2. Payroll and Payroll Taxes
3. Accounting for Payroll and Payroll Taxes
4. Employees�� Fringe Benefits
5. Contingent Liabilities
Chapter 12 Stock Transactions, and Dividends
1. Nature of a Corporation
2. Stockholders�� Equity
3. Paid-In Capital from Issuing Stock
4. Accounting for Dividends
5. Treasury Stock Transactions
6. Reporting Stockholders�� Equity
7. Stock Splits
Chapter 13 Bonds Payable and Investments in Bonds
1. Financing Corporations
2. Characteristics and Pricing of Bonds Payable
3. Accounting for Bonds Payable
4. Payment and Redemption of Bonds Payable
5. Investment in Bonds
6. Corporation Balance Sheet
7. Effective Interest Rate Method of Amortization
Chapter 14 Income Taxes, Unusual Income Items, and Investments in Stocks
1. Corporations Income Taxes
2. Reporting Unusual Items on the Income Statement
3. Earnings per Common Share
4. Comprehensive Income
5. 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 in Stocks
Chapter 15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1. Reporting Cash Flows
2. Statement of Cash Flows—The Indirect Method
3. Statement of Cash Flows—The Direct Method
References
前言/序言
21世纪,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在新世纪、新经济、新环境中,为了适应全球贸易经济和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1973年创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促使全球的会计准则不断走向高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充分披露。在我国蓬勃发展的会计学事业中,掌握国际财务会计报告标准和技巧成为迫切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而会计制度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需要与时俱进,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接轨。自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和规章迅速地向国际标准趋同。
第二,随着我国引进外资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开拓其全球化的国际市场,因而,国际会计在企业的实际运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从业人员掌握一门国际会计学成为其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基本的必备素质。同时,只有具有国际化视角和能力的会计从业人员,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实现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
基于以上原因,编写出一本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参考教材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本书以国际会计准则(IASB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FASB准则)为蓝本,情景式地解释了重要会计术语的基本定义,灵活地运用准则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细致地剖析了国际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优缺点,详尽地介绍了国际会计的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本书正是基于这一宗旨安排各章节内容,并确保文字简练、易学、易懂,同时在每一章的结尾附有讨论问题、练习题及其答案,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复习并应用该章的重点内容。
本书主要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假设、国际会计原则、国际会计的实务处理和会计相关问题进行内容安排。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会计行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分析了经济生活中的交易行为;第三章介绍了会计记录经济业务的流程;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会计循环中各要素之间的比较;第五章介绍了会计系统的组成和流程;第六章具体指出了会计实践在经济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日常经济生活中会计实践在科目上的具体操作,共八章,这八章的内容囊括了存货、内控、应收科目、流动资产、负债、股票交易以及税务等方面的知识。第三部分介绍了现金流量表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本书内所有涉及税法的内容均指的美国税务法律规定。
本书适合中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水平的国际会计课程,对于全世界的执业会计师、财务管理人员、投资管理人员、大学教师和行业监管者也大有裨益,还可作为国际会计、财务管理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各界人士解决国际财务会计实际问题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国际注册会计师、华侨大学教授吴泽福主编,负责提纲拟定、内容审定及定稿前的修改、补充和总纂。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王莹、邓浩、朱丽华、李培、徐波,王莹负责第一~三章的编写,邓浩负责第四~六章的编写,朱丽华负责第七~九章的编写,李培负责第十~十二章的编写,徐波负责第十三~十五章的编写。
编写一部好的教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凝聚着众多编写者的心血和经验积累。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真诚希望广大读者不断地对本书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将来再版时能够满足读者更高的要求。
国际会计学(英文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图书简介 主题: 跨越国界的财务报告与管理决策:全球化商业环境下的会计实践与理论前沿 目标读者群: 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会计学、金融学、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有志于在跨国企业、国际审计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工作的专业人士;对全球财务报告准则和跨文化会计实践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 引言:全球化浪潮下的会计新范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企业间的跨境交易、投资与合作已成为常态。这不仅对传统的国内会计实务提出了挑战,更催生了一套复杂、精细且必须具备全球视野的会计知识体系——国际会计学。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解析当前国际会计环境下的核心理论、关键准则、实务操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记录”的教科书,更是关于“如何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与文化背景下,准确、透明地报告财务绩效”的战略指南。 第一部分:国际会计环境的构建与基础理论 本部分首先为读者建立理解国际会计的宏观框架。我们将从全球化对会计需求的驱动力入手,探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非财务因素如何塑造不同国家的会计实践。 文化与会计的交织: 深入剖析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如何影响会计信息的披露倾向、审计的独立性以及会计职业的地位。例如,在高度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信息披露可能倾向于保守和内敛,这与资本市场导向的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法律体系与会计: 比较英美法系(遵循规则/Rule-based)与大陆法系(遵循原则/Principle-based)在会计规范制定上的核心差异,解析它们对企业报告自由裁量权的影响。 会计目标与信息需求: 阐述不同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在跨国背景下对财务信息的差异化需求,并论证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目标——提高信息的可比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第二部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深度解析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当前全球会计实践的主导力量。本部分将以结构化、案例导向的方式,对IFRS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详尽的解读和实务应用指导。 框架与核心概念: 详细讲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基础》(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包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收入确认的实质性判断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定义。 关键会计处理专题: 收入确认(IFRS 15): 聚焦于“向客户承诺的履约义务”模型,通过复杂的多要素合同案例,演示如何在不同行业识别和计量履约义务。 租赁会计(IFRS 16): 深入分析承租人如何将几乎所有租赁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及其对企业财务杠杆和绩效指标的影响。 金融工具(IFRS 9): 侧重于金融资产的分类、计量(摊余成本、FVOCI、FVTPL)以及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的应用,尤其关注其对银行和保险业的冲击。 合并报表与关联方交易: 探讨控制权的认定标准(包括可变利益实体),以及在跨国集团中处理少数股权、非控制权益和复杂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 公允价值计量: 剖析IFRS对公允价值层级(Level 1, 2, 3)的划分,以及在缺乏活跃市场时,如何运用估值技术并进行充分披露,平衡信息的有用性和客观性。 第三部分:跨国财务报告的挑战与比较会计 本书不仅关注IFRS的“如何做”,更强调“与他者之比较”。本部分聚焦于不同会计体系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对比分析: 选取与IFRS差异最大的领域进行深度对比,如存货的后进先出法(LIFO,US GAAP允许而IFRS禁止)、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处理、以及所得税会计中的差异处理,帮助读者理解从US GAAP向IFRS转换(或反之)的技术难点。 汇兑损益与外币业务: 详解外币交易的计量、外币财务报表的换算(现行法、转化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汇兑损益在损益表和其他综合收益(OCI)中的不同归属,这对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 全球税务与转移定价: 探讨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税务处理问题。介绍转移定价的基本原则(如“公平交易原则”),以及BEPS(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倡议对跨国会计实务的监管影响。 第四部分:国际审计与公司治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国际审计准则(ISA)与职业道德: 介绍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制定的ISA框架,重点讨论涉及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时,主审人对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和监督责任。 审计风险与舞弊识别: 结合跨国舞弊案例,分析信息不对称、复杂的法律结构可能如何掩盖财务造假,以及审计师如何运用专业怀疑态度识别集团内部的风险点。 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报告(ESG): 探讨国际上对董事会独立性、薪酬透明度的要求。引入可持续发展报告(如GRI、SASB及ISSB的整合工作),阐述非财务信息纳入企业整体报告体系的趋势与挑战。 结论与展望:会计的未来方向 本书最后一部分展望了国际会计领域的前沿发展,包括数字化转型(如区块链对审计痕迹的影响)、人工智能在财务预测中的应用,以及全球统一性与地方适应性之间的永恒张力。本书致力于培养读者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商业环境中,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新一代的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