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莲花生大师谈心

听莲花生大师谈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超 著
图书标签:
  • 莲花生大师
  • 藏传佛教
  • 宁玛派
  • 心性
  • 修行
  • 智慧
  • 开悟
  • 上师瑜伽
  • 密法
  • 顿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50487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653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2
字数:1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心之本性何其奥妙,涅槃与婆婆竟能圆融于一心之间,此岸与彼岸竟在一心之上。心之本性亘古便是朗然光明、空明无染,可叹世间众生却无缘得识心之本性。《听莲花生大师谈心》是一部有关莲花生大师佛学思想的通俗读物。书本以莲师的生平与智慧贯穿,积极引导世人应当树立一种乐观而非悲苦、淡然而非过分执著的“平常心”。

内容简介

  莲花生大师为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开山祖师,8世纪的著名佛学家、宗教实践家。在众多来到西藏弘传佛法的外籍僧人中,他是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一位。莲花生大师在西藏弘法时留下许多佛学论著,比如《西藏度亡经》、《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直指觉性赤见自解》等。这些古老的珍贵教法不仅对后世藏传佛教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整日忙碌、身心困重、被烦恼煎迫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不可小视的启发作用。由马超编著的这本《听莲花生大师谈心》将莲花生大师的生平故事贯穿书中,不仅再现了一代佛学大师的传奇经历,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莲花生大师的佛学智慧呈现于世人面前,告诉人们如何对治心上的烦恼,怎样认识我们的那颗心、如何用正向的心念转变自身所经受的苦痛。

目录

第一章 神话传说中的莲花圣王
1 空行圣地绽开的白莲花
2 海生金刚的前世今生
3 从太子到沙门,从乌仗那到吐蕃
4 如是,降伏其心

第二章 何者为心?
1 心是身的主人
2 崭新的人生,从修心开始
3 人生中的真实,只能是当下
4 为什么,你要执著?

第三章 所谓随缘
1 生命中的一切有为法
2 人要有颗随缘的心
3 随缘随心与得过且过

第四章 你要看到人生的真相
1 无常便是世界最大的真相
2 我们的心,也在时刻变化
3 唯有变化,才是生命趋向圆满的契机
4 外境对应着你自己的心

第五章 苦或者乐,都在一心一念中
1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 每一次起心动念都可以成为人生的转机
3 不执不取便不烦不恼

第六章 真正让你幸福的是正确的心念
1 降伏妄念,靠的是正觉
2 从烦恼中生起菩提
3 一切皆是“不二”

第七章 心灵具备的力量
1 清净心可杀烦恼贼
2 “无心”便是最高的智慧
3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第八章 唯有了解心,才能打开心
1 心在觉中,便无缠缚
2 何为人生的大圆满?
后记 说不尽的那颗心
附录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指觉性赤见自解》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听莲花生大师谈心》:
  莲花王太子早已观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种种因缘,他在这因缘的谛观中生起要度脱他们出离苦海的善心。这天,侍女抱着大臣家的孩子在树荫下乘凉,这孩子的额头上落了一只苍蝇,莲花王太子为度脱这个孩子和那只苍蝇,便用小石子打烂了苍蝇。当然,这一击也洞穿了小孩子的额头。莲花王太子以这种看似凶残的方法救度了即将堕入恶道的他们,但是所有不明真相的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所迷,他们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于是大家都在说:“莲花王太子杀人了!”莲花王太子早已生起离宫修行的决心,在他第一次与因陀罗部底王相遇时,就因看到渔翁钓鱼而心中发出所想:如果日后自己果真继承王位,那么和鱼儿上钩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都是一样的痛苦,因为都要在尘世中打转,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将自己投入罗网之中,再也难有自由。欲望这东西,一旦生起,就很难控制住。
  而现在,正是一个难得的机缘。莲花王太子来到父王面前请求将其流放。在离开王宫之后,莲花王太子来到堆满尸体的坟区。这里弥散着腐败和恐怖的气息,平时根本不会有人踏足于此。可是在修行者看来,这样的一座坟区正是生命无常的示现。人们不敢直面生命的真相——生命并非恒常存在,而是无常变化、瞬息即逝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宁愿活在虚妄的假相中,自己哄骗自己,宁愿用感官享乐来打发苍白的生命,也不肯正视生命的真相。
  但是,对于莲花王太子来说,这里正是修行的理想之所。在后世流传的种种关于莲花生的故事中,便有很多讲述他在坟场中苦修并修得神通的内容。在很多记载莲花生大师生平的历史文献中,几乎也都提到过他施法术的事,如五世达赖喇嘛著的《西藏王臣记》就有这样的描述,堪布大师菩提萨缍(寂护法师)对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说:“大王和您之前的历代先王,尽管也修建寺庙,塑造佛像,翻译经典,但因未能调服藏地的“诸恶鬼神”,而导致数代藏王都寿命短促,弘法事业难以开展。”他向赞普推荐善于运用“猛烈咒法”的海生金刚,即莲花生大师,并说假如能请来这位莲花生大师,则“大王一切清净宿愿,皆可成办”。关于莲花生大师来到雪域高原弘法的缘起经过,在((西藏王臣记》中也有所记述。
  公元8世纪中叶的吐蕃王朝正是处于旧主新丧、幼主刚刚即位的动荡时期,因新王赤松德赞年幼,朝政实权落在了辅政大臣手中。这些人插手各种政治事务,尤其是一些信奉苯教的王臣更是采取了禁止佛教流行和传播的手段及措施。他们拆毁寺庙,驱赶僧人。当时,王室与贵族在朝政大权上相争,宗教上则是佛教苯教互相排挤,矛盾错综复杂。
  成年后的赤松德赞决定夺回政权,并采用一系列强硬措施发展佛教,他派使者从吐蕃周边地区诸如印度、尼泊尔、唐朝等地延请高僧人蕃,寂护法师便是先于莲花生进藏的。
  ……
听莲花生大师谈心:一部探索心灵深处宁静与觉醒的非凡旅程 《听莲花生大师谈心》并非仅仅是一本书名,它是一扇通往内在智慧的门扉,一份指引我们穿越生命迷雾的灯塔,更是一次与古老觉者心灵对话的契机。本书并非以传统故事叙事的方式展开,而是以一种精妙而深刻的对话形式,将我们带入一个超越时空限制的觉知空间。在这里,伟大莲花生大师的慈悲与智慧,如同甘露般滋润着每一个渴望解脱烦恼、探寻生命真谛的灵魂。 阅读这本书,将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我们不必急于寻找书中具体的故事情节,因为它的核心在于一种全然的体验。每一次翻阅,每一次静心品读,都是一次与大师灵魂深处的共鸣。大师的话语,如同一面明镜,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也揭示了那些被日常琐事所遮蔽的、关于幸福与平静的永恒法则。 本书的核心,在于“心”的探索。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的心常常被外界的纷扰所占据,疲惫不堪,甚至迷失方向。我们追逐着物质的丰盛,渴望着情感的满足,却常常在原地打转,找不到真正的安宁。莲花生大师,这位被誉为“空行之父”的伟大瑜伽士,他穿越生死,洞悉无常,他将最精炼的智慧凝聚于言语之中,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回归自性、安顿身心的道路。 “听”是本书的钥匙。 这并非被动的聆听,而是一种积极的、带有觉察力的倾听。当我们翻开这本书,就是在敞开心扉,准备接受来自大师的教导。这教导并非生硬的说教,而是充满慈悲的引导,如同母亲温柔的抚慰,又如同智者的睿语,点醒我们沉睡的觉知。我们需要放下预设的观念,抛开习以为常的执着,以一颗赤诚的心去“听”,去感受大师话语中蕴含的能量与智慧。 “莲花生大师”是本书的灵魂。 他不仅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永恒觉醒的象征。他的教法,穿越了历史的尘埃,历经无数时代的考验,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大师的智慧,源于他对宇宙实相的深邃洞察,源于他对轮回生死的透彻了悟。他以无量的慈悲,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众生,帮助我们摆脱无明的束缚,认识到我们本自具足的佛性。 “谈心”是本书的媒介。 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一种直接触及心灵深处的沟通。大师并非高高在上地布道,而是以一种平等、亲切的方式,与我们进行深入的“心”的对话。他谈论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曾面临过的困惑、痛苦与迷茫,他解答的,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答案。这些“谈话”,如同在寂静的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虽然短暂,却足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书将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心”的本质。 我们常常误以为“心”只是大脑的思维活动,或者情绪的起伏不定。然而,莲花生大师将为我们揭示,真正的心,是清澈、光明、无限的。它不被情绪所染,不被思维所缚,它是觉知本身,是万物存在的本源。大师的教导,将帮助我们区分思维与觉知,认识到我们并非被动的思维的奴隶,而是拥有觉察和选择的能力。 本书将教导我们如何安顿躁动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常常像一只被惊扰的猴子,在各种念头和情绪之间跳跃,无法片刻宁静。大师将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我们学习如何观察和转化这些躁动。这包括但不限于正念的练习,对贪嗔痴的辨识与转化,以及对无常的深刻体悟。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将逐渐学会控制心的缰绳,让它安住于当下,而非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所奴役。 本书将带领我们认识“苦”的根源。 莲花生大师将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剖析我们痛苦的真正来源。我们常常将苦难归咎于外在的环境,归咎于他人的过失。然而,大师将指出,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内在的无明与执着。对“我”的错误认知,对“无常”的抗拒,以及对“空性”的未知,都是导致我们不断沉沦于轮回苦海的根本原因。理解了苦的根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真正解脱的途径。 本书将开启我们对“轮回”的深刻认识。 轮回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莲花生大师将以生动的语言,描绘轮回的本质,以及众生在轮回中流转的苦乐交织。他的教导,将帮助我们看清轮回的无尽循环,从而生起强烈的出离心。然而,出离并非逃避,而是超越,是对生命实相的全然接纳与转化。 本书将揭示“解脱”的真实意义。 解脱并非遥不可及的天国,也不是一种虚无的状态。莲花生大师将告诉我们,解脱就在当下,就在我们的心中。它是一种觉醒,一种从无明中走出来,认识到我们本自具足光明与自由的状态。这种解脱,意味着不再被烦恼所困扰,不再被业力所束缚,能够以清净自在的心去面对生命的起伏。 本书的语言风格,将是朴实而充满力量的。 大师的教诲,不会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而是以最贴近生活、最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他的话语,有时如清泉般涓涓流淌,滋润心田;有时如狮吼般震撼人心,唤醒沉睡的灵魂;有时又如和风般温柔抚慰,消融内心的冰霜。这种独特的语言魅力,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大师的智慧所吸引,被他的慈悲所感化。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 对“心”的全新认知: 摆脱思维的局限,认识到觉知的力量,找到内心的宁静之源。 转化烦恼的智慧: 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力量,实现内心的平衡。 生命的真实洞见: 深刻理解无常、轮回与业力,从而放下不必要的执着,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生命。 通往觉醒的指引: 掌握回归自性、认识佛性的方法,开启内在的无限潜能。 一份持久的宁静与喜悦: 最终,获得一种超越外在环境的、由内而生的、永恒的和平与幸福。 《听莲花生大师谈心》是一份献给所有在生命旅途中寻求光明的灵魂的礼物。它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书,而是一份需要用心去体会、用生命去实践的指南。请带着一颗谦卑而渴望的心,与莲花生大师进行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相信您将在这场心灵的探索中,收获无尽的智慧与无量的喜悦。让大师的教诲,成为您生命中最璀璨的光芒,指引您走向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奇特的书,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它仿佛是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那些不曾察觉的角落。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穿透力,他没有直接给出任何教条式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编排的故事和片段,引导读者去自我探索。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无常”这一概念的阐述,不同于一般哲学书籍的枯燥说教,这里的描述充满了生命力和诗意。比如,书中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如何洗净了尘世的喧嚣,只留下清晰的倒影,这种意境的营造,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瞬间即永恒的力量。书中的语言节奏变化多端,有时如涓涓细流般温柔,引人入胜;有时又如惊雷乍响,直击灵魂深处,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反思。我发现,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浮现,这表明作者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意义结构,绝非一蹴而就可完全消化的读物。它更像是一坛陈年的美酒,需要时间去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那份醇厚与回甘。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质感非常独特,仿佛带着某种远古的泥土气息,又掺杂着高山之巅的凛冽空气。它给我带来的阅读感受是多维度的,有时是沉静的冥想,有时是激烈的辩论,有时则是对美好瞬间的由衷赞叹。书中对“色彩”和“光影”的描绘,达到了近乎于绘画的境界,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看”到作者所描述的画面——那种光线穿过竹林的斑驳,那种夕阳落在水面的粼粼波光,都被捕捉得极为精准。这本书并非是提供标准答案的指南手册,它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广阔、更富于觉知的生命空间。它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是: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外界的灌输,而是源自对自身经验的全然接纳与深入挖掘。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阅读,而不是仅仅用“眼”去扫过的珍贵作品。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是结构性的,它动摇了我过去建立的一些认知基础,却又在瓦解之后,帮助我搭建起了一个更坚固、更具弹性的精神框架。我特别钟情于书中对“声音”的探讨,那部分内容描绘了环境音、内心独白与外界信息之间的复杂交织,简直是一部关于听觉的哲学史。作者对语感的把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用最朴素的词汇,构造出最恢弘的意境。比如,书中描述“静默中生长的回响”,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听”,并非接收外部信号,而是对自身寂静的全然接纳。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选择也颇具匠心,那些留白之处,似乎比文字本身更具力量,它们迫使你停下来,让思绪在空白中自由流淌,自我完成对话。对于那些习惯于快餐式阅读的人来说,这本书或许会显得有些“慢”,但正是这份“慢”,成就了它的厚重与回味无穷。

评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次深刻的“在场体验”。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规避了说教,选择了呈现。作者没有高高在上地俯视读者,而是像一位亲密无间的旅伴,分享他一路走来的所见所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边界感”的论述,它没有使用现代心理学中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一些古代譬喻,解释了自我与世界如何和谐共存而不互相侵蚀。这种古今智慧的融合,使得这本书既有历史的沉淀感,又不失对当代人精神困境的精准捕捉。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立刻合上书本,去实践书中所暗示的某种观察方式。这种强烈的行动引导力,是很多理论性著作所欠缺的。它不是要求你记住什么,而是启发你去做什么——去更深层次地感知当下。

评分

坦白说,初翻此书时,我略感有些晦涩难懂,那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一座宏伟的迷宫入口前,被其复杂的结构所震慑。然而,一旦我调整好心态,试着放下固有的认知框架,这本书的魅力便如冰雪消融般展现出来。它没有提供任何“速成”的灵丹妙药,相反,它要求读者付出专注与耐心。书中关于“心念的转化”那几章,我反复阅读了不下五遍,每一次都能捕捉到之前忽略的微妙之处。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最深奥的禅理,包裹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之中。例如,书中对“一杯茶的温度”的描写,竟然能引申出对“执着”与“放下”的深刻理解,这种跨越性的联结,着实令人惊叹。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被拓宽了,那些曾经让我心烦意乱的小事,似乎都披上了一层淡淡的、超然的光晕。这本书更像是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通往内在宁静的门,但开锁的过程,全凭自己的心力。

评分

这价钱值!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评分

挺好的 下次继续购买

评分

绝对是好书,非常不错。感谢京东商城!!

评分

这价钱值!

评分

挺好的 下次继续购买

评分

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