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明,所有效率低下的组织都有一个共性:员工没有归属感!
★有归属感的员工有责任心、有归属感的员工执行力强、有归属感的员工不敷衍、有归属感的员工更忠诚、有归属感的员工有干劲……归属感是一切领导问题的答案!
★迪士尼、IBM、汉莎航空等500强功勋顾问,心理学、领导学双学科专业、专业领域学者手把手教你如何创造一个人人都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
★管理企业,归属感一个指标就够了!
★本书将为你解决企业管理中99%问题:
如何让员工认同组织的愿景?
如何有效设定组织目标?
如何建立高效的执行体系?
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智慧?
如何创造高涨的团队激情?
如何进行顺畅的内部沟通?
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心理学、领导学双学科专家。
NLP(神经语言程式学)大师,被公认为现今对NLP贡献很多的人。整理和开发了系统NLP、理解层次、重塑印记法、矛盾整合等许多著名的心理学技巧。
自197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把NLP等心理学发现应用于组织发展、教育、创造力开发、保健和领导力培养。
以顾问身份,长期受聘于迪斯尼、IBM、汉莎航空等世界500强。
著有《语言的魔力》《从教练到唤醒者》《天才的策略》等在业内影响巨大的作品。
致谢 1
前言 3
概述 5
第一章|创造一个员工想要归属的组织 1
好领导管人不管事 2
领导力四要素:目标、自己、他人、系统 5
不懂这些技巧,你就别说自己是好领导 13
第二章|归属感之描绘愿景:从六个层次“贯通”愿景 17
愿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任何愿景都包含六个层次 18
从六个层次绘制愿景图,凡不符合这张图的,就是要改变的 23
练习:愿景具象化 24
贯通六大层次,做任何事都能既开心,又有效果 29
练习:理解层次贯通 31
汉莎航空、IBM和菲亚特都在使用层次贯通法 40
练习:合成团队愿景图 41
第三章|归属感之规划路线:打造高绩效的战略执行流程 43
二流领导管细节,一流领导管流程 44
组织的事务也分六个层次 47
一个组织或个人表现不好,一定是六大层次中有不协调的情况出现 48
施乐公司价值20亿美金的经验教训 50
战略路径图 55
“路径探寻”:找到从当前状态通往目标状态的路 59
练习:预期状态和当前状态工作表 61
和员工一起回答“团队为什么存在?”“我在其中有什么价值?” 62
范例:NLP世界健康社区的愿景与战略执行流程 64
范例:NLP大学的愿景与战略执行流程 65
从六个层次寻找员工共同点,提升员工凝聚力 66
第四章|归属感之全面思考:发挥自己和下属的思维优势 67
好领导都是集梦想家思维、实干家思维和批评家思维于一体 69
迪士尼的做事方法 71
用三种身体动作调动三种思维状态 74
用梦想家的思维描绘愿景,用实干家的思维设计行动,用批评家的思维防范风险 76
练习:迪士尼战略规划法 78
绘制愿景分镜头 86
将下属的思维能力统一到实现组织愿景上来 87
发现并发挥员工的思维优势 90
练习:辨认员工的思维方式 93
第五章|归属感之增强信念:让每个人都有信心有决心 95
就像给句子“加标点”,信念决定人们如何理解世界 96
让员工的信念跟上组织的发展 100
员工干活不积极?因为他们存在这些信念问题 102
信念评估表:从五个方面评估员工的做事动力 106
练习:信念评估表 108
“要这样做”“能这样做”的理由越充分,信念就越强 111
练习:使用连接词找到做事的动力和方向 116
练习:强化自己的信念 122
练习:请“他人”帮助你强化自己的信念 123
练习:再一次评估信念 125
员工抗拒你的安排,你该怎么做? 126
第六章|归属感之整合沟通:让员工精准领会你的意图和指令 129
沟通,是为了影响他人的思维和行为 130
沟通矩阵:决定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 131
善用非语言信号,让沟通直达心意、直指人心 146
附加额外信息,消除沟通歧义 148
同步法:先跟后带,达成共识 150
如何增加亲和感 153
人分三种:视觉性、听觉型、感觉型—迎合他人的思考习惯,沟通事半功倍 154
感知位置:引导员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157
练习:位置感知练习 159
“后设沟通”:让员工始终和你处在同一频道 160
练习:全方位提升你的沟通技巧 162
第七章|归属感之提升领导魅力:不断激发下属心智,让动力源源不断 165
没有最好的领导风格,只有最适合的领导风格 166
情境领导:识别员工状态,根据状态做领导 168
变革型领导:带着员工走,而不是被员工带着走 171
通过被领导者的主观印象来界定领导者的风格,而不是领导者的自我评价 176
练习:领导风格评估表 177
选择什么样的领导风格,跟你想让下属做出何种层次的变化有关 180
练习:探索自己的领导风格 181
练习:扩展自己的领导风格 182
第八章|归属感之员工培育:让员工学会学习、自主成长 183
领导模式革命:给员工创造好的成长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绩效的核心要素 184
鼠海豚的故事 186
新时代员工:从“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到触类旁通、自主成长 189
不改变高层次的环境,就无法有效改变员工行为 191
能让员工持续成长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196
“鱼”和“口哨”:这样激励,员工成长才更快 198
练习:如何给他人正向反馈 202
结语 203
附录|攻心说服术 207
所谓领导力,就是创造员工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的能力。
—吉尔帕如(GillesPaijou)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曾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或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种想法通常源于一种“愿景”,即我们可以用某种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或者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无论你意识到没有,愿景都在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机和动力。当许多人为了共同的愿景聚到一起共事时,团队就形成了,这一共同愿景就是团队存在的基础,是团队文化的核心,并最终推动了团队的进步。
本书主要研究推动团队进步和“创造一个员工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所必须的技巧和工具—也就是“愿景型领导力”的技巧和工具。这些技巧需要使用者自己反复揣摩,当然也需要和他人互动。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梦想,搞清楚自己的想法。你要不断地与别人分享你的梦想、你的想法,这样,你就能借助别人的帮助实现你的梦想和想法。
书中介绍的技巧都是由世界各地的优秀领导者所创造的,或者受了他们的启发而总结出来的。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领导工作,比如做好计划、解决问题、有效沟通、建立亲和感等。
本书的主要议题包括:
明确愿景和使命,从而释放你的领导天赋。
追求和保持卓越。
制订可行性计划。
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思维方式。
管理信念,建立团队信念体系。
有效沟通,管好他人。
优化自己的的领导风格。
及时反馈。
解决文化冲突,优化组织生态以及其他系统问题。
提升领导力离不开付出和实践。所以,书中的练习和文本一样重要。其中一些练习需要你和他人共同完成,但大部分练习都是可以单独完成的,只需要“填空”即可。你应该认真对待每一项练习。
请记住,要想“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光有愿景是不够的,行动更重要!
评价一 最近读完《连接的艺术:让你的人际关系闪闪发光》这本书,真是醍醐灌顶!我一直以为自己和人打交道还算可以,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我很多时候只是在“互动”,而没有真正做到“连接”。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把连接比作在对方心田播种,需要细心耕耘和用心浇灌。书中提到了很多具体的技巧,比如如何倾听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如何提问才能打开对方的心扉,以及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传达真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镜像共情”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安慰”反而会适得其反,真正有效的共情是尝试去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给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和家人、朋友甚至同事交流时,更加留意对方的感受,多一些无声的支持,少一些急切的评判。这种改变虽然细微,但效果却异常显著,我感觉和身边的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和愉悦。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与人打交道,更是引导你如何建立更深层次、更富意义的人际关系,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渴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温暖和力量的朋友。
评分评价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简直是一本职场和人生的“葵花宝典”!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真正的“高效”不仅仅是加班加点,更在于正确的方法和思维模式。作者 Stephen Covey 提出的七个习惯,从“主动积极”到“不断更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个人成长体系。我特别认同“要先打好自己的井,再去打别人的井”的观点,它强调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只有先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帮助他人。书中关于“双赢思维”的理念,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在与人合作时,如何寻求互利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争夺。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习惯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如每天早上列出优先级最高的“要事”,并优先处理它们,坚持每天阅读和学习,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日积月累的效果确实惊人。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有条理,目标感更强,也更能从容应对各种压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套可操作的实践指南,让我能够真正地改变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更成功的人。
评分评价五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实在是太震撼了!它以对话的形式,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如“目的论”和“课题分离”,深入浅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一直以为,别人的看法对我很重要,总是试图去迎合他人,生怕被讨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之所以痛苦,并非源于外部的刺激,而是源于我们对这些刺激的解读和目的。作者通过大量的反驳和引导,一点点剥离了我根深蒂固的“他者认可”的思维模式。尤其是“课题分离”这个概念,让我豁然开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和压力,是因为我们承担了本不属于我们的“课题”。我开始尝试去区分,哪些是我的责任,哪些是别人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属于我的部分,同时也放手让别人去处理他们的课题。这种转变是痛苦的,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轻松。我不再纠结于别人的评价,而是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困惑,更给了我走出困境的勇气和力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被“人际关系”所困扰的朋友。
评分评价三 《创新思维的火花:点燃你的创造力引擎》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创新”的认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创新是少数天才的专属技能,普通人根本无法企及。但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证明了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方法和练习来培养的能力。作者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创新框架,比如“SCAMPER”法则,它通过代入、组合、调整等方式,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改造现有事物,从而激发新的想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讲解,它让我明白,创新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需要严谨的逻辑和系统的筛选。这本书还鼓励我们拥抱失败,将失败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一直以来都害怕犯错,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但这本书教会我,只有勇于尝试,才能发现无限可能。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开始主动去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评分评价二 《决策的智慧: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明智选择》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是个容易纠结的人,面对选择时总是优柔寡断,生怕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如何理性地分析问题,如何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类决策过程中常见的认知偏差,比如“锚定效应”和“确认偏误”,这些理论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之所以纠结,是因为被这些思维陷阱所困。书中提供的多种决策模型和工具,比如“决策树”和“SWOT分析”,也极具实践价值,我立刻尝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我最近面临的一些工作上的难题,效果立竿见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强调了“接受不确定性”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迟迟不肯做出决定,是因为追求绝对的完美和确定,但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学会拥抱不确定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最优选择,才是真正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面对大小事,我不再畏首畏尾,而是更加自信地去分析、去判断、去行动。
评分很有必要学习一下,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好书!把这套看完我觉得我都可以当梁思成一样的建筑学家了!哈哈哈!!
评分提高员工归属感,增加团队战斗力,是管理者的任务。
评分在京东购买的书已经数不清了,质量不错印刷清晰,纸张厚实,包装完好无损,快递速度快,支持京东^_^
评分写的不错,各种分析思考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考
评分如何创造高涨的团队激情?
评分机缘巧合在书店看了这本书,觉得不错遍在京东搜了一下。价格也合适。果断收录一本。
评分上午下单下午就到太快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