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纪伯伦英汉双语诗集) [The Wanderer]

流浪者(纪伯伦英汉双语诗集) [The Wandere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巴嫩] 纪伯伦 著,李家真 译
图书标签:
  • 纪伯伦
  • 诗歌
  • 英汉双语
  • 文学
  • 经典
  • 哲理
  • 外国文学
  • 黎巴嫩文学
  • 诗集
  • The Wanderer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601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2453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纪伯伦英汉双语诗集
外文名称:The Wanderer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6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东方诗哲纪伯伦最负盛名的作品,三部诗集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纪伯伦凝练精美的文笔和深邃纯净的哲思,可谓是指引人生路途的智慧书,然而字字珠玑,诗意盎然,绝无经卷的干涩与刻板。
2. 隽永小书,设计简约雅致,小开本不仅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阅读,而且还适合收藏欣赏。
3. 天资卓异的纪伯伦还是一位颇具水准的画家,三部诗集中均收录了纪伯伦亲手绘制的插画,以供读者欣赏。
4. 超具颜值的智慧书,更是送礼佳品!

内容简介

《流浪者》为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的经典作品之一,收录了一个个自出机杼的短篇故事,以最为平易的方式、散文诗的语言呈现了作者的哲人心智。本书中英对照,可以领略两种语言之美。

作者简介

纪伯伦,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兼哲人,被称为“黎巴嫩文坛骄子”。他毕生著有十七部作品,其中八部为英文作品,九部以阿拉伯文写就。他是世界历史上作品销量第三大的诗人,仅次于英国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老子。
李家真,曾任《中国文学》执行主编、《英语学习》副主编、外研社综合英语事业部总经理及编委会主任等职,现居北京,专事文字工作。译有“泰戈尔英汉双语诗集”系列和“新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系列等作品。

目录

2 流浪者 The Wanderer
4 衣裳 Garments
6 老鹰与云雀 The Eagle and the Skylark
10 情歌 The Love Song
12 泪与笑 Tears and Laughter
14 市集 At the Fair
18 两位王妃 The Two Princesses
20 闪电 The Lightning Flash
22 隐士与鸟兽 The Hermit and the Beasts
24 先知与孩子 The Prophet and the Child
28 珍珠 The Pearl
30 灵与肉 Body and Soul
32 君王 The King
42 沙滩上 Upon the Sand
44 三件礼物 The Three Gifts
48 战争与和平 Peace and War
50 舞者 The Dancer
52 两个守护天使 The Two Guardian Angels
56 雕像 The Statue
58 交换 The Exchange
60 爱与恨 Love and Hate
62 梦 Dreams
64 疯子 The Madman
68 青蛙 The Frogs
72 法与立法 Laws and Law-Giving
76 昨天、今天与明天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80 哲学家与鞋匠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Cobbler
82 建桥者 Builders of Bridges
86 扎德之原 The Field of Zaad
90 金腰带 The Golden Belt
94 红壤 The Red Earth
96 满月 The Full Moon
98 隐居的先知 The Hermit Prophet
100 陈年老酒 The Old, Old Wine
104 两首诗 The Two Poems
108 鲁斯夫人 Lady Ruth
110 鼠与猫 The Mouse and the Cat
114 诅咒 The Curse
116 石榴 The Pomegranates
118 一神与多神 God and Many Gods
122 聋女 She Who Was Deaf
126 求索 The Quest
130 权杖 The Sceptre
132 道路 The Path
136 鲸鱼与蝴蝶 The Whale and the Butterfly
138 易于传染的和平 Peace Contagious
142 影子 The Shadow
144 七十岁 Seventy
146 找寻真神 Finding God
148 河 The River
152 两个猎人 The Two Hunters
156 另一个流浪者 The Other Wanderer
迷失的星辰:一部关于遗忘与追寻的史诗 书名:《迷失的星辰》 作者:阿斯帕斯·科瓦奇 类型: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 字数:约 45 万字 --- 导言:在时间断裂处的回响 《迷失的星辰》并非一部线性的叙事作品,而是一张由碎片、记忆的残影和哲思的低语编织而成的巨大挂毯。它聚焦于主人公——一个身份模糊、被历史遗忘的“旅者”——在跨越了数个世纪的文明废墟中,对“故土”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追寻。 本书的核心探讨了“存在”的脆弱性与“意义”的相对性。科瓦奇以其标志性的、近乎令人窒息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一个被技术进步所抛弃、被集体记忆所排斥的后现代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不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一个由破碎的镜像构成的迷宫。 第一部:铁锈与尘埃的序曲 故事始于“无名之城”的边界。这是一座由垂直耸立的、锈蚀的摩天大楼构成的垂直墓地,曾经的辉煌文明只留下了冰冷的钢筋和无声的电子幽灵。旅者,一个拒绝透露自己名字的形象,在一个由沙尘暴和永恒的暮色笼罩的场景中苏醒。他唯一的线索,是一枚刻有未知象形文字的青铜徽章,以及脑海中偶尔闪现的、关于一片蓝色海洋的模糊记忆。 主题聚焦:身份的剥离与初始的虚无 科瓦奇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旅者与环境的互动。他不是在探索一个世界,而是在拼凑一个失落的自我。他穿梭于被遗弃的数据中心、被苔藓覆盖的地下交通系统,以及那些被时间封存的“记忆穹顶”——其中保存着前一个时代人民最后时刻的感官数据。 这些场景充满了强烈的感官冲击:金属腐烂的气味、残留的电力嗡鸣声、以及在寂静中被放大的脚步声。旅者发现,他似乎拥有某种与旧世界遗迹共鸣的能力,能够“读取”那些物质残留的情感余温。然而,每一次“读取”都加深了他的迷失,因为这些情感往往是恐惧、绝望或极度的麻木,而非他所渴望的归属感。 第二部:时间之外的相遇 在旅者的流浪过程中,他遇到了几位关键的“异乡人”,他们构成了叙事的次要骨架,每一位都代表了一种对待遗忘的不同态度。 1. 观察者(The Cartographer): 一位隐居在山脉深处的古老女性,她掌握着绘制“不可见地图”的技术。她不记录地理位置,而是记录“事件的密度”和“遗忘的速率”。她教会旅者,真正的迷失不是找不到方向,而是忘记了出发时的愿望。她的教诲充满了悖论,例如:“当你停止寻找终点时,你才真正开始抵达。” 2. 重构者(The Synthesist): 一位试图用人工智能重现“逝去的人类情感模式”的科学家。他居住在一个由全息投影构成的完美花园中,但他构建的“爱”和“悲伤”都是数学公式的产物,冰冷而精确。旅者与他之间的冲突,是关于真实体验与完美模拟的哲学对决。 3. 沉默的信徒(The Devotee): 一个在废弃的宗教遗址中,对一个已不存在的神祇进行无声祭拜的团体。他们是纯粹的信仰者,相信只要坚持仪式,失落的世界终将回归。他们为旅者提供了暂时的庇护,但也象征着对不确定未来的彻底放弃。 这些相遇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潜入人物深层意识的探索。科瓦奇的语言在这一部分变得更加碎片化,充满了内省的独白和诗意的比喻,如同阅读一份被不同思想家批注过的古老手稿。 第三部:蓝色的回声与最终的抉择 追寻的动力最终指向了旅者记忆深处的“蓝色”。这不是一个地理上的地点,而是一种失落的颜色,一种纯净的光谱。他最终破译了青铜徽章的含义——它指向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意识的节点”。 在小说的后三分之一,叙事开始加速,但情感的密度却持续攀升。旅者穿越了“时间风暴”——一个由所有被遗忘的历史瞬间同时爆发产生的维度裂缝。在这里,他看到了无数个自己,无数种可能的生命轨迹。 高潮: 旅者抵达了记忆的中心,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园”,而是一个空旷的、闪烁着蓝色微光的纯粹空间。他发现,他所追寻的“故土”并非一个物理存在的地域,而是他自己选择遗忘的、必须承担的“过去责任”。 科瓦奇并未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旅者站在那片蓝色的光芒前,面临着最终的选择:是选择融入这片永恒的、无痛的虚无,成为纯粹的意识;还是带着他所有沉重的、破碎的记忆,回到外部那个充满铁锈与尘埃的世界,继续做一个“迷失的星辰”? 尾声:永恒的旅途 结局是开放而深刻的。科瓦奇没有描绘旅者是“成功”还是“失败”地回到了过去。相反,他描绘了旅者“选择继续行走”。 《迷失的星辰》的精髓在于,它将“流浪”重新定义为一种存在状态,而非暂时的过程。它探讨了:在一个意义被彻底解构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不断构建和解构的叙事来定义我们自己? 本书是对现代人内心深处漂泊感的终极审视,是对“何为家园”这一古老问题的当代回响。它要求读者不仅是阅读,更是参与到这场对自我、时间与记忆的深度冥想之中。 --- 本书特色: 语言的交响: 融合了冷峻的科学术语、古典哲学思辨以及高度情绪化的内心独白。 结构实验: 采用了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切换和文本嵌入技术,挑战传统阅读习惯。 深刻的主题: 探讨了技术异化、集体失忆、存在的重量与自由的代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真是吸引人,光是“流浪者”这三个字,就充满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它像一首悠远的牧歌,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让人不禁想去探寻那背后的故事。我总觉得,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流浪者,他或许渴望着远方的风景,或许在追逐着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这本书似乎就是为这样的人准备的,它用文字搭建了一座通往内心世界的桥梁,让我们得以审视自己的漂泊与追寻。那种与世界若即若离的疏离感,与对真理执着的渴求,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期待着在这些诗句中,找到那些我曾经迷失或遗忘的情感碎片,让那些在旅途中无声的呐喊,终于能找到共鸣的出口。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透露出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感,让人在翻阅时就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仿佛每一次翻页,都是与作者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

评分

阅读一本诗集,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尤其欣赏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引发哲学沉思的作品。这本《流浪者》,从名字上就暗示了一种对既定生活的超越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像古老的箴言一样,在不经意间点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真正的流浪,并非肉体上的远行,而是思想上的不羁,是对所有束缚的反抗。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凝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这种精神上的“出走”,那种在孤独中淬炼出的清醒与自由。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放下日常的琐碎,去思考“我是谁”以及“我为何在此”这些终极问题,那么它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那种感觉,就像在荒漠中饮下一口清泉,解渴之余,更带来了对生命本源的重新认知。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纪伯伦”这个名字的敬意。他的作品总有一种宏大叙事下的温柔力量,他的文字仿佛拥有预言家的口吻,却又带着最朴素的人间烟火气。他擅长捕捉那些人类共通的情感——爱、失落、信仰与怀疑。这本《流浪者》,想必也继承了这种风格,它可能不是那种小情小爱的絮语,而是关于“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宇宙间的定位和挣扎的吟唱。我希望能从中汲取一种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一种不被世俗洪流裹挟的坚定。诗歌的韵律感,在阅读时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相信这本书的节奏会是沉稳而富有张力的,像远古的回响,在现代人的心头敲击出共鸣的鼓点。

评分

最近读了很多注重形式而内容相对空洞的作品,因此对真正能触动心灵的诗集抱有极高的期待。这本书,特别是其“流浪者”的主题,让我联想到一种主动选择的“疏离”,而非被迫的“逃离”。这种流浪,是精神上的不断探索,是对舒适区的告别。我希望能在这部诗集中,找到对“归属”这一概念的深刻探讨——真正的家园,究竟是物理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契合点?我喜欢那些能带来“顿悟”时刻的作品,那些只需要寥寥数语,便能将一个复杂的情感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这样的时刻,让我在阅读完毕后,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轨迹,或许会发现,那些看似漫无目的的徘徊,其实都是通往某种更高远目标必经的路径。这种被引导的思考,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有效力。

评分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The Wanderer”与中文“流浪者”的对应,本身就很有意思,跨越了语言的界限,却保留了核心意象的纯粹性。我是一个热衷于比较不同文化表达方式的人,尤其是在诗歌这种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中,不同语境下的措辞微妙差异,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解读空间。我猜想,纪伯伦的诗歌,在跨越到英文再译回中文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了某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我期待看到那些意象在两种语言体系中如何转换,是更添了一份异域的苍凉,还是在翻译的打磨下,焕发出更加普世的光芒。这种双语对照的设置,无疑为深度阅读者提供了双重的享受和分析维度,让人可以细致地品味词语的肌理和节奏的变化,这对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是极有帮助的。

评分

包装好 材质好

评分

就是这样,我要推荐推荐推荐

评分

很好看 以后要多多看

评分

经典的光芒穿越时空,永远照耀文学的后来者

评分

很好,京东东西正宗,价廉物美,信京东,赞一下。

评分

书很快很精致,快递速度,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包装好,送货快,印刷清晰。

评分

(´∩ω∩`)挺不错的,啥也不说了,有图有真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