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必修课》是一套为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摄影教材,其中用大量的篇幅系统地讲解了学习摄影必须掌握的镜头、滤镜、三脚架、闪光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景深、测光、曝光控制、画幅、主体与陪体、光影、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画面布局等摄影基础知识,并结合实际图例深入解读了其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如何应用,同时还对风光、动物、人物、纪实这四大摄影题材的拍摄方法进行了综合讲述,目的是让读者对摄影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摄影。
照片解读是《摄影必修课》的一大特色,书中对大量照片进行了全面解读,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照片,好照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这对于摄影爱好者开阔眼界,少走弯路,从根本上提升摄影水平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钟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北京雅趣摄影学院讲师,曾供职《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任编辑、记者,长期致力于摄影美学理论的梳理、研究,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摄影评论、摄影作品赏析、摄影人物访谈、新闻报道等文字逾百万。近年来出版了《构图决定一切》《摄影之魂――破解光影密码》(荣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等摄影著作。
史林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产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紫金城影像工作室艺术总监,搜狐数码频道特聘专家,北京中艺影像学校、北京雅趣摄影学院客座教授。2001年~2007年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记者。近年来出版了《话说风光――图解风光摄影四大秘诀》《构图决定一切》《摄影师的眼力》《拍出好照片――数码相机设置与拍摄全方位解析》等摄影著作。
★摄影必修课(上)★
第1章
摄影的魅力
1.1 摄影的内容:万事万物
1.2 摄影的作用:表达情感
1.3 摄影的学习:循序渐进
1.4 优秀摄影作品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4.1 主题鲜明
1.4.2 主体突出
1.4.3 画面简洁
1.5 学摄影首先要学会欣赏作品
1.5.1 优秀作品解读一:夜海
1.5.2 优秀作品解读二:垂而不死――胡杨魂
1.5.3 优秀作品解读三:春到赛里木湖
1.5.4 优秀作品解读四:牵手
1.5.5 优秀作品解读五:开心一刻
1.5.6 优秀作品解读六:冬天的唯一
1.5.7 优秀作品解读七:猎豹
1.5.8 优秀作品解读八:圣徒
1.5.9 优秀作品解读九:塔吉克人
第2章
镜头及滤镜
2.1 镜头的使命
2.2 镜头的焦距
2.2.1 焦距的定义及作用
2.2.2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
小贴士 什么是镜头视角
2.2.3 按焦距的长短分类镜头
2.3 广角镜头
2.3.1 广角镜头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3.2 鱼眼镜头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4 中焦镜头
2.4.1 认识中焦镜头
2.4.2 标准镜头
2.4.3 微距镜头
2.5 长焦镜头
小贴士 微距镜头上的1∶1、1∶2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2.6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的优劣
2.6.1 定焦镜头
2.6.2 变焦镜头
小贴士 如何拍摄一张全景都清晰的照片
2.7 特殊镜头
2.7.1 防抖镜头
小贴士 是否可以“一镜走天下”
2.7.2 移轴镜头
2.7.3 折返镜头
小贴士 如何正确擦拭镜头
2.8 常见品牌镜头标识解读
小贴士 镜头上通用的字母标识
2.8.1 佳能镜头标识解读
2.8.2 尼康镜头标识解读
2.8.3 宾得镜头标识解读
2.8.4 适马镜头标识解读
2.8.5 腾龙镜头标识解读
2.8.6 图丽镜头标识解读
2.8.7 奥林巴斯/松下镜头标识解读
2.8.8 美能达/索尼镜头标识解读
2.9 常用滤镜
2.9.1 UV镜
2.9.2 偏振镜
2.9.3 中灰密度镜
2.9.4 渐变镜
2.10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2.10.1 优秀作品解读一:宏村的菜农
2.10.2 优秀作品解读二:鱼眼的魅力――大学运动场纪实
小贴士 什么是眩光
小贴士 遮光罩的作用
第3章
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
3.1 光圈
3.1.1 光圈的概念及作用
3.1.2 光圈的表示方法
3.1.3 大光圈与小光圈对画面的影响
3.1.4 尽量使用最佳光圈
画幅不同,最佳光圈也不同
最佳光圈能让被摄对象更清晰
3.1.5 光圈影响景深大小
景深的定义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小贴士 被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距离能影响景深吗
3.2 快门速度
3.2.1 快门速度的概念
3.2.2 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
3.2.3 快门速度的主要作用
3.2.4 安全快门速度
3.2.5 高速快门
小贴士 什么是高速连拍
3.2.6 慢门
慢门的两种拍摄方法
小贴士 什么是追随拍摄
适合慢门拍摄的题材
慢门拍摄的关键
小贴士 如何选择三脚架
小贴士 B门、T门的区别
3.2.7 高速、低速快门表现动体的形态大不同
小贴士 达到寿命的相机快门还能继续使用吗
3.3 感光度
3.3.1 感光度影响画质
3.3.2 提高感光度能提高快门速度
3.4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者之间具有互易关系
小贴士 数码相机存在互易率失效的情况吗
小贴士 决定光圈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5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3.5.1 优秀作品解读一:采花的小精灵
3.5.2 优秀作品解读二:雨中郁金香
3.5.3 优秀作品解读三:四只火烈鸟
第4章
对焦、测光与曝光控制
4.1 对焦模式
4.1.1 自动对焦(AF)
小贴士 自动对焦难以合焦时怎么办
4.1.2 手动对焦(MF)
4.2 常用测光模式
4.2.1 评价测光
4.2.2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4.2.3 局部测光
4.2.4 点测光
4.2.5 根据主体和明暗层次选择测光方式
4.3 常见曝光模式
4.3.1 程序自动模式
4.3.2 光圈优先模式
小贴士 大光圈、小光圈画面有哪些特点
4.3.3 快门优先模式
4.3.4 手动曝光模式
4.4 直方图
4.5 曝光补偿
4.5.1 正确理解曝光补偿
4.5.2 白加黑减――曝光补偿的原则
小贴士 什么是曝光EV值
4.5.3 曝光补偿受测光方式的影响
4.6 包围曝光
第5章
闪光灯的妙用
5.1 闪光灯的作用
小贴士 什么是闪光指数
5.2 闪光灯的种类
5.3 内置、外接闪光灯的区别
5.4 用闪光灯打造魅力画面
5.4.1 减小或加大画面的明暗反差
5.4.2 为人物添加眼神光
5.4.3 减弱被摄体阴影并改善画面色彩
5.4.4 调节色温拍摄富有韵味的画面
5.4.5 利用反射光线避免破坏现场氛围
小贴士 反光板及其作用
5.4.6 照亮镜头前的雨或雪使其更显轻盈
5.5 不适合用闪光灯拍摄的两种情况
5.6 如何防止人物出现“红眼”
第6章
画幅
6.1 相机的7种画幅形式
6.1.1 全画幅
小贴士 135相机(35mm相机)名称的由来
6.1.2 APS-C画幅
6.1.3 APS-H画幅
6.1.4 4/3画幅
6.1.5 CX画幅
6.1.6 中画幅
6.1.7 大画幅
小贴士 感光元件CCD与CMOS的优劣
6.2 画幅主要影响什么
6.2.1 影响画质
6.2.2 影响景深控制范围
6.2.3 影响机身体积
6.2.4 影响镜头的视角范围
小贴士 等效焦距及等效系数
小贴士 数码镜头
6.3 横画幅、竖画幅、正方形画幅
6.3.1 横画幅
6.3.2 竖画幅
6.3.3 正方形画幅
6.3.4 用画幅形式加强主体动势或画面气氛的表达
第7章
主体与陪体
7.1 主题依赖主体的表现,主体需要陪体的衬托
7.1.1 主题要有恰当的主体作为载体
7.1.2 陪体围绕主体来安排
陪体必须遵循的原则:不能喧宾夺主
隐藏对主题表达益的陪体
前景、背景的取舍与其作用相关
陪体的间接表现
7.2 巧用点、线、面、体积突出主体
7.2.1 点――点亮整个画面
用色彩对比突出点
通过大光比强化亮点
利用虚实对比彰显点
利用差异体现点
7.2.2 线――明确的指向性
7.2.3 面――整理画面及增强形式感
7.2.4 体积――显现厚重感
7.3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7.3.1 优秀作品解读一:冬语
7.3.2 优秀作品解读二:雪夜的二胡声
7.3.3 优秀作品解读三:凝望
7.3.4 优秀作品解读四:执着
7.3.5 优秀作品解读五:月光下的现代舞
第8章
光影性格
8.1 摄影用光离不开的六大基本因素
8.1.1 光度
8.1.2 光色
8.1.3 光质
硬光
软光
阳光的光质特点
8.1.4 光比
光比的定义
如何计算光比
利用光比控制光影效果
8.1.5 光型
小贴士 相机的宽容度对照片的影响
主光
辅光
背景光
修饰光
轮廓光
模拟光
8.1.6 光位
顺光
侧光
前侧光
逆光
侧逆光
顶光
底光
8.2 影子随光而来
8.2.1 影子的形成
8.2.2 影子反映光的信息
8.2.3 影子的作用
参与构图
影响造型
净化画面
渲染气氛、表达情绪
8.3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8.3.1 优秀作品解读一:远山的呼唤
8.3.2 优秀作品解读二:乡间
8.3.3 优秀作品解读三:过界的游客
8.3.4 优秀作品解读四:草原马群
第9章
五颜六色
9.1 三原色
9.2 色彩的三个属性
9.2.1 色相
9.2.2 饱和度
9.2.3 明度
9.3 色彩的三个属性相互影响
9.4 消色
9.5 色相环
9.5.1 色相环里的秘密
同一色系的颜色放在一起时一定和谐
90°以内的颜色放在一起时同样会显得和谐
180°两端的颜色对比效果最强烈
9.5.2 对比色调与和谐色调
对比色调
小贴士 色彩的情感
和谐色调
对比色调与和谐色调的关系
9.6 色彩的作用
9.6.1 营造气氛
9.6.2 增强空间感
9.6.3 色调直抒情感
对比色调的情感传递
和谐色调的情感传递
9.7 如何用色彩成就主题
9.7.1 确立主色
9.7.2 明度、饱和度是表达情感的利器
9.8 物体颜色不是一成不变的
9.9 色温改变色彩
9.9.1 色温
9.9.2 白平衡
小贴士 RAW格式的优势在哪里
9.10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9.10.1 优秀作品解读一:经幡
9.10.2 优秀作品解读二:雪野马厩
小贴士 什么是空气透视现象
9.10.3 优秀作品解读三:雨后二月兰
9.10.4 优秀作品解读四:卧佛寺的红墙
第10章
构图形式
10.1 什么是构图
10.2 20种常见的构图形式
10.2.1 三分法构图
10.2.2 横线构图
10.2.3 斜线构图
10.2.4 对角线构图
10.2.5 曲线构图
10.2.6 平衡式构图
10.2.7 对称构图
10.2.8 三角形构图
10.2.9 框式构图
10.2.10 隧道式构图
10.2.11 十字形构图
10.2.12 垂直构图
10.2.13 散点构图
10.2.14 放射式构图
10.2.15 向心式构图
10.2.16 变化式构图
10.2.17 A字形构图
10.2.18 L形构图
10.2.19 C形构图
10.2.20 中心式构图
10.3 运用恰当的构图形式成就精彩画面
10.3.1 多角度取景
10.3.2 后期“再构图”――剪裁
10.4 构图形式灵活多变
10.4.1 几种构图形式的结合运用
10.4.2 将照片倒过来看
10.4.3 必要时打破常规
10.5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10.5.1 优秀作品解读一:雨?花
10.5.2 优秀作品解读二:梦中白天鹅
10.5.3 优秀作品解读三:“上香的女人”
10.5.4 优秀作品解读四:风中的小白杨
★摄影必修课(下)★
第11章
表现手法
11.1 写实
特征:精细刻画被摄对象的真实面貌
特点:叙述的同时完成想要表达的主题
11.2 特写
特征:将需要强调的部分直接充满画面
特点:通过强调细节说明主题
11.3 写意
特征:突出主观感受
特点:尽量弱化形
11.4 对比
特征:被摄对象的某一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特点:差异越大越能突出主题
11.4.1 大小对比
11.4.2 疏密对比
11.4.3 虚实对比
11.4.4 色相对比
11.4.5 质感对比
11.4.6 动静对比
11.4.7 形状、形体对比
11.4.8 明暗对比
11.4.9 神情对比
11.4.10 风格对比
11.4.11 寓意对比
11.5 剪影
特征:景物外轮廓分明,与背景明暗反差大
特点: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
11.6 影调
特征:亮度、颜色不同,层次千差万别
特点:影调带动观者的情感变化
小贴士 如何判断彩色照片的影调?
11.6.1 高调
11.6.2 低调
11.6.3 中间调
11.6.4 用恰当的影调凸显画面的主题
11.7 节奏
特征:具有明显的律动感
特点:节奏能激发情感
11.8 夸张
特征:故意夸张被摄对象的某一方面以突出主体
特点:借助各种办法达到夸张的目的,增强作品的视觉张力
11.9 幽默
特征:能带来轻松和快乐
特点:轻松背后有内涵
11.10 光绘
特征:在暗环境中用光“作画”
特点:光源的位置、强弱变化创造特殊的影像效果
11.11 关联
特征:画面各内容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可能性
特点:画面因关联性变得意味深长
11.12 留白
特征:留白处往往是单一色调
特点:留白处是画面的关系纽带
11.13 创意
特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获得想要的画面
特点:用超乎现实的影像内容阐述摄影人的感悟
11.13.1 创意摄影的分类
11.13.2 多次曝光
什么是多次曝光
多次曝光基本技法
通过叠加法实现多次曝光
11.13.3 HDR功能
第12章
打造画面
12.1 营造气氛
12.1.1 用光影营造气氛
小贴士 将镜头对着太阳拍摄,会损伤眼睛和影像传感器吗?
12.1.2 用色彩营造气氛
12.2 通过引导线突出重点
12.3 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12.3.1 平视
12.3.2 俯视
12.3.3 仰视
12.4 有效增强画面的力度
12.4.1 明暗对比程度体现力度
12.4.2 利用清晰度增强力度
12.4.3 质感带来力量
12.4.4 特写带来张力
12.5 极简风格
12.5.1 合理布局被摄对象的位置、大小
12.5.2 运用点、线、面构筑极简画面
12.6 整理杂乱场景
12.6.1 将杂乱置于不显眼或阴影区域
12.6.2 弱化色相
12.7 布光
12.8 寻找简单的美
12.9 寻找规律
12.10 借“景”抒情
12.10.1 风光照片体现心境
12.10.2 人像照片凸显情绪
12.10.3 纪实照片情感浓郁
12.10.4 创意为“情”服务
第13章
风光摄影
13.1 认识风光摄影
13.2 风光摄影常用镜头及附件
摄影包
快门线或线快门触发器
三脚架
滤镜
镜头
13.3 成就风光摄影佳作的6个关键
13.3.1 拍摄时间
小贴士 好天气坏天气都可能出好照片
13.3.2 拍摄地点
13.3.3 构图
13.3.4 光影
小贴士 如何控制光线反差
13.3.5 色彩
13.3.6 意境
13.4 从细微处着手提升风光作品的魅力
13.4.1 风光照片同样要有视觉中心
13.4.2 根据表现重点选择地平线的位置
13.4.3 为大场景风光照片寻找合适的前景
13.4.4 用线条引领观者的视线
13.4.5 用细节直观地反映主题
13.4.6 用长焦镜头表现小景致
13.4.7 不同角度与时间拍摄同一个地方
13.4.8 动感风光照分外婀娜
13.4.9 将风光照片拍成简约的装饰画
13.4.10 风光组照更具深度和魅力
13.5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
13.5.1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一:日出日落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小贴士 拍摄日出日落景色如何曝光?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金色长城
作品解读二:牧歌
13.5.2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二:花卉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雨中郁金香
作品解读二:铿锵月季
13.5.3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三:荒漠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格调沙漠
作品解读二:沙漠驼队
作品解读三:红土地
13.5.4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四:树木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晨光中的白桦林
作品解读二:胡杨树
13.5.5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五:高山流水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凝固的音乐
作品解读二:尼亚加拉瀑布
13.5.6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六:云彩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小贴士 什么是“耶稣光”?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云天
作品解读二:草帽云
13.5.7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七:雨景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雨中牧羊
作品解读二:秋雨
13.5.8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八:雾景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小贴士 三个特殊时间段拍摄雾景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贴士 如何拍好佛光照片?
作品解读一:雾漫长城
作品解读二:雾与亭
13.5.9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九:闪电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小贴士 拍摄闪电时注意防雷
作品解读一:山野闪电
作品解读二:游龙
13.5.10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十:雪景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玫瑰雪园
作品解读二:雪长城
13.5.11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十一:夜景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夜北京
作品解读二:夜色中的酥油灯
13.5.12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十二:四季
主题分析
光影特点
色彩特点
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品解读一:春色
作品解读二:春暖花开
作品解读三:风雨欲来
作品解读四:草原之夏
作品解读五:寺院里的秋
作品解读六:五女山红叶
作品解读七:水墨冬季
作品解读八:雪野马群
我发现很多摄影教程在强调“完美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创意和表达的重要性。这套书在后半部分的章节中,明显转向了更注重个人风格和叙事构建的探讨,这正是我所欠缺的。它不再仅仅停留在“拍清楚”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如何讲故事”的境界。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教导读者如何通过景别的选择、模特的引导、以及场景氛围的烘托,来构建一个有张力的画面。我记得有一段关于“利用负空间”的讨论,它用非常简洁的图形和照片实例,展示了如何在画面中留白以增强主体感和呼吸感,这种视觉思维的训练,对我打开创作思路帮助极大。读完之后,我不再满足于随手拍出清晰的照片,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去思考每一张照片想要传达给观看者的情绪是什么,以及我如何用镜头去引导他们的目光。这套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提升审美和思考深度的哲学读本。
评分作为一名一直用手机拍照,想升级到微单系统的新手,我最担心的就是面对复杂的菜单和那些生僻的专业术语望而却步。这套书对新手极其友好,简直就是为我们这类“跨界者”量身定做的。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和幽默,完全没有传统技术书籍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感。它没有一上来就扔给你一堆快门速度、ISO的数值,而是从“为什么我们需要控制光线”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把光线拟人化,让你很容易理解它的行为模式。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小贴士”和“常见误区提醒”,它们就像是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悄悄叮嘱你,避免你走弯路。比如关于白平衡的运用,它不仅告诉你如何设置色温,还解释了为什么在阴天使用冷色调的对比反而能突出氛围感。这种由浅入深、注重实操指导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摄影必修课”这个名字有点不以为然,总觉得这种“必修”听起来像教科书一样枯燥乏味,可能全是些老生常谈的理论。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那种惊喜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的逻辑结构设置得非常巧妙,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最基础的曝光三角建立稳固的地基,然后逐步拓展到色彩理论、镜头选择,乃至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应对策略。最让我赞赏的是,它没有过度美化摄影的难度,而是非常坦诚地指出了不同技术层面的挑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书中对动态范围和高光/阴影处理的讲解,结合了数码时代下RAW文件的特性,非常贴合当下器材的使用习惯。这本书的“新”不在于它发明了新的技术,而在于它用一种极其现代、高效的方式,将那些经典的、经过时间考验的摄影原理进行了重新提炼和阐释,非常适合渴望系统学习的进阶初学者。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实的纸张和精致的印刷,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感。我本来还担心这种专业技术类的书籍会不会内容晦涩难懂,结果翻开第一页就被吸引住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清晰,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坐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观察光线、如何构图。特别是关于景深和光圈的讲解部分,以前在网上看各种教程总是云里雾里,但这里的图文并茂的解释,加上那些非常直观的案例分析,让我瞬间茅塞顿开。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参数背后的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调大光圈虚化背景”这种表层认知上。装帧设计上,那种简约又不失格调的感觉,也让我愿意把它放在客厅的书架上,时不时拿出来翻阅一下,而不是塞在角落里吃灰。整体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从视觉到内容的深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让人感觉物超所值。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痴迷于风光摄影多年,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缺少了那么一点“灵魂”。我买过很多市面上流行的摄影指南,但它们大多侧重于器材的介绍和后期处理的技巧,讲的都是“怎么做”,却很少触及“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层哲学。这套书的价值恰恰就在于此。它不仅仅是教你按快门,更是引导你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书中关于“观看”的章节,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拍摄的随意性。作者提到了很多经典的摄影作品,并且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构图逻辑和情感传达,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完美。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时间感”和“空间感”的探讨,这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我的作品中去捕捉瞬间的永恒,或者营造出场景的深度与广阔。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镜头不再只是一个记录工具,而成为了我与世界对话的媒介。
评分图书装帧精美,内容优质,物超所值
评分京东活动叠加优惠券收入,价格非常优惠,感谢京东。越来越多东西在京东购买了,赶上活动叠加优惠券价格实惠,物流快,服务态度好,售后好,比其他电商好很多。一开始只是买书,现在家用电器也大部分在这里买了。京东的物流越来越给力了,基本隔日达,包装也很满意,感谢京东!
评分好
评分可以的,希望对自己有用
评分这个时候绝不允许任何人打扰我看书
评分好,可以。
评分行吧
评分很好,专业细致!
评分非常棒的一次购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